今天是你的生日 武漢長江大橋

如果

長江武漢段上的大橋們也有朋友圈

今天的畫風應該是這樣的

這兩天大喬君的朋友圈

都被橋界老大——武漢長江大橋刷屏了

因為大哥迎來了

60-大-壽!

武漢長江大橋

總長:1670米

跨區:武昌區、漢陽區

通車時間:1957年10月15日

六十年前的今天,我們有了你,於是我們有了一尊百姓的偶像,有了一座時代的坐標。

今天,你六十歲了,你的135位「弟弟、妹妹」在長江幹流上值守,讓人們「到處都可以走」。而你依然年輕,依然是我們的驕傲。

 

1957年10月15日,「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中華兒女終於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實現了千百年來在長江上「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夢想。

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蛇山和漢陽區龜山之間,全長1670米,是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是新中國第一座公鐵兩用大橋,更是新中國橋樑建設的第一座里程碑。它拉開了中國現代化橋樑建設的序幕。

武漢長江大橋之後,一代代建橋人成長起來,一批批新材料新設備研製出來,一項項新技術發明出來,一座座新大橋建設起來,一項項新紀錄創造出來。60年後的今天,中國人正在用「中國智造」的橋樑,向世界展示著我們這個東方大國新時代的風采。

1955年的武漢長江大橋工地

  大橋江中8個橋墩及兩岸引橋同時施工的場景。  資料圖片

1957年建成不久的武漢長江大橋

  江上的帆船排成一列從橋下魚貫而過,數年以後江上交通的主力變成動力船舶,此種景象不復。  資料圖片

1970年代的武漢長江大橋

  寫滿時代特徵的大橋全景圖。    資料圖片

1990年代的武漢長江大橋

  任發德 攝 

2007年,50歲的武漢長江大橋

  陳金 攝

2017年的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上游處是2014年底通車的鸚鵡洲長江大橋。     

陳勇 趙融 馬永紅 攝

像當年那樣不斷研發新技術

  

武漢長江大橋建設時,中國建橋人根據蘇聯專家的建議,在橋墩基礎施工中試驗成功了「管柱鑽孔法」。這種方法能夠大大縮短施工時間、保障工人身體健康,且不需要大量購置特殊設備,從而節約工程資金。這種在中國首創的新型施工方法使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速度大為提高,橋墩基礎工程從全面開工到基本完成僅用了一年零一個多月的時間。

此後,武漢長江大橋所用的這種方法被進一步創新發展,許多當代宏偉橋樑的基礎施工技術都脫胎於此。武漢長江大橋的樁基礎直徑為1.5米,而目前正在建設的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的樁基礎直徑已經達到4.5米,這其中的技術飛越凝結著無數橋樑建設者的心血。隨著橋樑基礎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型圍堰施工也已經在橋樑施工中廣泛運用。這種基礎施工方式可在深水中施工;防水性能好;能按需要組成各種外形的圍堰,並可多次重複使用。

為適應複雜的地質環境、水流狀況以及實用需求,橋墩基礎更是發展出雙壁圍堰鑽孔樁基礎、鋼沉井加管柱(鑽孔樁)基礎、浮運承台與管柱、井柱、鑽孔樁基礎以及地下連續牆加箱形基礎等多種組合。在墩身和承台的施工技術上,港珠澳大橋所運用的大型一體化自動開合模板整體預製方式是我國目前跨海大橋進一步實現工廠化、裝備化、快速化施工最新的成果。

與此同時,我國的橋樑建設者們從未停止前進的步伐。目前,以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為依託,中鐵大橋局正在研究大直徑複合鋼樁基礎的鋼樁打入、斜樁鑽孔取土、複合樁施工等施工工藝及配套裝備。而商合杭鐵路蕪湖長江公鐵大橋,設計採用設置沉井基礎,為深水基礎建造關鍵技術的研究和運用奠定基礎。

在上部結構施工方面,以中鐵大橋局為代表的橋樑建設者提出「現場作業工廠化、高空作業平地化、水上作業陸地化、零散作業整體化」的思路,並先後研發打造了搬、提、運、架系列建橋利器,實現了橋樑裝配式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能。

在設計方面,我國的橋樑設計者不滿足於已有的橋型,引進消化了斜拉橋、懸索橋等現代化橋型,並加以發揚光大,使之成為主流橋型,跨度越修越大,形式越來越新穎,在橋樑趕超世界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國在國際上得大獎的基本上都是這兩種橋型。

目前,我國橋樑領域,得國際大獎近十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幾十項,獲國家專利幾百項。可謂碩果累累。

武漢長江大橋五米大型管柱試驗實物紀念塔。  成莉玲 攝

像當年那樣不斷研製新料機

橋樑建設領域的每一次發展,都離不開裝備製造業的進步和新型橋樑材料的湧現。

武漢長江大橋施工時,中國只有幾台從蘇聯引進的30噸振動打樁機,遠遠無法滿足武漢長江大橋鑽孔樁90噸的需求。大橋局機械經租站的年輕工程師們經過努力,成功研製出BⅡ3至BⅡ5和中160型等一系列震動打樁機,突破了大型混凝土管柱穿過覆蓋層下沉到岩層的難關。

而在這60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科技水平不斷提升,最大起重量達到3600噸的雙臂架變幅式起重船「大橋海鷗號」、最大鑽孔直徑達4.5米的KTY5000型鑽機以及全球第一台起重量和升高度均超過200(噸、米)的D5200塔機等世界先進的施工裝備,相繼被研製出來,並且已經在世界的江河湖海上展現出「中國智造」的威力。

武漢長江大橋的鋼結構使用的是蘇聯進口的CT3M以及國內生產的三號低碳鋼、橋樑鋼板16q。1968年,我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主跨160米的南京長江大橋。這座橋的正橋鋼樑原設計擬採用蘇聯生產的低合金鋼,由於中蘇關係惡化,蘇聯不再供貨,國家決定自力更生。在鞍鋼與大橋局的工程師們的共同努力下,符合需要的橋樑鋼被生產了出來,中國增添的這種新鋼種當時被稱為「爭氣鋼」。進入新世紀,我國工業水平大幅度提升,隨著橋樑跨度越來越大,中鐵大橋局、中鐵大橋院成功研發出了高強度、高韌性與良好焊接性能的Q420qE級新型鋼材,並在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的建設中首次運用。目前在建的滬通長江大橋所用的Q500qE,是我國橋樑用鋼的最新研製成果,具有碳含量和Pcm低、高強韌性、低屈強比的特點,而且鋼板的耐候性能、止裂性能和抗層狀撕裂性能好。在橋樑斜拉索方面,鋼絲的強度也走過了一條從1570MPa、1670MPa、1770MPa到1860MPa不斷提高的道路。

  南京長江大橋  橋樑建設報資料圖片

像當年那樣不斷培養新隊伍

1954年,國務院批准了鐵道部聘請蘇聯專家組來華支援的請求。同年7月,蘇聯政府派遣了以西林為首的專家工作組一行28人到華進行技術援助。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我國通過武漢長江大橋的修建逐漸培養起了一批橋樑建設人才,真正做到了「建成學會」。後來,由於國際形勢發生變化,我國完全依靠自己的人才力量修建了南京長江大橋,實現了「奮發圖強」的願望。上世紀90年代,西林來到武漢長江二橋參觀訪問,看到工程施工場景時,他深有感觸地說:「過去修武漢長江大橋時,是你們向我們學習,現在看到你們建的長江大橋,我們應該向你們學習了……」近來,在施工中的同江中俄鐵路大橋工地,俄羅斯同行多次來學習,也表達了類似的感慨。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才已經成為橋樑建設領域的核心競爭力。為此,中鐵大橋局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實行雙導師帶徒制、培養中鐵大橋局研究生,建立博後流動站,並且不斷打造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同時,為了適應拓展海外市場的需求,大橋局也鼓勵內部的技術骨幹優秀人才到海外工程項目一線接受培養和鍛煉,並且鼓勵海外項目的職工,參加國際職業資質培訓、考試、取證。中鐵大橋局還積極與高校合作,聯合培養,並不斷吸納國外高校畢業生到大橋局就職,使高技能人才長流水、不斷線。在歷史上共湧現了四位院士,五位設計大師,一大批高級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同時中鐵大橋局也作為人才的搖籃,為社會上培養輸送了大量的橋樑建設管理和科技人才。

如今,中國的建橋隊伍已經撒向海外各大洲,又像當年的蘇聯專家一樣,在培養當地的建橋隊伍,為人類的建橋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九江長江大橋   陳勇 趙融 馬永紅 攝

像當年那樣不斷創造高質量

  武漢長江大橋60歲了,遭受過70多次輪船碰撞,依然健康,專家說,只要保養好,長命百歲沒有任何問題。媒體紛紛稱之為「橋堅強」。這都是跟當年的建設者十分重視質量的意識分不開的。

橋樑,作為供行人及車輛通行的重要建築物,其質量直接關係到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武漢長江大橋建造之初就被定位為百年工程,為了確保質量萬無一失,堅持先試驗,試驗成功的管柱現在還立在漢陽橋頭的蓮花湖公園裡。1956 年,在引橋施工中,大橋17 號橋台發現中線略有偏離,當時立即將其炸掉重建。在鋼樑架設時,發現鉚合質量不符合規範,並立即停止了拼裝,待解決問題後,才恢復施工。「質量第一的觀念保證了大橋的優良。」這種觀念也一直在企業里傳承。

新世紀前後,國內一些工程頻頻出現工程質量問題,1999年8月25日,面對巍然橫跨於滔滔長江之上的蕪湖長江大橋,隨著醒目的《世紀大橋質量宣言》碑揭幕,數百名大橋建設者莊嚴宣誓:「我們承諾,以大橋質量為生命,對大橋質量終身負責,保證建成國優橋,誓奪質量魯班獎。」那鏗鏘有力的誓言,震動了當時的社會各界,今天似乎仍回蕩在耳邊。

狠抓質量成為每一位橋樑建設者心中綳得最緊的弦。

這些年來,中鐵大橋局一直堅持全面質量管理,並在工地專設質量部,普遍推行精細化管理,確保了工程質量。至今大橋局已獲30多項「魯班獎」,可以作為行業的一面鏡子。 

蕪湖長江大橋        橋樑建設報資料圖片

像當年那樣不斷享譽全世界

  

武漢長江大橋一建起來就是享譽世界的工程,不僅因為它是萬里長江第一橋,還因為橋上的許多創新國外也沒用過。當年的蘇聯專家把武漢橋當作他最重要的業績刻在他的墓碑上,也刻在了世界橋樑史上。

在跨越天塹的道路上,中國建橋人的足跡踏遍祖國的大江大河,現在更是邁向了海洋,架虹海外,建設了一座又一座海上長虹和中外友誼之橋,中國橋樑已經成為一張閃亮的國家名片。

天興洲長江大橋     橋樑建設報資料圖片

2009年建成通車的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主跨504米,它讓中國高鐵首次跨越長江,它也是世界上首座三索麵斜拉橋,於2010年獲得喬治·理查德森大獎。2011年1月11日開通運營的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是京滬高鐵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更是世界首座6線鐵路大橋,並於2012年獲得喬治·理查德森大獎。2014年12月3日武漢楊泗港長江大橋開建,其主跨更是達到了1700米,建成後將實現「一跨過江」的夢想,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雙層公路懸索橋。而2014年3月1日開建的主跨1092米滬通長江大橋,建成後將刷新世界公鐵兩用斜拉橋跨度記錄。

大勝關長江大橋   陳勇 趙融 馬永紅 攝

自2005年我國第一座跨海大橋東海大橋建成通車,我國的橋樑事業開啟了征服海洋的新篇章。隨後,我國相繼建成杭州灣大橋以及青島膠州灣大橋、泉州跨海大橋等世界著名橋樑工程,並且正在加緊修建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港珠澳大橋和平潭跨海大橋。

帕德瑪大橋首片鋼樑架設成功時的場景。 張衛東 攝

「世界橋,中國造」一直是指引著中國橋樑建設者們前進的方向。從孟加拉帕克西大橋到美國新海灣大橋,從多瑙河上的塞爾維亞澤蒙-博爾察大橋到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橋,中國製造的橋樑已經在各國水域上展現自己的風采。2016年6月2日中鐵大橋局集團中標孟加拉帕德瑪公鐵兩用大橋,項目合同額15.49億美元,摺合人民幣96.7億元,是迄今為止中國企業中標的最大國際橋樑項目。

截至目前,世界跨度最大的10座懸索橋中,有5座為中國製造,其中世界排名第二的舟山西堠門大橋主跨達1650米;而世界跨度最大的10座斜拉橋,有6座為中國製造,其中世界排名第二的蘇通長江公路大橋主跨達到1088米。橋樑已成為中國在世界上的一張閃亮的名片。

新中國從武漢長江大橋一路走來,走過了成百上千座大橋的建設歷程,正由橋樑大國向橋樑強國大踏步邁進。

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字:本報見習記者 趙李源 記者 成莉玲

推薦閱讀:

武漢雙眼皮整形醫院及醫生的粗略介紹
武漢有啥好玩的地方?
【糍粑魚】家家做代代傳的武漢滋味;  附:豆腐魚頭煲
當惡人遇上了亡命之徒
武漢的今天是一個少女,婉約含蓄,妙雪生活。

TAG:武漢 | 生日 | 長江 |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