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悅 | 《西遊記》中的禪宗元素*

眾所周知,湖北省廣濟縣(今武穴市)是禪宗四祖的故鄉,武穴匡山腳下的梅川鎮是四祖道信的出生地和成道聖地,也是「禪」文化的發源地。四祖道信從7歲至45歲,在武穴匡山參禪說法,教化四眾,大宏禪業38年,並建有老四祖殿,後遷到黃梅雙峰山居住。據史料,吳承恩在蘄州荊王府任紀善期間,歷游武穴匡山,廣泛收集蘄州(當時轄蘄春、黃梅、廣濟等五縣)大量民間傳說,並根據玄奘取經的史實,創作出千古傳誦的長篇神話小說《西遊記》。但隨著人們對《西遊記》文化的深入研究,又驚奇地發現在《西遊記》書中自始至終呈現的主要是禪宗,與「禪」有著密切關聯。《西遊記》中所發生的人或事,都源於禪宗四祖、五祖和六祖的故事原型。《西遊記》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禪宗思想體系,有禪宗歷史、禪宗典故、禪宗義理、禪宗術語等,通篇都是禪。《西遊記》中許多重要故事情節也與中國禪宗發源地的武穴匡山和黃梅四祖、五祖的許多「獨特」的傳說如出一轍。現略舉數例,足以佐證,以饗讀者。

一、大量的禪宗術語在《西遊記》中的反映。

《西遊記》作品中有「禪」的字詞隨處可見。有「禪宗」、「禪院」、「禪僧」、「禪林」、「禪堂」、「禪詩」、「禪關」、「禪心」、「禪性」、「參禪」等大量禪宗術語。例如:真禪景象不凡同;儘是參禪拜佛人;修禪何處用工夫;盜道纏禪靜九靈;愛賞花燈禪性亂;每於禪靜之間;挑禪遠步三千水;自從秉教入禪林;只見那正殿上書寫四個大字「觀音禪院」;徑到禪堂脊上;至德渺茫,禪宗寂滅,選集諸僧,參禪講法;禪心朗照千江月;打他二十禪杖;禪者,靜也,法者,度也,等等。這說明《西遊記》的作者對禪宗的專門用語非常熟悉和了解,禪宗底蘊十分豐富,與禪淵源特別深邃。

二、禪宗史上的典故在《西遊記》中的顯現。

《西遊記》作品中大量引用了禪宗史上的典故,這些典故被作者信手拈來,揉入文章,使《西遊記》大大增加了濃郁的禪味。現簡述幾例。

1、菩提老祖給美猴王取名,完全借用了中國禪宗四祖道信度化五祖弘忍的故事。祖師道:「既是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甚麼?」猴王道:「我無姓,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姓。」祖師道:「不是這個性,你父母原來姓甚麼?」猴王道:「我也無父母。」祖師道:「既無父母,想是樹上生的?」猴王道:「我雖不是樹上生,卻是石里長的。我只記得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印證:四祖道信去黃梅,碰見無姓兒就問他:「你姓什麼?」小孩回答說:「姓倒是有,但不是普通的姓。」四祖便問:「到底是什麼姓?」小孩回答說:「佛性」。四祖又問:「難道你沒有姓嗎?」小孩回答說:「姓空,所以沒有姓。」四祖非常高興,將小孩帶回寺廟。以後,四祖即將心法及袈裟傳給他。無姓兒後來就是禪宗五祖弘忍大師。

2、武穴匡山流傳五祖出生的傳說:唐代有一個在山上植松樹的栽松道人,要拜四祖為師。四祖卻說:「你太老了,傳你法也不能普度眾生,你去投胎吧,我或許可以等你。」說罷,四祖又用手向南方一指,順口念了一句「遇港則止,遇周則住」的偈語。道人按四祖所指,走到一個渡口,不見擺渡人,只有兩個洗衣女子,他就向兩個女子打聽這是什麼地方,兩個女子告訴他:「這是"濯港』」。他又問這兩個女子「貴姓」,其中一個姑娘開口「免貴姓周」,並說另一個女子是他的嫂子。載松道人想起了四祖的話,如今也正好有「港」有「周」,就不想走了,便說:「有勞姑娘和大嫂行個方便,我現在人也走累了,天也快黑了,想在你家借宿,哪怕是在柴房住一夜也行,好么?」家裡只有兩個年輕女子,怎好留宿一個男子?嫂子本不願意,周姑娘卻心存慈悲,答應在柴房裡鋪一地鋪。為避嫌疑,周姑娘和她的嫂子各拿一把鎖,用雙鎖鎖住柴房。可第二天天亮後,姑嫂同去開柴房門時,她們都驚呆了:雙鎖未動,而栽松道人卻不見了蹤影,這是怎麼回事呢? 周姑娘就到四祖寺問佛祖,走到半路上,她口中乾渴,恰好路邊有一棵桃樹,一個熟透了的桃從樹上掉了下來。她揀起桃子,剛放到口邊聞了一聞,那桃子就哧溜溜地進了嘴裡滾到肚子里去了。原來,這是栽松道人變的,他鑽進了周姑娘的肚子去了,周姑娘也就因此懷孕了,並生了一個男孩,就是後來的五祖。五祖出世的情節與《西遊記》中孫悟空變桃變瓜,變蟲鑽進妖怪肚子里的情節完全吻合。

3、孫悟空與五祖身世之迷驚人一致。悟空無父無母,石頭所生;五祖的母親無夫而孕,五祖是無父而生的孤兒。

4、神猴求道過程跟六祖慧能的求道學法過程和結果一脈相承。

(1)慧能入弘忍之門,弘忍讓他干雜活,一直不授法。悟空入菩提之門,菩提也讓他去干雜活,一直不授法。

(2)弘忍給慧能傳法,用法杖在石臼上敲擊了三下,就悄悄地離開了,暗示他三更入內。菩提給悟空傳法,用戒尺在悟空的頭上打了三下,就走了,也是暗示他三更入內。

(3)慧能學法,只要學無上菩提,以了生死大事。悟空學法,只要學長生之道,也是想了卻生死大事。

(4)弘忍給慧能授課,一晚上就教完了。菩提給悟空授課,也是一晚上就教完了。其時間、教法、效率如出一轍。

(5)弘忍傳授慧能衣缽之後,囑咐他一定要保密,以免有人害他。「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菩提傳授悟空法術之後,也囑咐他一定要保密,以免引來殺身之禍。「這個工夫,可好在人前賣弄?假如你見別人有,不要求他?別人見你有,必然求你。他若畏禍,卻要傳他;若不傳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其言其愛,真是不謀而合。

(6)如果也相同。六祖慧能繼承了佛的衣缽,成了佛,悟空也最終成了斗戰勝佛。結局完全一樣。六祖是繼承佛祖的衣缽,悟空是佛祖當面宣布封號。何其相似。

三、禪宗歷代公案在《西遊記》中的引用。

1、《西遊記》不僅直接引用禪宗典故,而且還直接化用禪宗人物。例如,唐代的道林禪師,見秦望山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樹,枝葉繁茂,盤屈如蓋,便在此築窠而棲。因此人稱「鳥窠禪師」。說來奇怪,道林禪師住在這裡後,竟有喜鵲在樹上做巢,與他相鄰而居,人們稱道林為「鵲巢和尚」。而《西遊記》第十九回中的烏巢和尚,也是住在樹上,有這樣幾句:「卻說那禪師見他三眾前來,即便離了巢穴,跳下樹來。」然後授唐僧以《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2、《西遊記》第八回開頭寫道:「試問禪關,參求無數,往往到頭虛老。磨磚作鏡,積雪為糧,迷了幾多年少?」。

此詞中的「磨磚作境」,便是禪宗史上有名的故事。出自《景德傳燈錄》卷五:唐朝道一和尚常習作禪,未能悟道。南嶽懷讓禪師問他:「大德坐禪圖什麼?」回答說:「圖作佛。」懷讓即取一磚在他庵前石上磨,道一問磨磚做什麼,懷讓回答「磨作境」,道一奇怪道:「磨磚豈能成鏡?」懷讓反問:「磨磚既不能成鏡,坐禪豈能成佛?」道一後來是覺悟了。

3、《西遊記》第八回:「千丈冰崖,五葉蓮開,古殿簾垂香裊。」此詞中的「五葉蓮開」,典故出自禪宗達摩祖師爺付法於二祖慧可時說的偈語:「吾本來慈土,傳說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達摩的一花開五葉,似乎預示了禪宗從他之後到慧能時禪法大興的五個祖師。

由此可見,《西遊記》與禪宗有著不解之緣。

四、禪宗思想在《西遊記》中的體現。

禪宗講究「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主張「明心見性」,靠「頓悟」或「漸悟」成佛。

《西遊記》通篇講的都是修行的問題,以《心經》為指導,強調修心,充分體現了禪宗的思想。禪宗主張用「禪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習,提倡心性本凈,佛性本有,覺悟不假外求,強調「以無念為宗」和「即心是佛」、「見性成佛」。

《西遊記》所主張的修心,其實就是禪宗的「即心是佛」、「見性成佛」。唐僧在法門寺的指心點頭,以及和悟空在將近靈山前討論《心經》的讚揚「悟空解得是無言語文字,乃是真解」等等,都是禪宗修習的典型特徵。當唐僧師徒離開滅法國又遇高山,唐僧驚惶不安,悟空再次提起《心經》及四句頌子:「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問唐僧可記得。這充分說明了《西遊記》作者受禪宗之影響是極為深重的。

《西遊記》涉及到「心」字眼的回目共有二十九個,如第一回「心性修持大道生」、十四回「心猿歸正」、十九回「浮屠山玄奘受心經」、八十八回「心猿木母授門人」等等,幾乎涵蓋全篇主要內容,起到點明主旨,提綱挈領的作用。這也證實了《西遊記》與禪宗的「明心見性」說的關係是十分緊密的。

《西遊記》中所表達的禪理,有的是在人物的對話中闡述,更多的則是用詩句直接說明。如第十四回開頭詩曰:「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要物。若知無物又無心,便是真如法身佛。」「知之須會無心訣,不染不滯為凈業。善惡千端無所為,便是南無釋迦葉。」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二者等同。

第五十六回:「靈台無物為之情,寂寂全無一念生。猿馬牢收休放蕩,精神謹慎莫崢嶸」;第七十四回:「沙門修鍊紛紛土,斷欲忘情即是禪。須著意,要心堅,一塵不染月當天。行功進步休教錯,行滿功完大覺仙。」等等。這也是主張心中無物,不生任何念頭。

為了突出「修心」的重要性,《西遊記》作者還精心編寫了「三藏不忘本,四聖試禪心」、「情亂性從因愛欲,神昏心動遇魔頭」,「心神居舍魔歸性,木母周降怪體真」等故事情節。《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深諳禪宗的心學,由此可見一斑。

總之,如果《西遊記》作者沒有踏遍武穴匡山及黃梅四祖寺、五祖寺的山山水水,沒有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沒有耳濡目染禪文化之熏陶,沒有歷經禪宗思想之浸染,沒有禪文化的積澱,是寫不出《西遊記》的。這進一步印證了專家、學者提出的《西遊記》成書於明朝湖北蘄州荊王府,發源於湖北武穴匡山和黃梅的新論斷。


推薦閱讀:

愚者求運氣,智者修氣運
《五燈會元》第二卷 中土禪宗(5)
禪宗宗旨——《六祖壇經》貫珠
小乘的禪定和現在的禪宗
禪宗六祖菩提偈

TAG:西遊記 | 禪宗 | 西遊 | 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