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美的力量蓬勃生長
渴望美,需求美,呼喚美,這是人之天性。然而,在現實生活里,我們難免遇到一些「不美」現象的侵襲——空氣不夠清新,流水不再澄澈,吃進口中的食物不能全然放心,甚至會遭遇不少醜陋之人、卑下之事……因此,很有必要回顧歷史長河中哲人們對於美的論述。馬克思指出:「社會的進步就是人類對美的追求的結晶。」英國文學家勞倫斯說:「人的靈魂需要實際的美永遠勝於需要麵包。」俄國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曾斷言:「世界將由美來拯救。」
美是什麼?美是太陽每天噴薄而出,是春天的花朵、鳥鳴和露珠;是「最美教師」「最美司機」「最美醫生」的挺拔身影;是「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萬眾一心。我們所身處其中的自然、藝術和生活,是美存在的領域,又是美表現的形態。在今天波瀾壯闊的社會建設和生活實踐中,認識美的本質,研究美、創造美,讓美的文化力量蓬勃生長,是很有必要的一樁「美事」。
1和諧共處,珍愛永恆的自然美
人生活在大自然之中,時時處處享受著天地造化之美。《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大自然的美是無窮的,人對自然之美的探究、欣賞之情是無盡的。我們無不在生活實踐中,體驗著情與景、心與物貫通交融所產生的濃重美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孔子感慨:「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看中華山水版圖,怎一個美字了得——泰山雄偉,華山險峻,黃山奇特,峨眉秀麗,長江黃河遼遠奔騰,東海南海汪洋澎湃,西湖洞庭水光瀲灧,滇池「茫茫五百里不辨雲與水」……美輪美奐的大千世界,令人心馳神往。
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自然界的美的事物,只有作為人的一種暗示才有美的意義。」這裡的暗示,是指人對自然之美的感受、領悟,或者說自然景觀激發了人對美的感知。由於觀賞者的人生經歷和生活環境不同,所引起的審美感受和審美體驗也不同。王之渙站在西陲,看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頓生人生寂寥之感;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醉在與明月心靈相通的美好之中;蘇軾寫月,則感慨人生悲喜變幻無常,「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道出恬淡自在、靜穆安詳的田園意境;李清照「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顯然在枯葉悲秋的情思中深感人生蒼涼……凡此種種,皆為美的獨特體現。我國古代文論討論美的特徵和根源,強調人和自然相互和諧。明代文學家袁宏道說:「和者,人心暢適之一念爾。」「和」是美,是對自然事物通過審美認知、體驗而產生的審美情趣。
自然美是美的基礎,是美的必要條件。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對「生態文明建設」濃墨重彩地加以強調,實為必要。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加劇、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我們更要尊重和珍愛自然之美,使子孫後世的生存處所永葆天藍、山青、水凈。這是當代人書寫下的新的美學篇章,關乎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
2感知求索,創造動人的藝術美
藝術美是美的升華,是經過藝術創作,把自然美和現實美加以概括提煉,集中表現在藝術作品中而產生的。
1930年春天,魯迅在上海中華藝術大學作過一次講演,談到藝術美的時候,他展示了兩張畫,一張是19世紀法國畫家米勒的《拾穗者》,一張是上海英美煙草公司的商業廣告畫《時裝美女》。魯迅認為,前者雖然畫面樸素,卻流露出畫家對農民的深厚感情,有一種直抵人心的美。而後者雖用筆細緻,卻空洞無味。可見,真正的藝術美需「按照美的規律塑造」,達到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給人以精神的影響。
藝術美是在人類長期的勞動生產、生活實踐中產生的,隨著人類文化的積累不斷傳承創新。遠古時期,中華民族的圖騰「龍」,是以蛇身為主體,「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毛,鬣的尾,狗的爪,魚的鱗和須」(聞一多語),反映了極強的藝術審美與表現力。《周易》中的「飛龍在天」、「見龍在田」,馬王堆帛畫中的人首蛇身形象,已成為「有意味的形式」。古希臘《荷馬史詩》和中國《詩經》都來自古人的口頭集體創作,顯現了精湛的藝術技巧,具有永久的魅力。隨著文明演進,藝術範疇在擴大,審美領域在深入。達·芬奇的油畫《蒙娜麗莎》、莎士比亞悲喜劇、貝多芬交響曲等等,達到了歐洲人文藝術的頂峰;漢賦、魏晉書法、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等,譜寫了中國古代藝術的輝煌。
藝術美注重以善美為內涵,側重於心理機能的情感性與想像力,用物化形式體現出人類的審美意識。米洛斯塑造的維納斯是典型的例子。這潔白的大理石雕像,高貴端莊,其豐滿的胸脯、渾圓的雙肩、微微扭轉的螺旋型上升體態,富有音樂的韻律感,透出青春生命的躍動,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創造生命的潛能。黑格爾曾高度讚揚這件傑作,認為它把神的普遍性、理想性與神的個性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她是純美的女神」,「她所要表現的……主要是秀雅,溫柔和愛的魔力。」
德國哲學家鮑姆嘉通曾對「藝術美」作過精彩比喻,他說:「自然是黃銅世界,只有詩人才交出黃金世界。」的確,藝術創造性地開掘著自然界和人類世界,以更集中更精粹的表現力尋求、揭示和反映美,豐富心靈、撫慰精神,具有「點石成金」的神奇功效。
3追昔撫今,體察幸福的生活美
生活美是美的歸宿與目的,指人的生存過程和處境是美好幸福的,所在的社會是文明進步的。
《禮記·禮運》曾描述過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堪稱古人眼中「生活美」的典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大同」思想對中國文化影響極其深遠,但只有在今天,在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今天,「大同」理想才有望變成現實。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習近平總書記更具體地指明:「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堅定而溫暖的宣告,為全國人民鋪開了一幅美好生活的新藍圖。
生活美與人的本質有密切關係,是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結果。馬克思指出:「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識的人。」人類社會實踐活動一開始就是有意識有目的活動,對事物和世界進行審美判斷,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從原始石器到智能計算機,從一葉扁舟到宇宙飛船,從茅屋草棚到樓宇廣廈,都直接體現了人的創造、智慧和力量。在認識、改造客體世界的過程中,作為主體的人自身也不斷得到完善,人們逐漸被積極的價值觀所凝聚,從創造中獲得舒心的享受,體會到勞動所帶來的價值與快樂,心靈、品格、情操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升華。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勞動創造了美——不但創造了美的外在形態,也創造了對美的內在認同與追求。
(作者單位:甘肅平涼師範學校)
推薦閱讀:
※[轉載]引動的力量
※不需要場地器材,力量在家就可以練
※努力健身力量仍然停留在初學者水平,接受不了,為什麼?
※女性的力量:先告別母親 而後成為母親
※苦練力量,就能提高跑步成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