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序言40篇範文欣賞
未知作者:未知
廣東潮陽《汾陽郭氏族譜序》
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粵之有生之初,不知其幾千載,亦不知其幾千百人.後代子孫不修其譜,何以知其本乎?夫族之有譜,猶國家之有史鑒也.列其宗支,修其世系,撮其源流,紀其事實,上自始祖而至於曾玄,下逮復興之祖而臻於雲祁,如螽斯之蜇蜇,麟趾之振振,皆興尊祖敬宗之心以別親疏隆殺之分.然郭氏之由胚胎周文王之弟西封於太原,迄乎唐郭子儀仍封於汾陽,而後以汾陽為郡也.故郭氏之祖,前自興化莆田仕宦吾潮,秩滿不回,卜宅創業潮陽而居焉.宣省始祖公派下四房:長房居玉浦之溪內;次房分於舉練都之銅缽盂;三房守祖之直浦之竹橋;四房居貴山都之南陽.分而言之,實由一本貫於萬殊;合而言之,固知萬殊原於一本.古有族譜之書,經宋金之爭雄,罹元末之兵燹而失其傳矣.中有收存譜系,或詳或略,或朽或蛀,如荊璧之遭焚,神劍之沉淵,良可痛哉!予在京師回家省祭,有同姓之子孫七世孫連興八世孫希祜等齎舊譜造予蝸廬,懇陳為其重修.予喟然嘆曰:「予生於數百載之下,而欲講明於數百載之前,亦已難矣!」噫,山不導不知起自崑崙,水不導不知來自碣石.固知族屬莆田.由知宋之莆田魏塘郭孝子支流余裔,越宋而元,越元而今,遠遠之萃胄,濟濟之雲祁.既修斯譜,宗族俱載於斯,昭穆備列於斯,親疏之分明矣,緦功之服別矣.視萬人由一身,敬祖宗於千古.山墓之所疆界之,業列記上祖,事實之中難盡紀錄.故諺有之曰:「未有潮陽,先有何郭.」詎不信歟?視彼他族,大有徑庭矣.予之管見,才學疏淺,固辭弗獲,遂書以為郭門兒孫代代之所鑒雲.
湘陰郭氏家譜敘(曾國藩撰)
郭君伯琛,編次家譜,以譜例示予,自其姓氏源流與族看之所由分,枝派之所由衍,考之史策,征之雜紀,驗之時代,多所發明,蓋譜牒之學廢缺久矣.歐陽氏有言:姓氏之出,其來也遠,譜圖之法,斷自可見之世譜.郭氏者,盛敘華陰間,見諸家譜,援引比次以相侈尚,察所著錄,容有舛焉.郭氏出自姬姓,偉矣.虢、郭古義蓋通,《年齡》稱郭公,《國語》稱郭靖君,當時已敘為郭族姓之著,豈待侈陳哉.伯琛為是譜,祥其信,闕其疑,文成而法具,事備而旨明,斯可謂雅達精攬者也.自予師東下,伯琛相從往來吳楚之交,四年倦而回,將休息乎京師,又以其日月之暇,匯為是編,夫年代之謬悠,人事之遷變,古牒散亡不復見者,可勝慨也.仁人孝子,愴乎兵革之方興,搜輯其可見者,祖考以是憑依,子孫以是相屬,固不敢且重乎.伯琛之為功郭氏,予尤有愧焉.用是推明其意以著其略,使凡為譜者,於茲取法,庶幾有知之者.
咸豐七年春仲春汀鄉曾國藩敘
山東日照崔氏家譜序言
家有族譜猶如國之有史,方之有志.家譜是一個家族的歷史,既可明世次,別親疏,又可尊宗睦族,教育後人.
遺憾的是我崔家溝崔氏族譜已丟失多年,既不知吾族來自何時,源於何處,也難分族人世次親疏,若日延年遠,則更有失一派相傳之意.崔家溝崔氏祖塋曾有墓碑多通,但僅倖存兩通,其中一通只能辨認「故始祖崔氏之墓」幾個大字,應為明朝所立;另一通為清朝末年(約19世紀80年代)所立,墓碑記載為「二世祖崔中寶之墓」,附有長支(下崖)崔氏家譜,但世系記載不清晰.
2006年冬,十四世肇全,十六世維會、維見、維啟等眾族人,常念無譜之憾,商定修篡崔氏家譜.修譜委員會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先後拜訪了東港、嵐山、莒縣、五蓮等崔姓同族,詳細查閱了多家崔氏族譜,除西湖婁家莊崔氏家譜記載有「崔家溝家譜失自三世以上」的信息之外,其它皆無我崔氏族譜的線索.直到2007年11月26日,才在日照後村宅科村十六世維三家中,找到了崔家溝的老家譜.
該部崔氏家譜修於光緒17年,至少屬於第二修,因譜序記載說:「篡而繼修」時,「幸於古匣中得草譜一冊」,那這一「草譜」應為更古老之譜.該家譜是崔家溝與邱後、宅科、崔家莊的合譜,家譜序言撰寫者是十三世文,崔家溝村參與修譜的還有十三世儒、儀,另一位修譜者是方田.通過家譜記載得知:先祖崔中寶應為八世祖,而非祖碑所記載的二世祖;邱後崔氏從崔家溝遷去,九世奉立為該村始遷祖.據宅科十六世維三、維波介紹,宅科崔氏從邱後遷去,少時其長輩曾到邱後、崔家溝墳瑩為老祖上墳,由此可推斷,邱後、宅科村崔氏可能來自崔家溝.
關於崔家溝崔氏來源,老譜記載不詳.十四世照悅、十五世宦榮曾說過:崔家溝崔氏於洪武二年從江蘇東海遷來.我認為此說雖不一定準確,但有一定道理.理由有四:
一、洪武初年,明朝曾有組織的進行大移民,日照縣大多數村莊都是此時由江蘇東海(或稱海州)遷來,我村也於此時或稍晚從東海遷來較為可信.
二、明朝初年,戰亂頻仍,蘇北沿海地區倭寇猖獗,族譜記載吾始祖因被掠而逃難至大碾(四世稱崔家溝).吾始祖「被掠」,或許是因遭遇兵亂,或許是因被倭寇搶劫,正說明我崔氏可能於明初從東海遷來.
三、歷史傳播的另一種方式就是口耳相傳,諸多先祖皆有此傳說,決非偶然.
四、根據日照崔氏族譜以及調查了解得知:五蓮崔氏、莒縣北部崔氏、日照城崔氏多屬於青州核桃園後裔.而日照南部、莒縣南部崔氏多來自江蘇東海,與我村傳說大致相同.日照梭羅樹崔氏族譜記載,該村崔氏「自前明年間避流寇之亂由海州盪蘆村播遷至照」,且該村十六世連安說,梭羅樹墓地曾有碑記載該村崔氏於洪武二年遷居.莒縣中樓崔家峪《崔氏祖碑》記載:「過祖諱山,明洪武二年由海東十八村遷此,因崔氏居山峪中,取名崔家峪」.莒縣後山頭淵《崔氏世譜》載:「明初始遷祖自東海十八村來莒之崔家峪安居,萬曆二年六世支祖遷居後山頭淵」.我崔家溝村地處日照縣西南,與梭羅樹、中樓崔家峪相距較近,皆於明朝初年從江蘇東海遷來,完全可能.
本次修譜,也留有諸多遺憾:
一是邱後崔氏源於崔家溝哪支,已無法考證;與我崔氏關係密切的邱後、宅科等崔氏與崔家溝崔氏的關係未能徹底理清.
二是原譜序言撰寫者崔文,從家譜查詢得知應是十三世,但其在序言中同時又稱十三世崔儒、崔儀為「族侄」,有矛盾之處.
三是另一位修譜人「方田公」,不知是哪村人,簡歷怎樣.
四是在十五世永慶、十六世維恩保存的地契上出現有「付圃」、「風君」等先祖的名字,但在家譜中卻無法找到.
五是若我崔氏出自明初移民「中轉站」江蘇東海,那東海崔氏又出自何處?是來自山西洪洞,還是來自蘇浙,是出自傳說更盛的「博陵堂」,還是來自「清河郡」?據江蘇崔氏聯誼會會長學法先生介紹,我崔氏應來自清河南祖房,但沒有證據.
這諸多疑問,恐怕只能留給後來人了,萬望後來者考證之、續修之.
本次修譜體例仍沿用老譜格式,自右向左翻頁,並將老譜所記內容、樣式基本保持原貌,只對其中錯訛之處進行修正.因時代變遷,已男女平等,且國家推行計劃生育政策,所以本次修譜也將女士全部入譜.根據先祖的傳統,崔家溝崔氏的世系與日照市、莒南縣、江蘇贛榆縣相同,且所用輩字也統一,所以沿用先祖修譜時所用世次及輩分,輩分用字如下:
基肇榮維久,恩延世克昌.
書傳興裕遠,尊祖耀增光.
崇文家國盛,孝敬顯宗堂.
詩禮承紹緒,仁德恆禎祥.
忠厚喜益壽,乾坤平安康.
十七世孫 久華謹序
2008年11月20日
貴州興仁白家沖白氏家譜序言
國有史,縣有志,家有譜,人有祖.當然國有興衰和和滅亡,而家氏卻源遠流長.國家要靠民族凝聚力,民族要靠氏族凝聚力,氏族要靠家族凝聚力,這樣才能構築戰時勇敢拼搏,平時能忠孝兩全的穩固國家基礎,實現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禮儀之邦的太平盛世.人生雖不滿百歲,但長壽者上可見父、祖、曾祖,下可見兒、孫、曾孫,前後七代一百五十餘年事.聖賢寫的史書讓我們知道數千年改朝換代的歷史,祖宗留的口碑家譜讓我們知道數百年遷徙繁衍的脈絡.雖然百年後事我們不能再見,但是只要堅持守譜續宗,把關排輩,就會血緣傳遞,宗族永繼.報本追遠,人皆有之,祭祖懷念,人之常情,尊祖敬宗,是中華民族的固有美德.懂得做人的道理必須以親睦族人為重.而家譜則把遠近的族人都聯絡起來,崇尚親親睦鄰的純正風氣,根深葉茂.一位哲人曾說過:「一個忘記自身歷史的民族是可怕的」.小而言之,一個不了解自己繁衍歷史的家族亦是令人可悲並讓人擔憂的.所以,編續家譜是我輩留給後代的嫡系脈絡蹤跡,責無旁貸,也是無量善事.參天之樹必有其根,環山之水必有其源,白氏家族,源遠流長,始祖由陝西平涼(今甘肅省平涼市)遷至安南(今貴州省晴隆縣)已六百多年,至今沒有一本完整的家譜,只有先祖們的口碑家譜,斷斷續續,讓我們略知數百年遷徙繁衍的脈絡.鑒於二百多年沒有家譜的原因,以及不遵祖訓排輩屢有發生,不知上兩代名字的子孫大有人在.隨著一代代老人們的謝世,許多祖宗名字也隨著他們永遠消失了.當務之急就是盡量搜集整理祖宗名字,編印家譜,留傳後輩.望白姓後代,無論貧賤富貴,遷居何地,都能父教子傳,不亂宗別派.但願以後,我們的嫡親子孫再續家譜時有所依,讓白氏後輩延芳百代!謹以此激勵我白氏子孫愛家愛國,光宗耀祖!謹以此祝願我白氏家族世榮昌盛,萬古長青!
現在就本家族人的先後記載整理出來,使百世以後的子孫繼承下去,源清流潔,這就是我的目的.筆者才疏學淺,不善譜敘,憑感恩回報之心,積一腔熱血激情,知難而進,竭盡編輯之責,盡最大努力搶救白氏家譜文化,同時也唯恐我白氏家譜斷失於當代我等吾輩.所以,在此關鍵時刻,我等只有盡心敬業,傾盡全力,誠惶執事,未敢有絲毫懈怠.編成此家譜,雖不堪為書,但可考世系,供後來者續譜為基.因筆者學識有限,加之忙於工作,沒有更多時間深入走訪調查,譜中難免有疏漏錯誤之處,懇請族中長輩和審閱者增補與堪正.敬以此文,是為前言.
始祖不穩麟第十八世裔孫
不(白)仕端第6代孫 白玉華 謹言
公元二0一0年十月十二日
石塘祝氏家譜序言(辛棄疾撰寫)
古昔天下分為九州,唐虞以降,九州之內無族譜者不得為大族顯姓.鵝湖石塘祝氏肇自祝融,蓋因封以為姓.龍驤將軍冀州刺史僧勃是以為顯姓焉.
夫譜所以辨親疏也.粵自大小宗廢而親疏莫辨,遂致疏遠;相親如途人者有之,豈特不為大姓其於一本萬族之義盡失矣!
祝氏既得僧勃奏降譜牒,得為大姓顯姓.更數百年後裔,可久復取大宗小宗之法而增修支派.分晰名行詳具,既以有祀其實矣!矧文觀其先世祝奕公及翰林院學生劉先生序之且備矣!可久復以請者何也?誠欲申其大小宗之法,使為子孫者得有所考,而自績其源流之正得有所據.而自失其妄胃之疑,其用心可謂宏且遠矣.
予可以秘哉惟大宗百世不分示其親也.小宗五世而遷示其疏也,然親不能以下疏.雖疏而未始有不紊者,蓋以一本散於萬殊,萬殊散之久遠疏矣.由萬殊原於一本,原其初則親矣.
若祝氏始於祝融,百世莫不尊以為祖,何嘗有所分惟.自兗而遷衢自衢而徒居江山,自江山復遷鵝湖石塘,支派繁衍.苟譜牒放失則,居自為處;人自為家,名分其世,世一分始有不得其合者矣.此可久所以不吾不用心於譜之修也.
可久曰:「不徒序焉必萬規於其間,庶幾來者堅所守.」因復之曰:「君子之降五世而斬,如以服言之衰降為期,再降為大功,三降為小功,四降為絲麻,五降為袒免,則服盡矣!五服之內雖有降殺,家相同處相近,有喜必有相慶,有衰必有相吊,不必規戒而自無不睦.五服之外則不然,毋曰服盡使然,亦智愚賢不肖之殊等耳.賢智者,雖疏而不失於新;愚不肖者,尚思體夫可久之心.恆存木本水源之思,彼賢而智者,何如其親.吾何為愚不肖而取疏乎?以為愚不肖而故疏乎?」
曰是貴溯流而尋源,遠追僧勃公於先世近法,可久於當時不惟無愧於同姓,亦且無黍於大姓.則昔給之譜牒足以為文獻之徽,今修之譜牒實有以使愚不肖而為賢智矣!可久之有功於斯,時有功於後世何如哉!可久淳厚雅緻而粹於經學,授貴州刺史曄然有善政焉故,書以復雲.
時紹興戊午歲月日
龍圖侍制湖北安撫使兼兵部侍郎
辛棄疾謹書
天津市歡坨于姓家譜序言
族之有譜,猶國之有參.國參者,比事屬辭,使天下後世知所懲勸也.族譜者,撫枝溯本,使伯叔兄弟知敦睦也.國一日無懲勸,家豈可一日不敦睦乎?此吾族前人所以於家祠之堂匾,大書而特書曰:{敦睦堂}.因知古今之名門巨族,必有家譜,珍重而藏之者,非徒誇耀一時舊族也.良以上可溯乎木本水源,下以紀人枝分派別,即不致味祖宗所從來,亦不致等骨肉於秦越.而且歲時相通,伏蠟相聚,休戚相關,婚表相助過則相規,善則相勸,雖極繁衍之族,莫不肅肅蕹蕹[yong]維繁於譜,而不自知,譜之用大矣哉.我於氏得姓於文昭王,發詳於周盛期,遠不及考,考自天津始紀分枝也.始祖本江南淮安府山陽縣人,於永樂二年,從成祖來北平[明清之北京],先居運河北「丁字沽尹兒灣里」,後因耕於歡坨庄,逐又遷居歡坨.在前明永樂耕讀傳家,歷年以久,至本朝[清]定縣已來,雖無顕官,而身入學門者,代有其人.至今遷居此地已四百餘年[今五百餘年],聚處東鄉者,六十餘戶[今百餘戶].族日衍而日繁,欲求世系昭然,枝派炳若端平譜.先是族有舊譜,但明末崇禎十四年,饑民作亂,縱火燒鄉,譜逐經燹失存.幸於嘉慶初年,重為建立,亦可謂不幸中之幸也.但略記來由僅匯成神主總圖,猶集成卷帙[zhi],懇族兄價人,族侄[永福],順按神主總圖,匯成草本,方欲效三津巨族之譜式,從事於筆墨,特以第三代中有失名一位,置筆訪問者數載,無如竟莫能詳.茲於苫[shan]凶之餘,勉力從事雖有所疑姑且闕之,寧以疑傳疑,不妄為之更改,但求集成卷帙,俾留心譜系者,聊有所考,至於廣收四方之族,付之剞[ji]劂[jue],則有志而未逮,仍不無厚望焉矣.
李氏家譜序言
商乃古今之要地.賢之曰:「江淮之屏蔽,河洛之襟喉.」古今地傑風淳,人傑物豐,可記可傳之事不一可足,第恐世遠人湮,景事風蝕,良可悼哉!
李姓始於遠古,難以考.老子生,遂天下知.歷經千載,子孫昌.昔李淵及子建唐,人間以李為榮,傲異性於國家.世代相傳,不忘先人之偉業.盡心竭力,恐辱先祖之靈.放眼觀,李氏之盛,榮及四海.人才之旺,依然如昨.
尚不聞「千古之書莫大於經史「.國之為史;縣之為志;宗之為普.記之,存也,傳焉,用以彰往法來,備觀省,昭勸戒耳.
自先祖居此,三百餘載.傳至十幾世,人丁興.民國時,家譜不幸遺失,後人之罪也.於今也,眾人有志修葺,子孫之幸事.
余不敏,受眾老之託,惶惶而記之,恐愧先人!
山東高密河崖王氏家譜序言
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滋養了一個偉大的中華民族,培育了一門勤勞勇敢、仁愛智慧的王氏家族王氏家族是當今中華民族中的第一大族,數千年來探天人之道,窮古今之變,暢時事之運,勵志自強,建功立業,英豪遍神州,美名揚天下.其中一支於清朝乾隆年間從湖廣省永州府淩全縣遷居到而今的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農旺鄉嚴家溝居住,重孝悌、信仁義,溫良恭儉,開創基業,繁衍至今已有族人逾千人,近300年歷史.
今逢盛世,國泰民安,人心思源.為曉宗族之譜系,傳國學之大義,有王氏家族「紹」字輩王學文,尋脈絡,訪親友,匯眾聲,集資料,編製此本《王氏家譜》,宣揚家風,以正道義,實乃大有意義之為.此書不僅是王氏族人智慧、力量與精神的繼承和延續,更是王氏一門家風、家魂的砥礪和升華,定能起到追思先人,啟迪今生,激勵後人,樹君子之風,行仁義之舉,開萬世基業之功效.
作為王氏家族的後人,緩緩翻閱著這本厚重的王氏家譜,探尋家族文明的源頭與流程,祖先們慈愛的面容鮮活如在眼前.我彷彿看見,數百年來,王氏家族的族人們在這片廣袤的黃土地上,昂起不屈的頭顱,挺起倔強的脊樑,燃起熾熱的心,向著光明的未來,風裡雨里一步一步艱難地走來,直至今日的初成基業.斗轉星移,今天的王氏後人們正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立志有為,奮發圖強,代代風流寫春秋,千秋萬載耀榮光.讀畢此書,神聖自豪的情緒,揚鞭奮進的使命感,大格局、大擔當的情懷激蕩胸中.這是一部血脈相連、魂魄相依的基因脈絡,這是一番壯懷激越、勇往直前的奮鬥歷程,這是一篇大愛盈胸、休戚與共的親情詩篇.讀著,讀著,我的眼淚就不自禁地掉了下來,掉在了噴發著細微墨香的字裡行間,掉在了族人們共赴時艱、相濡以沫的大道途中.
謹遵父命撰寫此書前言,我深感手中筆頭的分量之重.拙淺文字不足以抒寫對祖宗先輩恭敬、嚮往之萬一,唯恐才疏學淺,有負重任.人生征程漫漫,唯有攜家眷李文梅、小女王夢曦以忠孝禮儀之心,行仁義禮智之舉,創光大家門、彪炳史冊之業,上告祖宗,下慰族人,天地此心,日月可鑒.
盛庄盛氏家譜序言
從來木有本而葉茂,水有源而流長,祖有德而世昌,其因果之理,而吾盛氏亦然也.
溯吾盛氏祖先原籍居山西洪洞縣老關窩,於明朝洪武年間曾以山東人煙稀少,明王朝將山西洪洞縣之民遷到山東落戶.吾始祖兄弟五人乘轅車奉令來山東,其中一支在山東濮州桑堂(現屬鄄城縣)定居;一支在鄒縣(現改為鄒城市)馬坡暫住後又移至兗州府濟寧州西盛庄(現屬嘉祥縣)定居;其他三支落戶地址不詳有待查考.
憶吾始祖來此地落戶距今已有五百餘載.自始祖至宏字代傳有二十四世,據老祖塋地之各祖墓塋次查核,自二世祖至七世祖相繼單傳,六世其名氏因前受黃水災譜失無從查考,實屬遺憾.七世祖繼承人有六,,曾以祖德遞彰祖訓有方、以忠厚傳家為本、勤勞處世當先,從而世代逐漸興盛,祖系昌而宗支分齒日增,而戶漸繁富庶,加教業立家興成旺族焉.目觸盛況不禁欣慶,均感斯非偶然,誠以乃祖之伊德伊昌也,殆不啻如木本葉茂水源流長也.
今吾盛氏為洞悉族史明確祖系宗支錄屬關聯,樹立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之概念,以便追思有茲以緬懷祖始、祖籍、祖系、祖德之心.撫今憶昔思緒追源,偶以敘族史、立族譜之義舉,今參照鄄城系原有族譜及取得該系現在鄄城盛澤江、盛榮憲,現住范縣盛克儉、盛克銀之參加商定同立兩系之盛氏族譜.
吾族系經咨訪查考對證以上實況,擬定以本村西南之老祖塋地、始祖墓暨各祖墓塋次,以暨各祖墓碑為據,將族系宗支繼承各世祥載註冊,繪譜立案以備查考,藉以彰祖德、明族史,亦將有益於後世也.
謹序
後列有族系宗支繼承各冊及有關族史查對材料,並有四筒墓碑模式.(盛氏族譜查對資料)
1.本族譜分嘉祥系、鄄城系兩冊,於一九八九年兩系同立.其中鄄城系另有立冊,而嘉祥系這冊盛氏族譜是以先分六支,後又以二支的長系、次系和效字祖系序寫的,全文共分十五祖系.從此查考譜冊,支系即可分明.
2.本族世代是由嘉祥、鄄城兩系後繼人會同追思,定為從始祖至宏字代相傳二十四世是以世代計而不是以名字計,因為前八世沒使用統一的字代命名,以後不得擅自更改.兩系同用的名字,即二十五世是光,後是培、中、宜、端、養;守、成、士、景、方,現光改為興.
3.據查我族二支九世之革楊梅桔,四祖名下其梅桔兩名下沒有後繼人,經查考失傳亦屬遺憾.
4.查我三支十一世祖盛光雷之墓碑是在康熙五十六年立的,我始祖是在洪武年間此地定居的,其間相距約三百一十多年,從康熙五十六年至今又是二百八十一年,從此可知我盛氏來此地歷有六百餘載.
5.據我族系此次到同姓氏盛樓、盛窪、馬坡等處查考均無確鑿族系聯繫,但這幾處同姓人均認為始祖是在明朝初年遷來的,因年久日深、世道變遷祖系無從查考,因此我族系均感到這幾處同姓與我始祖兄弟五人乘轅車同來山東,尚不知下落的三支有關待考.
6.本族系現有一千六百多名人口,其中以盛庄定居為中心,另有寄居在新桃河鄉的河東、河西、吳庄、井庄、龍橋、崔庄;還有寄居在外地的,經本族商定現寄居在外地者仍許以後來本地落戶.
7.吾盛氏現有盛光雷墓碑、七世祖永思碑、九世祖盛楊追遠碑、清庠生效朴祖墓碑,另有三塊后土碑,經族商定要將此碑妥善保存,不得擅自銷毀,以備查考資料.
8.本族譜是上、下冊合訂本,住在盛庄的盛氏族列入上冊;住在河東、河西、吳庄、井庄、龍橋的盛氏族列入下冊.
附盛庄盛氏修譜人:
十九世:盛玉禹、盛玉支、盛玉魯、盛玉修、盛玉溪
二十世:盛寶源
二十一世:盛春芳
公元一九九零上浣穀旦立
新修石嘴山市惠農廟台李崗艾氏家譜譜序
族之有譜如國之有史,地方有志.譜牒記載家族淵源、世系及生婚卒葬,撫育繼嗣,牽涉移居,以備後世稽考.俾使子孫追本溯源,以念祖德宗功,増進宗祖睦族之情.
曾子日:「慎終追憶,民德歸厚誒」.再吾惠農廟台李崗艾氏家族漸次興旺發達的時候,承蒙我各宗族的殷切期望和熱情支持,將我家族的歷史概貌和現實情況收集起來,編一艾氏家譜,以為永續.江河有源,樹木有根,人生在世,豈能忘本.
編寫艾氏家譜的目的,就是在於祭奠我艾氏列祖列宗,密切宗族情誼,繼承和發揚前人所開創的美好事業,使後輩人更為昌盛.經考證米脂艾氏一支名望,老輩語之,艾氏宗祖居系陝西米脂大柳塔人,後移居寧夏中衛,艾氏祖宗自陝北遷中衛,迄今中衛有艾彎紮營,一脈相稱.居今三百餘年.先考,據先輩傳說,流往我廟台李崗艾氏祖先是位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秀才,沿路乞討到廟台李崗,李家祖輩才大氣粗,顧為教書先生,艾老先生文才和教書能力尚屬一流,遠近文明,李家為留住教書先生,招先生為婿,在李崗廟田劃給先生一部分耕地,成家立業後生傳3門.祖宗亡故卒葬於廟田,(原李崗小學舊校址以北,)經考證,廟北側祖墳為正祖,廟東(老榆樹旁)和鄒家東側祖墳為分支.三處墳地多達數百個,盡被紅果子茨、白茨、芨芨草遮蓋.每到清明全族人都到一起上墳,先上祖墳,再上分支家族墳.上墳的孝子賢孫陣容龐大,祖墳的墳頂高從壯觀,好不風光.墳地排向清楚,頭南腳北,(60年代大搞園田建設墳地全部平成農田),艾氏居住分上庄、大庄和低下田.本主族3大駐地人數達500多,現在基本舊位.艾氏門中有祖傳字型大小章、發、林、登、賢、光、天、志、占、等子號,現在各立墳地多處.
祖輩們均以農業為本,兼營牧業,辛勞耕作,勤儉持家,行善積德,善待親朋,頗得周圍鄉鄰的尊敬.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艾家氏族念書人越來越多,並而走上工作崗位,現已博士,學士,大學、高官輩出,分部於上海、河北、山東、江蘇,內蒙、銀川等地,為我艾家爭得了榮譽.次家譜系第一次新修,因祖先事迹,名號無文字記載,故為軼事.僅以清末開始(1870——1911)為我廟台李崗艾氏第一宗祖,迄今130餘年,凡八世,實乃宗之繁茂,丁齒林立.成惠邑之大宗,廟台之望族.使子孫後代以此為榮,為本家族的興旺發達,互相勉勵,再展宏圖.
陝西·寧陝鍾氏家譜序言
中國有盛世撰史修志的傳統.家族有興旺寫譜續裔之習俗.
鍾姓氏是個多彩多姿的姓氏,最初來自安徽鳳陽東北之地,後來稱盛於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四川、陝西等全國各地,幾千年來,表現卓越.尋根溯源,鍾姓之源來源於以邑為氏.
自祖居皖潛因戰亂遷居陝西鎮安至寧陝以來,歷經二十二代子孫.在寧陝扦佔為業已是廿代定居.
定居於寧陝的鐘氏家族,廿代均以農耕為業,耕讀傳家,積澱了勤勞、儉樸、堅韌、善良、克己、向學之傳統美德.新中國成立後,緊跟國家興旺發達,日益強盛之步伐,鍾氏家族也改傳統單一務農謀生之路,有敬業於國家黨政、文教、士農工商各個領域,為社會貢獻出聰明才智和巨大力量,亦有奮發有為,迎難而上,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時代品質,今日鍾氏家族沐浴國家雨露陽光,族員精神煥發,繼往開來,創造更加燦爛輝煌的未來.
在歷史長河中,鍾氏家族數代更迭,為釐定輩序,廓清族員,傳家族之歷史,明後人之記憶,尊長鍾嘉鑫、鍾森榮、鍾嘉焜、鍾嘉濤、鍾嘉瑞、鍾嘉祥多方策劃、調研探究,終成此《寧陝鍾氏家譜》第四卷.望此卷上溯我族明末來寧陝扦佔為業,下迄至今,數百年其功可贊.翻閱家譜,研讀族志,頗受教益,成為裨益後人之教本,亦誠望鍾氏後生秉先輩之志,成才自強,為家族興旺繁榮,為社會發展進步作出更多更大貢獻.
湖南易姓家譜序言
自清末亂世以來,華夏遭遇數千年未有之變局,傳統的以儒家為核心的思想體系被打破,與之相聯繫的生活方式,認知習慣,乃至價值觀和人生取向都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忠孝體系既破,家譜不傳久也.
然而,樹有根,水有源,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家譜,就是一個家族的歷史.對尊宗敬祖,睦族興家,明長幼,別親疏,都具有重大意義.家譜之修,上以敬宗,下以收族,傳承家族美德,發揚優良傳統.即使是在不強調宗法的現代社會,家庭仍然是社會的細胞,透過族譜,可以看到變幻著的歷史風雲以及跌宕起伏的人世滄桑.易姓起源,說法較多,眾譜公認易氏源於易水.本支族譜記載,吾支起源於山西太原,繁衍于山東濟陽,戰國後遷江蘇南京(金陵),又遷江西(江右),經歷了漢晉隋唐,代有偉人,五代戰亂後,分天下巨族以填楚疆,我們這一支的始祖大郎公於先宋年間由安徽太和縣(吉安州太和縣仁里)遷往湖南邵陽(寶慶馬則),大郎公三子:千四郎、千五郎、千十郎,千十郎遷湖南新化,立派,是為我們直系祖先.
隨著最近幾十年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我們也在反思100多年以來,我們拋棄掉腐舊的傳統思想的同時,是不是也把一些構建中華民族基石的理念一併倒了出去.當我們不再念叨忠孝仁義的時候,我們還會堅守信禮智勇么.我們易氏家訓中固然也有重營葬這類已經不太合時宜的提法,更有敦孝友、肅內外、崇勤儉、力正學等具有普世價值的思想.家族之延續,猶如民族之傳承,應當吐故納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真正做到提升的繼承.
關於本次修譜:白話文取代文言文乃是共和國建立之後的一大舉措,優劣暫且不論,但為適應形勢發展,本序採用白話文,便於族人理解.以前修譜易姓女不入家譜,時移世異,從本次修譜開始,易姓女亦入家譜;以前修譜易家媳婦只記姓,不記名,本次修譜開始,姓名皆記.上次修譜為光緒11年(1885年),主持人為易良章,後外出河北為官,失去聯繫,後人可注意打聽,是否聯繫得上,本支自湖南遷四川之後,亦有湖南老房遣人告知字牌的佳話.
內容投訴:色情 造謠 內容不全/沒圖 違法反動 文不對題
如對本文有意見請點此舉報,會有值班編輯受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