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賀希榮近代史講義5

首先批評電視帶來的壞影響:從一個短短的影像,其中的學者將問題簡單化,認為洋務運動的失敗歸結為它的維護清政府統治性。這是一種電視普遍的現象----簡單化,也就是說看電視會讓人變蠢。舉例于丹的論語新解,看似似乎帶來了新一輪的國學熱,但實質上是又一次的誤解,誤讀經典。許雲和就認為經典還是按原味解得好的,如此才能領悟古人的智慧。固然普及國學,傳承經典是重要的,但是簡單化只會放大原形或者是真理更真理,謬誤更謬誤。我們要傳輸《論語》思想,但是要保證是《論語》的本真。

再批評現在的作文,教學的弊端。文字是一種工具,而對於一篇文章來說,布局結構才是骨架,它是由文章中心來決定的。教學不應只注重修辭,不是有幾個排比,比喻就是一篇好文章。

學英語也是一樣,現在都是先背一個一個的單詞,在學一堆艱澀難懂的語法,從不會去整體把握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的整體性。

中醫的先進性是他們將人體看成是一個整體,而西醫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是對症下藥。在首要的對象面前有一個整體認識的方法,才是本質方法。

同樣歷史也是一個整體,不應該分割來看歷史,不應該是從各個階段來看歷史,無論你將歷史解剖的有多麼精細,也不能說明你就真正得了解了歷史。

你怎麼看歷史的失敗者呢?通常,我們習慣思維地將失敗者的一切看成是零的結果,一貫以來,「成王敗寇」的思想統治了我們的的思想數千年。事實上,沒有失敗者的敗北就沒有成功者的成就,沒有前者的奠定就沒有後者的誕生。

「歷史」究竟是什麼?回答這個問題,一定要分清「歷史」有兩種,一是已經成為過去的事實,因為已經成為過去,所以無人可以改變;一是後來人寫的所謂「歷史」,也就是歷史書之類的東西,二者不可混為一談。人們對於往事所作的描述,必然帶有描述者的利益色彩。有人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實這所謂的歷史,並不是真歷史,只是「歷史書」之類的東西而已。歷史書可以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甚至是任人強姦的妓女,但歷史卻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凝固了的東西,因為沒有人可以回到過去的時空,去改變過去了的事實。考證就是追尋真實,尋求真相的研究,因為歷史的真相是一種真實的存在,並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看「洋務運動」不能只是注意到它的局限性,因為沒有「洋務運動」就沒有「戊戌變法」,沒有「戊戌變法」就沒有「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它們是相互聯繫統一的。

由一點闡發到全局上才是讀歷史,而不是自以為地將歷史的各個部分解剖開來,分析清楚就能掌握的。這就像你在大一無論有多麼忙碌,等你到了大二才會覺得你的大一是荒廢了的,只有當你驅除置身局部世界時的局限眼光,只有當你站在全局的高階上去看問題,才能更加一針見血,高屋建瓴。

賀說:「洋務運動」其實不應該稱為「洋務運動」,這是「被洋務」,而應該是「夷務運動」,這才更顯得出我們的文化色彩,用「洋務」就顯得俗氣多了。他懷疑「運動」一詞是從日本翻譯過來的,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運動」的傳統,明顯是外來詞。

論「中體西用」:

「體」與「用」是儒家的一對雙存的概念,準確來說是宋儒的結晶,而不是先秦時期的成果。「體」是本質,目的。而「用」是手段,現象。學者們簡單地將「體」認為是三綱五常的儒學學說,這是錯誤的,「三綱五常」是屬於精神領域,而不是技術領域的,而「洋務運動」是「師夷長技以制夷」。賀認為「中體西用」本身是沒錯的,只是在於你怎麼看待「體」與「用」,以及「中」與「西」的聯繫。

若「中體中用」,那麼我們民族將成為印第安人了,變成徹底孤絕於世,何處漂依?

若「西體西用」更是不可能的,想要將一個有幾千年的價值觀根基的民族消滅是不可能的,這如果在早期歷史文明時期才有可能。

若「西體中用」也是妄想,因為沒有什麼人真正地了解西方的「體」,更不可能為我所用。就連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也未必就能很好的理解中華民族精神,而只是捕風捉影,自以為是。馬克思曾說印度文明是在英國統治後被徹底地同化了,出現了文化斷層,這簡直就是歷史的狹隘性,偏見。他只看到了在英統治時期的印度的變化:原有的工業制度被徹底摧毀了,建立起新型的資產階級大工廠,摧毀了經濟社會結構,不等於就是摧毀了歷史文明,印度此時仍然存在:種姓制度,婦女歧視等。馬克思高估了社會生產的毀滅性。總之要消滅一個文明,沒有上千的時間是不可能的。

綜述,我們現代處於中西雙體制下,那些鼓吹文明共同性,兼并性的都是垃圾思想,而應該倡導文明的和平相處與交流。像日本的「明治維新」用的是「東洋道德西洋藝」,即「和魂洋才」。

不要因為「洋務運動」的失敗就否定它的全部。

洋務時期的民用工業的建立其實不是一個獨立的存在,對改革者來說,「寓強於富」不重要,「以富求強」才是他們真正追求的目標。他們不像有西方資本主義工業革命那樣的全社會性,全民參與性。他們不想改變小農經濟的基礎,只是想用工業的強大;來補充軍事的不足。

實際的目的是:

1,不想工業基礎准資產主義化。

2,民用工業利潤大,市場大,可以很好利用來貼補軍事用資(實際上民用工業本身就虧空得厲害)。而且工業產品可以作為軍事補給,聯繫密切。

3,為捍衛經濟自主權,與洋人爭利。

近代歷史是喜歡標籤化的歷史,很容易將歷史,人物,時間標籤化。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佔領了華北,華東,華中,還一度佔領了華南,唯獨沒有插足西北與西南,難道說華北中東的人民為逃避戰亂,就輕易舉家遷離?「安土重遷」是中國人的根系所在,傳統所在,這裡不可以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方人口遷移相等同起來,歷史背景不一致。所以戰區里還是有人民,有人民的所在就會有管理的人,所以日本人總會找當地的名望之人去做他們的傀儡。反身而論,對所謂的「漢奸」,除了真正地罪大惡極之人,還有一些被逼無奈之人,他們的家人可全都在日本人手裡,雖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但可能保住幾個卵不也挺好么?為什麼要要求他們犧牲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來保全所謂的「民族氣節」,「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不也挺好?民族氣節固然重要,但是覺悟不高,又何必強求呢?其實有時的民族氣節是被大家的「哄搶,哄抬,哄鬧」給逼出來的,不是真正發自內心的。再者,戰爭的目的是為了人民,一切物質的存在是為了人民,那這樣的犧牲有何必呢?不要妄想站在道德評判的高台上去審視,貶低別人。對慈禧的全盤否定也是錯誤的,沒有慈禧的支持,洋務運動根本就不可能產生。

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社會阻力太大,人們的思想觀念固化,難以更改。

中國的洋務運動早日本的明治維新十幾年,為什麼後來卻在甲午戰爭中敗給日本?

「中」背負得太多了,太保守了,當時的人民觀念水平只有這麼高。李鴻章,張之洞並不是不知道徹底改革的重要性,但他們作為一名政治官員,首先的立場是為了保住官位,如果他們想推行徹底的改革,那麼必然轟動清的根基,還沒實行就被撤職了。如此說來,「戊戌變法」說得多做的少,而「洋務運動」更實幹些。

所以要理解他們的社會保守性,以及自身保守性。想想他們在傳統的三綱五常的儒學教義下成才,飽讀四書五經,思想的固化與保守是正常的。

陳寅恪:對歷史要帶有「同情的了解」。

讀書不是為了挑刺,而是為了增長見識,進而產生「了解之同情」。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傅作義?
歷史迷霧中的光
如何評價西園寺公望?
土改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英國與漢諾威在1837年後仍是共主邦聯,後來的歐洲歷史會有怎樣的變化?

TAG:近代史 | 近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