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貫穿太極拳的始終/如何理解太極拳的勁?

勁實際是一種彈性勁力,也可以叫彈簧勁,或者叫活勁。它是由內往外的一種力量,有向外膨脹、撐圓的意念和含義。它是一種把肢體放鬆、放長後產生的彈性勁力。

具體來說,「在兩臂」——勁是在手臂上體現出來的。另外,既是一種勁力,又是一種技法。太極拳有八法:捋擠按采肘靠。在八法當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技法。這是由於太極拳的一招一式中,都要充滿勁,在「捋擠按采肘靠」等技法當中,都含有的元素。所以,是無處不在的。有人把太極拳稱作拳,就是這個道理。從文化層面說,人們稱太極拳為哲拳,因為它充滿了哲理,充滿了陰陽虛實的變化。同時,太極拳又講勁,也叫勁拳。勁是充滿太極拳的始終的。比如捋勁,是從外向內,從上向下的勁力,但是,它也要有勁。擠勁,是兩手交叉向前的勁力,也要有勁。按勁是化開對方力量後由下向上進攻對方的勁力,也是一種勁。采勁是向左右、向下的勁力,也是一種勁。勁是向側面發的勁力,也離不開勁。肘靠是肘部和肩部的勁。所以,太極拳八法,都離不開勁,勁貫穿太極拳始終。所以說,是太極拳最基本、最重要的勁力和技法。

在練習太極拳當中,容易出現兩個毛病。一個是缺少勁,就是軟塌無力的現象。這是對太極拳的一種誤解。太極拳是行雲流水,柔而不軟。如果是軟,就錯了。另一種是僵硬。太極拳應該是剛而不僵的。這種僵勁,在推手當中很容易變成一種頂抗的勁力。頂抗和勁有什麼區別?勁不是頂抗,它是靈活的,遇到對方的力量,不是對抗,而是化開,化而後發。是一種彈性力,是隨著對方的勁力而變化的。所以,勁不能是僵硬的,更不能成為頂抗。

要練習好勁,我認為要做到以下五點:

首先,要立身中正,身備五功。太極拳要求中正安舒,就是身體要保持自然的正直狀態,要虛領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我們的傳統文化講,做人要一身正氣,孟子說要養浩然之氣。太極拳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也要講中正。在中正的基礎上,要做到「一身備五弓」。五弓是指在放鬆的狀態下,軀幹、兩臂、兩腿形成弓形的蓄勁待發的狀態。身備五弓,就能很好地體現「出力由脊發」的要求,這樣才能做好勁。

其次,要節節貫穿,力達梢節。拳論講:「其根在腳,發於腳,行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腳蹬地,通過踝、膝、胯、腰、肩、肘、手七個環節的傳遞,將勁力從手發放出去。所謂的「力達梢節」並不僅僅指手,腳、膝蓋、肘等部位都可以發力。這裡,要求勁力的運行要節節貫穿,最後達到梢節,形成整勁兒。做到這一點,就要做到「曲中求直」。做到「曲中求直」,才能做到「飽滿圓撐」,才能產生勁。所以,太極拳的動作都是微微彎曲,有一種向外撐的勁力。

三,腰為主宰,梢節領勁。這兩點要求是相輔相成的。腰為主宰,就是意念先引導腰,一動要腰先動,再帶動四肢,這樣力量才能夠協調。雖然是腰帶動四肢,但是,手腳又不是完全被動的,有時候是要梢節領勁。比如完後接捋,手要微微向前,有一個引領的作用,然後再捋。這樣就能形成對拉拔長的勁。這種對拉拔長對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利的,我編的「拉筋拍打功」就是為了拉長伸展關節韌帶,保健養生。太極拳的勁,也是在這種對拉拔長的運動中產生的。許多動作都要求對拉拔長。對拉拔長就是拉筋,就是勁。所以,做好勁,既要注重腰為主宰,又要注意梢節領勁。這樣就能產生一種對拉拔長的效果,從而產生勁。

四、飽滿圓撐,螺旋運轉。太極拳處處都有螺旋勁,處處都有陰陽。陰陽就體現在螺旋運轉上。比如沖拳動作,就是螺旋著向前發出的,像子彈一樣。這種螺旋運動,能夠鍛煉肢體的經絡。太極拳的動作,都是螺旋運行的弧線。在做螺旋運動時,要注意「飽滿圓撐」,也就是要有「左顧右盼」的動作轉換。我們在做動作時,往往忽略了左顧右盼,比如做「撇身捶」,右手要先左引,再右發,然後再中定。許多人做這個動作往往忽略了左引。我把這個現象叫「缺左現象」。沒有這個「左顧」轉折,動作就不飽滿。「飽滿圓撐」並不是架子拉得越大越好,而是能夠做到「左顧、右盼、中定」,這樣才能支撐八面,飽滿圓撐。

五、神聚氣斂,運柔成剛。「神聚氣斂」是在做好前面四個要領的基礎上,把神氣內斂,內氣鼓盪。拳論講「神宜內斂,氣宜鼓盪」,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運柔成剛」是要求運行的過程要柔和,落點則要有沉剛的頓挫,要沉腕舒指。這也叫做「柔行氣,剛落點」。

我以為,把以上五個方面做好了,就能夠把勁表現得淋漓盡致。練習太極拳,要做到協調、完整、和諧。也就是要由內而外,上下相合,周身一家,這樣自然能把勁表現出來。不要把勁看成是一種表面的勁力,它是從內向外的。我們練習勁,是從外形開始練,外形動作熟練了,再向內練,要「由松入柔,由柔入沉,由方入圓,由正入整」,把形、勁、氣、意四方面合為一體,協調一致,這樣勁就能表現得非常到位。

[轉自/中華武術網作者:曾乃梁]

推薦閱讀:

陳鑫太極拳解
陳氏太極拳步法
太極拳的手型手法、眼法、身法
鄭琛著述:太極拳法總論
傅鍾文-《嫡傳楊式太極拳教練法》之第九勢 左右摟膝拗步

TAG:太極拳 | 理解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