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燒的中醫處理

每逢周二的晚上,平時寂靜的華麗人生健康群都會準時開講。那麼這周又邀請誰來為我們做什麼樣的主題公益性演講呢?快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這次邀請的嘉賓是陶冶主治醫生,也是國醫大師陳欣榮的第四代傳人,跟大家分享《小兒發燒的中醫處理》。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媽媽遇到兒童發燒都是手足無措,或者急忙趕去醫院或在家中盲目處理。下面我們就來認真聆聽陶老師講如何科學地給孩子做退燒處理。

說到小兒發熱,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什麼樣的體溫是發熱了?什麼樣的體溫對孩子來說是正常的。現在我們量體溫多數的情況是把這個體溫表放在小孩的腋窩夾著,我們管這個叫腋表,測的是腋下的體溫。除了腋表,還有含在口裡放在舌下的口表,或者是插在肛門裡的肛表。我們用的比較多的就是腋表了。放在不同的部位測得的溫度數值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肛表測的偏高一些,會比口表測的高出約0.3度;口表測的體溫比腋表測的要高出大約0.4度。

以腋表量體溫來說,小兒體溫為36~37℃是正常的,如果超出37°C一點,問題不大,因為小兒正常體溫可波動於一定範圍。但是腋表如超過37.4℃,或一晝夜溫度波動在1度以上時,可認為是發熱。寶寶從小到大,都會有發燒的時候,沒有哪個孩子說是沒發過燒的。所以發燒了也並不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其實也是孩子免疫系統成長當中必經的一個階段。4歲以下的普通學前兒童在一年裡,平均會發燒6到9次。這個頻率還是蠻高的,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孩子的免疫系統、體溫調節中樞都不穩定。我們把37.4°C以上認為是發熱,其中的發熱區間為:

(1)低熱37.5~38.0℃;(2)中等熱38.1~39.0℃;(3)高熱39.1~40.0℃;(4)超高熱40℃以上。

但是體溫稍有升高,並不一定有病理意義。可能就是喝水少了或者是穿得多了,這些都有可能造成體溫的升高。所以,發燒只是一個癥狀,但是它也有可能是很多疾病出現的一個問題。所以我們出現發燒的時候,我們更多的來根據發燒伴隨的狀況來判斷這個發燒到底嚴重與否,而不是單純從這個體溫的高低來判斷。例如,體溫在38℃,神情獃滯的孩子,和體溫在40℃,但仍然頑皮的孩子相比,前者更值得我們關注。還有些孩子抵抗力很低,即使得了很重的病也可能不會發熱。

寶寶一發燒,父母大多數都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有些父母也知道孩子發燒了可以先物理降溫,可是家長往往缺乏信心,生怕把孩子腦子燒壞了,所以基本上都是立刻趕赴醫院打針輸液。其實,不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燒,體溫很少超過41℃,至於腦細胞所能耐受的高溫極限,可能必須到41.7℃,細胞蛋白質才會因高溫變質,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傷,也就是燒壞腦子。

這種情況是極少見的,所以家長不要太擔心孩子發燒就會把腦子燒壞。因為孩子發燒大多都不會燒的特別高,四十二度以上的比較少見,所以大家不必太著急。尤其是晚上發燒就想著趕緊打的去急診,其實完全沒必要這麼做。但是也不是說孩子發燒了我們就可以踏踏實實地等著第二天再說吧。我們要做的是應該判斷一下他是屬於需要立即送醫院的,還是說可以稍微緩一緩的。

孩子的身體的發病特點比較迅速,發熱的變化較成人更為迅速,就是從表入里的速度會比較快。那麼,發燒的時候可以開始是低燒很快就會變成高燒,經常會引起氣喘、咳嗽、昏迷、驚厥等病症。如果出現這些變化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迅速送醫,而不是說在家自己處理就可以了。

發燒以後,是否需要趕緊退燒呢?這個其實也是一直有爭議的。有些人主張趕緊退燒,而有些人則說不要馬上退燒,說發燒是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可以增強白細胞的抵抗力,醫生可以根據發熱的型態來做一些診斷,一下子退燒反而會失去些診斷的標準。

不過,多數醫師和學者贊成適度的退燒,因為發燒會加快新陳代謝,造成內在的消耗,患者頭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尤其嬰幼兒容易脫水,發燒造成水分蒸發,更是惡性循環,嬰幼兒熱性痙攣的比例較高,放任發燒,引起傷害是不必要的。

那麼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導致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哪些?

中醫認為,感受外邪或臟腑功能失調是體溫升高的主因。引起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大體而言可分為以下三大類:

一、外在因素

小兒體溫受外在環境影響,如天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間空氣不流通。

二、內在因素

飲食不節、生病、感冒、氣管炎、喉嚨發炎或其他疾病。

三、其他因素

如預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亂、白喉、百口咳、破傷風等反應。

大多數發燒運用物理降溫以及小兒推拿的方法就可以解決問題,省去了跑醫院排隊扎針的煎熬,也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危險。但對於上述第三種原因導致的發熱,推拿僅做為輔助手段使用。

由於引起發熱的原因不同,中醫把小兒發熱分為外感發熱、陰虛內熱、肺胃實熱、小兒夏季熱4種類型。

(1)外感發熱:

小兒表現為發熱怕冷,伴有鼻子堵塞、流鼻涕,打噴嚏或咳嗽,有些還伴有頭痛,嗓子癢或嗓子紅。

推拿治療增加以下穴位:清肺經200次

位置:無名指末節羅紋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操作:旋推為補,稱補肺經;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肺經。補肺經和清肺經統稱推肺經。此處選用清肺經,推300~500次。

(2)陰虛內熱:

小兒表現為午後發熱,伴有手腳心熱,臉頰發紅,夜間睡覺時大量出汗,睡眠不安穩,口渴消瘦,大便秘結,尿少色黃,舌紅少苔,指紋淡紫。

推拿治療增加以下穴位:揉二馬200次

位置:手背部無名指與小指掌指關節之間。又稱上馬。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於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

操作:用拇指指端揉,稱揉二馬。揉100-300次。

(3)肺胃實熱:

小兒表現為高熱,面色紅,嘴唇紅,喘氣聲音粗,或大便乾燥,口渴喜飲,不思飲食。

推拿治療增加以下穴位:清胃經200次

位置: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節。

手法: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操作:旋推為補,稱補胃經;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胃經。補胃經和清胃經統稱為推胃經,此處清胃經,推100~300次。

(4)小兒夏季熱:

多見於周歲前後至兩歲小兒,又稱暑熱,民間有稱「疰夏」。多數患兒在盛夏時節逐漸起病發熱,持續兩、三個月不退,體溫在38~40度之間,氣溫越高,體溫也隨之上升,天氣轉涼,體溫亦隨之下降,有明顯口渴、飲水多、排尿多、不愛出汗等表現。病初起時,一般情況良好,沒有病態,高燒時表現愛睡覺,但極少有驚厥昏迷等嚴重癥狀。

推拿治療增加以下穴位:揉小天心100次

位置:掌根大、小魚際交接處凹陷中。又叫魚際交。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於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

操作:用中指揉,稱揉小天心。揉100~300次。

(5)發汗解表掐風池5次

位置:耳後枕骨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之間,顱底凹陷當中。

手法:掐法——用拇指指甲重按穴位,稱掐法。

要領:掐法操作時將拇指伸直並緊貼於食指邊緣,拇指指甲垂直用力按壓重刺穴位。掐的時候深淺適宜,逐漸用力,以不刺破皮膚為宜。

拿肩井5次

位置: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之中點,肩部筋肉處,屬足少陽膽經。

操作:用拇指與食中二指對稱用力提拿肩井,稱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

生活調理

寶寶發燒了,除了可以用推拿的方法幫助退熱,還應該注意一些生活調養護理。

1.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

開窗通風,保持家裡空氣流通,減少病菌。

2.增減衣被

寶寶發燒了,如果家有冷氣,可以將房間溫度保持在25--27℃之間,或者打開電扇繞轉著吹,這樣可以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寶寶也會感覺舒適些。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並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但如果寶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就表示需要溫熱,這時候就需要外加毛毯覆蓋了。發熱時手腳涼,屬於陽郁發熱,容易出現驚厥,要第一時間把手腳弄熱,才能降溫,防止驚厥的發生。

此時可做推三關300次。

位置:在前臂橈側(拇指側),自腕橫紋上至肘橫紋上呈一條直線。

操作:用拇指橈側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稱推三關。

3.溫水浴

發燒時可以用溫水洗澡,用室內溫度的水來洗即可。或者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毛巾蘸溫水(37℃)全身上下擦拭,這樣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利於降溫。另外,家長也可使用溫濕毛巾放在孩子的額頭和頸項下,每5分鐘換一次,當水蒸發時,孩子的體溫也會跟著下降。

4.冰枕使用

冰枕有助於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並不建議使用,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慎用為宜。

5、多喝鹽水

有助於發汗,並可以防止脫水。水有調節機體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補充寶寶體內因發熱丟失的水分。

6、使用退燒藥

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時,可以適度的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超過39可以按說明服用小兒退燒藥。對乙醯氨基酚(百服嚀、泰諾林等)、布洛芬(臣功再欣、美林)之類比較安全。也可以服用中藥湯劑。

如何正確使用退燒藥

對父母來說,寶寶發燒了最方便最迅速的莫過於使用退燒藥了,而每位寶寶家裡也確實需要常備退燒藥以備不時之需,免得臨時半夜發燒束手無策。但退燒藥的使用不能盲目,否則不但效果不佳甚至退燒失控,發生危險。

前面已經說過,體溫不超過38.5℃的時候不必急著上醫院,此時也不需要使用退燒藥,只有當體溫持續升高,超過38.5℃的時候才需要緊急降溫,去醫院的同時可以先給寶寶使用水劑退燒藥。不同的退燒藥不能隨意的互相併用,因為劑量不好控制,還是單獨使用比較安全。還有,退燒藥也不可多服幾次或將劑量增加,因為藥物產生效果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不是用了藥物體溫就立刻下降的。到醫院以後再根據病情,遵照醫囑使用退燒藥。

父母千萬要記住,「葯也是毒」的道理,任何藥物(包括退燒藥)都有它們一定的用法,吃多了即會產生毒性。許多父母因愛兒心切,而把過多的退燒劑給幼兒服用,但卻沒退燒,反而燒得更厲害,因為退燒藥的毒性反應之一,就是讓體溫升高。中醫講「過猶不及」就是這個道理。

總之,寶寶發高燒,父母不必愈來愈緊張,只要按照上述各種建議,觀察寶寶活動力、補充水分、必要時適度退燒,體溫多半可獲得降低,翌日再帶寶寶就醫即可。

飲食調養:

1)發燒時的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主

2)好轉時可改半流質飲食

孩子體溫下降,食慾好轉時,可改半流質飲食,如藕粉、代乳粉、粥、雞蛋羹、面片湯等。以清淡、易消化為原則,少量多餐。不必盲目忌口,以防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

最後要強調的是,對發燒時食欲不振的孩子,千萬不要勉強進食,應順其自然,待有飢餓感時再吃,期間不宜斷水,應注意水分的補充。

問答環節:

群友

小兒推拿是否只在左邊身體進行,還是兩邊都需要推拿?上肢的穴位一般做孩子的左手即可,部分男左女右;下肢的一般兩條腿都可以做。

嘉賓群友

這推拿退燒的方法只適用嬰幼兒嗎?是的,適用範圍為8歲以內,越小的嬰兒使用效果越明顯,尤其是3歲以內的孩子往往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嘉賓群友

十歲左右的孩子是否適應推拿的手法散熱?兒推適應症其實可以放寬一點,十二歲之內都有一定效果。只不過6歲之內效果比較強,6-12歲逐漸減弱,也就是說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這些推拿的作用會相應減退。

嘉賓群友

孩子發熱時能否同時使用2種退燒藥,喝的和塞屁股的?退燒藥一般還是用一種即可,除非是孩子高燒,熱得兇猛而且狀態不是特別好。這時才考慮可能用兩種以上的退燒藥的方式,而且用的時候也不是說同時用,可能先用一種,間隔一段時間後看熱勢是否有所減退,如果熱勢更加兇猛就換另一種試試,看熱勢是否得到控制。


推薦閱讀:

打百白破會發燒嗎
【舞曲下載】高品質發燒女聲交誼舞曲-段玫梅 劉曉
【精典音樂視聽篇】愛發燒·HIFI體驗2CD 13首
皰疹性咽峽炎高發 媽媽們準備好應對了嗎?
寶寶長牙發燒屬正常 護理方法要學會

TAG:中醫 | 發燒 | 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