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養生丨不可任性,後果自負(可惜99%的人不知道)

霜 降

2017年10月23日農曆9月初4 星期一

為什麼要做節氣灸?

人就像天地之間的一粒塵埃,任何季節變化,時令的更替,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老祖宗根據「天人合一」的思想,早就總結出:不同節氣的變化,相對應多的會出現那些病症,如果我們提前有針對性的預防,就能起到防患於未然。

節氣灸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醫治未病的思想。

中醫養生的核心:順天時!

要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季節的變化。

白露,水凝為露;霜降,露凝為霜。

霜降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

霜降到立冬這15天,就是從秋天到冬天的過渡期;也是陽氣由收到藏的一個轉換。

霜降,關係到人的收藏大計!

不可任性,否則,代價自負。

中國人最講養生,古代諺語有「補冬不如補霜降」之說。可見,霜降養生在我國24節氣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中醫認為:霜降養生以「潤燥健脾、益氣固表」為主。

而丁酉年的霜降無霜,北方大部分地區無霜,因為此時還處於「秋行春令」之中---自然萬物都處於陽氣外泄之中!

因此,今年霜降養生還是以「收」為重!

時已深秋,早晚的寒燥之氣布滿天地之間,還要將養陰潤燥和保護脾胃結合起來。脾胃一傷,一毀百毀,百病纏身!

做好下面日常生活中的:收

不大吃大喝

不出大汗

情緒不波動

不晚睡

不過早過晚運動

少吃辛辣,燥熱食物,

多吃甘酸,

上床不看手機是最好養心血、肝血的方法!

這時,各位艾友一定要灸,能夠將元氣收藏住的關元穴。

秋天灸關元穴,以順收藏之時序,收元陽內固,金水相生,益真火,養腎氣,以合臟氣生藏之機。

潤 燥 健 脾

霜降,五行屬土,對應脾臟,因此,這段時間是腸胃病的高發期!

在飲食上,我們不要吃寒涼食物,水果能蒸煮一下再吃最好。

早上一碗山藥小米粥,可以滋陰養腎、健脾護胃。算得上是全年365天的最好滋補佳品。

艾灸健脾效果是中醫治療手段中最快的一種,

取穴:中脘穴、肚臍、足三里、太白穴

如果是日常的養生保健灸,那麼我們每周3-4次,每次每個穴位20分鐘。

如果是治療性的艾灸,我們可以艾灸一周休息一天,每次每個穴位30分鐘以上。

找經絡、查穴位在我們公眾號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穴位查找」的工具,你點進去就可以了,更可以學到很多不一樣的經絡穴位知識。

脾胃不好的艾友、陰虛火旺的艾友建議各位早晚各做一次推腹,有時比艾灸的效果還好!

秋冬多喝溫熱水是最好的滋陰潤燥!加點蜂蜜水更好。

艾灸滋陰潤燥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有時間泡泡腳後,艾灸或者按揉三陰交、湧泉穴這些引火下行,滋陰潤燥的穴位;我每次還叫大家把太沖穴加上了,因為這個穴位可以起到疏肝理氣,預防秋燥抑鬱很有幫助。

很多年紀大的艾友說:早上醒了,舌頭在嘴裡都粘住了,動不了!

記 住:

這種情況,一定要在床頭放個保溫杯,下床之前先喝幾口水,閉目養養神再起來。急著起來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問題!

告訴各位艾友一個小方法,可以很好的緩解口乾舌燥的情況。

自己點按承漿穴、端兌穴可以快速起到生津的作用;但這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秋主肺,肺主悲

深秋之後,滿目荒涼,悲情油然而生。很多人的抑鬱症也會在秋天加重。特別是一些女性在這時情緒波動大,因此我們按揉或者艾灸「膻中穴、太沖穴」非常好,這2個穴都是調節情志病的要穴。

益 氣 固 表

深秋「賊風動」,賊風就是從門縫窗戶縫跑進來的很小的風;因為此時晝夜溫差大、室內外溫差也大,如果你在家裡不注意穿衣保暖,身體的抵抗力又差,就很容易「傷風感冒」。

益氣就是健脾氣補腎氣,我建議大家艾灸取穴:脾俞穴、腎俞穴、關元穴。

固表就是「鞏固護衛體表」。體表的防衛加強了,人體就不容易受到秋天的邪氣「燥、寒、風」的侵襲,就不會出現「風寒感冒、支氣管炎、哮喘...."這些呼吸系統的問題。這個大家一個都很熟悉艾灸取穴了,以大椎穴、肺俞穴為主灸點。

霜 降 取 穴

大椎穴、脾俞、腎俞、膻中、關元、三陰交、太沖穴

每天一次,每次每個穴位艾灸20分鐘,艾灸一周休息1-2天。

如果脾俞、腎俞取穴不方便,可以換成「太白穴、太溪穴」

心中一定要有


推薦閱讀:

非常有內涵的42個微型小說【不看損失自負】
我會自負嗎
自負的終極

TAG:養生 | 自負 | 後果 | 霜降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