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澄甫傳太極拳式歌訣釋義(1)

《楊澄甫傳太極拳式歌訣》是楊澄甫傳下來的手抄本目前在已公布楊家傳的太極拳經、歌、訣中尚未見到。我父親趙斌在1992年著《楊氏太極拳正宗》(三秦出版社出版發行,後定名《楊氏太極拳真傳》由北京體育大學改版發行)中首次披露,共37首歌訣。在正式出版時,只對原抄本個別生僻怪別字做了修改,其原句原意未變。此後也有人出書援用此歌訣。

  楊澄甫傳37首拳式歌訣,是傳統楊式太極拳架中不重複動作的技術內容和要領的集中概括,他與楊班侯傳太極拳《全體大用訣》在技術意義上一致,還有互通互補之益,且更具針對性,讀起來簡單明了而又寓意深刻,對指導和研究太極拳架及技術內涵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人將這37首拳式歌訣了釋義,也結合自己的認識糅進些看法,是一種興趣,不代表先師原著歌訣本意。同時也作為楊氏太極拳的後學,向各位同道談心得,以期交流、學習、互進。

  一、預備勢

  歌 訣:

  混沌未開太極前,攝得真精頂內煎。  提神頂勁精神注,平腕墜肘勢自然。

  釋 義:

  預備勢也叫無極勢。在太極符號中的表象是個空心圓無形無象,空泛虛極,裡邊什麼都沒有,但同時其間什麼也都可以有,可包羅萬象,內容無盡,變化無窮。以老子的思想來表述,預備勢在態勢上可理解為:「綿綿若存」宇宙之象,蘊 「有無相生」陰陽之機,含「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機變之神。

  歌訣開篇表述了鴻蒙開啟前的混沌狀態。預備勢是靜、是守、是蓄、是合,同時也孕育著動、攻、放、開之意、兩者相互對立而統一存在,就叫「混沌未開太極前」。行拳之首,先需一個澄心凈慮,調意、調身、調息的過程。所謂「靜」,凈化動意之謂也。在靜態中(也包括在動態中)習者意守丹田,使體內精、氣、神互化,「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孕化過程就叫「攝得真精頂內煎」;心意上做到了這樣的要求,身形要領協調得當,精神就提得起。但還要自然合度,不要強勢。動作的精神和自然,是建立在姿勢正確與否基礎上的, 「提神頂勁精神注」與「平腕墜肘勢自然」相輔相成。故預備勢的總體要求是:心靜勢寧,寧靜致遠;靜中寓動,一動即變。在技術上達到「內固精神,外示安逸」、「守我之靜,待彼之動」的意識狀態。

  《全體大用訣》之首句「太極拳法妙無窮」也含此意。

  二、起 勢

  歌 訣:

  沉氣舉手腕須平,黏纏雙臂肩宜松。  按下松腹歸元候,吐盡濁氣清氣生。

  釋 義:

  起勢也可以說是預備勢動作之一,它是身形由靜啟動的起始,又是太極拳十三勢行功架的開端。通過「起勢」這個動作的起落開合,要達到周身骨節開張、內外氣血舒通、四梢勁勢貫串的效果,以利後續動作技能順達,滔滔不絕。

  雙手舉時氣沉丹田,勿使勁浮,以利身勢沉穩;起落雙臂切忌直去硬來,松肩以開活雙臂,使其黏纏柔順;雙手按下腹部要松實,根基自固,勁由腳跟起,蓄放任丹田,且須「頂頭懸」。丹田乃元氣所存之地,故為氣息勁勢啟之源、蓄之谷;起吸落呼順應自然身勢,吐故納新滋生萬般輕利。

  在技擊上兩臂以掤勁為主,腕含沉挫勁,起落間雙臂有黏纏敵勁之意。設敵於我前方雙手按握或推我臂腕處,我腕部以鬆勁接住對方雙手,用掤勁向前伸舉,隨舉隨旋臂,則對方直推之力自卸,下落亦可纏采。

  掤勁可直掤,亦可挫掤,旋掤,視對方勁變而勢變。

  三、攬雀尾

  攬雀尾總訣:

  太極拳法妙無窮,掤捋擠按雀尾生。  掤式勁點在兩臂,捋式勁點在掌中。  擠式勁點在小臂,按式勁點在腰攻。  欲知此中玄妙處,勤練推手功乃成。

  「攬雀尾」三字是將人體兩手臂比作雀尾,形容與人推手粘連黏隨,往複不離,以起到協調自己、控制對方、相機取勝的技術效果。其掤、捋、擠、按是核心動作,習慣上稱四手。按《全體大用訣》首句「太極拳法妙無窮」接「掤捋擠按雀尾生」句解。太極拳各式變化皆由掤、捋、擠、按四式而生,因此也稱總手,或稱母勢,如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等干變萬化皆由此四式演化而來。所以「攬雀尾」一勢在套路和推手中是首位重要的動作。一般傳統太極拳套路也皆由「攬雀尾」作為開始的動作,是較難掌握和練透的動作之一。

  總訣對掤、捋、擠、按四式勁點作了點化,是技法要點後面分解動作再述。

  1、左掤勢

  歌 訣:

  初運鴻蒙陰陽現,起落開合太極圈。  轉身左掤出左步,右采橫掤任自然。

  釋 義:

  前面提到預備勢是鴻蒙未開前的無極狀態,符號表示是個空心圓。那麼,太極的符號則是一陰一陽兩個半弧形的合成,類似黑白雙魚首尾相合的太極圖。這些符號反映了前人對物質世界運動發展基本規律的認識觀,表達了事物矛盾對立的同時存在而又此消彼長的變化發展關係,且萬變不離其宗,這種陰陽關係在太極拳動作中,則表現為:靜與動、虛與實、合與開、收與放、柔與剛、慢與快等兩個基本運動性質並存及互變的意識與技術運用規則和機理。王宗岳《太極拳論》曰「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句,正是對「初運鴻蒙陰陽現,起落開合太極圈」最明白和最恰當的詮釋。所以從攬雀尾動步開始就要注意「處處分虛實」的做法。至於「預備式」「起勢」分不分虛實,如何分虛實等,在後面「十字手」勢再談。

  後面兩句是對左掤動作和技術含意的概括性描述。「掤」字的基本含義是掤阻,架御對方的進攻,如推手時的搭手即為掤法。「掤」在十三字中占第一位,也是所有技法中的第一技法。設對方左手擊我,我右手接住對方左腕向右掤捋黏化,同時進左步用我左小臂向對方胸膛橫掤佔位。同時左小臂起到防護或封鎖對方右手的推拿作用,以成左掤攻勢。

  2、右掤勢

  歌 訣:

  架禦敵手須用掤,意欲黏回勿近胸。  最忌板滯與偏抗,活潑全在轉腰功。

  釋 義:

  右掤與左掤一樣,都是搭手防禦與進攻的要手,為第一防線。如設對方用右拳,擬或左手向我胸部擊來,我以右手腕關節截擊對方的肘腕關節,左手助之可采其腕,可擊其胸。此勢勁點在右小手臂前上側,左手在掌,手臂暗含沉勁,以助右手之掤勢。

  接手可進掤,亦可回掤,隨感而用。若意在引進落空,則掤勁勿走勿丟,須旁引側化,避免自縛。掤勁最忌滯硬頂,須有伸縮迴環粘連之意,凡此進退走化之機皆在用腰。

  掤勢要柔活渾厚,周身彈簧,如水負舟。勁蓄於筋出於骨,先實丹田氣,次緊頂頭懸。不求皮肉堅厚,而求氣沉骨堅,是為掤法。

[NextPage]

  3、捋 勢

  歌 訣:

  順取肘腕捋勿空,不抗不匾見真功。  本有捨己從人意,原為引人從己行。

  釋 義:

  「隨掤即捋,引人從己」。動作由前向後,順著來勢粘黏纏回引化為「捋」。勁點前手在尺骨下近掌腕部,後手在掌心或掌背。根據情況前手勁點也可在腕肘之間,即用我右小臂纏黏對方肘膊處回捋。

  「捋要輕隨」是捋的勁法特點。「輕」是用聽勁展黏,不用大力、拙力;「隨」是順活,隨敵來勢因勢利導,「不抗不匾」,既是「捨己從人」使對方的來力得不到實處。又有變被動為主動、使人不知不覺隨我引進而落空之意。

  捋的勁法還要求做到「動短意長」,是說回捋動作不要大、長、而要小、短,但心意要深長。這是因為在捋對方時,對方很有可能回撤,這時就要求能夠進身迅速回擠。拳訣有:「捋中寓擠隨捋即擠」,「捋擠二法趁機使」,「搭手捋開擠掌使」,「動短」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意長」可指當自己捋法得勢,對方無機可乘,就可放長將對方捋出。因此,在練習拳架「捋」的動作時,既要有放長的動意,又要有迅速回擠的機勢。掌握好自己的重心不給對方機會,不溫不火、得機得勢、嚴謹自然方為捋法。

  4、擠 勢

  歌 訣:

  捋勢變擠順手纏,得機發勁莫遲延。  預防敵拳又鑽來,變成雙掌推向前。

  釋 義:

  這幾句話的含意是:我由捋勢順手纏變為擠,得機而進,不得遲疑,此謂「搭手捋開擠掌使,敵欲還著勢難逞」。同時還得預防對方進攻變化,若此我則以下一式「按」勢來回應。

  就「擠法」來講,至少有兩意:一是「捋擠相連」,用「短勁」產生「驚動」直接反彈;二是「橫化直擠」,先橫挫掉對方擠靠勁使其根動,再向前直擠,是變被動為主動的反應力。前者迎合動之中,後這如球撞壁崩回。「擠」有擁推、排擠、合力向前的意思。拳訣「擠在手背」、「擠要橫」、「擠要橫封」,皆為同義,指勁點在小臂外側,以小手臂的橫勁向對方的背向擠出。如我雙手捋背對方時,下手鉗制對方手腕,上手臂順勢外旋逼住對方大臂,向對方另一肩頭橫向擠出,若擠在正面,則使我掌背至肘小臂邵逼住對方的胸部至兩肩頭,像一條橫杠閉住對方不得出,勢部的脫,我另一手掌加按小臂內側,擠法可用。

  此外,還有「捋擠二法趁機使」的要訣,是說:若進捋得勢隨即擠進,是更為快捷的捋擠相連用法。

  5、按 勢

  歌 訣:

  擠若落空變按柔,自是從人無他求。  伸腰攻步為助勢,左按腕節右按肘。

  釋 義:

  前式已提「擠若落空」要預防對方化解反擊,我即收手下按對萬肘腕部,同時回坐以緩勢,然後展腰再推。此謂「放即是收。收即是放,斷而復連,往複須有摺疊」。 「按」字的含義是將對方的來力向下挫截再向前推,嚴格說「推」是「按」的延續,是「按推相連」。因為推前先按,有沉化來力、蓄續推發之功效,所以只言按勢不稱推勢,其用意也頗深妙。

  「按」的勁法特點是「伸腰攻步」,即「按在腰攻」。意思是說按推的時候不要只用局邵的動作,不要只用掌力去推,要用「腰攻步進」的整體勁力動作去完成。「腰攻」就是腰勁、肘勁掌勁同時收與放來完成,筆者稱其為「腰看著肘,肘看著手」。或 「腰頂著肘,肘頂著手」。意指要用「腰、肘、手(身勢上的)三點的開合勁去完成收與放的動作,而不「肩、肘、手(手臂上的)的局部動作。還要「腰攻步進」、「攻步為助勢」,就是按發時要先進步,以我前腳佔住對方的後腳,這叫「前足奪後踵」,如此腰、身、腳、手並進,才能達到「按要衝」勁勢的技術效果。(待續)


推薦閱讀:

三字經全文及圖文釋義3 -
《道德經》全文及釋義(第三十章)
隱顯【祐之預測:《秘授滴天髓闡微》釋義(79)】
順逆【祐之預測:《秘授滴天髓闡微》釋義(76)】
《了凡四訓》釋義

TAG:太極拳 | 太極 | 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