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佳明:晚清大戰略中的曾國藩

《大戰略與小格局》之一

   引言:大戰略是一個系統,由各個部分組成。大戰略和小格局,可以理解為全局和局部、宏觀與微觀、國與家、國家與個人、理論與實踐、知和行這樣一些含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古人講的大戰略與小格局的關係,大和小是相輔相成的。但是實際上並不存在簡單的個人、家庭和國家的關係。政治家有的還有自己的軍隊、自己的幕僚、自己的集團、自己的家族、鄉親這樣的一些關係,大戰略與小格局是一個有意思的題目,也是一個有意義的題目。曾國藩是我們討論的第一個人。他是以小博大,逆勢而上,以局部影響全局,以個人影響歷史的人物,以小格局影響大戰略的例子。

   1、從晚清大戰略看曾國藩是一個新角度

   在中國近代史里,曾國藩始終是公眾議論、媒體熱炒的話題,學者和政治家研究的課題。議論多,時間長,爭論大,說明一些基本問題還沒有搞清楚。從近幾年著作、論文的數量和質量上看,曾國藩研究處於不活躍狀態。應該說,曾國藩的研究資料並不缺乏,保存完整、梳理整齊的奏摺、日記和家書煌煌幾十卷;他的事迹並不複雜,他參與的重大歷史事件,不算久遠,有據可查。造成研究他困難、褒貶不一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我們不同時期、不同立場的歷史觀,對他有不同評價。例如階級鬥爭歷史觀、現代化歷史觀、傳統文化歷史觀等等。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歷史觀就是價值觀》,歷史觀、價值觀不同,當然就會爭論不休。

   第二,他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我說他是逆潮流創新而救時,順傳統守舊以立身,立功、立德、立言,影響遠遠超出了他的身份、地位和時代,他這種超越性,簡單的尺度很難做出準確的評價。

   第三,他生活在急劇變化的時代,處在中外、滿漢、官民、新舊之間錯綜複雜的矛盾中,其中很多悖論,他就是一個自相矛盾的人,自然評價不一。

   第四,他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歷史人物,政治、軍事、經濟、外交、思想、教育、文化各個方面都有新的建樹和獨到思想,綜合起來評價不容易。所以我們換一個角度,從大戰略的角度對曾國藩來一個再認識。

   大戰略重點研究國家總的戰略,包括戰略目標、戰略規劃、戰略措施和領袖團隊的戰略能力,研究如何用舉國之力保衛國家安全、推動國家發展。其它問題放在一邊,抓住國家安全這個主要矛盾,可以更中肯的考察晚清的歷史脈絡。從大戰略的角度看晚清大變局,具有學科優勢和學術針對性;曾國藩的歷史活動,基本上圍繞應對大變局,維護清政權進行,從大戰略角度探討他對國家政治安全的作為和影響,可能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曾國藩。

   大戰略是一種眼光、智慧和謀略,大國博弈的手筋,大國競爭的藝術,中國人講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戰略更奉行「叢林法則」。非正義戰爭曾經大獲全勝,霸權主義常常通行無阻。大戰略超越價值觀、意識形態的分歧,超越歷史和和道德的爭論,這個角度,可以避開長期以來對曾國藩的種種道德爭論。

   2、「守成」是晚清大戰略失誤的總病根

   鴉片戰爭之前,世界發生巨變,中國還在沉睡。山雨欲來的危急時刻,嘉慶和道光兩位皇帝,沒有推動中國的轉變,而是耽誤中國半個世紀。其中嘉慶帝耽誤20年,道光帝耽誤30年,都是大戰略上犯了錯誤。嘉慶的大戰略是什麼呢?兩個字:「守成」。乾隆四十八年他隨父東巡福陵時寫了一些詩,大部分都以守成為主題。舉幾個例子,如 「守成繼聖王,功德贍巍峨。永懷肇造艱,克勤戒弛惰」。「嘗祭思開創,時巡念守成。」又如,「展禮珠丘思不匱,守成常念拓基難。」他的詩受到乾隆的讚許,說明乾隆也認為,自己的文治武功已經達到頂峰,後人只要繼承和保守就夠了。嘉慶「守成」還有理論,集中反映在他於嘉慶十六年(1811)寫成的《守成論》一文中。他認為,祖宗之法,守之不變,至於萬世可也。他認為漢唐宋元明「皆中葉之主不思開創艱難,自作聰明,妄更成法,人君存心改革」,如果不改革,這些朝代不會垮。談到自己守成法的理由:「我大清聖聖相承,度越前古,典章制度鉅細畢該,敬守成憲何敢稍易乎?」嘉慶接班伊始,爆發了湖北四川白蓮教起義,當時八旗和綠營已經腐敗蛻化,兵餉兩空,靠地方營勇作戰,這場仗打了八九年,耗銀2億兩。看到朝廷如此無能,各地民眾紛紛起來反抗,國內穩定形勢驟然變化。嘉慶拒絕改革應變,清朝從康雍乾盛世迅速跌落下來。

   道光年代的局勢比他老爸那時嚴重得多,特別是遭遇了鴉片戰爭沉重的打擊,可是道光守成的大戰略沒有改變。他換了一個說法,叫「整頓」。1847年8月,他召見即將上任的四川按察使張集馨,要求他「諸事整頓」。他怕對方不能理解,特意苦口婆心地說明:「譬如人家有所大房子,年深月久,不是東邊倒塌,即是西邊剝落,住房人隨時粘補修理,自然一律整齊,若任聽破壞,必至要動大工。此語雖小,可以喻大,即曲突徙薪之論也,汝當思之」。道光說這話的時候已是鴉片戰爭之後7年,「曲突徙薪」早已遲了,大火已經燒起來了。

   「諸事整頓」,通過整頓回復舊狀況,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守成」。整整半個世紀,繁榮穩定的大清帝國,在兩位守成皇帝的統治下,走向了危局。「守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痼疾,農業文明,「天不變道以不變」的思想根深蒂固,從商鞅到張居正,歷史上鮮有改革成功的範例;雍正作為皇帝,搞了一些改革,被時人和後人糟蹋得灰頭土臉。守成是中國專制制度的痼疾,歷史上每一個朝代中後期都拒絕改革,積重難返,直至滅亡;這是清王朝晚期的致命傷,大清的頭幾任君王是一批天不怕地不怕的開創者,但是在康雍乾盛世的光環和閉關自守的黑暗中,「守成」成為王朝根深蒂固的集體無意識,晚清大戰略的失誤根源蓋源於此。在每一次內外戰爭失敗,面臨危機的時候,變化才姍姍來遲,同時又重重險阻,一一失敗。當時東亞兩個面臨相似挑戰的國家,中國和日本,守成不變是當時中國與日本的認識上的最大的差距,沒有歷史文化包袱的日本,全面對外開放,後來居上,打贏了甲午戰爭,崛起成為一個現代化國家。

   3、遲到的轉變與曾國藩的崛起

   鴉片戰爭的痛擊並沒有打醒帝國的皇親貴族和滿朝文武,挨打過後,一切照舊。咸豐在位十一年,太平天國起義和第二次鴉片戰爭接踵而至,天朝危在旦夕。咸豐年間,大戰略被迫調整。辛酉政變,慈禧和奕?掌權,清廷的指導思想、國家戰略的轉變逐漸明確。一是形成了攘外要先安內的指導思想,這個指導思想,對於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是為了儘快「安內」,授予漢臣實權,以漢制漢,曾國藩實授兩江總督、節制四省錢糧兵馬,有清以來第一次,從此滿漢結盟,力量此消彼長,政局大變;三是改變對外方針,包括「借夷助剿」,中外聯合鎮壓人民起義,和認可「師夷長技」的指導思想。

   這是一個遲到的轉變,錯過了最佳時機的轉變。遲了20年,這20年對中國來說太寶貴了,如果鴉片戰爭後清廷能夠痛定思痛,及時改革,也許不會釀成太平天國的起義,也許不會有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沉重打擊。

   這是一個被動的轉變,沒有預見和準備。不得不授實權給曾國藩,不得不「借夷助剿」,不得不開始接觸外部世界,不得不同意湘軍啟動「洋務運動」,統治者沒有戰略的主動性,沒有長遠的眼光和戰略目標,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這是一個淺層次的轉變,既沒有整體的思路,又沒有深刻的變革。在守成思想的指導之下,朝野沒有從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上去思考問題。從「師夷長技以制夷」,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晚清朝廷的大戰略,始終沒有走出這個思想的局限。

   這是一個技術的轉變,並非大戰略的根本轉變。朝廷僅僅是從利用的角度,駕馭的角度,有限的分權給漢臣,借他們的力量來挽救自己的政權。在使利用這股力量的同時,千方百計地防範、限制、制約對方,造成戰略力量的內耗和分散,甚至抵消。

   慈禧沒有戰略上的見識,但是有功利現實的直覺,她把維護自己的權力放在第一位。上台初期,腳跟沒有站穩,又面臨內外交困局面,尚能比較放手讓奕?集團發揮作用。自己大權在握之後,几上幾下,把奕?整得服服帖帖,唯唯諾諾,戊戌維新時的恭親王已經銳氣盡失。重用奕譞、支持清流派、縱橫捭闔、平衡制約,削弱了中央的力量,形成地方實力派成長的空間;削弱了體制內的力量,形成了體制外製度變化的空間,朝廷整體的控制力下降,大戰略的制定和執行能力弱化。這是曾國藩集團崛起的政治背景和歷史機遇。

   4、曾國藩撬動了沉重的晚清歷史車輪

   「守成」是晚清大戰略的總病根,晚清大戰略的根本問題是要不要變,變什麼,怎麼變,變到哪裡去?晚清統治者,不肯主動變革,結果被形勢逼著變革,自己不肯變革,洋人逼你變革,體制內不肯變革,體制外開始變革,上面不肯變革,下面開始變革,想變的,沒有變,不想變的卻變了。咸同之際清朝大戰略的變化最突出的後果,一是權力下移,地方實力派崛起,曾國藩為首的湘淮軍政集團在晚清政局中舉足輕重;二是滿漢實力對比悄然變化,漢族督撫成為政權實際控制者,清王朝的實力和威信急劇下降;三是中外統治者聯合,國內民眾反抗被鎮壓下去。

   這個轉變最直接和重大的結果是給了曾國藩一根阿基米德的「槓桿」,他用這根「槓桿」撬動了沉重的大清王朝的歷史車輪。打敗太平天國,挽救大清王朝的曾國藩,急流勇退,不居功不自傲,訊速裁撤湘軍,讓朝廷放心,讓紛紛議論閉嘴,擁有扭轉乾坤的功勞,佔據忠君的道德高地,湘軍集團的勢力、實力、聲名不可阻擋。七、八十年代,「中興將帥,什九湖湘」,近五百名高級文人和軍事將領構成的龐大湘軍集團,佔據省部各路要津,後又衍生出淮軍集團,互相呼應,影響朝局,貫穿晚清。

   太平天國和捻軍戰爭的結束,洋務運動的興起,帶來了所謂「同光中興」。從這個意義上講,曾國藩可以說是同光中興的推動者。同光中興既是大清起死回生的最後機會,也是當時中國走向和平變革的唯一希望。朝廷中奕?、文祥等人,甚至包括慈禧,在鎮壓太平天國和洋務運動兩件大事上,對湘軍集團都是支持的。可以說是朝野共同推動了同光中興。二者相比較,地方實力派的作用大於朝廷的作用,曾國藩以封疆大吏的身份,反映情況,積極建言,推動深宮裡面決策者,做出正確的決定;湘軍集團帶頭實踐朝廷的決策,形成了同光年間少有的好形勢。

   曾國藩集團與太平天國作戰過程中,以親身實踐經驗認識到西洋軍事力量的強大,率先向朝廷寫出奏摺,要求師夷長技以制夷,先「師夷智」,購「制器之器」;率先開辦了「安慶內軍械所」、率先製造了中國第一艘軍艦;與李鴻章辦起了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堅定地走上了學習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的道路,成為自強運動的領路人和開拓者。以他為精神領袖的湘軍督撫們把洋務運動搞得有聲有色,中國的工業化由此起步。正是因為其規模和成效,史學界才稱其為「運動」。洋務運動聚集、培養洋務人才,奏請派遣留學生,培養外交人才,閉關兩百年的中國第一次對外開放。

   曾國藩集團的自強運動是為了保衛大清而起,但是學習洋務的結果卻推動著中國走向世界的潮流,歷史邁向時代的潮流,遺憾的是,封閉太久的大清,專制守舊的大清,革新的力量弱小,守舊的力量強大,朝廷眛於世界潮流,繼續守舊排外,頑固反對變革。同光時期各項變革舉措,多方掣肘,舉步維艱,導致甲午戰爭失敗。接著戊戌維新失敗,八國聯軍進京,晚清新政失敗。頑固不肯變革的滿族貴族小朝廷與世界漸行漸遠,終於退出歷史舞台。中國的自強運動是為大清統治招魂,卻招來了民主共和的精靈。這是曾國藩沒有想到的。

   5、曾國藩是晚清歷史轉變的關鍵人物

   由於中國之大,中國之古老,多民族組成,並由一個強弩之末的少數民族貴族集團統治,晚清的歷史轉變充滿悖論、博弈、曲折、反覆和暴力。回首晚清七十年,在這個轉變過程中,中國人逐步認識了中國與外國的關係,逐步認識了中國與外國的差距,逐步探索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道路,在失敗中走向變革和革命,走向進步和光明。在這個轉變中,有少數人,為找到中國走向富強與復興的大方向、大思路和大戰略貢獻出驚人的智慧和力量,成為大戰略轉變中的關鍵人物。在西方,這一類人常常被人提起,如拿破崙、華盛頓、俾斯麥、丘吉爾、羅斯福等等。

   我們回首晚清七十年,尋找晚清在黑暗中舉起火把開拓前進的人,似乎不是政治上站在最高處的政治家。不是嘉慶、道光、咸豐、同治、慈禧、光緒,不是奕?、奕譞這些處在統治核心的人物,而是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鴻章、這樣一些地方漢族文人官員。美國漢學家芮瑪麗評價晚清「自強」運動:「不但一個王朝,而且一個文明看來已經崩潰了,但由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一些傑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們終於死裡求生,再延續了六十年。」 這些傑出人物中,一個浸透著傳統文化,略顯笨拙和迂腐,勇於實踐和獨創,艱苦卓絕、逆勢而行的書生曾國藩是他們的代表,他就是晚清歷史轉變的關鍵人物。

   曾國藩出身不高、地位不高,天分不高,他是如何改變晚清歷史的?我們知道,在大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和關鍵作用的人是分層級的。晚清時期,國家決策層主要是皇帝和滿族貴族小圈子。按照朱東安教授的講法,大概有三個層次,一個是帝,一個是相,一個是將,「帝」是指皇帝,「相」是指中樞大臣,「將」是指地方督撫。決策圈子裡面起關鍵作用的是極少數人。同光年間的決策層,同治皇帝比較軟弱,垂簾聽政的慈禧缺乏遠見卓識,腦子清醒的奕?說了不算,文祥是個執行者。放眼望去,除了湘軍集團之外,滿朝文武,人才空空。幾代君王守成守舊,重用庸人,排斥人才,逆淘汰的惡果顯現。曾國藩出山前就看清了這一點,積極建言朝廷培養人才。自己把用人聚人育人推薦人才放在首位,湘軍人才濟濟,建功立業,不怕你朝廷不用。

   除了最強悍的軍隊是湘軍,打敗農民武裝起義挽救大清王朝的是湘軍之外,大清朝的變革思路出自曾國藩,大清國的有才華、有能力、有威信的文武官員來自湘軍集團,晚清大歷史、晚清大戰略,當然深深打上了曾國藩和湘軍的印記。

   6、保大清,也是保中華?

   曾國藩在歷史舞台上活躍了20年左右,做了兩件改變歷史的大事,結束太平天國戰爭和興起洋務運動。這兩件事情,不是他一個人所為,但是他起了關鍵的作用。這兩件事情,發生在中下層,影響了高層和核心;發生在局部,影響了全局;成在當時,影響後世;發生在中國,影響了亞洲,乃至世界。

   對曾國藩的評價,我們常常糾結於三點:一是他鎮壓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二是他保衛的是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權;三,他保衛的清朝是滿族政權。大戰略強調的重點是國家安全,儘管當代出現了歐洲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現象,人類也憧憬大同世界和永久和平,但是國家安全仍然是各國大戰略的主要目標,政治的頭等大事。在世界近代歷史中,國家安全比當代重要不止百倍,殖民主義肆虐之下,很多國家在戰爭失敗後,主權喪失,領土喪失,國家分裂,萬劫不復。

   康有為、梁啟超在宣傳維新變法的主張時,常通過當時外國的教訓警示國人。印度是他們常提到的國家之一。康有為著作中講到印度的約有84篇200處,梁啟超有近100篇200多處。這樣多地講印度,是因為在他們看來,印度的情況和中國有很多共同點,「舉印度之事警中國」很有說服力。印度亡國慘狀在康梁特別是康有為的著作中被反覆多次地描述。

   專制制度下,政權穩定與國家安全密切相關,內憂與外患形影相隨。幾乎每一次政權更替,都伴隨著一場浩劫,一次災難。戊戌維新的時候有一個爭論,「是保大清,還是保中國」,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中間夾著一個滿漢矛盾,這個敏感問題一直貫穿晚清歷史,三對矛盾共同作用,導致了清王朝的壽終正寢。我們不能不承認,滿族貴族和漢族地主階級執掌的清朝政權,也是中華各民族人民共同的中國的政權。戊戌維新以後一些激烈排滿的人批評曾國藩維護滿人政權,我們一些歷史學家,批評曾國藩維護地主階級統治,其實在曾國藩那個時代,他所做的,既是保大清,也是保中華。如果清政府在內憂外患下潰散,中華民族比印度更慘。

   大家都很熟悉曾國藩與幕僚趙烈文的一段對話,他們已經預料到大清氣數將盡,來日無多。然而晚清一批批自強不息的中國人,拚死捍衛著這個國家的安全,清王朝才避免了印度亡國分裂的命運。曾國藩等人推動的戰略轉變,延遲了清王朝的終結,有了這個漸進的過程,才有了孕育了中華民國的時間和機會,否則連這個早產兒也不會有。1912年,清帝遜位的時候,交給中華民國一個「五族共和」,疆域基本保留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國才有後來的鳳凰涅槃。

  

  

推薦閱讀:

歐鏈科技與360達成戰略合作 共同打造超級節點安全解決方案
中國城市化的戰略思考
甲方戰略管理體系分析
曲青山:正確把握「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
江西農信社改革六年成功實施品牌戰略發展紀實

TAG:戰略 | 曾國藩 | 晚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