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學會中醫養生

1.序言(1)

  印象中為《中華文明大講堂》系列叢書作序已經很多次。出版界以極高的熱情持續關注《中華文明大講堂》,對節目是鼓舞,同時也拓寬了我們對節目市場的認識空間。一檔高品質的節目,其市場價值是多向度的,也正是這種多向度,成倍放大了節目的影響力、感染力。《中華文明大講堂》開播以來,踐行傳播中華文明的使命可謂不遺餘力,所涉選題涵蓋了歷史、哲學、文學、藝術等多個領域,有力地普及了傳統文化的精髓,也受到廣大觀眾和讀者的喜愛。本著不斷開拓更多文明傳播視角的理念,欄目又推出了「中華養生智慧」系列。主講嘉賓張其成先生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我國第一位《黃帝內經》博士後,是為名家;在弘揚和普及中華優秀文化方面,文化傳統深厚的百年名社中華書局慧眼卓識,薪火相傳中華養生智慧,名家名社,相得益彰。

  中國人的養生行為極富哲學與文化意味,從先秦的諸子百家到兩宋明清的文人學者,在他們的哲學、文學著作中,都有許多關於養生的獨到見解,例如,莊子說:「人之養生亦當如是,游於空虛之境,順乎自然之理。」這裡的「空虛之境」並不是寄情於虛無縹緲,而是說要保持健康,須清心寡欲,遵循自然法則,所謂「天人合一」。養生智慧與一國的哲學、文化有如此深厚的淵源,這本身已成為其文明的一大特色。中華養生智慧可以讓人們直接感觸到中華文明的豐富價值。「中華文明大講堂」在選題策劃中,也認識到這是實現節目定位的一個極好的切入點,把文明傳播落到了百姓生活日用的智慧層面,讓觀眾既能領略文明的博大精深,又能切實學到有用的養生方法,在傳播中華文明,葆有節目品質、品位的同時,更加貼近觀眾需求。現代人的生活日益緊張,感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變化,如何養生保健、減壓安心,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中華文明大講堂」自然要關注這樣的社會現象,並找到服務觀眾的辦法,中國人賴以安身立命的傳統文化里,包含著豐富的養生知識,「中華養生智慧」的推出適時適用!

2.序言(2)

  張其成教授的講解內容廣博,注重實用,既通俗易懂地講出了養生智慧的玄妙,又理論與實踐結合,傳授心身煉養的方法。例如他講「人身三寶--精氣神」,揭示了「形神合一、內外合一、動靜合一」是中華養生智慧的特點,又具體介紹了怎樣保養精氣神。再如張教授講《黃帝內經》,不是抽象地講人與自然的聯繫,而是舉形象的例子。張教授在講到日常起居時強調,要跟天地的陰陽之氣同步,跟宇宙萬物、天地氣候的變化一致。中國人養生的實質就是對自然的理解,古人常與自然為友,在相互感應的過程中,形成了養生之道。現代人生存環境及其與自然的關係,與古人已大不相同,但不可能脫離自然,從這個意義上看,古人的養生之道、性命之學,蘊涵著獨特價值。健康的人生,必然與自然相諧,也更懂得怎樣欣賞自然。能聽到暮色潛動、春草萌芽的人,一定有著健康的生命。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說:「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中國文化里人與自然的關係就是這樣平淡質樸。

  張教授講「中華養生智慧」,還使我有一悟,其實養生就是做人。張教授介紹了一種五心調神法,心態平和、心情快樂、心地善良、心胸開闊、心靈純凈。講到心胸開闊,張教授特別講了個故事:在清代,有一位大學士,名字叫張英,這位大學士的家就在桐城這個地方。有一天他接到一封家書,說的是家裡蓋房子,鄰居家也要蓋房子,並且把牆砌得挨著自家房子,希望張英動用他的權力,讓這戶人家往後讓。張英看了這封千里迢迢寄來的家書,心裡很不是滋味,就回了一封信,寫了一首詩:「千里來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心胸開闊,就是要常懷寬容、辭讓之心。講到心情快樂,張教授特別提到了曠代文豪蘇軾,這讓我想到一段話,是蘇軾在海南島時寫的。他說:「吾始至海南,環視天水無際,凄然傷之,曰:『何時得出此島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積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國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島者?覆盆水於地,芥浮於水,蟻附於芥,茫然不知所濟。少焉水涸,蟻即徑去,見其類,出涕曰:『幾不復與子相見。』豈知俯仰之間,有方軌八達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有如此心胸的人,一定會成就耿介拔俗的大事業。養生就是做人,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心態平和、心情快樂、心地善良、心胸開闊、心靈純凈,不僅會有健康的生命,還會擁有至高的人生境界。

  作此序時,北京已是秋末初冬,陽光從樹葉間隙濺到窗際,心與自然的親近,其樂融融。

  劉愛勤

  2008年11月

3.導讀(1)

  寫這部書的過程中,我總是想起家父回答一個學生提問時的情景。當時,我的一個研究生,他問我父親中醫治療高血壓有哪些好辦法,我父親說:「有很多辦法,主要還是要辨證論治,根據各人的情況。」「還是要辨證論治,還是要辨證論治……」家父那種陷入沉思、一臉審慎的表情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今天,當我回頭思量時,剎那間,明白了家父當時的心情。在內心深處,我很明白閱讀這本書的讀者是多麼渴望獲得一個簡單、有效甚至是一勞永逸的方法,我也有非常強烈的願望去發掘並傳遞這樣的信息,可是每一次潛入古聖先賢的智慧之淵,每一次徜徉於現代科學知識的海洋,每一次凝神靜心觀察當下的實際生活,要開口時,真是覺得:欲語還休!一兩句話怎能說得清啊!

  養生可能在一時一事上簡潔明了、容易操作,而其根底又需要多少積累,多少工夫!養生行為與其效果之間,可能在特定時間、特定場景、特定視角中存在因果聯繫,而在複雜的社會生活里又有多少因素參與其中,有多少潛在的可能存在呢?養生本身的複雜性,不能不讓人心存敬畏之情,感到妄下斷語難免偏頗。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佛家也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養生似乎也面臨同樣的境況,語言一說出來就變了味兒。最美麗的養生是一種藝術,一種智慧,這時言語往往顯得多餘、蒼白。

  在這本書里,我想了很多,說了不少,但究竟勾勒了多少養生的真相,傳遞了多少可供使用的方法,離養生還有多遠?讀者展卷有得,自可評判。而在開篇,我更多的願望卻是邀請讀者與我一起思考,把目光聚焦到養生在當下的實際狀況,去感受綿綿不息的中華養生文化,不斷求索對生命的認知,追問和體會人生的真諦。以下是我想與讀者分享的一些思考。

  為什麼是「養生」,而不是「養身」?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養生」還有攝生、道生、養性、衛生、保生、壽世等等不同的稱謂,這些詞的含義大致相近,今天我們日常話語中保留下來的主要有「養生」一詞。養生所謂的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長;所謂的養,就是保養、調養、補養。簡單地說,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即根據生命的發展規律進行的保養身體、防禦疾病、延緩衰老、增進健康、提高快樂指數、提高生命質量的一切物質活動和精神追求。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傳統上是強調通過「養生」達到身體和精神兩方面的健康。相對而言,「養身」在日常話語中的使用要少得多。

4.導讀(2)

  英語常用「keep fit」、「stay healthy」、「 health care」等短語來表達「保持健康」、「保健」的意思。在西方,人們更注重通過飲食營養和運動健身來保持身體的健康強壯。生活中經常會聽到「Do you work out every day ?」(你每天都鍛煉身體嗎?),他們一般是藉助健身器械做大量運動,與人的心理或精神因素並無直接聯繫。從這個意義上說,「養身」在西方更為發達。

  2005年10月,北京中醫藥大學沈藝教授在汪雁女士的幫助下,在美國愛荷華州對當地30位不同年齡、職業、性別的人進行了有關養生與健康的問卷調查。當問及保持健康的最佳方法時,30份問卷中只有一位美國心理學家的回答是:「 To live a spiritual life」(過有精神的生活),另外5人的回答中包含了 「good mood/good mental attitude/good spiritual goals」(好心情/好心態/高尚的精神目標),而其餘人的回答是:「physical exercises/healthy food/balanced diet」(鍛煉身體/健康食物/平衡飲食)。美國人的確習慣於將健康與體育運動、營養飲食聯繫在一起,而中國人更傾向於認為健康與良好的心態有關。

  本書主要涉及的是「養生」,而非「養身」。我們的「養生」,主要養的是精、氣、神,這三者要同時養,如果光養形不養神,或者光養氣不養精,都不符合中國式的養生。所以,歸結養生的一個總法則,那就是「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也就是說,在養生的時候要達到三個合一:形神合一,內外合一,動靜合一。形神合一就是既要注重精神調養,也要注重形體保健和鍛煉;內外合一就是內求內在的安靜,同時也要注意與外在的氣候變化等的協調適應;動靜合一是說不能光練動功不練靜功,動靜要合一,而且要適度。

  養生是大眾的事,還是專家的事?

  近幾年來,養生話題越來越火,養生書籍琳琅滿目,有的甚至可以與暢銷小說一決高下。電視、網路等強勢傳媒也推波助瀾,「太醫」的諍言、「地瓜王子」的忠告、「教授」的宣講、「專家」的教導,養生「新星」不斷湧現。養生得到越來越多大眾的認可和關注,日漸成為百姓生活中最平常的功課。

  這種火爆場面讓我不禁想起上個世紀美國心理學界發生的一件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社會對心理學知識的需求非常大,而那時有資質的心理學家的數量遠遠滿足不了需要,於是一些 「假冒」的心理測試和心理治療泛濫成災。美國心理學會不得不設立諸如資格考評之類的規矩,由於最初的資格考評過於嚴格,導致資格證書計劃不了了之。而今天,美國心理學界人才輩出,他們的心理學工作者所佔的人口比例之高在世界範圍內也名列前茅。當年全民式的心理學普及運動,最初似乎引起了象牙塔內的不安,但隨著參與這一運動的各方的共同努力和行業內人才儲備的完成,最終獲得雙贏。

5.導讀(3)

  那麼,今天我們養生文化的火爆會不會也有如此結果呢?對此,我個人充滿期待。中國的養生一直沒有脫離過民眾,但同時也有超越世俗生活的一面。正因為每一個老百姓都了解一些養生知識,都在施行一些養生方法,所以可以相信,面對紛繁的信息,我們能夠智慧地抉擇。從這個意義上看,我認為養生是大眾的事,是大眾的智慧。

  但另一方面的事實是,普通老百姓又那麼熱愛著從事養生研究的專家和參與養生知識普及的學者,對他們的訓示總是樂於遵從。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特點。從上古之時的「乃命重黎,絕地天通」開始,最高端的知識就被控制在少數人手中。我們的文化似乎先驗地覺得,與「知識」相關的人物需要某種特殊的「被指定」,曾經是「重黎」幫我們溝通與「天」的聯繫,今天的我們卻苦苦追尋著那些傳遞 「知識」和「科學」的人、物或技術,一旦確認則深信不疑。從這個意義上看,專家非常重要,其作用絕對不容忽視。的確,作為一門學科,養生確實有其非專攻不能掌握的內容,比如按摩,需要專門的訓練;比如導引,需要身體力行的體驗,從這個角度看,養生領域的專家不但客觀上肩負著精英責任,主觀上也必然要求學有所長,術業有專攻。現在,我忝列其中,每當不得不寫下點什麼,說出點什麼時,越發覺得言不可不慎。

  養生是用特效法,還是用綜合法?

  養生用特效法好,還是用綜合法好?面對這一提問,無論怎樣作答總難免有缺憾,選特效法吧,不大放心;選綜合法吧,不大甘心。在此,我並不准備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更樂意通過這樣的提問來描繪一些現象,引發一些思考。

  通常,面對一個不能確定答案的問題,我們會有兩種思路,一種可稱為試驗法,比如有人許諾:天天吃地瓜,包你長命百歲,那你就天天吃,看看到底能不能長壽;有人說:南瓜可以治糖尿病,那你就吃南瓜,看看血糖是不是維持在正常狀態……這確實需要勇氣,等於把自己當成小白鼠;另一種方法可以稱之為經驗法,尋找相關信息,包括歷史的、個人經驗的、科學實驗證明的等,然後做出判斷。經驗法需要耐心和知識,還需要結合具體情況。我這裡顯然不能提供試驗法的數據,只能羅列一些經驗法的信息--中國養生歷史上發生了哪些事情。

  在中國的技術傳統中,最早的養生類知識主要由宰/膳夫系統掌控,《周禮·天官》的《醫師章》記載了好幾種醫師:疾醫管給人看病,說他們以「五味、五穀、五葯養其病」;瘍醫相當於今天的皮膚科和外科,主要治療潰瘍、金瘡之類的疾病;獸醫負責給獸看病。除此之外還有一類是食醫,他們主要負責給大王搭配健康飲食,「會膳食之宜」,比如牛肉適宜與粳米搭配,鵝肉適宜與麥搭配等等。

6.導讀(4)

  《漢書·藝文志》的《方技略》把這一類與生命健康有關的技術傳統分作四類:醫經,屬於醫學理論,比如《黃帝內經》就在其中;經方,大致是一些本草、方劑的內容;房中,指房事,是與性學有關的養生內容;神仙,包括服食、導引、行氣等多種方法,總的目標是要像神仙那樣輕身延年,長生不老。這種分類方法一直延續,《宋志》、《明志》、《四庫全書》的「醫家」缺少「神仙」和「房中」的內容。

  另一個分類系統中還存有一些養生內容,從思想主旨來劃分學術派別的分類中,儒家系統更多關注政治、制度、禮儀等,道家系統則更多地關注自然、人生、養生延年,所以在《道藏》中我們可以發掘出很多養生內容。

  於是,我們看最早的膳夫系統,他們掌握養生類知識,但不是專職養生,還要管理一些民事。到後來,養生內容主要在兩個系統中流傳,一個是醫家系統,如前面所說的醫經、經方,一個是道家系統,除了道家本身的養生內容代代相傳以外,與神仙家關係密切的方仙道也慢慢合到道教中,這一部分養生內容也在道家系統里流傳。而房中養生的內容,一部分在醫家系統中保留,一部分在道教中保留。不管怎麼說,可以肯定的是,養生都只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比如說醫家系統,他還得管治病救人,而道家系統,他們還要追求逆則成仙。可見,古代這些擁有養生專業知識的人,一般都有多學科的學術背景,是綜合型人才。

  回顧完歷史,再來看用特效法還是用綜合法的問題,我更傾向於如下建議:

  首先,養生是一種健康的生活習慣。所謂習慣,當然有點特效法的意味,比如晨起一杯溫白開水,就這麼一招,持之以恆十年二十年,肯定會有效果的。同時,這又不是單純的特效法,因為健康的生活習慣涉及面很廣,你不能喝了那杯白開水,然後一整天恣食肥甘,又是抽煙又是酗酒。

  其次,養生方法貴在專精。所謂專精,也有點特效法的意味,可以根據自己各方面的情況,合理選擇養生方法。選定之後,就要專一、精練,不要見異思遷,朝秦暮楚。尤其是養生功法,每一種都有自身的規律,如果同時練幾種功法,可能會互相干擾,不能達到強健身體的目的。但是,如果採用針對性很強的養生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養煉之後,就需要重新評估自己的各方面情況,再做選擇,很難有一成不變、適用於各個階段的養生方法。

  最後,我提倡:養生生活化,生活養生化。在這一點上,我主張用綜合法,這也是我寫作這部書的初衷。養生的效果不太可能立竿見影,往往需要日積月累才能顯現出來。如果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能符合人體生理特點,順應自然和社會規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調神、養氣、葆精,就可以防病健身,祛病延年,提高生命質量,達到健康、快樂、智慧的人生境界。

1.認識你自己

  養生的概念,古已有之。這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延長生命的長度,一是提高生命的質量。健康、長壽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目標。大自然中日月經天的現象,啟發人們師法自然、回歸自然,以使生命永在。這種期望雖然難以實現,但自古以來追求長壽者卻大有人在。

  那人到底能活多大呢?對這個問題,古今中外,眾說紛紜。

  中國的先賢們一般認為人的自然壽命在100到120歲之間。比如《禮記》中把100歲稱為「期頤」;漢代哲學家王充提出「百歲之壽,蓋人年之正數也」;魏晉時期著名養生家、「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就認為上壽可以達到120歲。

  現代科學認識也不完全相同,但以120歲說法為主。

  第一種說法是美國學者海爾·福利在1961年提出的。他根據實驗發現動物的胚胎細胞在生長過程中分裂的次數是有規律的,到一定的階段就出現衰老和死亡。研究表明,細胞分裂的次數和周期相乘就是人的自然壽命。海爾·福利將胎兒的細胞放在培育液中一次又一次地分裂,一次又一次地繁殖,分裂到50代的時候,細胞就死亡了。他又在大量的實驗數據資料之上提出根據細胞分裂次數來推算人的壽命,分裂周期是2.4年,照這樣計算,人的壽命就是120歲。

  第二種說法是科學家按照哺乳類動物的壽命和它生長期的關係推算的。哺乳類動物的壽命應該是生長期的5~7倍,人的生長期是25歲,所以人的壽命極限是125~175歲。也有人說人的生長期是20~25歲,按照這種說法,人的自然壽命就應該是100~175歲。

  第三種說法是按照哺乳類動物性成熟期來推算的。根據生物學的規律,動物的最長壽命相當於性成熟期的8~10倍,人類的性成熟期是13~15歲,那麼人的自然壽命就應該是110~150歲。

  雖然中外對人的壽限的說法有分歧,但至少能活100歲是肯定的。那為什麼在生活中活到100歲的老人卻不多見呢?我們怎樣才能活得更健康更長久呢?首先,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自己吧。先從生命的周期講起。

2.生命的蛻變(1)

  中國的漢字是非常了不起的,從漢字就可以了解中國人對宇宙、對自然、對生命的認識。我們來看這個「生」字。上面是一棵草,草長在大地上,是往上生長的意思。《說文解字》說:「生,進也,象草木生出土上。」《周易》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

  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們的古聖先賢就發現了人體一生的生命周期。西方科學家只是發現體力、情緒和智力的節律周期,《黃帝內經》則發現了人一生五臟氣血的盛衰和腎氣盛衰、生命力、生殖力盛衰的周期。

  關於生命周期,《黃帝內經》提出兩種觀點,一種是以「10歲」為周期,一種是以「7歲」(女)和「8歲」(男)為周期。表面上看好像不統一,有矛盾,實際上是從不同角度區分人生的階段:

  從五臟六腑氣血的盛衰觀察出來的人的生命周期--10歲。

  從腎氣和天癸的盛衰觀察出來的人的生命周期--女子7歲、男子8歲。

  10歲生命周期

  10歲時,五臟(心肝脾胃腎)之氣已經穩定。血氣、血脈都暢通了,氣血也流動了,這個「流動」的氣主要活動在人體的下部,所以十歲小孩子喜歡「走」。這個「走」不是現代漢語中的走,而是小跑的意思。

  20歲時,是人生第二個階段,血氣開始強盛,肌肉長得結實了,這個階段的人「好趨」。「趨」是快步走的意思,比小跑要慢一些。從10歲的「小跑」到20歲的 「快步走」,可以看出生理及精氣神的變化。

  30歲時,「五臟大定」,五臟之氣更加穩定,肌肉也更堅固,血脈也盛滿了,所以就「好步」。「步」就是行走,比「趨」更慢了一些。

  40歲時,五臟六腑十二經脈都更加強盛。到了極點了,所以就開始衰落。這時皮膚開始疏鬆,臉部的光澤開始減退,頭髮也變得斑白。雖然這個階段走路還比較平穩,沒到搖晃的地步,但已經「好坐」了,不喜歡走動。這表明人體開始衰老。

  從「小跑」到「快步走」,然後到普通的「行走」,直至喜歡「坐」,這是一個慢慢衰老的過程。

  到40歲的時候,人開始有了衰老的跡象,但這只是外在的衰老。而從50歲開始,人真正從五臟開始衰老了。

  50歲時,五臟就開始衰落了。先是肝氣的衰落,肝葉變薄了;接著膽汁的分泌也慢慢減少;另外,眼睛跟肝臟是有關係的,肝開竅於目,因而,眼睛開始看不清楚。

  60歲時,心開始衰落,心氣不足了,心裡開始經常擔憂、悲傷,血氣也變得鬆懈、外散,人就「好卧」了,因為血氣不足,所以就喜歡躺著。

  70歲時,脾氣開始虛弱,皮膚變得枯萎。

  80歲時,肺氣開始衰落,魄開始離散。因為肺是藏魄的,所以80歲的人經常會說錯話。

  90歲時,腎氣就衰竭了,五髒的經脈都空虛了。

  到100歲時,五臟氣血全都虛弱了,看上去雖然形體還在,但實際上神氣已經離去。

3.生命的蛻變(2)

  以「10年」為一個生命周期,是以五臟氣血的盛衰來劃分的。

  從動作上看, 10歲的時候是小跑,後來是快走,然後是一般的走,接著喜歡坐,到最後喜歡睡了。

  50歲以後人體進入衰落期,肝、心、脾、肺、腎依次衰落,這個順序剛好是五行相生的順序。

  人的五臟六腑的衰落過程不但與五行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而且反映了天人合一的生長和衰落的周期規律,真是非常有意思。它不但是生命過程的寫照,還體現了中國哲學的博大精深。先祖們早就發現萬物都是從下往上長的,《周易》六十四卦也是從下往上長的,《黃帝內經》說人50歲以前的成長也是從下往上,氣血由下往上,表現為小跑、快走、慢走、好坐、好卧。50歲以後,人體的衰落又按照五行相生的次序逐漸衰落。

  女子7歲、男子8歲生命周期

++++++++++++++++++++++++++++++++

歡迎光臨T x t L E(txt樂)

www.txtle.com

所有小說解壓密碼為www.t x t l e.com

上萬部txt格式小說免費下。

++++++++++++++++++++++++++++++++ 

  《黃帝內經》認為人體五臟中腎為水,腎為先天之本,是生命的基礎。「天癸」就是先天從腎精中產生的,是腎氣充足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是具有生殖能力的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像四面八方的水一樣,聚集在中央,表示水的充盈,精氣的旺盛。有了「天癸」,就可以生孩子。

  先說女子,女子是以「7歲」為一周期。

  「一七」,7歲時,腎氣開始旺盛,開始換牙齒,頭髮開始生長。

  「二七」,14歲時,因為有「天癸」了,這個時候開始能生孩子。天癸一般是在14歲時出現,好多人會以為月經就是天癸,當然不是。月經只是「天癸至」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本身不是天癸。天癸是一種主宰生殖能力的物質,而月經是排泄掉的廢血。這個時候「月事以時下」,月經按時而下,每個月都要來。此時「任脈通」,任脈是人體正中、正前方的一條經脈,後背正中的叫督脈。這個「任」字,可以通「女」字旁的「妊」字,也可以主宰懷孕。「太沖脈盛」,這裡有一條脈叫太沖脈,這條脈很重要,它是十二經脈之海。沖脈是從少腹內起於腎下,出於氣街,進入胞中,女子的子宮,男子的精室;沿著大腿內側的根部出來,然後往上行,到上面和腎脈合在一起,往上走;經過肚臍兩旁,上到胸部就發散開來,散開以後還繼續往上行,可以繞到嘴唇。這其中,氣上行到胸部的時候,女子的第二性徵就開始凸顯,乳房隆起;氣繼續往上行繞嘴唇一周,男子的鬍子就開始長出來。所以男女性徵都跟太沖脈的盛衰有關係。太沖脈與腎氣有一段相連,所以也主管人的生殖。女子一般到了14歲,太沖脈旺盛,就能生孩子,所以「二七」這個階段很重要。

  「三七」,21歲時,腎氣平衡了,平穩了。因此「真牙生而長極」,這個「真牙」就是俗稱的智齒,智齒生出來表明已長到了極點,說明女子快要長到頭了。

  「四七」,28歲時,女子的筋骨堅強了。《黃帝內經》說,肝主筋,腎主骨,是說肝氣和腎氣達到強盛。另外,還表現為頭髮長到極點,身體這時最強壯。

  「五七」,35歲時,「陽明脈衰」,足陽明是胃經,手陽明是大腸經,這兩條經脈循行於手和腳的外側,匯聚於頭面部,這裡是指胃和大腸的精氣開始衰竭了。面容變得憔悴,頭髮開始掉落。這裡又提到頭髮。頭髮是什麼呢?頭髮叫「血之餘」,頭髮的盛衰是血氣盛衰的表現。頭髮跟腎臟有關係,頭髮掉落,表示腎氣開始衰落。

  「六七」,42歲時,終於頭部的三陽脈(包括手三陽和足三陽)都開始衰落,面色枯槁,頭髮白了。

  「七七」,49歲時,任脈開始虛弱,太沖脈也衰微了。這時候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不能生孩子了。為什麼呢?因為「天癸」沒有了。所以,49歲在女子來說就是絕經期、更年期,就開始衰老了。

4.生命的蛻變(3)

  再看男子,男子是以「8歲」為周期的。

  「一八」:8歲時,腎氣開始充實,「髮長齒更」。頭髮茂盛,牙齒更換。

  「二八」,16歲時, 「天癸」--也就是主宰男子生殖能力的基本物質開始出現了,陰陽調和,男女和合,就能生孩子了。

  「三八」,24歲時,腎氣平和、均衡,智齒開始長出來了,身高也達到極限。

  「四八」,32歲時,筋骨強盛,也就是肝腎功能強盛。同時,肌肉也健壯了。生命力達到極點,接下來就要衰落了。

  「五八」,40歲時,腎氣開始衰落了,頭髮脫落。

  「六八」,48歲時,頭面部的三陽經氣衰微,臉色枯焦,頭髮變得花白。有一句老話:「花不花,四十八。」意思就是人到48歲時會變成「老花眼」,如果這時候還沒有花,一般以後也就不會再有了。

  「七八」,56歲時,肝氣衰微,筋脈遲緩行動不便,天癸開始衰竭。主管生殖的精氣不充足,腎臟功能減退,形體各部分都出現衰竭現象。對於男子來說,56歲是一個坎兒,因為 「天癸」開始枯竭了。

  「八八」,64歲時,牙齒、頭髮都脫落了。天癸徹底盡了,也就沒有了生殖能力。

  天癸絕了以後還能不能生孩子?有的男性超過64歲還具有生育能力,這是什麼原因呢?

  此雖有子,男子不過盡八八,女子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雖然有子,再怎麼長,男子也不會超過八八,女子不會超過七七,因為這個時候天地的精氣都絕了,也就是男女的天癸都絕了。但也不是絕對的,如果養生得法、養生有道,雖然超過64歲,形態衰落,但精氣神還在、天癸還沒有絕,照樣可以有生殖能力。

  以「7歲」、「8歲」為周期,是根據腎氣的盛衰和天癸來決定的。可能有的人會說,我怎麼不是14歲來月經的?我怎麼不是16歲開始遺精的?的確,每個人在時間上不一定完全吻合,但基本上是這樣,相差無幾。

5.人體內在結構(1)

  人體內在是一種什麼結構呢?中醫上講人體裡面有五臟六腑;外面有十二經脈,有奇經八脈,叫經絡等等。我們中國人是把人體看成一個天地,所以有一句話叫做「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這完全是一種天人合一的觀點。

  五 臟

  心--「君主之官」

  五臟中,心臟居於最高位。岐伯說心是「君主之官」。 心就是君主,是最高位的皇帝。

  心主神明、主血脈

  為什麼說心就是君主呢?因為心掌管人體中最重要的東西--「神明」,也就是精神意識思維活動。

  人身三寶精、氣、神,其中的神就是由心來主管。神明在「人身三寶」中是最重要的,神可以主宰精和氣。當然五臟都有神,但心神是老大,位置最高。這是心的第一大功能。

  心的第二大功能是,主管血脈。人的血和經脈,都是由心來主導的。從解剖學上可以看到,心就像一個泵,把血送到全身各處。另外,大家注意一下就會發現,脈搏跳動的頻率和心臟跳動的頻率也是基本一致的。

  心的這兩大功能決定了它在人體五臟中是最重要的。所以,養心最為重要。養心要做到以下四點:

  第一,養神。因為心主神明,所以養神就是要心氣平和,保持心神的虛靜狀態。

  古人是特別注重修心、靜心的。晉代大詩人陶淵明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嘈雜的世界,每個人都面臨著很多的選擇;但是,雖然世界很嘈雜,我卻聽不到車馬的喧囂聲。是真的聽不到嗎?不是,是自己的心很靜,就擺脫了外在的干擾。為什麼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呢?是因為心很遙遠。這個「心遠」實際上指的是心很清靜、很安寧,外在的東西好像都離自己很遙遠。

  陶淵明還有一首著名的詩:「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意思是說,不管遇到怎樣的風浪,只要心靜下來,不過喜也不恐懼,不計較得失,該捨去便捨去,就可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了。陶淵明在修心養心方面是我們的一個典範。

6.人體內在結構(2)

  第二,按摩。「精神內守法」既要內守神氣,精和神二者也都要修鍊。腎藏精,心藏神,所以要修鍊心腎,達到心腎相交。這裡介紹一種非常實用的方法:按摩心包經和腎經上的兩個重要穴位--手上的勞宮穴和腳上的湧泉穴。這兩個穴位互相搓揉、按摩能起到心腎相交的作用。勞宮穴取穴很簡單,伸手握拳,中指扣到的地方就是勞宮穴。勞宮穴是心包經上面的穴位,所謂「心包」,就好像是在心的外面保護它的包膜,它可以「代君受邪」,就是有邪氣侵犯心的時候,它出來保護,承受邪氣。

  湧泉穴位於腳底,如果把腳底的區域分成三等份的話,湧泉穴就在前三分之一和後三分之二交接的位置。顧名思義,它就像泉水湧出來一樣,湧泉穴就是「腎精」出入的地方。

  勞宮穴與湧泉穴互相摩擦,用右手的勞宮穴去搓左腳的湧泉穴,搓揉到溫暖發熱為止;反過來,用左手的勞宮穴對著右腳的湧泉穴去搓揉。時間最好是子、午、卯、酉四個時辰。這樣,可以達到心腎合煉的目的。它可以治療失眠,因為失眠是心腎不交,臨睡前這樣兩穴相搓,直至發熱,心腎相交了,就睡得踏實了。

  第三,食補。如果心氣不足,可以吃一點人蔘、黃芪。如果心陰不足,可以吃一點桂圓、大棗、蓮子等。

  桂圓,有益心脾、補氣血、安心神的功效,可用桂圓肉泡茶常飲,或煮桂圓粥食用。

  酸棗仁,寧心安神,可以配合龍眼肉和芡實,煮湯後睡前服食。對心血不足型心悸頗有裨益,也可單用酸棗仁15克,搗碎後同粳米煮粥食。

  蓮子,先將干蓮子磨粉,每晚取蓮子粉50克,桂圓肉30克,同粳米50~100克煮成稀粥,然後加入冰糖適量,臨睡前服食1小碗。或用干蓮肉50克,桂圓肉30克,冰糖少許,一同煎服。

  人蔘,可用人蔘3克,切片,每天泡茶飲。適宜心氣虛弱、產後病後體虛之人心功能不全而心悸時食用。

  肉桂,可選用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煎水代茶頻飲。此法適宜心氣虛弱型心悸者服用。

  黑木耳,性平,味甘,有滋陰、養胃、活血、潤燥的作用。清代食醫王孟英認為它能「補氣、活血」。根據現代醫學研究,黑木耳是天然的抗凝劑,能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和高脂血症。因此,凡心血管疾病導致的心悸者,宜經常服食。

  銀耳,性涼,味甘淡,能滋補健腦、益肺強心。它不僅是滋補品,同時也是一味扶正強壯劑,是心氣不足和心血不足者的食療品,與紅棗、蓮子等一同燉服,神經衰弱的心悸和肺源性心臟病人的心悸,宜早晚空腹食用。

  靈芝,性平,味甘,有治療虛勞的作用。心氣不足,包括冠心病、神經衰弱、心律失常、體質虛衰等,可以經常食用。

  茯苓,善安心神,性平,味甘淡,有寧心安神的作用。

  另外,心血不足還可以服食菠菜、阿膠、松子仁、當歸、何首烏等,心氣不足還宜服食党參、太子參、蜂蜜、西洋參、炙甘草、羊心、牛心等。

7.人體內在結構(3)

  第四,注意午時的休息。因為心最活躍是在午時,也就是上午的11點到下午的1點。午時是陽氣上升的最高點,午時過後,陽氣就下降,陰氣就開始升起了。陽氣在最高的地方,用太極圖表示就是白色最多的位置,這時黑色馬上就來了。這個時候是陰陽相交合的時候,所以一定要注意休息。如果是練功,這個時候效果非常好;如果不練功,最好午睡,睡好「子午覺」,就會在陰陽交接的時候保持住心氣。

  肝--「將軍之官」

  肝臟被岐伯比喻為一個國家的將軍,即「將軍之官」。在一個國家,將軍主管軍隊,是力量的象徵。因此,肝臟在人體里也是主管力量的。

  肝主疏泄,主藏血,主筋膜

  肝臟的生理特徵和功能歸納起來主要有三方面:

  一、肝主疏泄。疏泄,即傳輸、疏通、發泄。因為肝臟屬木,就像春天的樹木,主生髮。它把人體內部的氣機生髮、疏泄出來,使氣息暢通無阻。氣機如果得不到疏泄,就稱作「氣閉」,會引起很多的病理變化,譬如出現水腫、瘀血、閉經等。這些情況都是因為氣機不暢引起的。氣機不暢還會引起其他很多毛病。肝就是起到疏泄氣機的功能。如果肝氣鬱結,就要用疏肝理氣的藥物。

  此外,肝還有疏泄情志的功能。只要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慾、七情五志,也就是喜、怒、哀、樂這些情緒。它們的舒發也是依靠肝的功能。

  現代人最容易犯的一種「流行病」,就是鬱悶。以前見面打招呼都是說:「吃了嗎」?現在好多人一見面,會開玩笑問:「你鬱悶了嗎?」鬱悶就是因為肝氣沒有疏泄出來。情志積壓過多,一旦宣洩出來,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憤怒」。所以說肝主怒,而動怒往往是將軍的表現。

  同時肝還疏泄「水谷精微」,就是把吃進去的食物變成營養物質,肝把它們傳輸到全身。所以肝主疏泄包括這三個方面。

  二、肝藏血。中醫認為,心臟主血,肝臟藏血,肝是儲藏血液的一個倉庫,是調節外周循環血量的血庫。因此,肝血不護養好的話,人的精氣就會不足。因為「精」從廣義上來說,包括了血。

  三、肝主筋膜。筋膜,就是人體上的韌帶、肌腱、筋膜和關節。筋膜堅韌剛勁,對骨節肌肉等運動器官有約束和保護作用。筋膜正常的屈伸運動,需要肝血的濡養。肝血充足則筋力勁強,肢體的筋和筋膜得到充分的濡養,肢體關節才能運動靈活,強健有力,否則,筋的活動能力就會減退,筋力疲憊,屈伸困難。肝體陰而用陽,所以筋的功能與肝陰肝血的關係尤為密切。年老體衰的人,肝血衰少時,筋膜失其所養,所以動作遲鈍、運動失靈。許多筋的病變都與肝的功能有關。如肝血不足,血不養筋,或者熱邪熾盛燒傷了肝的陰血,就會引起肝風內動,發生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筋脈拘急,嚴重者會出現四肢抽搐、手足震顫、牙關緊閉、角弓反張等癥狀。

8.人體內在結構(4)

  如何養肝呢?應該從情志、睡眠、飲食、勞作四個方面入手。

  第一,情志。肝疏泄氣機,疏暢情志。如果一個人經常發怒,肯定會影響到肝。當肝氣鬱結時,人就容易感覺鬱悶,憂鬱症也會接踵而至。所以,平時應該注意保持情緒的穩定,遇事不要太激動,尤其不能過怒。

  如果肝氣過旺,中醫稱作肝火上炎,容易誘發高血壓病。因此高血壓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保養肝氣,保持情緒穩定和平和的心態。否則,很容易誘發腦卒中、腦梗死。如果情緒不穩定又有肝氣虛的情況,就會引起虛脫。

  第二,睡眠。《黃帝內經》記載「卧則血歸於肝」。意思是說,睡著時,體內的血就會歸到肝里去了。肝的功能之一就是藏血,所以養肝就要多注意休息,而且是卧下休息。中醫認為,亥時(晚上9點到1l點)應該入睡了;到子時、丑時,就應該進入深度睡眠,因為子時(半夜)走的是膽經,丑時(凌晨的1點到3點)走的就是肝經了。

  第三,飲食。飲食要清淡,盡量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這些食物會損傷肝氣,直接影響到肝。譬如生薑、辣椒等要盡量少吃。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不暴飲暴食或饑飽不勻。如果想養肝血,可以吃枸杞、當歸、阿膠等。春氣通肝,春季易使肝旺。肝開竅於目,若肝血不足,易使兩目乾澀,視物昏花。所以中醫有一句話說:「春令進補有訣竅,養肝明目是首要。」可以喝丹參黃豆湯,把丹參洗凈放砂鍋中,黃豆洗凈用涼水浸泡1小時,撈出倒入鍋內加水適量煲湯,至黃豆爛,揀出丹參,加蜂蜜調味更好。也可以喝豬肝枸杞子湯、枸杞紅棗雞蛋湯等。

  養肝還有一條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多飲水、少飲酒。肝臟代謝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多喝酒必傷肝。同時保持五味不偏,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因此,不偏食不偏飲也很重要。

  第四,不要過度疲勞。《黃帝內經》提到「肝為罷極之本」,就是說肝是主管疲勞的,或者說是耐受疲勞的。肝氣足,就耐受疲勞;肝氣不足,就容易覺得疲勞。所以不要經常疲勞工作,也不要疲勞運動。

  在春季開展適當的戶外活動,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極拳等,既能使人體氣血通暢,促進吐故納新,強身健體,又可怡情養肝,達到護肝保健的目的。服飾要寬鬆,頭髮最好散開,讓形體得以舒展,氣血不致鬱積,肝氣血順暢,身體必然強健。

++++++++++++++++++++++++++++++++

歡迎光臨T x t L E(txt樂)

www.txtle.com

所有小說解壓密碼為www.t x t l e.com

上萬部txt格式小說免費下。

++++++++++++++++++++++++++++++++ 

9.人體內在結構(5)

  肺--「相傅之官」

  現在我們來看看肺臟。肺在人體中相當一個國家的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見地位之高。宰相是處理國家各種事物的,起到治理調節的作用。我們的肺同樣也起治理調節的作用。

  肺主氣、主肅降、主皮毛

  肺的第一大功能是主氣,主全身之氣。肺不僅是呼吸器官,它還可以把呼吸之氣轉化為全身的一種正氣、清氣而舒布到全身。《黃帝內經》說,「肺朝百脈,主治節」。百脈都朝向於肺,因此肺是皇帝之下,眾臣之上,它是通過氣來調節治理全身的。

  肺的第二大功能,肺主降,主肅降。肺居在西邊,就像秋天一樣。秋風掃落葉,落葉簌簌而下。所以肺在人體當中,起到肅降的作用。肅降什麼?可以肅降人的氣機。肺可以把人的氣機肅降到全身,也可以把人體內的體液肅降和宣發到全身各處,肺氣的肅降是跟它的宣發功能結合在一起的,所以它又能通調水道,比如中醫學在治療有些小便不通時,要考慮到肺。

  肺的第三大功是主皮毛。人全身表皮都有毛孔,毛孔又叫氣門,是氣出入的地方,直接由肺來主管。當然呼吸主要是通過鼻子,所以肺又開竅於鼻。

  怎樣養肺呢?要堅持以下三條。

  第一,情緒要開朗。這點非常重要,因為肺氣虛,人容易悲傷,而悲傷又會直接影響到肺,所以要戒憂。特別到了深秋時節,面對草枯葉落花零的景象,在外遊子與老人最易傷感,易使抗病能力下降,致哮喘等病複發或加重。因此,秋天應特別注意保持內心平靜,以保養肺氣。

  第二,注意呼吸。肺是主全身呼吸的一個器官,肺主全身之氣,其中一個氣就是呼吸之氣。要通過呼吸吐納的方法來養肺,怎麼呼吸呢?有一種方法,使呼吸節律與宇宙運行、真氣運行的節律相符,也就是要放慢呼吸,一呼一吸盡量達到6.4秒。要經常做深呼吸,把呼吸放慢,這樣可以養肺。

  《黃帝內經》還介紹了一種呼吸的方法,叫閉氣法。就是閉住呼吸,叫「閉氣不息七遍」。這種閉氣的方法有助於增強肺的功能。先閉氣,閉住之後停止,盡量堅持到不能忍受的時候,再呼出來,如此反覆七遍。

  第三,注意飲食調養。多吃玉米、番茄、黃豆、大豆、梨以及其他水果,有助於養肺。秋令養肺最重要,肺喜潤而惡燥,燥邪會傷肺。秋天氣候乾燥,空氣濕度小,尤其是中秋過後,風大,人們常有皮膚乾燥、口乾鼻燥、咽癢咳嗽、大便秘結等症,因此秋季飲食應「少辛增酸」、「防燥護陰」。適當多吃蜂蜜、核桃、乳品、百合、銀耳、蘿蔔、秋梨、香蕉、藕等,飲食要清淡,少吃辛辣燥熱與助火的食物。此外,中秋後室內要保持一定濕度,以防止秋燥傷肺,還要避免使人大汗淋漓的劇烈運動,耗津傷液。

10.人體內在結構(6)

  脾--「倉廩之官」

  五臟中的脾是居中的。岐伯說,脾是「倉廩之官」,也就是管倉庫的。

  脾主運化,主升清,主統血,主肌肉

  脾的最大功能是主運化,可以運化水液,運化水谷,把吃進去的糧食、水谷精微營養的物質以及水液輸送給其他臟器,起到了傳輸官的作用,相當於「後勤部長」。脾的這種傳輸作用對生命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中醫把它稱為「後天之本」。先天的根本在於腎,後天的根本是脾。

  脾的第二大功能,是主升清。脾把食入的糧食進行消化,其中的精華通過脾的「升清」送到心肺而轉輸到全身,糟粕則排出。脾和胃是互為表裡的,「脾胃和」,脾可以把清氣往上升,而跟脾相對應的是胃,胃是主降的,脾是主升的。兩者共同起著運化升清、降濁的作用。如果升清的功能減弱了,那脾氣就會往下降,導致胃髒的下垂、脫肛。

  脾的第三大功能,是統血。肝藏血,心主血,而脾統血。血和這三髒的關係最為密切。脾在中間起統領的作用。如果脾統血功能不足,會導致諸如血崩、血漏或尿血等疾病發生。

  脾的第四大功能,是主肌肉。肌肉是歸脾來主管的,肌肉的營養是從脾的運化吸收而來的。一般而言,脾氣健運,營養充足,則肌肉豐盈,所以說「脾主肌肉」。如脾有病,消化吸收發生障礙,往往就會逐漸消瘦。

  怎麼養脾呢?

  首先,養脾要和養胃結合起來。因為脾胃起升清降濁的作用,所以飲食千萬不要過飽,否則就會增加脾胃的負擔,引起很多的問題。應酬多的人尤其要注意養好自己的脾胃,吃到七八分飽,就不要再吃了,這一點非常重要的。

  其次,做一些運動、按摩。適當運動可以幫助「脾氣」活動,增強其運化功能。青年人可用仰卧起坐,在每天起床和睡前做20到40次。老年人則宜用摩腹功,即仰卧於床,以臍為中心,順時針用手掌旋轉按摩。因為脾胃是在中焦的位置,如果直接按摩脾胃會不舒服,所以可以拍打、按摩位於它們上面的中丹田(膻中穴)和按摩它們下面的下丹田。膻中穴和下丹田之間就是脾胃,所以在膻中穴和下丹田兩個位置要多做一些按摩。這就是我提倡的「五心按摩法」,胸心和腹心要經常按摩,也有助於脾胃的調養。

  第二,要注意飲食。可以多吃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而不要去吃那些不利於消化的東西。尤其是夏天,可選用各種粥養益脾胃:

  蓮子粥,蓮子50克、白扁豆50克、薏仁米50克、糯米 100克共煮粥食。

  山藥茯苓粥,山藥50克、茯苓50克、炒焦粳米250克煮食粥。

  通過飲食療法達到健脾開胃的目的,可用生蒜泥加糖醋少許,飯前食;也可用山楂條、生薑絲拌食;還可用香菜、海蜇絲、食鹽、糖醋拌食。

  需要強調的是,夏天尤其要注意養脾,因為脾位於人體中部,按中醫學所劃分的季節,有「脾主長夏」之說,長夏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農曆的六月。這個時候天氣炎熱,濕熱蒸炎,四肢睏倦,精神疲憊,身熱氣高,人體消耗較大,需要加強脾的護養。多食冷飲、生冷食品容易傷脾,造成「脾失健運」,造成很多人不思飲食、乏力等。通過養脾可起開胃增食,振作精神。另外,夏天如果脾胃功能不好,則易在冬秋季生病。

11.人體內在結構(7)

  腎--「作強之官」

  五臟中最後一個是腎臟,其實,腎臟也可以排在第一位。為什麼呢?因為腎是先天的根本,但在位置上它是居於最下位的,在下方。

  《黃帝內經》說腎臟是「作強之官」。「作強」是什麼意思?各家有各家的說法,沒有統一。我認為「作強」可能跟工匠有關係,腎的「官職」是主管技巧及發明創造。各種技巧、發明創造都是從這裡面出來的。工匠是創造器物的,腎臟是創造生命的,所以腎臟就好比是一個創造生命的工匠,它具有創造力,是生命的原動力。

  腎藏精,主納氣,主骨生髓

  第一,腎藏精。精分為先天之精、後天之精。腎主要是藏先天的精氣。精是什麼?精是維持生命最基本的物質。這種物質基本上呈液態,所以叫精為水,腎精又叫腎水。腎還主管一個人的生殖之精,是主生殖能力的,腎氣的強盛可以決定生殖能力的強弱,所以養腎是生命的根本。同時,腎是主水的,各種液體、水的東西都儲藏於腎,由腎來升發、運載。

  第二大功能,腎主納氣,就是接收氣。氣是從口鼻吸入到肺,所以肺主氣。肺主的是呼氣,腎主的是納氣,肺所接收的氣最後都要下達到腎。

  第三個功能,主骨生髓。腎主管骨頭的生長,生的是髓,在《黃帝內經》中髓主要有三種:腦髓、骨髓、脊髓。腎還主管牙齒,牙齒也是一種骨頭,《黃帝內經》有一句話是「齒為骨之餘」,如果牙齒早早掉落就是腎虛。腦髓不足、骨髓不足都屬於腎精不足,腎氣不足,所以養腎是非常重要的。

  養腎的方法有三種:

  一、節慾保精。因為腎主管的是精氣。所以人的房事不能過度,要有節制,慾望也不能過多。

  二、按摩。因為腎是在人的下部,所以,經常按摩下丹田和後丹田,有助於養腎。下丹田是在肚臍以下一寸半的位置。肚臍以下三寸的位置叫關元穴。可以這幾個穴位一起按摩。後丹田是在命門位置,命門穴是肚臍正對的後方。其下相當於前丹田的位置,叫腰陽關穴,這幾個穴位要一起按摩。可以一隻手在前,一隻手在後,下丹田和後丹田一起按摩。

  三、食補。多吃一些補腎食物,如核桃、枸杞、大豆、黑豆、芝麻等,有助於保腎。

  同時,叩齒也可以養腎,因為「齒為骨之餘」。還有一個方法,小便時盡量咬住牙齒,「腎司二便」,這樣也有助於保腎。

12.人體內在結構(8)

  六 腑

  六腑,就是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的總稱。腑,原作「府」,原本是收藏文書和貨物的地方。六腑之「府」,是與五臟之「藏」相對而言的。這說明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納腐熟水谷、傳化精微、排泄糟粕。和五臟不同,五髒的功能是「藏」,以藏精氣為主。五臟能儲藏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各種精微物質,如氣、血、精、津等。具體來說,「心藏脈」、「肺藏氣」、「脾藏營」、「肝藏血」、「腎藏精」等。五臟是藏而不瀉,六腑是瀉而不藏。六腑的主要功能是「傳」,是傳而不藏,就是傳化水谷、傳化飲食物。《黃帝內經》說:「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說明六腑一定要保持通暢,水谷在體內不能久留。所以,六腑一定是「以通為用」、「以降為順」。

  六腑好比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這座大型水利工程建造於公元前3世紀,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造福於人民。都江堰水利工程最重要的特徵就是「通」,它充分利用當地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充分發揮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試想一下,如果都江堰不是用「通」而是用「堵」的原理造出來的,那能留存到今天嗎?世界上那些採用堵的方法建造起來的水利工程有哪一座能留存千年的?

  六腑的共同生理特點是「傳化物而不藏」,具體地說:胃腐熟水谷、主降濁,膽疏泄膽汁,小腸泌別清濁,三焦通調水道等。要使六腑的出納、消化、傳輸等主要功能正常進行,必須保持其通暢無阻。後人從大量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六腑以通為用」的理論,對六腑病證的治療具有指導意義。

  六腑養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保持通暢。六腑如果通了,瀉而不藏,人就健康了;如果不能瀉而不藏,勢必導致水谷與糟粕的停滯或積聚,那就有病了。所以,治六腑病最重要的方法也是「通」。

  六腑以通為用,六腑是相互連接的,每個腑都必須保持「實而不滿」的特性,及時排空其內容物,才能保持通暢。六腑功能正常,與臟腑互相作用,使機體處於「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

  比如要保持大小便的通暢。尤其是中老年人,千萬不要憋尿、憋大便。許多中老年人便秘是很痛苦的,也很危險。怎樣解除?方法很多,每日早起空腹喝一碗或兩碗熱紫菜湯,對便秘有顯著療效,加少許醋效果更好。奶蜜蔥汁也可以治老人便秘,生吃紅蘿蔔、白蘿蔔、胡蘿蔔也可以。吃紅薯、大棗、荷葉茶可以防治便秘。

  現在有一種時尚是洗腸,說不僅能治療便秘,還能清除體內毒素,更能祛斑減肥, 說得很神。我看要慎重,沒必要人為地去洗腸。洗腸是短期行為,通過一次性大容量地向大腸灌水,雖然有利於大便排出,但並沒有治療作用。說到底,洗腸不過是一次更為徹底的類似開塞露作用的通便。洗多了,腸道的蠕動性會降低,便秘的幾率更會加大。治療便秘,首先應從生活上調節, 除藥物治療外,還應該多喝水,調整飲食結構,多吃一些粗纖維的食物,以刺激腸道蠕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五臟六腑的養生實際上是一個綜合的效應,不是只養某一臟,其他臟腑都不管,而是都要養護好。

  五臟六腑的調養並不困難,沒有什麼高深的東西,關鍵是要堅持。養生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而是要持之以恆,形成習慣,落實到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所以說,養生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生活習慣。願大家都能培養成養生的生活習慣,達到五臟六腑的陰陽平和,這樣身體就一定能夠健康。

13.人體內在結構(9)

  經 絡

  人體除了五臟六腑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結構呢?中醫上講了,還有一個東西特別特別重要,就叫經絡。古人認為生命的維持靠的是一種無時不有、無處不在但卻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這種東西,中國人把它叫做「氣」;傳遞「氣」的通道,叫做「經脈」、「經絡」。

  可以說,經絡是中華民族的第一大發明,可對經絡的爭議也特別大。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人們試圖用現代科學的手段,比如聲音、光、電、磁等,找出這個經絡究竟是什麼東西。有人說經絡就是血管,有人說經絡就是肌肉,有人說經絡就是結締組織,還有人說經絡就是外周神經,等等。還有人提出新的假說,說經絡就是第三平衡態,是一種特殊的結構。但遺憾的是,這些解釋都不盡如人意。那究竟有沒有經絡,就成為一個千古之謎。朝鮮一個叫金鳳漢的人,說他發現了經絡,並命名為「鳳漢小管」。結果科學界一檢驗,發現是騙人的。金鳳漢無地自容,自殺了。尋找經絡,成為科學界一個非常重要、非常熱門的項目。那麼究竟有沒有經絡呢?因為各種實驗的失敗,好多人說根本沒有經絡。

++++++++++++++++++++++++++++++++

歡迎光臨T x t L E(txt樂)

www.txtle.com

所有小說解壓密碼為www.t x t l e.com

上萬部txt格式小說免費下。

++++++++++++++++++++++++++++++++ 

  可是我們中醫,包括道教等等,都發現這個經絡是存在的。為什麼說它存在呢?你看經絡敏感的人,在某個穴位上給他扎一針,他會覺得裡面有一種氣感,比如說麻脹。還有的人,在合谷穴扎一針之後,他就覺得有一種氣在沿著手臂外側往上走,這個路線就叫做經絡。所以經絡就是氣血的通道,血的通道當然是血管。還有氣的通道嗎?有。比如說練氣功的,他練了之後就能感覺到氣的這種巡行的路線。人體的的確確存在著經絡現象。比如有的人得了帶狀皰疹,你看那個路線,就沿著特定的位置在走,就是帶脈,那就是經絡的走向。還有,比如治療牙疼,右邊牙疼,你在左邊的合谷穴上扎一針就不疼了,從這種治療效果來看,也證明經絡是存在的。所以明代偉大的醫學家李時珍就說過一句話,他說經絡是 「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意思是說,人往裡看往裡求,自己才能體會到有一種路線、一種道路,才能感覺到經絡的存在。相反,用外求的方法可能難以解釋經絡的秘密。

  那麼經絡到底是什麼呢?我的基本觀點是:經絡就是生命活力的一種體現,人一有了生命就有了經絡,人死之後經絡就沒有了。所以經絡不是某一個組織、某一個器官、某一個東西,而是這些東西的組合,是它們綜合的作用。那人身上究竟有多少經絡呢?實際上,人全身都布滿了經絡。據《內經》記載,人體有經脈和絡脈,經脈有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絡脈有十五別絡和不計其數的孫絡、浮絡,此外還有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等。人體有一個縱橫交錯的經絡網。十二經脈是最重要的經絡,這個大家都聽說過,實際上是十二正經,手三陰三陽六條,足三陰三陽六條。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十二經脈循環是從手太陰肺經開始,再到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至足厥陰肝經止,周而復始循環不息,每一條經脈都有專定的腧穴。具體的巡行路線是:手上的三根陰經從腹部胸部開始往手臂的內側走,手上的三根陽經呢,從手臂的外側往上走,走到頭面部。足的三根陽經基本上從外側走,膀胱經從後面走。足三陰又從內側走,走到哪裡呢?走到腹部胸部,又跟手上的三陰接在一起。就是這樣的巡行路線。它不是三條陰經一起走,而是一條一條走。比如手太陰肺經走了之後接著就是背面的一條陽經,肺和大腸相表裡,所以它接著手陽明大腸經,開始往頭上走,是這麼一種巡行的路線。

14.人體內在結構(10)

  十二經脈的主要作用是聯絡臟腑、肢體和運行氣血,濡養全身。《黃帝內經·靈樞·經脈》說,「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十二經脈對於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治療各種疾病,調整機體虛實,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實際上,最早的經脈不是十二條,而是十一條。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有兩種是專論經絡的,就是《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乙本。這兩種比《靈樞·經脈》要早的灸經所記載的經脈都只有十一條,而不是十二條。除了馬王堆帛書的這兩種灸經外,張家山簡書《脈書》以及《黃帝內經》一些篇章所記載的經脈數都為十一條,即五條陰脈和六條陽脈。《靈樞·經脈篇》比馬王堆帛書多出一條手厥陰心包經,實際上《陰陽十一脈灸經》中的「臂少陰脈」基本上就是《靈樞》中的「手厥陰脈」。《靈樞》之所以區分出「手厥陰」脈,並對手三陰脈進行完整的命名,主要是從功能出發,是《周易》陰陽對稱的「象數符號模型」運用於經絡產生的結果。

  另外還有稱作「奇經」的八條經脈,叫「奇經八脈」。奇經八脈不直接與臟腑相連,無表裡相配,所以稱奇經,包括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奇經八脈的作用主要是加強經脈之間的聯繫,調節十二經氣血。 任脈是「陰脈之海」,具有調節全身陰經經氣的作用。督脈總督一身之陽經,為「陽脈之海」,具有調節全身陽經經氣的作用。督脈在《莊子·養生主》就有記載說:「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這裡的「緣督」之「督」指的就是督脈。督脈起於胞中,下出會陰,向後行走腰背正中,沿著脊柱上行,一直到頭頂的風府穴,進入腦內,然後又回出上至頭項,沿頭部正中線,經過頭頂、額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帶處。沖脈為「十二經之海」,具有涵蓄十二經氣血的作用。《黃帝內經·靈樞·本藏》說,「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是說經脈具有運行氣血、調節陰陽、濡養周身、抗禦外邪、保衛機體的作用。

15.生命三大要素(1)

  大家都知道這麼一句老話:「人身三寶精氣神。」我們平常也經常提到「精氣神」。精氣神是維持人生命的三大要素。這種說法開始是道家的,後來醫家也這麼說,最終成為中國人對生命要素的最典型說法。從本質上來說,中國所有的養生活動都是在養精、養氣、養神。

  中國人認為,精是維持生命的基本物質,氣是維持生命的物質能量,神是生命的主宰和生命活力的體現。這三者密不可分,精足了氣就旺,氣旺了神也就旺了,它們互相影響互相滋生。

  精是生命的基礎

  什麼是精?我們先看這個字。它是米字旁加一個青字,青代表讀音,米就代表了意思,表明精代表了一種米。什麼米呢?它最早的意思是指一種精細的米,對應的詞是 「粗」。那麼在人體上,這個精指什麼呢?就是指非常精微的、維持人生命活力的一種基本物質。它不僅包括血液和精液這樣的東西,還包括我們吃進去的糧食。有一個詞語叫「水谷精微」,就是說我們吃的糧食和喝的水裡都有一種營養成分,這也可以叫做「精」。所以這個精是廣義的。狹義的精,是指維持人的最基本活力的一種物質,主管生殖生育和人的生長發育,我們把它叫做「腎精」,就是中醫講的五臟中腎臟所藏的這個精。我們重點來講這個狹義的精。

  中醫以及道家,都認為精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件法寶。人一生下來精就開始旺了,就像前面講到的,嬰兒階段是精氣最足的階段。隨著身體的生長發育,精氣也開始生長了,到了女子14歲、男子16歲的時候,精氣非常充盈之後就帶來一個東西,叫做「天癸」,有了這個物質就可以生育了。隨著年齡的增大,到了女子49歲、男子64歲時,天癸基本就盡了。中醫還說,一般人到了50歲左右的時候,腎氣開始衰了,五臟之氣也就跟著衰了,衰退的最大表現就是腎精的衰少。

  所以古人特別重視養精,可以說養精是養生的基礎。

16.生命三大要素(2)

  氣是生命的能量

  氣是什麼呢?我們先看甲骨文的寫法,它實際上就像三橫,代表的是空中的雲氣、霧氣、露氣,就是外在的那些氣體。後來這個字的下面又寫著個火字,再後來又寫個米字。氣字下面帶個米,說明氣和精一樣,也是一種物質,可是還有一點區別,精基本上偏向於液體的,而氣呢,當然就是氣體。氣在人身上是非常重要的,《黃帝內經》中這個氣字就出現了三千多次,而中國人說話幾乎都離不開一個氣字。有一句話叫「人活一口氣」,一個人高興了叫喜氣洋洋,發怒了叫怒氣衝天,很健康叫神氣十足,如果死了呢,那叫斷氣了。莊子就說過,「通天下一氣耳」,就是天地之間包括萬事萬物,當然也包括人,就是一個氣字,除了氣沒別的了。氣,是生命的一種能量,也是一種物質,還是一種功能,所以有人說,氣是物質、信息、能量的三位一體。當然,更偏向能量。在精氣神里,氣實際上起到中介的作用。就是說,練了精可以化成氣,練了氣可以化成神,氣就是一個橋樑,精裡面有氣,神裡面也有氣。

  中醫認為氣有五大作用:第一是推動,也就是說,人的血液精液這些東西是由氣來推動的,沒有氣,生命活動就會靜止。第二是溫煦,有了氣,人體就溫暖了。第三是防禦,氣可以抵禦外在邪氣。第四是乳養,也就是營養,有一種氣叫營氣,在血管裡面,可以營養血液。第五是氣化,氣可以變化,精變成氣,氣變成神,血跟氣之間也是可以變化的,叫做「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是血的統帥,血又是氣的載體,像母親一樣。

  中醫講的氣主要有六大類。第一類叫元氣,是生命的一種原動力,主要藏於腎,它是先天之氣,所以又叫真氣,是父母的精氣相合而成的,來源於遺傳。這種氣是維持生命的最基本物質,也是一種能量。第二類叫宗氣,由後天之氣相合而成。後天之氣包括呼吸之氣和水谷之氣,也就是我們呼吸自然界的這種清氣,再加上吃進去的那些營養成分。宗氣主要聚居在膻中穴,也就是兩乳之間,因為這個地方是藏氣的,所以又叫氣海。第三類叫營氣,主要流動在血管中,起到營養的作用。第四種叫衛氣,流動在血管以外,抵禦外邪,保衛人的機體,相當於站崗放哨的。第五類叫臟腑之氣,中醫講的五臟六腑,不是從形體上說的,而主要是從功能上說的,實際上是講五臟六腑的功能,就是五臟之氣,有心氣、肺氣、脾氣、肝氣、腎氣。這個臟腑氣呢,又分陰氣和陽氣,比如說腎氣,有腎陰、腎陽。第六類叫做經絡之氣,就是氣的通道。所以中醫實際上離不開一個「氣」字。

  養氣是養生的關鍵。古代有一種吐納之法,也叫調氣、行氣、食氣等,主要是鍛煉呼吸。古人認為通過吐納鍛煉,可以吸納天地精氣。1973年出土的長沙馬王堆帛書中有一部書叫《 卻穀食氣 》,專講養生,介紹了食氣的具體方法。後世道教也有「食氣者神明而壽」的說法,認為練習吐納之法,可以延年益壽。

17.生命三大要素(3)

  神是生命的主宰

  什麼叫做神?我們看一看「神」這個字,是示字旁加一個申請的申,申既表示讀音又表示意思。這個申字就表示雷電,中間那一豎如果一彎一勾,就是一個電字。所以申最早是指打雷閃電。它快速而迅猛,體現了力量和速度。那人體上這個神是什麼呢?它是指人體的一種活力,是主宰人的一種最基本的東西。廣義的神指代的範圍很廣,比如說這個人神采奕奕;狹義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即通常所說的精神,是中醫所說神、魂、魄、意、志五種神志的綜合反應。

  我們說人修鍊鍛煉,就古代傳下來的這些方法而言,與其說是氣功還不如說是神功,因為氣都是由這個神來統領的。這種精神的、意識的東西,按照中醫的說法,主要是藏於心,即心藏神,「心神」一詞就是這麼來的。心是主神明的,也就是說心是主意識思維活動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養神就是要調心。

  精氣神三者是有機聯繫、相輔相成的。當然養精、養氣、養神三者也是不可分離的。總而言之,養精是基礎,養氣是關鍵,養神是統領。養生的目的其實就是要達到精滿、氣足、神旺的境界。

18.認識自己的體質(1)

  人要了解自己,必須先了解自己的體質。你知道自己是什麼體質嗎?你的體質和別人的一樣嗎?其實,每個人的體質都是有差異的。

  對於人的體質分類、性格分類、氣質分類、人格分類,古往今來,人類都在不斷的探索中。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按四種體液將人分為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憂鬱質,後來巴甫洛夫按照神經類型將人分為興奮型(膽汁質)、活潑型(多血質)、安靜型(黏液質)、脆弱型(憂鬱質)四類,也有人按照血型將人分為四類,等等。

  《黃帝內經》則是按照陰陽五行對人進行分類的。具體如下:

  《黃帝內經》體質分類

  1. 陰陽五行分類

  《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根據人的體形、性格特徵、對季節的適應能力等將人的體質分為木、火、土、金、水五大類型。每類型再比類於古代樂譜,分角、徵、宮、商、羽五小型,共二十五型。本法強調對季節的適應能力作為體質分類的依據之一。這種分類揭示了人體的不同生理特徵,從而提高防治措施的針對性。

  2. 陰陽太少分類

  這是根據人體的陰陽多少,並結合體態、性格特徵進行分類的。《靈樞·通天》認為,人體陰陽有陰盛、多陰少陽、多陽少陰、陽盛、陰陽和平之分,從而把人分為太陰、少陰、太陽、少陽、陰陽和平五類。這種分類與巴甫洛夫根據高級神經類型進行的分類頗有相似之處。

  太陽和少陽是什麼意思呢?太陽就是更加偏陽一些,程度更強一些;少陽就是陽少一些。同樣,太陰就是陰性的程度更強一些,少陰就是陰性的程度稍微弱一些。體質的差異是由於個人的先天稟賦有強有弱,平時的飲食習慣各不相同,生活的地理環境有很大差異,生活的境遇也很不相同,比如有的人窮,有的人富,有的人家庭和諧,有的人家庭不和諧,這些都會對體質產生影響。

  偏陽體質的人,有四個特點:一是偏熱,二是偏燥,三是偏動,四是偏於亢奮。這四點中偏熱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個人在正常情況下身體總是內熱、內火重,那麼肯定就是偏陽體質。

  偏熱即是體溫較正常偏高。怕熱,喜歡喝冷水。還有一點就是比較乾燥,皮膚水澤度不夠。動作上,偏於動,比較外向好動。

  偏陽的人陽盛了,陰往往就不夠,所以這種人易患陽亢的熱性病,比如大便乾燥、癤子、容易上火、頭暈、失眠、心悸、心慌,等等。

  綜上所述,偏陽體質是指具有偏熱、多動等特性的體質。偏陽質的人平時畏熱、喜冷,或體溫略偏高,動則易出汗,喜飲水;面色多略偏紅或微蒼黑,或呈油性皮膚;精力旺盛,動作敏捷,反應快,性慾旺盛。

19.認識自己的體質(2)

  偏陽質的人,多見形體偏瘦,但較結實。性格外向,喜動,易急躁,自制力較差;其食量較大,消化吸收功能健旺。偏陽質的人對風、暑、熱邪的易感性較強,受邪發病後多表現為熱證、實證,並化燥、傷陰。皮膚易長癤瘡。內傷為病多見火旺、陽亢或兼陰虛之證,容易發生眩暈、頭痛、心悸、失眠以及出血等病症。這類體質的人陽氣偏亢,多動少靜,有耗陰之熱。兼之操勞過度,思慮不節,縱慾失精,則必將加速陰傷,容易發展演化為臨床常見的陽亢、陰虛、痰火等病證。

  再看偏陰體質的人,主要特徵也有四點:一是偏寒,二是偏濕,三是偏靜,四是偏低沉。

  偏寒就是體溫較正常稍低,怕冷。這是偏陰體質最主要的一個特徵。如果一個人在正常情況下身體總是內寒外冷,這個人肯定就是偏陰體質的人。濕氣較重,從皮膚上來看,偏濕,到冬天容易生凍瘡。在言談舉止及性格表現上,偏於安靜,不好動。這種人容易患寒證、虛證。

  總的來說,偏陰體質是指具有偏寒、多靜等特性的體質。具有這種體質的人,平時畏寒、喜熱,或體溫偏低。面色偏白而欠華。精力偏弱,動作遲緩,反應較慢。多見形體偏胖,但較弱,容易疲勞;性格內向,喜靜少動,或膽小易驚;食量較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

  偏陰質者對寒、濕之邪的易感性較強,受邪後多從寒化,表證不發熱或發熱不高,容易傳里或直中內臟。冬天易生凍瘡。內傷雜病多見陰盛、陽虛之證。容易發生濕滯、水腫、痰飲、瘀血等病症。具有這種體質的人,陽氣偏弱,易致陽氣不足,臟腑功能偏弱,水濕內生,從而發展為臨床常見的陽虛、痰濕、痰飲等病證。

  在做自我判斷的時候要注意,不是說每一個人每一條都符合的。很多人會發現,有幾條符合,有幾條又不符合,這就需要抓主要矛盾,要注意自身所有的表現中,是偏熱較多還是偏寒較多,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判斷標準。

  如果你實在區分不了是偏陰還是偏陽,發現兩種體質的表現自己好像都有,又好像都沒有,那我要恭喜你,你可能就是陰陽平和的體質了。

  陰陽平和質是功能較協調的體質。具有這種體質的人,身體強壯,胖瘦適度,或雖胖而不臃滯,雖瘦而有精神,其面色與膚色雖有五色之偏,但都明潤含蓄,目光有神,性格隨和、開朗,食量適中,二便調暢,對自身調節和對外適應能力強。

  陰陽平和質的人,不易感受外邪,少生疾病,即使患病,往往自愈或易於治癒。其精力充沛,工作潛力大,夜眠安穩,休息效率高。如後天調養得宜,沒有暴力外傷或慢性病患,這種體質不易改變,這種人往往長壽。

20.認識自己的體質(3)

  現代臨床體質分類

  近年來,不少醫家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從臨床角度提出體質分型,這種分型以身型脈證為主要指標,對臨床辨證、遣方、攝生防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現簡單歸納如下:

  陽盛質:凡強壯、聲高氣粗、好動的人,屬於陽盛體質。此類人平素喜涼怕熱,神旺氣粗,口渴喜冷飲,尿黃便結,病則易發高熱,脈洪數有力,舌紅苔薄黃。這種人不易患病,一經患病,多為急性病、暴發病。故飲食方面宜多用滋陰、清淡之品;運動量也要大一些,讓體內積蓄的陽氣儘快散發出去,條件許可,可以每天進行涼泉、溫泉水浴。

  陰虛質:這類人形多瘦小,面色多偏紅或有顴紅,常有灼熱感,手足心熱,口咽乾燥,多喜飲冷,唇紅微干,冬寒易過,夏熱難受,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弦或數。本體質之人可長期服用首烏延壽丹,本葯不滋膩、不寒涼、不刺激、不蠻補,服後食慾增進、精神輕鬆愉快。

  瘀血質:平素麵色晦滯,口唇色暗,肌膚甲錯,常有出血傾向,皮膚局部有瘀斑,或身體某部刺痛,固定不移,或有包塊,推之不動,舌質有瘀斑或瘀點,脈細澀,或結代。此類體質,重在保障氣血暢通,因此,要常常加強體育鍛煉,飲食上多吃些活血養血的食品;治療上應活血袪瘀,並配以補氣行氣。

  痰濕質:平素身體肥胖,或嗜食肥甘,嗜睡惡動,口中粘膩。食量較大,多汗,既畏熱,又怕冷,適應能力差。病則胸脘痞悶,咳喘痰多;或噁心嘔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腫,按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渾濁;或身頭重困,關節疼痛,肌膚麻木不仁;或婦女白帶過多,苔多膩,常見灰黑,或舌面罩一層黏液,脈濡或滑。此類人宜多參加體育運動,讓疏鬆的皮肉變得緻密結實。藥物方面,當用溫葯調補,飲食上,勿過飽,忌肥甘厚味。

  氣鬱質:此類人形體消瘦或偏胖,面色萎黃或蒼暗,平素性情急躁易怒,容易激動,或憂鬱寡歡,胸悶不舒,時欲太息。病則胸脅脹痛或竄痛;或乳房小腹脹痛,月經不調,痛經;或咽中梗阻,如有異物;或氣上沖逆,頭痛眩暈;或腹痛腸鳴,大便泄利不爽,舌淡紅苔白,脈弦。這類人相當於現代所稱的抑鬱型或抑鬱質。藥物治療,以疏肝理氣為主;平時應常去旅遊,使心胸愉快,從而排除多愁善感的抑鬱狀態;多聽一些輕鬆、開朗、激動的音樂,以調節情緒;飲食上,適當喝一點酒。

1.養神貴在中和(1)

  古人認為人稟天地之氣生,是天地間最有靈性的。人的形氣神是有機的整體,共同構成人的生命。形體是人生命的基礎,是生命的居舍。氣是構成人體生命的物質基礎,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是聯繫形與神的中介。精神是生命的主宰。形氣神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養生應該形、氣、神三者共同調攝,使它們在整體上達到一種和諧。在這三者當中,中國養生文化,無論儒、釋、道還是醫家,都非常重視養神。

  神為心所藏,與以心為主導的五臟關係最為密切。《黃帝內經》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是五臟六腑之主,只有做到精神內守、心神安寧,才能五臟協調、經絡暢通。所以精神的變化對形體組織功能健全與否影響極大,甚可致病或危及生命。

  由精神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已是當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多發病和流行病。人的精神狀態與疾病有密切的關係。強烈的精神刺激,不僅是造成精神疾病的直接原因,而且也會影響內髒的氣機功能與氣血運行,引發多種疾病。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一切對人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死亡的就是不良情緒,人的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會增強,從而起到防病的作用。患病之後,精神狀態良好可加速康復,還可以利用心理活動規律治病,使臟腑氣機調暢、氣血和調、增進健康、益壽延年。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提出,「健康不僅僅是不生病,而且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性的完好狀態」。所以在人的一生中,精神養生是非常值得重視的,精神健康才能真健康。

  形神相對而言,形屬於陰,神屬於陽。陽是主動的,所以古人說「人神易濁而難清」,認為精神容易外越,比較容易耗散。神不可過用,貴在中和。

2.養神貴在中和(2)

  提到「中和」,我多說幾句。現在提出建設和諧社會是非常好的,中國傳統文化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和」。天與人要和,人與人要和,人與社會要和,人的身心要和。「和」的思想是儒家、道家、醫家都著力提倡的。《中庸》對「中和」的解釋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先秦道家對和諧之道是非常推崇的。《老子·五十五章》說:「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老子·四十二章》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莊子也說:「古之治道者,以恬養知……知與恬交相養,而和理同其性。」

  先秦儒家的「中庸」思想講的其實也是中和。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甚至矣乎!」《周易》的《易傳》提出「一陰一陽之謂道」,講的就是「陰陽」對立面的調和。

  古人認為養神也要做到中和,神勞則氣耗,氣耗則病,無益於養生。那麼怎樣才能做到中和呢?這裡有幾個方法:

  第一,就是靜。道家認為人的本性就是一個「靜」字,養生應該復歸人的本性。養神最好的辦法就是靜養。靜以養神,可使精氣日充,形體健壯。反之,如果心神經常處於躁動狀態,精氣則會日益耗損,形體逐漸消瘦,必不能延年益壽。所以《淮南子》就講,「夫精神氣志者,靜而日充者以壯,躁而日耗者以老」。

  第二,就是省嗜欲,節制人的慾望。道家說要少思寡慾,輕天下,齊死生,同萬物。名利富貴,使人患得患失,就會擾亂神志,影響健康。一味追求耳目聲色之樂,定會損身亂性,使人不得長壽。唐代的孫思邈提出省嗜欲的具體方法: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他在《備急千金要方》中說:「行此十二少者,養性之都契也。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損智,多事則形勞,多語則氣爭,多笑則傷藏,多愁則心攝,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忘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理,多惡則憔悴無觀。此二十多不除,喪生之本也。」

3.道、儒、佛、醫家等各家養神法(…

  順應自然的道家養神

  道家的養生觀是一種自然之道的養生觀,是順應自然、適性重生的生命觀。「貴身」是老莊道家的重要思想。老子認為人存天地之間,與道、天、地並為「域中四大」,身體是人的根本,人應該像重視大患一樣重視身體。他說:「吾所以有大患,為吾有身。及我無身,吾有何患!」只有真正懂得「貴身」、「愛身」的人才可以將天下託付給他。

++++++++++++++++++++++++++++++++

歡迎光臨T x t L E(txt樂)

www.txtle.com

所有小說解壓密碼為www.t x t l e.com

上萬部txt格式小說免費下。

++++++++++++++++++++++++++++++++ 

  莊子反覆強調,人在生死問題上要順乎自然,「不悅生,不惡死」,生而無樂,死而無悲,不以生死為念。他把生死看得如同春夏秋冬四時的更替一樣普通。莊子說:「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又說:「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地。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莊子對死亡持自然態度,讓人們在主觀意念上把死亡作為生命的一種自然、合理的發展歸宿,無怨無悔地接受下來,從而獲得一種達觀的死亡觀。「死,無君於上,無臣於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日中則仄,月滿則虧,物壯則老,生老病死只是自然界存在的必然規律,因此莊子認為人應該順應自然規律,安然面對死亡。死不過是擺脫了人生的一切牽掛和煩惱,自由自在、任意逍遙,是最愜意不過的了,故而人們應當生時安生、死時安死。這種將生死納入自然之道的生命觀,表現出其順其自然、不驕不躁、清心寡欲、安命無為的生命態度。

  莊子對生死的看法十分豁達與超然,但是他明確反對為了名利去做害生的事情,他認為伯夷為了善名死於首陽山下,盜跖為了名利死於東陵,他們雖然死亡的原因不同,但是乾的事情是一樣的,就是戕害自己的生命。所以後來《淮南子》就說,追求富貴雖然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讓你左手握著天下之圖,右手割破自己的喉嚨,就是最愚蠢的人也不會那麼做的。所以「生尊於天下也」,反覆強調只有真正懂得貴身、愛身的人才能得道。

  道家重視精神養生,追求生命的自由、平等,追求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認為以平等的心胸對待萬物,天地萬物都存有平等的價值。精神養生的關鍵就是虛靜。老子主張淡泊名利、少私寡慾、知足常樂、無為自然,提出「致虛極,守靜篤」的養神主張。 《老子·四十五章》說:「清靜為天下正」,只有清靜才能保持心的正常功能,從而開創了中華養生學的「靜神學派」。

  莊子推崇安時而處順的生活態度,追求精神的絕對自由,主張靜以養神。《莊子·刻意》說:「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惔而無為,動而以天行,此養神之道也。」《莊子·在宥》提出了 「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 的養生主張。

4.道、儒、佛、醫家等各家養神法(…

  莊子提倡以「坐忘」、「心齋」、「攖寧」等心態面對生命。所謂「坐忘」就是否定知識是有分別的,把它們都忘了吧,這樣就能達到心靈上的寧靜。 「心齋」是說要專心一意,不是用耳朵去聽而是用心去領會,用氣去感應周圍的事物,這樣才能達到空明的心境。《莊子·養生主》中的庖丁說自己解牛的時候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神、用心感應,「不以目視而以神遇」。所謂「攖寧」就是在紛擾中保持安定,平心靜氣,安然無欲。

  道家的生命觀其實是告訴我們不要太執著於當下「我」的生命,而要從宇宙自然的永恒生命的背景中去體驗個體生命的永恆,這樣你就能達到齊物我、同生死、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管子》中的《內業》篇,可以說是最早論述心理衛生、精神養生的專篇。內,就是心;業,就是術。內業者,養心之術也。《管子》將善心、全心、大心作為最理想的心理狀態和內心修養的標準。具體的養生方法,一是正心。不但形體要正,而且內心要正,要平和中正。平正的對立面,就是「喜怒憂患」。人不能正心,就會有害生命。二是靜心。心神要靜,《管子》提出了著名的「靜因之道」,不要把自我的東西強加給外物,要遵循事物本來的面目。內心要無為、虛靜。三是專心。就是說要專心致志,不受外物干擾,從而保持心身安樂。《管子》說:「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歡,憂則失紀,怒則失端。憂悲喜怒,道乃無處。愛欲靜之,遇亂正之,勿引勿催,福將自歸。」指出憂、悲、喜、怒都有失養生之道,人應該安神定志,才能增福增壽。

  《淮南子》堅持形氣神三者統一的生命整體觀,認為神清志平、五臟皆安是養生的根本,而一味追求膏粱厚味、榮華富貴等是違背養生之旨的。《淮南子·精神訓》說「心者形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寶也」,主張形體和精神都不要操勞過度,認為「形勞而不休則蹶,精用而不已則竭」,還說:「事其神者神去之,休其神者神居之」,十分重視精神因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東晉初期有一位著名的醫藥學家和煉丹術家叫葛洪,自號抱朴子,寫了《抱朴子》,分內、外篇。內篇主要講神仙方葯、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等事;外篇主要講人間得失,評論世事。《抱朴子》認為養生其「訣在於志」,強調壽命不取決於天命、富貴,而主要取決於自身的心志,「恬愉淡泊,滌除嗜欲」是養生的關鍵,他說養生要做到「無心」,不是沒心,而是老子無為、虛靜養生觀念的一種延伸。

  南朝的陶弘景有一本書叫《養性延命錄》,從書中的思想來推斷,陶弘景應該屬於道家。他主張養生要閑心寡慾以養神。他說人賴以生存的是神,神所依託的是形。神形分離人就會死亡,死了就不可再生,養生既要養神,亦要養形。他認為「恣意極情」是養生的大忌,人要注意頤養性情,不要隨著慾望而胡作非為,還提到了「我命在我不在天」,強調了壽命的長短主要取決於自身的艱苦努力,對後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5.道、儒、佛、醫家等各家養神法(…

  我們知道,道教的最終目的是成仙。道教認為宇宙萬物有主宰的神仙,神仙是不會死的,人通過全面修鍊、敬神、積德行善,也可成為神仙,所以人應該好生、尊生、養生。因此,道教有一系列的養生理論與實際修鍊方法,比如內外丹法、導引行氣、坐忘守靜、服食補養、藥物祛病、動功健體等,但都是以精神養生為第一位的。道教提出的「性命雙修」,命指形體,性則是指心、神、意、德。以神為性,氣為命。用神馭氣,神凝氣結而成丹,就叫性命雙修。《上仙經》說:「修性不修命,如何能入聖?修命先修性,方入修行徑。」認為「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

  養心與養德合一的儒家養神

  儒家主要從生的角度來看待生命,是一種入世的生命觀。儒家不注重死亡本身,而講究慎終,主張把嚴肅的生活態度堅持到最後一刻。肉體生命具有價值,但為了某種原則我們應該拋卻生命。

  儒家的生命觀主要可概括為兩點:

  一是重人重生的生存觀。孔子主張「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人應當把注意力全部集中於當下現實的生命之上,不要分心去考慮死亡以及死後世界的問題。孟子提出的「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認為儘管人之壽命長短是由天命決定的,但每個人還是應當重生,盡量避免危險,妥善保養自己,以享盡天年。

  二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生命價值觀。在儒家看來,生命的道德價值是比生命更為貴重的東西。活著的時候應努力創造人生的社會價值,有一個充實的道德人生。當人的生命和社會所提倡的道德發生衝突時,應當犧牲個體「小我」的生命,維護社會「大我」的尊嚴。人的生命因「仁」、「義」而有價值,個體生命與「仁」、「義」相比,為了取「義」可舍個體的「生」;為了「成仁」可舍個體的「身」。

  儒家的養生觀是一種重視養心和養德的養生觀。和道家比起來,儒家並不那麼重視身體的修鍊,而是重在建立和諧社會,使人們能和平共處、國泰民安。儒家的教導其實就是精神養生的教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千百年來,鼓舞了很多仁人志士,直到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都是相通的。儒家的中庸、立德、修心、盡性、禮樂等,也可視為精神養生的方法。

6.道、儒、佛、醫家等各家養神法(…

  孔子認為,天道以中庸為法,過猶不及。養生要謹守中庸之道,才能頤養天年。孔子重視人的道德修養,說「君子先慎乎德」。事實證明,以德立身是養生的重要根基。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最出色的儒學大師,《孟子》一書中蘊藏著不少養生思想,尤其是孟子所倡導的「善養吾浩然之氣」對後世影響很大。由於孟子養神得法,活了84歲。孔聖人活了73歲,所以中國有句俗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我自去」。《孟子·公孫丑章句上》說:「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講的是如何培養浩然之氣。這種浩然之氣,實際上是重道德、講仁義的儒家養氣法。養氣的根本是以精神意志為主導,只有胸懷坦蕩無私的人才能使氣保養充盛。《孟子·盡心章句下》:「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養生首先要節制自己的慾望,一個人慾望太多,會身心疲憊的。

  荀子繼承了孔孟思想,主張以「禮」來修身養性,就是要扶弱抑強,調之使平。荀子認為修身養性必須遵禮守法。凡是在動用血氣、意志、思慮上,都要遵循禮道,這樣才能平正通達。不遵守禮道,就會導致混亂。遵禮守法是治氣養生、修身自強的基礎。

  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有一篇《養生》,主張「少學而至老不倦」,認為努力學習、積極進取、有所作為的精神狀態對健康長壽有利,顏之推還列舉了聖賢做榜樣,認為積極的生活狀態有利於健康。他說:「孔子云:『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魏武、袁遺,老而彌篤,此皆少學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學,名聞天下;荀卿五十始來遊學,猶為碩儒;公孫弘四十餘方讀春秋,以此遂登丞相。」

7.道、儒、佛、醫家等各家養神法(…

  離苦得樂的佛家養神

  佛教對於中國來說,其實是舶來品,但是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很早,它的宗旨是以修心為主。所以講中國的精神養生,不能不講佛教的精神養生。佛教經典中經常讚歎佛陀安詳從容、充滿智慧,平時我們去寺廟的時候,看到的釋迦牟尼像也都端莊祥和。佛教認為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修行成佛,即使是惡人,也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教認為人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要素組成,一切眾相皆是虛妄。身體也不過是假合之身,其中膿血夾雜,七竅不凈,整個是「臭皮囊」。如果四大不調,還會生病。佛教認為病痛纏身,是不能安心修道的,所以應該具有健康體魄,以「借假修真」。《法句經》說:「惡生於心,還自壞形,如鐵生垢,反食其身。」所以,嗔恨、貪婪、愚痴「三毒」,能毒害心靈,養生之道就是拋卻三毒。

  徹底凈化自心,清除一切粗細煩惱的污染和無明的遮蔽,令心識本具的清凈光明像烈日驅散陰雲般朗然顯現,從而解脫一切痛苦,獲得圓滿的自我實現,是佛教所有修證法門的核心。佛教認為自凈其心、自凈其意,才是最徹底的精神養生。

  佛家的修習禪定就是一種主動調攝自心而達到特殊心理狀態的養生方法,是一種很好的養神、修心的方法。長期修習禪定的僧人,平均壽命一般都超出常人,比如我們熟悉的龍樹、慧昭、純陀等人,都是高壽之人。據說憨山大師30歲時在五台山參禪修定,食物僅有三斗米和麥麩,和野菜食之,半年尚有餘。定中發悟之後,變得精力超常,在募造轉經輪期間,由他主持操辦,「經營九十晝夜,目不交睫」,仍然精力充沛,沒有睡意。起初主持做水陸佛事七晝夜,他「七日之內,粒米不餐,但飲水而已,然應事不缺」,大大超越了常人的生理極限。

  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看,在修習禪定過程中,尤其是深入正定以後,隨著意念和情緒活動的放鬆、停息,可以使人精神上的緊張和壓力得到緩解,使被緊張和壓力導致惡化的生理機能得到自行調整,從而產生健身效果,一些以精神緊張和心理壓力為主因的疾病可能會逐漸自行痊癒。

  佛教講的養生,並不是僅僅指自己的生命,還包括他人和其他的生命。修鍊大乘佛法發菩提心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七支發心法,其中第一條就是知母心。大乘佛法講的是利益眾生,自渡渡他。現世的眾多生命,不管你認識不認識,都始終要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人不應該僅僅重視自己的幸福安樂,還應該把一切生命看作自己的母親一般去愛護、尊重、善待,只有從眾生的解脫中獲得大樂,才是真正目標。不能只追求個人解脫,還要發起為了一切眾生修行的信念,向最後成佛之路邁進。

8.道、儒、佛、醫家等各家養神法(…

  調理陰陽的醫家養神

  中醫在養生方面主要受道家的影響,對精神養生非常重視。中醫學將人的心理活動統稱為情志,它是人在接觸和認識客觀事物時人體本能的綜合反映。中醫將情志分為喜、怒、憂、思、悲、驚、恐七種。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兩重性,既能有利於人,也能有害於人。同樣,人的情緒、情感的變化,也是有利有弊。

  歷代醫家養神之說

  漢代名醫張仲景在其《傷寒雜病論》序中談到養生的重要性,他責怪和痛斥當時的醫生和一般群眾不重視養生,「舉世昏迷」、「不惜其命」,只知道追逐榮華富貴,這樣實際上是本末倒置。

  宋代陳無擇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認為七情的刺激是三大類致病因素中的一大類,非常突出地強調了心理因素在疾病發生髮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金元四大家的張子和、劉完素、朱丹溪等都很重視精神養生。張子和重視心理治療,創造了「習以平之」等意療方法。

  劉完素提出「養生之要,無為無事」的觀點,反對恣情縱慾。指出,「凡此六欲七情之邪,而為禍患之本,死亡之因」。六欲七情太過必然影響人體臟腑內生六氣變化,導致臟腑間「和平」破壞,引發疾病。在「調神」上,劉完素推崇《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認為「智者順四時,不逆陰陽之道,而不失五味損益之理,故形與神俱久矣,乃盡其天年而去」 。

  朱丹溪認為,養生應該清心寡欲、恬淡虛無以聚陰精,不使相火妄動。清心寡欲對於養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相火主動,為延續生命所必需,然相火妄動又能傷陰精,加快衰老。所以,相火之動必須保持「動皆中節」。但是,人生在世,往往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一般人很難做到眼不見、心不動,關鍵是要「中節」。妄念、妄動都可引起陰精的耗傷,腎主封藏,肝主疏泄,肝腎二臟內藏精血,又寓相火,而相火繫於心,如心為外物所感,「心動則相火亦動,動則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所謂「精走」,當指廣義的精。既然「情慾無涯」,如不能正心、主靜,原本已陽有餘陰不足之人體,進一步耗傷陰精,從而加劇了陰不足的進程,導致疾病叢生。

  針對動易靜難,朱丹溪特別重視養性,強調「主之以靜」。要做到靜,必須收心養心,使心不亂,通過道德修養來克服各種私慾妄念,也就是所謂「人心聽命乎道心」,使心火凝然不動,相火守位稟命,陰精內奉而健康長壽,即是怡養寡慾以聚存陰精,不使相火妄動。朱丹溪還從存陰氣的觀念出發,以節慾保精作為養生的重要原則,提出晚婚的主張。他說:「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後嫁娶,可見陰氣之難於成,而古人之善於攝養也。」

  明清時期,精神養生、心理保健學說有了新的開拓,比如《攝生集覽》提出了很多保養之法,但是「養神為首」,養神是第一位的。指出失眠與和情志有關,認為要保持良好的睡眠,重要的是保持內心的寧靜。

9.道、儒、佛、醫家等各家養神法(…

  《黃帝內經》養神之道

  《黃帝內經》說:「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黃帝內經》指出了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關鍵在於人們是否懂得和實行了養生之道。所謂「半百而衰」,就是由於不懂得或不實行養生之道;所謂「盡終其天年」,活到自己應該活到的歲數,就是由於認真實行了養生之道的結果。而養生之道的核心即是「形與神俱」,即「形神統一」,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寡慾。

  《黃帝內經》注重調攝精神,認為精神的調養是養生防病、預防早衰的重要原則。精神意志調攝的方法一是攝養意志,二是調和情志。攝養意志是為了加強臟腑氣血的活動能力,調和情志則在於排除干擾臟腑氣血活動的精神因素。

  《靈樞·本神篇》說:「是故怵惕思慮者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動中者,竭絕而失生,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神盪憚而不收。」意思是說,情志,即七情五志,是精神活動的一部分,在正常情況下,不是致病因素,是人體對外界客觀事物刺激的能動反映。如果外界刺激太強,超過人體機能調節的範圍,就會引發疾病。情志致病會傷害人身的精、氣、神三寶。七情五志都可傷神,所以在情志病中,傷神是主要的,所以治病的時候,也要首先治神。人的疾病很多是由精神因素所造成,所以調神、治神乃是防治疾病的重要環節。

  情志過激、寒熱偏盛、疲勞過度等因素,都能導致臟腑功能紊亂,氣機失調,從而引發多種疾病。如由於精神刺激太過引起的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等症;由氣候因素引起的寒則氣收、熱則氣泄;由生活起居方面引起的勞則氣耗等。可見,許多內外因素,都可導致氣機失調的病變,所以中醫有「百病生於氣」的論點,說明了情志致病的危害性,人們要想長壽,必須注意調和情志。

  那麼,怎樣才能調養精神呢?《黃帝內經》認為,要想健康長壽、防病延年,不僅要對外來的「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更重要的是要對內在的精神情志做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古代養生家認識到人的精神情志活動是導致發病和影響壽命的重要因素。

  如何做到「精神內守」呢?《黃帝內經》提出了許多至今仍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真氣從之」可能是一種運行真氣的方法;「精神內守」是一種內求、內證的養生方法。第二,「恬憺虛無」,使精神處於一種安靜、虛無的狀態。靜可以養神,神氣清靜,則可長生。這是因為神主持生命,有任萬物而理萬機的作用,故神氣在人體常處於易動而難以安靜的狀態。第三,少私寡慾,「志閑而少欲」、「高下不相慕」、「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私心太重,嗜欲不止,會擾動神氣,破壞神氣的清靜,而減少私心、降低嗜欲,就會減輕不必要的負擔,有助於神氣的清靜內守。

  《黃帝內經》對非常重視情志養生,認為人們應保持高尚的情操,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則人體氣機調暢,氣血平和,精神不散而靜定內守,正氣旺盛,才能抗病邪而避免疾病發生。如果不能很好地調養精神,順調意志,違反正常的生活規律,任性放縱,過分激動,就會導致氣血不和,陰陽失調,臟腑經絡功能紊亂,引發許多內傷疾病。情志變化能夠使氣發生變化,表現為氣機紊亂,升降失調。《黃帝內經》說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 ,心藏神。因此,七情雖各有臟腑所屬,然總統於心,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調都可傷心,而心傷就能導致其他臟腑功能的失調。而且《內經》也強調調養精神的同時必須重德。因此,情志得調,氣機流暢,陰陽合和,就能使內臟機能平衡、協調,保持身體健康。


推薦閱讀:

想讓女孩喜歡你, 先學會這些
穿搭 | 大冬天,女人就要學層疊穿搭,學會了迷死男神!
張公易學會2013年擇合吉日課格
學會客套話.見面有敎養.
茶沖不好糟蹋錢,快速學會沖泡10大名茶

TAG:中醫 | 養生 | 中醫養生 | 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