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妙計平眾怒
西漢都長安,建立西漢之初,劉邦曾在洛陽南宮住過幾個月,在洛陽南宮發生了一件事情。
原來劉邦當了皇帝,僅兩個月內就分封了功臣20多人,但還沒被封賞的就老大不樂意了。一天,劉邦在洛陽南宮與張良說事,偶爾向外一看,發現外面三五成群地坐著些武官,大家嘀嘀咕咕的。
劉邦就問張良:「怎麼回事?」張良看了看嚴肅地說:「他們要謀反!」劉邦驚問:「你怎麼知道?」張良答:「陛下,這些人有功,可還沒有得到封賞,不平則鳴矣!所以要謀反!」劉邦搓著手說:「這可怎麼辦?」
張良想了想後問劉邦:「您說出一個人來。這個人是您最厭惡的,而且群臣都知道您最恨他。」
劉邦說:「那就是雍齒了!」雍齒是劉邦的老鄉,是個典型的「牆頭草」:他先跟隨劉邦起義,後來見項羽勢力大,就跟了項羽,還在幾次戰鬥中差點結果了劉邦。不久他看劉邦幹得不錯,又歸順劉邦。雖然雍齒戰功不凡,但劉邦對他始終心懷怨恨,大家對此心知肚明。
張良就對劉邦說:「請陛下馬上封賞雍齒吧。」劉邦第二天就封雍齒為什邡(fāng)侯。果然,那些想鬧事的將軍一看雍齒都被封了侯,就說:「雍齒都能封侯,我們就不用急了,封侯是早晚的事。」
張良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呢?僅僅是幫助劉邦平眾怒嗎?不是!他是想提醒劉邦一條治國安邦的「黃金法則」——治國一定要講究公平、公正,如此才能服眾。這也是管理工作中的「黃金法則」。
而且張良給領導提意見的方法也很有智慧。古代給皇帝進諫的方式有三種:直諫、勸諫和諷諫。直諫,直接講,像魏徵對唐太宗;勸諫,勸告,口氣就委婉了,像管仲對齊桓公;還有就是諷諫,是用語言來暗示,像戰國時鄒忌諷諫齊威王。張良就是採取了第三種方法。
推薦閱讀:
※詠張良
※漢留侯·張良的——智慧人生路
※為什麼劉邦尊稱張良為「子房」,對韓信、蕭何卻直呼其名?
TAG:張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