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培養真正能說法、弘法的人才比蓋廟、造大佛像的功德大

來源:凈土釋疑網 錄入時間:2013-09-21 07:08:55關鍵字:早晚課,定課,念佛,往生,帶業往生,五念門,造像,佛教大學,培養弘法人才,功德,文鈔
【 點擊數:133 】 【字體:大中小】 【收藏】【列印文章】

摘自凈空法師《凈土大經科注》第443集 2013年9月15日講於香港

初學的時候要有定課;定課不貪多,要跟自己生活習慣能相應

  「又《安樂集》云:『稱名亦爾,但能專至,相續不斷,定生佛前。」

  《安樂集》裡面所說的,跟《無量壽經起信論》講的意思完全相同。彭際清居士在《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念佛,最初的時候要有定課。初學,定課不要多,少定一點,以後慢慢增加,這樣好;如果定得太多,做不到,往後常常往下減少,這個不好!不貪多,要跟自己生活習慣能相應,自己決定能做得到。那麼一天一千聲不難,分為早、晚課,這個容易!無論是散課、是定課,隨其念力,統統能往生,《觀經》上所說的。

  那麼《安樂集》裡面也有這個相同的話,「稱名亦爾,但能專至」,「專至」這兩個字很重要。誠,真誠到極處。「相續不斷」,依照四十八願,十句相續不斷,功德都不可思議。十聲佛號。

我們就著相「念」,也能往生

  「今勸後代學者,若欲會其二諦,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門。」

  「二諦」是「真諦」、「俗諦」。智慧,知道一切法如幻如化,沒有一樣是真的,這是智慧,這是屬於「真諦」。雖然知道一切法不可得,而仍然能夠繫念相續不斷,真正把這句佛號放在心上,不讓它中斷,這是功德門,這是「俗諦」。而不是「一切法如夢幻泡影」,我這個佛號不念了,西方極樂世界不必去相信,不必發願求生,那就錯了!為什麼錯了?你雖然知道念念不可得,這一句話你並不是真正懂得。念念真的不可得,佛為什麼要說它?佛難道不知道念念不可得嗎?知道!念念不可得是「理」,一心繫念是「事」。「理」,是「事」之理,「事」,是「理」之事,不能著相。你認為念念不可得,你執著這個相了,這是「法執」,是不是智慧?不是智慧,依舊屬於情執。真正智慧,他念佛不間斷,「阿彌陀佛」念佛不間斷,諸佛如來念「阿彌陀佛」也沒有間斷。兩邊不執著,這就對了。

  佛跟你說「兩邊」,是教我們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明白之後,「空」、「有」兩邊都不執著。我雖然念佛,天天念念相續,與「空」的意思相不相應?相應。為什麼相應?「念而無念」就相應了。「無念而念」,不是無念就不念了,那就錯了!

  佛經的意思很深,很廣,不能夠一知半解,一知半解一樣誤事。今天的事情該不該做?該做!認真去做,做了之後別著相。我們真正做到不著相,那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那是不起心、不動念,太難了,我們做不到。那我們就著相「念」,也能往生,我們的目的只要往生。著相、不著相放在一邊,不要去理會它,我就是求生凈土。向上一著,更深的境界,到極樂世界再學,這個方法好!而且非常可靠、非常穩當。要把這樁事情看作第一樁大事來辦。智慧、功德都要顧到,一切諸佛如來無量劫修積無量無邊的功德,阿彌陀佛以這個功德來加持我們。十方世界每一個念佛的眾生靠什麼?靠阿彌陀佛的本願,靠阿彌陀佛的功德加持,才能夠順利得生凈土。我們對阿彌陀佛感恩!感恩怎麼表現?真正依教奉行,就是「信、願、持名」,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感恩。不能往生,就辜負佛陀恩德。決定要去!

帶業往生,一定要懂得是帶過去的,不帶現行的

  「若始學者。」

  開始學佛的人。我們都算是「始學者」,為什麼?

  「未能破相。但能依相專至,無不往生,不須疑也。」

  這都是《安樂集》裡頭告訴我們的,決定不懷疑這個法門帶業往生。我們選擇這個法門,就是為這個原因。我們的業障習氣斷不了,我們帶著往生。帶著往生,一定要懂得,是帶過去的,不帶現行。「現行」就是你現在就犯過,這個不可以。昨天以前犯過都可以。今天不能犯過失。過去的可以帶,現前的不能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心就定下來了。

  「『依相專至,無不往生』。此實為眾生度生死海之指南針也。」

  這個法門不容易遇到;遇到,很難講清楚。我們看古大德的註解跟念老的集注來相比,念老講清楚了、講透徹了。那我們這樣的根性,必須要搞清楚、搞明白,我們才不懷疑。沒有真正搞清楚,總是有疑問在裡頭,這個疑問是障礙。最怕的是臨終的時候,這種障礙現前,我們這一生往生的機會就沒有了。這是我們感謝黃  念祖老居士的原因。他的六年沒有白辛苦,真的度不少眾生。

  「上廣引經論,以明持名念佛殊勝利益。至於持念而雲專念,更雲一向專念者。」

  特別加強這一句。

  「如《觀念法門》所云:『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上、中、下裡頭各有上、中、下,各個上、中、下裡頭又有上、中、下,千差萬別。

  「佛陀慈悲,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

  「『問:五種因緣(指五念門),皆是凈業。何特於念佛行,專置一向之言耶?」

  「五念門」,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名數。

  《往生論》所說,念「阿彌陀佛」五種之門:

  一、禮拜門,以身業而向阿彌陀佛之形像禮拜也。

  我們早晚課誦,家裡面供有阿彌陀佛的像,無論是塑像、畫像都可以,朝暮課誦的時候禮拜。有人早、晚禮佛三百拜,很多人修這個法門。我在年輕的時候,沒出家,跟懺雲法師住茅棚,他給我定的早、晚課就是三百拜。

  中午午飯之後經行,經行是繞佛,大概半個小時。經行完畢之後拜兩百拜。我跟他在一起住四個半月,每一天八佰拜。其餘的時間看經、念佛。我看經,念佛的時間不多,因為茅棚裡面住著五個人,包括我自己一個;出家人三個,懺雲法師、達宗法師、菩妙法師,現在都不在了;還有朱鏡宙老居士。年輕人就我一個,所以我在那裡做義工。義工只有我一個人,什麼事情都是我來做。我年輕,有體力,動作很快,還能照顧得到。這五個半月,每天八佰拜,對我以後來講影響很大,這修福,在道場修福。過去生中沒修過福報,離開工作,有這個機會,奠定往後有這點福報的根基。

  懺雲法師沒有教我經教,只教我自己讀書。《彌陀經》三個註解念完了,蓮池大師的《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幽奚大師的《圓中鈔》,那個時候讀的。另外還讀了一部《印光大師文鈔》。《文鈔》好像只讀完正編,續編沒有。續編以後到台中,李老師教我學印光法師,送我一套《文鈔》,續編也看了。

學凈土,甚至於在末法時期學佛,印祖《文鈔》不能不讀

  在那個年代,台灣印光大師的《文鈔》只有這四本,正編兩本,上下冊;續編兩本,上下冊。現在好,現在統統出齊了,現在還有第三編。學凈土,甚至於在末法時期學佛,這個書不能不讀。這個書要是不讀的話,許許多多的事情你沒有能力辨別,到底是邪還是正,是善還是惡,辨別不清楚。所以印祖的遺教對現在修行人大有幫助。無論學哪個宗派,學哪個經典,要以它做基礎。他是近代人,雖然是文言文,很淺顯的文言文。學文言文,用這個做課本,也非常好。真正學這個,我覺得讀《印光大師菁華錄》,前人都把好東西抄在一起,這一本。這一本應該要背誦,份量不多。能背誦這一點,我相信對古文有很大的幫助。

  二、讚歎門,以口業而稱「阿彌陀佛」之名也。

  「稱名」就是讚歎。一切時,一切處跟人交往,口頭不離「阿彌陀佛」。這就是有意無意用「阿彌陀佛」供養對方,久久他也會念了。他見我們,也會合掌——「阿彌陀佛」。講經,講凈土三經,五經,都是稱讚。把凈土理論、歷史、方法,都能夠講清楚,講明白。聽的人相信了,好事情!他真正相信,真正發願求生,就是度一個眾生成佛。

  三、作願門。

  作願門就是發願求生凈土。

  「願生於彼國土也。」

  四、觀察門,以智慧而觀察土之十七功德,佛之八種功德,菩薩之四種功德也。

  這就是《往生論》裡頭二十九種莊嚴。我們要常常記在心上,不要打妄想。要想就想這些事情,想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想其他的就錯了。

  五、迴向門,願以自己之功德回施於一切眾生,彼此皆成佛也。

  這個五條都稱之為「門」。

  「門為入出之義,前四門為入,於安樂凈土之門,後一門為出,於利他教化之門,故通名為門。」

  合起來稱為「五念門」,天親菩薩教我們的。也就是說,他是用這個方法求生凈土的。他把他的修學的方法介紹給我們。這個人提出的問題,這都假設的。「五念門」,五種都是凈業。

  「何特於念佛行,專置一向之言耶?」

  這就是這五門裡頭特別重視「一向專念」。這為什麼?

  「答,此有三義:一、謂諸行為廢而說,念佛為立而說。」

  「諸行」有時候忘掉了。忘掉,我們這一生往生的緣就斷掉了。抓住「信、願、持名」,特別叫我們「一向專念」,一個方向,一條路,一個目標,決定得生。

  「二、為助念佛之正業,而說諸行之助業。」

  一切念佛門裡頭,特別著重「一向專念」,正助雙修。

  「三、以念佛而為正,以諸行而為傍。故云一向也。」

  特別著重這個。

  ……

  你跟這些經論特別有緣分,很喜歡,它能幫助你斷疑生信,加強你的正念,這好事情,這個不算夾雜。如果放棄念佛法門,修學那個法門,那就錯了!無論讀什麼經,我還是修念佛法門,把這些經論統統迴向西方極樂世界,這就對了!

  下面:

  「《無量壽起信論》更彰此旨。」

  「彰」是彰顯,講得更清楚、更明白,就這個宗旨。

  「論曰:『行者既發菩提心,當修菩薩行。於世出世間,所有一毫之善,乃至無邊功德,悉以深心至誠心,迴向極樂。亦得名為一向專念』」。

  彭際清所說的,值得我們相信。這不是普通居士,確實有成就的、有來歷的。一生專修凈土,給《無量壽經》做了一個註解,就是《起信論》。裡面確實有很多獨到的見解,講得非常好。

「無邊功德」指的是培養人才,傳承正法,幫助正法久住世間

  發菩提心,應當要修菩薩行。菩薩救苦救難,所以「於世出世間,所有一毫之善」——小善,也不要放棄,也要認真去修,「乃至無邊功德」——大善。

  「無邊功德」指的是什麼?培養人才,傳承正法,幫助正法久住世間,普令眾生有緣分聽到這個法門,這是無量功德。那麼在現前這個世界,這個是大事,不是小事。佛法衰了,如果疏忽了,佛法可能會滅了。蓋廟,塑佛菩薩的形象,不重要!造一尊大佛,人家都認為這是大功德。「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你要培養真正能說法、弘法的人才,這功德大。比蓋廟的功德大,比造大佛像的功德大。所以辦學,我們希望能辦一個真正合格的佛教大學,聘請真正有德、有學的這些大德,在家、出家都可以,來教導底下一代。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翻譯成不同的文字,南傳的巴利文,佛陀在世就有巴利文,所以南傳經典統統都是用巴利文寫的。當然,集結經藏是佛滅度之後,佛並沒有看到。北傳的這一支,主要是中國人翻譯的,漢文。那麼從中國再往周邊傳的,有韓國、有日本、有蒙古,這北傳的。唐朝的時候,文成公主嫁到西藏,把佛法帶到西藏,西藏才有佛法。那麼西藏跟印度很近,印度的密教就傳到了西藏,用藏文書寫的。所以現在佛的經典是三種語系:漢語、巴利語跟藏語。

  那麼這三個系裡面所擁有的經典,相同的不少,也有一些不相同的。像大乘,巴利文就沒有。那麼巴利文的經典,我們漢文翻譯的,大部分他們的經典,我們中文有;還有小部分我們沒翻過來。藏文經典裡面也有我們漢文沒有的,巴利文沒有的。漢文經典裡面是非常豐富,古德對於這個非常重視。所以這些典籍,不同語文的典籍,應該把它整理出來。我們要培養這些人才,他們能夠通達這三種語言。那麼還要一種將來在國際上弘揚,英語不能少,一定要學習。如果是要幫助阿拉伯的,幫助他們認識佛教,阿拉伯語也很重要。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現在就得練順不起貪念、逆無有嗔恚的忍辱功夫
口業(凈空老和尚開示2016/5/15)
凈空法師:對這個名號深信不疑
凈空法師:大富大貴從哪裡修來的?
凈空法師:隨緣恆順,順水推舟,一點都不費力

TAG:人才 | 凈空法師 | 法師 | 佛像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