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在中東出手欲抬高油價 令中國與俄長期能源合作|俄軍|戰機|石油

俄羅斯用白磷彈空襲恐怖分子

1/7據台媒報道,俄國總統普京疑似用白磷彈空襲IS首都拉卡,他提到要動用所有裝備,以確保俄軍在敘利亞的作戰攻擊。白磷彈在接觸到人體後,會穿透皮肉,然後再深入骨頭,造成可怕的傷害。|評論(672)國際先驅導報12月11日報道 12月4日,備受矚目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部長級會議未能傳出減產的「好消息」,相反,以沙特為首的中東產油國堅持,將繼續保持每天約3150萬桶的產量。在全球市場供大於求、美元持續走強的背景下,歐佩克拒絕對原油產量限額做出調整,無疑預示著國際油價還將持續下跌。最終跌破40美元一桶或許只是時間問題。受此影響,盧布近日又應聲貶值,油價低迷對能源出口依存度較高的俄羅斯的影響恐怕將日益加劇。尤其,在西方制裁、俄土鬥氣、敘利亞空襲的背景下,此輪油價震蕩顯示出濃厚的大國博弈色彩。「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整個世界」——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這句話一直是「石油圈」里的至理名言。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石油不過是工具,經濟不過是手段。從克里米亞脫烏入俄到敘利亞戰爭,世界格局之變才是大國紛爭的焦點和關鍵。只是,油價持續走低恐會突破對決各方所能承受的風險。在這場石油亂戰中,誰都無法獨善其身。敘利亞在全球能源市場上,始終就是一個小角色。即便是2002年敘利亞達到原油產能的最高峰值,產量不過3370萬噸,與海灣國家中的沙特5.34億噸的產能以及和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聯酋超過1.5億噸的產能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敘利亞內戰爆發後,敘原油產量已跌至2014年的160萬噸。但是,敘利亞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中心地區,西鄰地中海,北接土耳其,東邊與伊拉克交界,南邊是約旦、黎巴嫩和以色列,對於中東石油國家的地緣政治影響非同一般。而早在一戰、二戰,或許更早,歐洲人就有一個夢想,建設一條通往海灣國家的石油戰略大通道,將當時英美控制的石油運往歐洲。這條路徑的建設幾乎無法避開敘利亞,當然,敘利亞背靠的俄羅斯,自然更不會允許這條路徑被打通。從這個意義上看,敘利亞內戰表面上是宗教和所謂「民主」的紛爭,實質上則是產油國利益衝突的激化。事關「中東-土耳其-歐洲」油氣通道「中東-土耳其-歐洲」油氣通道,對歐洲和海灣石油國家而言,重要性已經越來越迫切。2014年歐盟原油消費5.93億噸,其中從前蘇聯地區進口的原油就達到2.96億噸,占其需求的50%;而歐盟2014年消費天然氣3869億立方米,其中1477億立方米來自俄羅斯,佔38.2%。近年來,歐洲國家一直試圖減縮對俄羅斯能源進口的依賴。今年11月,歐盟委員會(EC)還曾猛烈抨擊計劃連接俄羅斯與德國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認為這條管道將增強俄羅斯出口可能性並將加深歐洲對俄羅斯資源的依賴。擁有巨大能源需求的歐洲也是阿拉伯海灣國家早已垂涎的市場。隨著新能源和各種節油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美國頁岩氣革命之後,世界市場對於海灣石油的需求迅速萎縮,為阿拉伯世界帶來了新的危機感。因此,打通「中東-土耳其-歐洲」油氣通道,讓中東產油國的利益得以保全關乎海灣國家的未來。而土耳其一方面缺乏能源,另一方面如果這一大通道貫穿土耳其,那麼土無論在穆斯林世界還是在歐盟,都將越發舉足輕重。各方利益衝突激化的結果,以至於一些勢力不惜藉助極端組織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地緣政治爭鬥裹挾市場落差12月4日歐佩克會議之後,產油國利益衝突的矛盾愈發顯得白熱化。陣線一方,俄羅斯2014年的石油產量是5.34億噸,自身消費1.48億噸,出口達3.86億噸,而與俄羅斯具有利益一致性的前蘇聯國家的整體石油出口達到4.39億噸。伊朗曾經在1974年出口石油達到2.85億噸,今天仍擁有探明原油儲量217億噸,但2014年出口原油僅7600萬噸,迫切渴望增加原油出口。伊拉克1979年「兩伊戰爭」期間的原油產量曾經達到1.72億噸,幾乎絕大部分用於出口。到2014年在國外石油公司的幫助下,產量雖已達到1.6億噸,但是由於油價的下跌,加之戰後重建和打擊「伊斯蘭國」的需要,也迫切希望增加石油出口來增加美元收入,因為它手中的探明儲量也有202億噸。陣線另一邊的沙特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出口國,2014年出口超過4億噸;2014年,沙特的盟友阿聯酋產量1.67億噸,科威特1.5億噸,卡達8382萬噸,安曼4622萬噸,這些原油主要用於向國際市場出口。美國雖然不是一個原油出口國家,但美國從2008年的原油產量3億噸增至2014年的5.2億噸,僅僅用了6年。而其探明儲量從37億噸也增加到了59億噸。與此同時,各種節油和替代技術已經幫助美國在過去10年中減少原油需求超過1.03億噸。這一增一減,美國的原油進口減少了2.83億噸;同期歐盟也減少了1.33億噸需求。上世紀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之後,油價曾一度飆升,高油價促進的以天然氣熱電聯產、節油汽車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使全球石油需求和價格出現長期低迷,油價從1980年的36.83美元/桶,跌至1998年的12.72美元,幾乎跌掉2/3。而今天的情況幾乎就是當年的再現。2008年國際油價一度上漲到147美元/桶。高油價繼續促進各種節能和替代技術的快速發展,如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和智能電網,以及非常規油氣技術的發展使油價迅速下跌。國際市場對於油價的預期迅速變冷。當市場的落差被裹挾進地緣政治的爭鬥後,這場石油亂戰只會愈加複雜並且難以預測。沙特等國無法獨善其身今年9月底,俄軍進入敘利亞打擊「伊斯蘭國」,一箭數雕。不僅穩住了巴沙爾·阿薩德政權,加強了俄在中東的軍事存在,在美國在中東地位不穩的時刻及時填補了空缺,還加強了與法國、德國等歐盟國家的戰略合作,緩解了因烏克蘭問題與歐盟的衝突。而最大的戰略目標——維持敘利亞的戰略地位,形成與什葉派穆斯林為主導的產油國的統一戰線,分裂沙特主導的歐佩克,加強對未來全球石油的主導權。在中東製造衝突,製造恐慌,提升全球的油價,促進中國等國家與俄羅斯的長期能源合作。但12月土耳其以「常規訓練」為名,將重裝坦克部隊跨境深入伊拉克。這一行動未得到伊拉克政府的許可,但美國政府給予默許。此前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也凸顯出俄羅斯鞏固在中東地位的同時面臨高風險。再加上西方制裁、油價下跌,一連串事件的結果,使得盧布兌美元匯率一度跌至紀錄低位,俄羅斯經濟今年二季度同比萎縮4.6%,陷入2009年來最嚴重的衰退。然而,沙特等中東產油國也勢必會為低油價付出高昂代價。沙特2015財年的預算出現了386億美元的赤字,自2011年以來首次編製了赤字預算。同時2014財年決算5年來首次出現赤字,數額高達175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油價暴跌導致的財政收入減少將令沙特2015財年的赤字達到至少1000億美元。沙特政府目前每月發行約200億里亞爾的、名為「開發債」的政府債,這是自2007年以來沙特首次發行政府債。IMF在今年10月發表的有關沙特經濟的報告中認為:「該國目前實施的政策難以在中長期上對重建財政發揮作用」,並警告說「如果繼續實施該政策,該國的金融資產可能在5年內耗盡」。此外,在IMF的報告發表9天以後,美國大評級公司標準普爾公司將該國的長期國債由「AA-」下調一級到「A+」,國際社會對沙特財政受到油價下跌的巨大影響持嚴峻態度。油價下行壓力增加,前景叵測隨著伊核問題的和平解決,針對伊朗石油出口的禁令將在未來一段時間解除,伊朗此前承諾,將每天至少多出口原油50萬桶。鑒於國際原油市場已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伊朗入市後,預計石油過剩產量將達到150萬至200萬桶每天。在歐佩克、俄羅斯不減產的情況下,伊朗要收復能源失地勢必提供大幅價格優惠,這也將進一步促進國際油價走低。據世界銀行預測,今年國際能源價格將比去年低43%。布倫特原油2016年價格預期也從57美元下調至53美元。而一些銀行分析師也預測,當前國際油價已接近2008年經濟危機後的最低值,今後或將探底2004年時的油價水平。在這種背景下,沙特等國仍拒絕減產,被認為也希望藉此打壓美國頁岩油的市場份額。據統計,美國大多數頁岩油企業的成本約在45美元,所以如果油價持續走低,其生存並非不面臨問題。不過,不同於俄羅斯,頁岩油相關行業僅佔美國經濟總量的1%,影響非常有限。話雖如此,鑒於中東亂局還將持續發酵,每個涉事國家的利益各不相同,而彼此爭奪和利用的又是前途叵測的石油。誰輸誰贏,還要留待時間揭曉。(作者系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新浪軍事)(編輯:SN100)
推薦閱讀:

先知「聖裔」統治下的約旦哈希姆王國 - No.6最古老的中東地圖
反美怒潮席捲中東 美國夢破「阿拉伯之春」
阿拉伯國家的富豪們是如何賺錢的?
阿夫林最新動態
這件事塞西說是一次偉大的「勝利」 民眾卻不買賬

TAG:中國 | 能源 | 石油 | 中東 | 油價 | 合作 | 戰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