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畫家系列 ——後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作品集(四)
世界名畫家系列
——後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作品集(四)
121《馬利亞!我向你致敬》
1891 年 油彩.畫布 113.7x 87.7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在畫作的主角慈祥微笑的瑪麗,也可說是豊饒多產的象徵,因為在畫面上小孩依偎在她身旁,腳邊豊富的水果,以及三位少女手勢的描繪,都可見到高更對此女性的敬意。
這幅畫面體現出一種宗教意境與現實的綜合。似乎是在原始秘境中的宗教祈神活動:右邊肩負孩子的母親,穿著鮮艷的紅色塔帕裙,左側中景是幾個祈神的半裸婦女,宛如來自寺院的浮雕一般,在陽光照耀下呈現出原始神性。
背景的色彩斑駁絢麗,沒有透視的平面效果富有裝飾性,人物的表現與環境的描繪都是一種綜合性的暗示。造型富於虛構和象徵意義,以平塗的色彩進行單純的渲染,加強了畫面的神秘性和奇異性。
122《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
1897 年 油彩.畫布 139.1x 374.6 cm 美國麻州波士頓美術館
高更.保羅(1848-1903)為印象派後期法國畫家,由於個性剛強,勇於實踐,故遠離故國,一人只身前往大溪地。為的是在其創作,捕捉原始純樸的生命本質,其作品影響了後來的野獸派。
高更在其創作生涯中,原屬於印象派。但是在後來,他卻為印象派過於重視大自然等客觀景物的描繪,而不注重所呈現的對象之情感,所以獨自發展他與對象之間的感受,及將有關人生的思考,描繪於畫面中。
關於生存的意義這樣的問題,始終回蕩在高更的腦海中,困擾著他的一生。這一根本問題是:「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而問題的答案只能從他所作的畫的形體和色彩中去找到答案。這樣他那充滿著否定、痛苦和破滅的夢想的一生就沒有虛度。
高更第二次到大溪地所作的這幅畫,是畫家對這一問題開展的成果和見證,體現了他超越繪畫界限的願望,以彩色和形體來揭示人類靈魂、疑困、希望和失望的悲劇。
因而「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在某種意義上,成了高更的藝術遺囑。也許用他自己的話比任何其他東西更能幫助我們去理解其意義和激清。
在這幅巨畫里:「我們往何處去?」一隻荒唐的怪鳥作出結論,何處即是靠近一個老婦的死亡的地方。
「我們是什麼?」日常生活中,人本能的自問,這一切究竟意味著什麼?
「我們從何處來?」是源泉?是童年?是生活開始?
這隻鳥是在標題所提出的問題的大範疇里,把低級動物與有智慧的動物相對比,來結束這首詩篇的。在一棵樹背後,兩個穿著暗色服裝的陰森森的人,在智慧之樹旁安放了知識所造成的痛苦的筆記,這種痛苦是與被人類看作天堂和未開墾的大自然中生活的普通人相比而言的,他們不走向生活的幸福。」﹝給莫里斯的信,1901年﹞。
1899年三月,他曾寫信給評論家安徒烈.豐泰納:「……再談一談這幅畫,裡面的偶像不是作為一種文字的說明,而是一個冷冰冰的人,也許不像野獸形態那麼冷冰冰,也不很兇暴,她在我的夢中,在我茅屋門前與整個大自然融為一體,她在我們原始的心靈中佔主導地位,就我們的起源和未來的秘密包含著籠統的和不理解的因素而言,她對我們的痛苦是一種假想的安慰。
這一切悲痛地在我惱海中回蕩,由於同時修飾和夢想而又沒有就手可抓住的寓意,我的布景也許缺乏文學修養。」
這樣的意念,不光是象徵意義在起作用,高更也借著它,而將之表現在全部的藝術活動中。
123《黃色的基督》
1889 年 油彩.畫布 92.1x 73.4 cm 美國紐約水牛城公共美術館
高更.保羅(1848-1903)為法國印象派後斯畫家,與塞尚、梵谷齊名。其一生為了藝術創作,放棄法國的一切成就,遠赴大溪地一事,成為美術史上為追求理想的著名典範。
高更在他的創作里,起初是傾心印象派的畫風,但是後來他走出自我的風格。由於他未受正規美術教育,所以在表現上較不受學院的束縛,其作品綜合了野性的華麗,天主教的祈禱文,印度教的沉思冥想,歌德式的想像以及晦澀微妙的象徵主義,構成了與其他藝術家不同的綜合風格。
1889年創作的『黃色的基督』里,高更刻意的以原始風味以及遍布畫面的黃色調,來描繪這個藝術史上著常見的題材。
在畫面上布滿象徵意義,譬如,強調基督形象的偉大和屈膝蹲伏的不列塔尼婦女的崇敬。在這作品他也將寓含宗教歷史意味的藝術和不列塔尼當地的景色相互融合,形成了不同於一般宗教畫作般的嚴肅,但也有另種特色呈現。
這幅畫是參照離阿凡橋一公里的特雷悔多教堂里的一個木製的彩色耶穌受難像畫成的。從1888至1891年期間,高更愈來愈喜歡非自然主義的色調,如果我們不知道這是直接從激情中產生的話,我們有時會感到這種色調是很武斷的。這種帶有含意的色彩均勻地塗在構圖單純而又平衡的畫面上,從而加強了它的象徵意義。
「黃色基督」的構圖、素描和形體的安排、色彩的選擇和調配使之成為這一風格意義深長的典範。高更對他所有的畫都是這樣做的,當然某些作品體現了技法上的一些變化。
這些變化,通常源自畫布的作用,因畫布的網狀結構常常能顯示出色彩是細塗的,還是有意要讓顆粒表現出來的。
高更直接用硃紅色或雲青色塗在畫布上做為底色,來勾畫輪廓。然後,他畫背景和人像,並用大片均勻、對比鮮明的色彩塗在人像側面,使輪廓更加突出。
124《靜物.曼陀林》
1885 年 油彩.畫布 64x 53 cm 法國巴黎奧賽美術館
高更並不是笫一個畫此樂器的人,在19世紀時的浪漫主義畫家已有人畫過。除了曼陀林外又加上了中國的瓷盆及日本的牡丹花。
這多種他國產物的使用題材,使得這幅畫摻雜了各國的情趣,成為一個文化的拼盤。也由此可見當時社會對異國情趣的興趣。
125《用餐- 香蕉》
1891 年 油彩.畫布 73x 92 cm 法國巴黎奧賽美術館
這是一幅流露溫馨調子的畫,高更雖然宣稱他已完全融入當地的生活,但在這幅作品裡,他要求小孩子規規矩矩的坐好,在類似西方藝術史上最具宗教象徵的晚餐桌前用餐,展現出西洋文化薰陶的背景。
126《妳何時嫁人》
1892 年 油彩.畫布 101x 77 cm 私人收藏
高更.保羅(1848-1903)為法國印象派後期畫家,他排斥印象派的寫實手法,偏好表現幻想性的題材。由於長住大溪地,而創造出樸素天真的畫風。
高更在其創作發展受到瓶頸之時,他選擇自我放逐、並長居於大溪地。對他而言,這樣才可以擺脫文明社會所有的束縛,使其生活簡化單純,尋求創作的靈感與動機,讓心中對生命的真實感受與思考,得以完整呈現。
1892年創作的『妳何時嫁人』是一幅裝飾性很強烈的作品,鮮艷而大膽的色彩,僅僅以藍、橙和綠色在畫面上互相陪襯。而這樣也使得畫面中的主角,更加的顯著,及若有所思的眼神,不僅使得欣賞者對畫中女郎的心意,有了猜測之興趣。
127《消遣》
1892 年 油彩.畫布 75x 94 cm 法國巴黎奧賽美術館
這是高更在1890年專註的題材之一,也就是大溪地婦女的生活記錄。在畫面上所安排兩位女性人物,她們的姿態猶如相互依偎的雕像一般,流露出女性之間的濃厚情誼,另外紅色的小狗,在這宛如與世隔絕的地方,象徵著與人類的和諧關係。
在從黃色到各種深淺不同的綠色的色彩結構中,現出兩位婦女的輪廓,象低浮雕一樣出現在背景上。雖說是線造型,但人物頭部和手臂卻是以微妙的明暗變化來表現的。
在這幅作品中,煞費苦心杜撰的神話已蹤影全無,藝術家的造型結構理論,服從於表現主題的極端快樂,雖然色彩的和諧和從前的作品一樣可愛,繪畫的空間和從前一樣封閉而有限制,然而這個有立體感的人物浮雕般的投影,與古典浮雕的新古典神態,拉上了關係。
128《手捧水果的女人》
1893 年 油彩.畫布 92x 73 cm 俄羅斯聖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館
這是高更在大溪地後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在此時他已開始走向對生命的起始和終點的探討,思考著自我,或者說是人類的處境與未來。
在畫面上有一婦人手捧著的果實,這是象徵女性孕育生命的天性,但也同時暗示生命的起源。
129《不列塔尼的風景》
1894 年 油彩.畫布 73x 92 cm 法國巴黎奧賽美術館
高更提倡繪畫應表現、觀念、氣氛、情感,排斥自然主義的寫實方法,並且不能完全以光與顏色的變化,來呈現視覺的感受。而是必須顧及對象本身的思想、情緒的表現。
1894年『不列塔尼的風景』是高更返回法國時期所創作的,這一幅作品在表現上,仍延續大溪地時的線條和色彩。他將法國鄉下風光以熱帶的強烈色彩,例如紅色、綠色的對比來作表現。使得整幅作品呈現出熱帶異國風味的景色。
130《龐度的房子》
1890 年 油彩.畫布 50.3x 61.1 cm 私人收藏
131《白馬》
1898 年 油彩.畫布 140x 91 cm 法國巴黎奧賽美術館
高更.保羅(1848-1903)為法國畫家,其作品的卓越仍影響近代的不少畫家,例如馬諦斯及畢卡索等,是倍受現代大眾喜愛的一位印象派後期大師。
馬在大溪地是較為罕見的動物,高更曾畫了一系列以馬為題材的作品,後代有些學者認為這是受了竇加以馬為題材的作品影響,但也有學者說,他是想借著馬的白色來表現波利尼西亞人(大溪地土著)對超自然的力量、死亡等觀念的象徵。
1898年創作的『白馬』是一幅構圖優美、光影交織於畫面中的作品。這幅作品有別於印象派藝術家表現馬的方式,以往以馬為題材的作品,常是記錄賽馬場的比賽狀況,或者是以馬的動作為主的寫實作品,但是高更的白馬,卻是以如傳說故事中的美麗形象出現,帶給人們無限的浪漫瑕想。
高更創作的《白馬》是一幅優美、光影交織得當的作品。這幅作品有別於印象派藝術家表現馬的方式,高更所畫的的白馬,以如傳說中的美麗形象出現,帶給人們無限的浪漫等更多的想像空間。
132《兩個大溪地女人》
1899 年 油彩.畫布 94 x 72 cm 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高更.保羅(1848-1903)是印象派後期的法國畫家,在早年並不是從事藝術創作,直至25歲後才投入此一生涯,從此展開其多彩多姿的一生。他的作品影響後來的野獸派。
1890年代高更厭煩了巴黎的文明生活,憧憬原始的部落生活。於是遠渡至大洋洲的大溪地,展開人生的另一個旅程。他對大溪地的喜愛,是因為當地氣候溫和、土地豐腴、又有許多親切無邪的土著婦女。在他到達這裡時,大溪地對他而言,是夢寐以求的桃花源,也是創作靈感的豊富泉源。
1899年創作的『兩個大溪地女人』,是一幅既美麗又動人的作品。畫中充滿了古典的沉靜氣質,當地女性的純真以及自然之美。然而,這幅畫所強調的焦點並不在於女人的臉部,因為臉部都被陰影給遮蓋了。其焦點是應該是在女性的身體上,坦露的乳房,象徵的小麥色肌膚,這都是吸引畫家及欣賞者的目光所在。
高更於1893年回到巴黎,雖然重返過去所熟悉的環境和社會,卻使他大失所望。一年半之後,他又重新踏上去大溪地的路途,決心不再返回歐洲的文明世界。
他作為普通人和畫家的命運,從此寄托在大洋洲的群島上,也在那裡拼博以求得內心的寧靜、安詳。太陽熾熱的光芒,尤其是更適合高更氣質的人群和自然環境助了他一臂之力。因此,每個人物、每幅景色、每個形體和每種色彩都超越了形象的外表而具有更深刻、更真實、更富有宗教色彩和贖罪的意義。
1899年完成的這幅畫也不例外:高更被大溪地姑娘的古典美、姿態和風度所迷住。他想要設法在自己的畫中抓住女性的魅力,突出姿態,使之更富有表情。
面對手持花籃的少女略微傾斜的面容、沉思的月光和無聲的甜蜜引誘,實在難以無動於衷。這兩個少女不僅僅意味著如一籃花般的「奉獻」,而純潔無瑕的女性的裸體形象,是使畫家的心平靜下來的首要的、幸福的和潔白的富生命力的形像。
更甚者,這一奉獻也是用具有神秘的誘人力量的無聲的語言奉獻給我們每個人。畫家的風格和形體、色彩、構圖結合在一起,使觀眾參與富有思想內容的情景,進入到畫面所展示的美好世界之中,以求得片刻的幸福。
133《黃色背景的三名塔希提婦女》
1899 年 油彩.畫布 68 x 73.5 cm 俄羅斯聖彼得堡市國立冬宮博物館
134《景觀與狗》
1903 年 油彩.畫布 73.5 x 92.5 cm 以色列耶路撒冷博物館
135《阿爾勒的農莊》
1888 年 油彩.畫布 91.5x 72.5 cm 美國印地安納波利斯美術館
136《窗邊瓶花》
1881 年 油彩.畫布 19x 27 cm 私人收藏
137《靜物與拉瓦爾》
1886 年 油彩.畫布 46x 38 cm 美國印地安納波利斯美術館
138《草地上的牛和馬》
1885 年 油彩.畫布 59.7x 72.5 cm 私人收藏
139《什麼!你在吃醋嗎?》
1892 年 油彩.畫布 66x 89 cm 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專科學院
140《芒果與芙蓉花的靜物》
1887 年 油彩.畫布 32.5x 47 cm 私人收藏
141《葛羅奈克的饗宴》
1888 年 油彩.畫布 38 x 53.2 cm 法國奧爾良美術館
142《有孔雀的風景》
1892 年 油彩.畫布 115 x 86 cm 俄羅斯莫斯科普希金美術館
畫的右半部分大量渲染濃重的土紅色,這像是一種常用於耕種酸性土壤,真實地反應了人們的質樸生活,左邊大部分是熱帶森林的景象。
在黃昏午後,在房子的外面,一個男人等來回家的妻子;一顆椰子樹在住宅一側;一處裊裊翠煙升起,旁邊光著膀子的男人在用斧子劈柴燒火。一對雌雄綠孔雀悠閑地出現在畫的最前端,在鄉村小路口上。
143《三個大溪地人》
1899 年 油彩.畫布 73 x 94 cm 英國愛丁堡蘇格蘭國家畫廊
大面積平塗色塊的裝飾畫法,使土著人民在強烈的陽光下晒成的棕赭色皮膚,與鮮艷的裙子構成了鮮明的色彩對比。高更把這裡的熱帶原始園林簡化,然而強化了氣氛。這幅畫上的異國情調,濃郁的自然景物,沒有透視感,沒有色彩的層次,充滿著主觀的裝飾味道。
144《布列塔尼風景》
1894 年 油彩.畫布 73 x 92 cm 法國巴黎奧塞美術館
145《靜物》
1899 年 油彩.畫布 61.5 x 73.5 cm 挪威奧斯陸國家藝術博物館
146《沐浴的地方》
1889 年 水粉.水彩.粉彩.金漆.紙.木板 私人收藏
147《永不再來,大溪地》
1897 年 油彩.畫布 83.7 x 139.1 cm 英國倫敦可陶德學院畫廊
148《大提琴手謝內克魯德》
1894 年 油彩.畫布 73.5 x 52.5 cm 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美術館
149《大溪地的水果聚會》
1899 年 油彩.畫布 128 x 190 cm 俄羅斯莫斯科普希金美術館
150《在窗口前的水果、碗和啤酒杯》
1890 年 油彩.畫布 50.8 x 61.6 cm 英國倫敦國家畫廊
151《你何處去》
1892 年 油彩.畫布 96 x 69 cm 德國斯圖加特國家藝廊
152《惡魔的話》
1892 年 油彩.畫布 91.75x 68.42 cm 美國華盛頓區國家畫廊
153《吉他手》
1894 年 油彩.畫布 90x 72 cm 英國倫敦國家畫廊
154《不列塔尼的收穫》
1889 年 油彩.畫布 93x 73 cm 美國科特蘭學院畫廊
155《大溪地漁家女》
1891 年 油彩.畫布 71x 90 cm 德國柏林國立博物館
156《不列塔尼風景》
1888 年 油彩.畫布 89.3 x 116.6 cm 日本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
157《不列塔尼的女孩》
1889 年 油彩.畫布 71.5 x 91.5 cm 丹麥哥本哈根卡爾斯伯美術館
158《高貴死亡》
1892 年 油彩.織布 45.1 x 74.3 cm 美國加州保羅蓋茲美術館
這幅《Arii Matamoe》,高更在畫布的左上方分開題寫Arii和Matamoe。Arii和Matamoe是塔希提語(Tahitian words ),前者意為高貴,後者指「沉睡的眼睛」,意「死亡」。
159《桌上的鮮花與碗里的水果》
1894 年 油彩.畫布.紙板 43.2 x 62.9 cm 美國麻州波士頓美術館
160《自畫像》
1888 年 油彩.畫布 45 x 55 cm 荷蘭阿姆斯特丹梵谷美術館
推薦閱讀:
※丙申雑稿
※2017年第9期(總第29期)||《紅包社課》||獲獎作品集錦
※Crosscurrent Project面料改造(一)——加法
※[TOP5巡禮]英國工業設計最頂尖的5所院校
※【譯】設計作品集?你需要明白這8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