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蓓:開學啦!小盆友不想去上學怎麼辦
肖蓓
發表時間:2015-09-01 08:05:47
幼兒園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了,美美媽媽的焦慮情緒也開始蔓延,「美美從未離開過家,能否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環境?」「美美性格比較安靜,能否融入集體生活?」「美美在家吃飯有時還需要大人喂,在幼兒園沒人喂飯怎麼辦?」「美美不愛睡午覺,是否會被老師批評?」……
為了讓美美儘快融入集體生活,媽媽正在抓緊最後時間給美美進行「惡補」,除了吃飯、睡覺的習慣培養外,還經常鼓勵美美大膽交朋友,甚至教唱歌曲「幼兒園老師像媽媽」!
的確,幼兒園入園,對父母和孩子來說都是生活中一個重大的艱難挑戰。孩子初入園,脫離家庭,走入集體生活是幼兒社會化成長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猶如是「第二次斷奶期」,是孩子生活中的第一個重要轉折,也是人社會化的初始階段,更是孩子人生經歷的第一個里程碑。
情緒焦慮、反覆哭鬧、沉默不語、尿褲子……很多孩子在入園最初階段都會出現這樣的焦慮行為,孩子的焦慮情緒反過來也影響著成人,焦慮情緒在整個家庭蔓延。
如何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症?孩子入園之前需要做哪些準備?聽聽最有經驗的幼兒園園長怎麼說。
第一天上學的幼兒園小朋友接受記者採訪,笑著笑著哭了。部分設備無法播放視頻請點擊這裡觀看
分離焦慮很正常
「我從事學前教育36年,每年都會遇到入園焦慮的情況,不過,像這樣焦慮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南西幼兒園園長洪曉琴講了一個典型的案例。
這個孩子暫且叫他「大寶」,最初來幼兒園時,每天都是外婆、媽媽、保姆、姨婆四個人一起送。家長抱著大寶到了幼兒園,孩子仍然不下地,一旦放到地上,就滿地打滾,哭著爬著追過來,家長看不下去只得抱著孩子上幼兒園,導致全班的活動都無法正常進行。
面對這樣超級黏人的小孩,幼兒園老師付出了極大的耐心,並採取巧妙的策略。首先,送孩子的家長逐漸從四個人減少到兩個人,慢慢由父母替代最黏的外婆接送,最後到一個人。足足有一個月的時間,家長一直陪著上學,孩子才能慢慢從家長的身上過渡到坐在家長旁邊,再慢慢到家長看著孩子跟小朋友玩耍。前後足有三個月時間,孩子最終慢慢適應了幼兒園。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這樣的焦慮與家庭過度溺愛有直接的關係。」洪曉琴說,「這個孩子三歲前都是在過度溺愛、過度保護的環境中成長,讓他一個月內就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環境,改變三年的教養習慣得有多難呀!」
不過,洪曉琴提醒家長們,入園焦慮是大部分孩子都有的共性,是正常現象,家長不必過分焦慮。孩子從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家庭熟悉的環境,進入到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境,極易產生不確定感和不可控制感,孩子需要面對更多新的成長和新的挑戰,難免會在生理和心理上感覺不習慣,一定的焦慮有助於孩子的成長,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依戀代表孩子大腦發育的水平,形成安全依戀可以建立兒童信任的人格。
但長時間的焦慮則會影響孩子的健康,這也正是許多家長所擔心的,孩子入園的不適同時也困擾著家長,甚至動搖送孩子入園的信心,孩子的焦慮也會成為全家人的焦慮,然而,家長的擔憂、搖擺和焦慮反過來又會強化孩子的焦慮。
焦慮是一種以顯著的負性情緒、緊張的軀體癥狀以及對未來的擔憂為特點的情緒狀態。入園分離焦慮是指孩子離開母親(養育人),進入到幼兒園這個環境時出現的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每個孩子入園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分離焦慮的現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分離焦慮的出現,與孩子的不安全感有關。最初,這種焦慮的出現,是具有特殊的適應意義的。因為,它促使孩子去尋找他所親近的人,或者發出信號,呼喚媽媽的出現。這是孩子尋求安全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家長是孩子最信任和最親近的人,在孩子剛入園的這段時間裡,幫助他適應新的環境,儘快渡過入園分離焦慮期,家長的態度和行為是至關重要的。
反覆哭鬧甚至生病
幼兒園入園焦慮有哪些表現呢?洪曉琴說,主要表現包括情緒、行為變化和生理變化:
情緒方面,孩子初入園時,常常出現不安、情緒波動、哭鬧等現象,並且這種現象出現的時間也是不同的,其中哭鬧還有先哭、後哭、長哭、短哭之分,有離開家門時哭,入園即停等。反覆哭鬧,一般時間為一周到兩周,最長的有一個月到三個月。
行為方面,少數孩子會出現一些行為的變化:依戀增強、行為退縮、膽小、沉默不語、反抗性增強、尿褲子等。
生理變化,主要表現在飲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有分離焦慮症的兒童常出現睡眠不好、做噩夢、講夢話、煩躁不安、食欲不振、頭昏乏力、心悸多汗等癥狀。
焦慮會引起孩子生理上的應激反應,長時間焦慮,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剛入園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發燒、肚子疼、頭痛、胃痛、噁心嘔吐等等。疾病又導致孩子頻繁請假,上幼兒園時「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家庭教養有講究
洪曉琴認為,入園焦慮與孩子的個性差異、家庭教養方式有關,其中家庭教養方式為主要因素。比如對於長期專人照料的孩子,平時吃喝拉撒都需要專人護理,這樣的孩子的依賴性強,對於教養人非常黏,很容易產生分離焦慮,會有特彆強烈的持續反覆性哭鬧。如果是外婆、奶奶帶孩子,孩子可以離開母親,但不能離開外婆、奶奶。而這種專人照料的教養方式在現代都市中佔兩成。
三四歲是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階段,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也會促進個性化情緒的發展,但是孩子在家有老人精心照料呵護,導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有的不會脫衣脫鞋,不會自己上廁所,不會自己吃飯,這種特別呵護的孩子也不易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
對於這種教養方式的欠缺,幼兒園會採取浸潤式的、提前介入的方式「打預防針」。洪曉琴說,每年6月份招生結束後,幼兒園會召開家長會,對將要入園的家長進行全面講座培訓,讓家長提前認識到這個問題,利用7、8月兩個月的時間,來對孩子進行入園前的培訓,調整孩子的生活習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現在80後的父母60%都是甩手掌柜,基本靠祖輩照料孩子,雖然在育兒理論上一套一套,但是生活中對兒童的照料還不及祖輩50後。比如年輕父母注重孩子穿著時尚個性,卻忽視了服裝的適宜性,小孩上小班直接穿渾襠褲,孩子上廁所時常常把褲子拉到腳底,這樣在秋冬季節容易感冒。」洪曉琴說。
孩子哪些言行意味著分離焦慮?
大聲哭:哭的聲音很大,影響到他人,伴隨有眼睛紅、面紅等現象,發生地點及時間不定。
哭泣:哭的聲音很輕或幾乎聽不到,不影響他人,伴隨有眼睛紅等現象,發生地點時間不定。
默坐:把椅子搬到人不多的地方坐著或者坐著時面向無人或人少的方向,不參與活動,不關注他人活動,也不發出聲音,眼睛望向某一方向(主要是門口及窗口的方向)。
依戀老師:特別依戀某位老師,要牽老師的手、衣角、褲子等,老師走到哪裡跟哪裡,要求坐在老師旁邊,要老師喂飯或陪著午睡等。
依戀自帶物:主要是對自己從家中帶來的物品(玩具、書包、書籍、水杯、照片等)特別依戀,長時間地將這些物品背在身上、抱在懷裡、挽在手臂上、抓在手裡或緊貼自己放著。
不正常進餐:就餐時間不吃東西也不讓人喂或者吃得極少,有些伴有哭聲。
不正常午睡:睡覺時間不肯睡覺,躺在床上哭(包括大聲哭和哭泣)或一直坐在床上不肯躺下。
哭鬧:哭的聲音很大,且伴有踢腿蹬地、胡亂揮動手臂等強烈的肢體動作或者扯住家長或教師的衣服、大腿等不放。
重複句子:多次重複同一個句子且出現的時間、情境不定。
獨自遊戲:極少出現哭、鬧等行為,正常進餐及午休,偶爾參與教師組織的活動,大部分時間獨自一人在一個角落玩耍,對外界環境很少關注。
哪些孩子容易「焦慮」?
心理專家認為,對於幼兒來說,幼兒園是一個陌生的環境,對這一環境若做出了不良的評估,幼兒便會對此陌生環境感到不安全和害怕,這是幼兒產生分離焦慮的動因。而這種動因是否會表現出來,則要看母親是否離去。
在處境困難的時候,兒童時常會倒退,顯現出一些早年所具有的行為,這就是倒退。很多媽媽離開時會明確地說「媽媽下班來接你」,但為什麼幼兒在母親離開的瞬間就哭了呢?一種很好的解釋就是幼兒在陌生的環境中產生了倒退,擔心媽媽走了也許就不會回來了,再也看不見了,自己要待在這個陌生的環境里與這些陌生的人相處,因此出現反覆哭鬧的行為。
分離焦慮與家長養育及家庭人際交往特徵有關。幼兒的依戀特徵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母親的養育特徵。而母親的養育特徵可劃分為4個維度,即敏感性——遲鈍型;接納行——拒絕性;合作性——干涉性;易接近性——漠視性。
其中安全型兒童的母親的表現在敏感性、接納性、合作性、易接近性4個方面較明顯。這類母親傾向於鼓勵幼兒進行探索,對孩子敏感,喜歡與孩子進行親密接觸。相反,迴避型幼兒的母親對其孩子常表現出拒絕、缺乏耐心,甚至經常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消極情緒。而拒絕型幼兒的母親傾向於過多地干預幼兒活動以及忽視兒童,不願意與孩子進行親密接觸。
一般來說,如果家庭的人際交往具有開放的特徵,則意味著孩子在入園前有更多機會接觸各種人群與各種環境、場合。這樣的孩子適應得就比較快,在適應過程中也往往伴隨積極的情感體驗。而在相當封閉的家庭人際交往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在入園適應階段,大多數適應的內容要靠調節來完成,因而往往帶著較大的心理壓力,適應過程往往伴隨著消極的情感體驗並可能出現生理反應。
分離焦慮與兒童自身特點有關。一些兒童天生很難照料、易煩躁、愛哭叫、不宜撫慰、不喜歡密切的身體接觸、拒絕養育者的親近,形成穩定依戀的時間較晚。而另一些兒童天生喜歡擁抱、撫慰、愛笑、與母親積極交往、容易得到母親的歡心。
依戀類型的差異主要由兒童氣質決定。容易教養的兒童通常被歸為安全型依戀,難教養的兒童被歸為反抗型依戀,行動緩慢者被歸為迴避型依戀。
家長要正面引導
面對孩子即將入學,很多家長的焦慮情緒更加極端,擔心寶寶上幼兒園適應不了,害怕孩子在幼兒園得不到很好的照顧。實際上,家長的焦慮情緒反過來會影響孩子,甚至成為孩子不愛上幼兒園的誘因。因此,家長首先要克服焦慮,一定要把心態放輕鬆,要放得下。
洪曉琴提醒家長,「戀人分離也會哭,何況孩子?孩子入園如同人生『第二次斷奶』,兒童出現分離焦慮的情緒變化是正常的,適度焦慮有助於兒童社會化發展,大多數孩子哭一下就好了,只有過度焦慮的特殊情況才會影響孩子健康。因此,面對孩子的焦慮情緒,家長不要過度刺激,要用平等、放鬆、寬容的態度,要正面引導,不要反面強化,要相信孩子有能力解決環境變化的問題,只要有各種成功快樂的體驗,孩子馬上就會削弱焦慮感。」
如果孩子在家長接送時非常黏人,應該遵循孩子越黏誰,就不讓他送。比如孩子黏外婆,那就讓爸爸媽媽來送,送孩子來之前與孩子講道理,做契約,這也是孩子社會化培養的方式。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特殊情緒問題,可以及時與老師保持聯繫,多與老師交流,對於孩子特殊情況不要隱瞞,給老師說清楚,老師會給予特別關照。只要家人共同合作,孩子就會安然度過焦慮期。
家長的焦慮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送孩子入園後不肯離去,甚至躲在教室外、窗戶下面或者是大樹後面藏著,偷偷地看自己的孩子,直到幼兒園的工作人員多次勸阻才肯離去。家長這樣的表現非常不利於自己的孩子入園適應,同時也容易讓其他的孩子感到不公平,這個時候建議家長準時離開,這種明確的態度更能給寶寶自信心,讓他們更願意在幼兒園裡生活。事實上,很多孩子在家長離去時不停地哭鬧,但是家長離去後往往不到5分鐘,孩子的注意力就轉移了,開始玩新的玩具。
其次,很多家長無法專心工作,甚至會中途再去幼兒園探望孩子,之所以產生這種焦慮是家長認為對孩子的很多情況無法掌控,會在心裏面假設很多孩子不適應的狀況,比如渴了、餓了不會跟老師說。家長要想克服這種入園前的負面情緒,就要在孩子入園前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和物質準備,比如訓練孩子向老師說出基本需求、自己上廁所、吃飯、喜歡和小朋友玩耍、能夠午睡、能夠忍受一天和家長分離等。
還有些家長將自身的焦慮情緒感染到孩子,比如有的家長會問孩子:「是不是不喜歡吃幼兒園的飯呀」?「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負你了呀」?這些負面的引導會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幼兒園的負面理解上,幾天下來孩子就會不喜歡上幼兒園,家長應更多地正面引導孩子,比如跟孩子說:「今天幼兒園又玩什麼新玩具了呀」?「老師給你講什麼好聽的故事啦」?這樣讓孩子對幼兒園產生美好的印象和留戀,能夠激發孩子上幼兒園的願望。
入園前,家長要多給孩子正面的積極引導,要讓孩子不產生焦慮,適應父母不在場的環境,就要讓孩子與老師建立新的依戀關係。家長平時要對孩子多誇獎老師的和氣、漂亮;告訴孩子老師會講很多故事、會唱歌、會帶你們做遊戲;在帶孩子上課前和下課後,可以刻意地在孩子面前與老師友好地交流,讓孩子覺得老師是爸爸媽媽的好朋友。每當上完課後,家長不要著急帶孩子回家,可以陪孩子在活動器械上再多玩一會兒,並答應他明天或者下次再來玩。這樣,孩子可能會「懷念」玩耍的情景,下次更有了來上課的積極性。
同時,給爸爸媽媽特別叮囑,要相信孩子,相信老師。父母特別是祖父母可能對孩子上幼兒園不放心,並在言行中有意無意地流露出來。孩子是很敏感的,他會從大人的態度中感覺到幼兒園不是個有趣、安全的地方。
爸爸媽媽應當堅信:上幼兒園是孩子社會化的重要一步,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多好處。孩子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只要我們給予適當的幫助,上幼兒園就會是一個快樂的事情。其次,相信老師也是很重要的。幼兒園裡的老師都經過專業培訓,了解幼兒的心理,其中絕大多數是很有愛心和責任心的。家長的尊重、信任和配合對老師會是良好的激勵。
推薦閱讀: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祖國那麼美,你該去走走!
※圖書館怪成這樣,讓我真的想去看看
※ 隔著千山萬水,還是想去看你
※情感語錄:送給想去愛,正在愛和失去愛的你
※3月國內最美的10大踏春旅行地,有你想去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