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巴黎恐襲嫌疑人,為何竟是土生土長法國人?

題圖:來自網路

# 熱點事件評論 #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法國官員稱,巴黎恐怖襲擊中,一名自殺式炸彈襲擊者的嫌疑人身份已確認,是29歲的法國公民伊斯梅爾·奧馬爾·莫斯特費(Ismael Omar Mostefai)。 據悉,該嫌疑人一直住在法國沙特爾直至2012年。也就是說,這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法國人。

實際上,據統計,參加所謂「聖戰」的歐洲青年已經有數千人之多。

那麼,這些衣食無憂的年輕人為什麼會加入ISIS(「伊斯蘭國」,對此次巴黎恐襲負責)呢?

據媒體報道,兩名加入ISIS的英國年輕人在離開英國之前,曾經買了兩本書:《伊斯蘭教入門》、《古蘭經入門》。

這簡直太滑稽了,他們對伊斯蘭文化一無所知,他們的這場「聖戰」跟伊斯蘭教信仰幾乎已經毫無關係了。

事實上,如果這些年輕人多了解一些伊斯蘭文化,可能就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了,ISIS攻擊其他的穆斯林,並且發表極端言論,儼然是一個「邪教」了。

那麼這些年輕人,如果不是為了信仰,是為什麼而戰呢?

據目前的報道來看,加入ISIS的西方人主要是年輕穆斯林,當然,也有少部分非穆斯林,他們的背景各不相同,動機複雜,有人為了「理想」,有人為了刺激,有人想去刷存在感……

事實上,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說,加入ISIS只是現實的一個出口而已,與信仰無關。

一 認同感缺失

1. 被邊緣化的少數群體

穆斯林雖然人數已經不少,但是在歐洲仍然比較邊緣化,未能充分融入主流文化,他們中有不少是移民二代。

這些年輕的穆斯林找不到身份的認同感,並且雖然他們身在西方,自身卻也並不認同西方主流文化。

一名加入ISIS、來自英國威爾士的20歲男青年在ISIS招兵視頻上稱,沒有「聖戰」就沒有生活。

英國被認為是歐洲國家中年輕人加入ISIS組織人數最多的國家,ComRes的民意調查顯示,46%的英國穆斯林受訪者感到,英國對他們的包容度越來越低,這個比例與持不同意見者(49%)幾乎持平。同時,有46%的人感到,社會偏見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愈發困難。

另外,可以看看下圖的各國民眾對穆斯林持負面看法的比例(數據來自皮尤調研中心2014年春民調):

請注意,以上數據是2014年初的,更不用提這兩年在歐洲發生多次恐襲事件之後,民眾對穆斯林的態度更加負面了。

事實上,此前法國的查理周刊恐襲事件之後,很多穆斯林在社交網站上發起了「別以我的名義(Not in my name)」的討論。他們反對恐怖組織的意識形態,強調伊斯蘭教是仁慈的宗教。

然而,這種表態並未打動歐洲主流社會。

所以,這些日益邊緣化的穆斯林,非常缺乏主流社會的認同感,他們很渴望找到一個情緒出口。

2. 急切需要從集體主義中尋找認同感

據報道,ISIS嚴格執行伊斯蘭法,成員的一舉一動必須在伊斯蘭法的規定之下。不少歐洲年輕人,此前叛逆頹廢,到了敘利亞之後卻遵守規矩。

因為這種集體主義給他們提供了另一種生活方式,整齊劃一、無需選擇,避免了過多自由帶來的無從選擇的煩惱。而這種整齊規律的生活方式,給這些人提供了一個有歸屬感的集體,讓他們更有認同感。

根據美國一所中學裡的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Die Welle》中,男教師文格爾在「獨裁政治」課上突發靈感,與學生做了一個模擬獨裁政治的實驗,叫做「浪潮」,僅僅一周的時間,法西斯主義就復活了。

影片的最後,一個此前非常失意的學生,在浪潮之後享受到了一起排他的集體的認同感,已經將「浪潮」視為自己的信仰和生命的全部。

當文格爾宣布實驗結束的時候,這位學生出於憤怒而向一位同學開槍,最後在迷茫的淚水中飲彈自盡。

影片中文格爾先生的原型,也就是那所高中的老師Ron Jones在某次採訪時說:「這個實驗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我們中的很多人孤獨、缺乏家庭的溫暖、集體的關心,缺乏對一個群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即使把這個實驗放在今天,也會得出同樣的結果。」

當ISIS開始宣揚所謂穆斯林的集體主義、宣揚你可以在這個集體中獲得自我價值的時候,這些年輕人們很快就心動了。

3. 他們將意識形態當成自我認同

ISIS在對外的招募宣傳片中,將穆斯林視為一個群體,將非穆斯林(卡菲勒)視為對立面,這暗含了在歐洲遭到邊緣化的年輕穆斯林的心理。

他們簡單粗暴地認為,西方主流文化不認同自己,就是西方文化的錯。穆斯林認同自己,穆斯林就是對的。因此,所有穆斯林的就是對的,非穆斯林就是錯的。

所以,他們聲稱不願意生活在一個異教徒的國家,他們要去尋找自己認同的那個「集體」。

他們在社交網路上說:「過去我們叛逆頹廢,和父母衝突,因為我們被迫活在一個價值荒廢虛假的社會。如今一切皆不同了,我們加入聖戰,我們變得守教律,變得成熟,變得勇敢……這是一個你從充滿謊言的社會逃離的機會……你的生命將不再被束縛……」。

二 存在感缺失

我們年輕的時候,都曾經意氣風發,有強烈的個人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我們覺得,這個世界是錯誤的,希望自己可以改變世界。

然而長大之後,會發現自己的人生原來那麼無聊,自己的抱負其實無處實現,和平社會裡,每個人都遵循著上學、戀愛、工作、結婚生子、退休的一生,就像流水線上的包裝盒,有規律一成不變地活著。

這種活著猶如行屍走肉,失去了存在感。

對於歐洲這些國家的年輕人來說,這種感覺更甚。一方面,完善的社會福利保障體系使得人們無需為基本生存耗費大量精力。另一方面,相對穩定的工作崗位,讓人生變得更加按部就班。

缺失存在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克萊(Berkeley)說:存在即被感知。

社會化的人在進行交往過程中,他人對我們行為的回應才證明了我們所發出的信號是存在的,信號存在,所以我們也是存在的。

當別人給你發一條消息,你如果回復「呵呵」,其實就是抹殺了對方的存在感,會讓他非常不爽。

這也是我們在戀愛關係中採取冷戰的出發點,我們希望通過抹殺對方存在感的方式讓他不爽,而這種不爽是一種回應,會讓我們自己的存在感更強。

所以,這些缺乏存在感的年輕人們,需要通過一些「大事」來震驚別人,證明自己的存在。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寧願選擇「為聖戰獻身」,也不願「行屍走肉地活著」。

三 失意

1. 理想破滅的失意導致他們從內心渴望改變

如今的歐洲社會,階層基本固化,留給年輕人的機會其實沒那麼多。

這些年輕人,雖然不用擔心生計,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理想,然而卻無法實現。他們被稱為loser,怎麼努力都比不上那些二代們,因此,絕望、痛苦、憤懣,佔據了他們的內心。

他們渴望改變,渴望有機會進行資源和機會的重新分配。

2. 認為社會不公進一步導致他們尋求報復以及新的承諾

這些失意青年們,如果進一步將自己的境遇與他人進行比較,就會發現:同樣努力的情況下,自己不如別人。進而他們認為社會不公。

當多次努力而未果之後,他們對社會不公的憤怒更大了,於是尋求報復,以發泄自己的憤怒情緒,發泄對象可能是政府、可能是某個群體。

而這個時候,ISIS宣傳的所謂公平正義,讓這些年輕人找到了曙光。ISIS同時還承諾,加入組織就可以獲得槍、金錢、汽車等等,讓這些年輕人覺得,這個承諾是真的,他們只要努力奮鬥,就能夠收穫這一切。

3. 少數失意而無節操的人更想趁亂拿走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喬杜里是第一個因參加敘利亞內戰而被定罪的英國人,他此前通過欺騙的方式從親屬那裡借了錢,然後把這些錢揮霍一空。為了逃避現實,他加入了敘利亞反對派來「干一番事業」。

當然,他最終沒能通過甄選,被該武裝趕出了訓練營。之後被英國反恐警察逮捕然後經歷了審判定刑。

從已經披露的ISIS的西方支持者來看,不少是一些無所事事、一無所成的失意青年。

失意青年如果沒有節操,很容易滋生出反社會情緒,被某種異端邪說吸引。ISIS高調要跟西方對決,尤其是它的血腥,讓這些loser有了用武之地,他們妄圖通過這種方式改變自己一無所有的狀態,拿到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這跟國內的612西安打砸搶差不多,那些一無所有且沒有節操的人,恨不得天下大亂。

比起那些被信仰蒙蔽的年輕人,這些人更值得被審判,因為他們打著所謂「愛國「、」正義「這種道德旗號,干著最自私殘忍的勾當。

四 ISIS的招募宣傳完全迎合了歐洲青年的以上心理

如果年輕人們只是徒有以上的心理壓力,那他們有很多途徑可以選擇,比如搶劫,比如吸毒販毒,為什麼他們加入ISIS呢?

事實上,ISIS有一套精準的針對這些年輕人的網路宣傳手段,從Instagram到twitter、facebook,他們手段極其現代化。

Youtube上一個ISIS的招募視頻可以看看。該視頻製作精良,傳播思想幾乎是按照年輕人的上述心理打造的,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

1. 強調參加ISIS的人不是loser:

視頻主人公Abu Muslim,來自加拿大,強調他之前在加拿大的工作生活都很好,並不是一個有暴力傾向的恐怖分子。

2. 提供認同感:

視頻說,Abu Muslim在加拿大的時候,雖然生活無憂,但是每天都會很空虛,他覺得自己生活在異教徒統治的國家,對此非常不舒服,他覺得安拉才是唯一的神。

這一點,暗含了很多年輕穆斯林沒有能夠徹底融入西方社會的憤懣。

3. 為失意情緒發泄指明目標:

激發出作為邊緣人群的認同感之後,視頻擺出加拿大在中東地區戰爭的畫面,將之描述為殘暴的侵略者。這些年輕人看過之後,將自己被邊緣化的憤懣情緒轉移到了西方政府身上。

4. 提供存在感:

視頻接著宣傳ISIS需要各種各樣的人,可以捐款或任何方式來為之貢獻,不僅僅是拿槍。這讓年輕人們覺得,自己在那個社會將會非常被需要,每個人都有價值,所以存在感馬上提升。

5. 洗白恐怖主義:

由於西方媒體一直宣傳的ISIS的恐怖主義形象,年輕人們可能還會有顧慮。這個視頻接著拍攝了ISIS統治地區安定祥和的畫面,讓這些年輕人認為ISIS的統治是比現在西方政府要好的。

6. 最後煽情:

當視頻終於一步步讓年輕人們開始對ISIS產生好感的時候,視頻畫面突變,主人公Abu Muslim犧牲了,視頻一直給Abu Muslim各種特寫,講述他多麼無畏,在追求真正的人生。

整體來說,西方的中二青年們看完這個視頻之後,幻想自己是救世主,個人的犧牲能換來自我救贖和組織勝利,能不熱血沸騰?

五 敏感脆弱、缺乏認同感和存在感的失意青年,其實到處存在

敏感脆弱、缺乏認同感和存在感的失意年輕人,其實存在於很多群體當中,只是ISIS將這些歐洲年輕人放大在全社會面前罷了。

如果不是ISIS,這些人還會訴諸其它的方式來尋找自我。當年的日本赤軍,一幫大學生在全世界範圍內製造出一系列恐怖事件,就是一個例子。

《狂熱分子》中提到:一個群體的性格和命運,往往由其最低劣的成員決定。

社會低等成員之所以能對社會發生重大影響,是因為他們對「現在」全不尊重。他們認為,他們的生活和「現在」都已敗壞到無可救藥,所以隨時準備好把這兩者加以摧毀。

他們渴望通過某種驚心動魄的集體事業,去掩埋他們已經敗壞和了無意義的自我:這是他們傾向於集體運動的原因。

集體運動不只是加入ISIS這樣的大事件,網路暴力其實就是一種集體運動,一些人發現自己的生活比不過別人,就開始在道德和人生境界上做文章,動不動就進行人身攻擊和道德綁架,無非是這種現象的體驗。

他們可以僅僅因為別人一句話、一頓飯,人生觀世界觀就可以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的人,一旦被蠱惑,那是多可怕的一件事情。

後記:

無意中看到一句話,挺適合做後記的:「每次看到青年們在網路上大談社會和體制,我都擔心他們會幹出些什麼事來。後來我發現,他們還同時說著「明天一定要早起」,「這個假期要多看幾本書」,「再也不能多吃了」,於是我就放心了。」

相關文章:

關於宗教的一點想法

iquanwai跳出你的小天地,到圈外來!-獨特視角-乾貨姿勢-職業講座


推薦閱讀:

電影【邁阿密行動- 法國劇情片】
我想我大概在榮軍院參加了一次盛大的cosplay(多圖)
美國法國新加坡住房保障政策成社會穩定基石
法國小姐姐和中國大姐聊吃吃的尷尬

TAG:法國 | 法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