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儒家思想向何處去?
中國儒家思想向何處去?
——兼談儒家思想為基礎的宗教觀
文/蔣亞飛
【引】一直以來孔子學院的表現也是飽受爭議。校名雖稱孔子,其實是國語教學和文化宣傳學校罷了。這些孔子學院教學方面需要多加改進,不要藉助國家撥款和特權來「享樂」。對於儒學,國內研究尚且不足,更何況國外。每個人更重要的是去實實在在的關注和發展儒家思想或者中華文化,讓其變得強大,其內涵並不是宣傳出來的。
我們還是先從社會期望談起。中國人一向對社會的期望並不高,更多的時候還具有一定程度的憂患意識。然而我們卻對個人的品行要求比較高,有一種積極態度。在日常所接觸的事物當中,我們總是在用善與惡的標準來衡量群體性或者個體性的行為,無論是政府還是宗教或者是一個小孩的行為,都會進行一定的評判,至少要得出對與錯或者是好還是不好的結論。這就和一個社會主流的意識形態有關。
《中國哲學的特質》序言中談到「此講辭以儒家為主,蓋以其為主流故也。若通過《才性與玄理》、《心體與性體》、《佛性與般若》,再加以綜括之簡述,則當更能盡《中國哲學之特質》一題名之實,而凡所述者亦當更能較精當而切要。惟如此之簡述,內容雖可較豐富,然與西方哲學相對較以顯特質,即使不加上道家與佛教,亦無本質的影響也。故此小冊題名日(中國哲學之特質》,縱使內容只限於儒家,亦無過。」
在這篇文章開端,我們先來介紹一下此本書,本書是新儒學大家牟宗三先生的講座稿。本書從中國哲學的一些基本命題入手,適當與西方哲學的相應的範疇做比較,對應時代人生引起基本問題,呈現中國哲學的基本特質,進而闡明中國哲學的去處的一本書,在當中多次將儒教與基督教、佛教對比,主要是談論儒家與宗教,我亦從儒家宗教化問題談起。
先提出兩個問題,第一就是人文精神能不能成為「宗教」?第二是中國長期形成的文化有沒有宗教性質?這些問題的討論簡短文章內並不能全面闡述,我更不能有決定之能力,亦不可將思想系統之闡明,旨在有所梳理。
一、儒家思想為基礎的宗教觀
宗教不具備哲學的幾個元素,很多哲學的確是圍繞哲學所展開的,但是其哲學的中心是落在知識上,而非宗教上,宗教哲學在很多時候又不是具有宗教性質的。中國哲學有些宗教性質,這個不能夠否認,但是傳統意義上的哲學不不包含宗教,宗教學問主要集中在知識而非宗教的信仰等問題,所以把宗教歸結成一種哲學是有失偏頗的。我們的生活也是這樣,有無數的正面、側面,因為我們的各種原因,停留表面和表象,沒有展開。
其他信仰不能成為宗教。人文主義在信仰領域的體現主要是對政治、經濟、文化的信仰。所以我認為在人文領域中政治的崇拜,唯經濟至上,文化的高度推崇等都不能成為準宗教的理念。再而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或者孔子思想等等等都屬於人文範疇,在其形成過程中,所具有的原初神聖有所缺失。所以凡信仰即可成為宗教是不可取的。於是我們可以懷疑宗教是不是完全建立在唯心主義的基礎上的?我覺得並非如此,在唯物的範疇也可以形成,因為宗教與物質是可以分開的,一個屬於人類智慧的發展範疇,一個屬於人類內心精神領域的範疇,所以兩者並不相悖。
既然人文主義可以形成信仰,不能形成宗教,那麼人文信仰是否可以形成了完整的文化呢?宗教和哲學都是屬於一個國家文化的基本組成部分,兩者都不能缺失,宗教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的內心衝動與傳承動力,在其具備一定理論和普遍性的時候,總會在人面臨絕望和悲劇時候給予超脫。通過自我肯定或者自我否定來實現。對比儒家思想,所講究的「成仁」「取義」,儒家所肯定的人性人倫與宗教屬性相差也是極大。哲學是對文化對思維的研究,它形成於固定的時代,具有很強的文化特徵,是對一種文化的提煉。
中國人的宗教觀是建立在儒家道德思想的基礎上的。在前一段時間熱議的小悅悅事件來看,中國人之道德已經收到了自身利益觀的強大衝擊。政治正義、政治民主等都最多停留在人文道德上,與宗教仍舊存在距離。宗教的信仰者能夠遵循宗教的思想的指導來規範自己的行為。中國人的信仰問題從一開始就和西方已經發生很大差異,如今科學的發展,理性邏輯思辨,用這些東西來抹滅宗教道德規範是不可取的。
《中國哲學特質》當中談到「孔子、老子、釋迦牟尼都具有高度的人生智慧,他們在中國的地位絕不亞於上帝在西方世界的地位。」生命為中心的中國宗教思維我想應該算是中國宗教思想的一部分,中國哲學的根源來源於中國哲學的重德性,其中憂患意識是中國人信仰思維的開始,一直到悲天憫人情懷,都是很大程度改變中國人的宗教觀念。
二、主客觀的宗教思維
中國人的主體性和謙卑性是儒家文化的體現。牟宗三先生在談到,在儒家思想當中對「禮」要求很高,為人處世必然與禮所聯繫。社會活動也是受到禮的約束。倫常思想是儒家的中心,此普遍存在的道德性並沒有達到實體肯定、價值肯定的地步,所以儒家思想在約束力上還未達到宗教的能力。「佛」是一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因為佛的完美,所以我們就該遵循他的指導。佛對世界對有一個智慧的認識,佛家有一個觀點,人人都可以成佛,所以人們才努力追求佛法,普度眾生,以此來實現自身人格的完善。還有一個現象,當在我們面對我們所信仰的「佛」或者「真主」還是「上帝」時,如果你都相信或者都不信,你都會給自己一個理由,因為這是一個人對自己說服內心的方式。
在我們眼中,凡是道德的就是正確的,就是我們應當認可的。我們一直有一種消極觀念,就是我們應當受到束縛,而不遵循自身的情感。也就是在任何時候我們都得考慮什麼我們該做,什麼我們不能做的問題。我們也有消極的義務和責任,在我們對自身行為進行審視的時候,我們應該是以教義來規範自身,長期就形成了一種自我約束,也就形成了自身的消極自由和消極責任。
法律能夠解決多少東西?我想法律僅僅是道德規範的補充。是人與人之間交往所形成的契約,而道德則是長期形成的,在內心具有約束力,但當人內心因為外在事物所壓迫時,必然就需要法律的規範來解決這些問題。人與人之間道德領域的衰退是道德傳統的衰退。因為我們沒有一個明確的宗教組成,僅僅利用傳統美德來概括,強制性、神聖性就有所缺失。這樣就不同於西方人在上帝面前無比謙微,而產生自然尊重。
從預先文化因素來看,目前在中國存在的宗教,它們的存在在一定領域和時間上是非常有必要的。由於中國幅員遼闊,民族地域差異之大,所以對於行為道德的思考也是有很大差別的。從傳統討論的角度來講,主體道德性的宣揚正是中國哲學一直具有的特性,性命天道相貫通也是中國現存宗教一個很大的特色。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一點,從傾向性和功能性上分析儒教,儒家具有宗教和哲學的雙重身份。中國人的宗教思維在哪裡得到體現?主觀和客觀相統一是中國宗教思維的一個核心,儒教思想則是體現中國人宗教思維的中心和重心。
自我否定觀念是宗教非常重要的一個思想。在佛教當中,各種戒律就是我們的自我限制,來源是我們對自己行為的否定,認為只有我們遵循戒律,才不會被打入地獄。人性活動所涉及的信仰問題就是在於道德的審視上。從當下大家談論的中國人之信仰看,滿足私慾、唯物主義與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已經有一定衝突。故保持中國儒家思想對於個人保留主體性是相當重要的。
三、東西方宗教思維比較
原罪思想是人為什麼一直在贖罪的原因。可能會有很多人會對此感興趣,原罪是猶太基督教的一種學說。據《聖經》,所有人的共同祖先亞當和夏娃沒能抵擋住惡魔的誘惑,破了不得偷食智慧之樹果實的戒律。因此,他們犯下了原罪,失去了上帝的寵愛。在《創世紀》中有言「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親懷我的時候就有罪。」這種罪被遺傳給了亞當和夏娃的所有後裔,被他們大家所分有,那麼我們就有救贖的必需,洗禮聖禮的必需,對沒獲救的人進行永久懲罰的正當。其實我看來人類的本性不完善以及我們不能過完美的有德性的生活,著應該認識為我們都只是不完美的生活。縱觀中國文化,中國人並不具有贖罪心理。
基督教都是從反面入手,人之負罪心理,皆有原罪;相反中國人則是從正面思考,從道德審視、進而利益審視。佛教則是補償自己與負疚感與自責感。道德判斷是宗教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道德的判斷並不是隨宗教的信仰問題來有所偏愛,中國人的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我否定是中國人不需要宗教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人並不否定神,而是在總談論我們是否需要神,需要一種宗教信仰,我想中國人在目前是不需要的,我們中國人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獨特的類似於宗教的信仰。也形成了一個民族自身的文化。
恥感和罪感促進東西方宗教的發展,宗教傳統的思維方式也是因為這些先天的道德氛圍所決定的。在網上看到一篇《殺人者與被殺者誰更該同情?》的文章,裡面談到:「宗教講悲憫情懷,同情一切生命:因為沒有誰是天生的惡人,如果他是天生的惡人,那就是造物之責。同時,無論社會環境有多大的責任,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基督教講末日審判,有上天堂下地獄之別;道教有「司命」錄每個人每天的功過;佛教講業報和六道輪迴。」佛教和基督教消極思想一直存在,都是從人性的背面來談論。作為中國准宗教性質的儒教則是從正面入手,這是儒教與基督教和佛教的重要區別。
以我們人類的道德經驗來論證神的存在問題是有爭議的,我們如果用如馬恩主義來分析的話,可以理性的來談論並非神的權威引發了人的道德問題,但在中國,道德問題的真正確立來自於儒家思想的興起。現在的宗教思考方式都是先驗主義,都通過道德論證來證明神的存在,以此來鞏固自己的宗教信仰問題。所以,在我看來,從目前中國的發展來看,中國人並不需要一個統一的宗教,而是不丟棄現有的,並且理清中國的信仰之路的同時,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營造倫理道德文化的氛圍。
四、儒家與中華傳統文化
多數是認為儒學所代表的是中華文化的保守性、虛偽性。我認為這種觀念大大忽略了儒學當中體現人性的方面,而僅僅是肯定其過於教條化的一方面。因而「二分」傾向肯定是必須得到認可的。那什麼叫做中華傳統文化的「二分」傾向?我認為在多元化的現代文化衝擊下,文化必然面臨選擇,我們會把傳統文化分裂,一邊用於新文化的建立和新思想的形成,另一邊則拋棄。各種文明的衝突和選擇是具有必然性的,所以傳統文化也必然面臨生存性的危機。儒家文化必須要賦予新時代的特點才能夠解答當前中國文化問題。中國文明似乎走到一個轉型期,有一個三岔口,就是我們應該如何選擇的問題。
中華傳統文化的「二分」傾向能否解決繼承和發展的問題,成為了需要討論的中心。儒學是否仍然具有主導文化潮流的能力和價值成為了其復興可能的主要依據。儒學,可以說成簡單是狹義上的國學。國學使用比較早,只要是有一個國家傳統文化就有國學。但是縱觀20世紀所談國學觀點,範圍很廣。總的來說,國學是中國古代學說當中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深遠影響的思想,代表有諸子百家,它們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長期形成中國傳統觀念。從狹義的國學看,主要是經史子集四部,以經學為首。
所以,在一般情形下,我們不能把儒學與中華傳統文化等同。兩者差異仍然很大,單單是儒學一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我認為這樣仍然不妥。道家、佛家思想為中華傳統文化的觀點仍然不時聽說。佛家在文化如敦煌文明等等都體現了中國文化的佛家意蘊,而中國哲學史則貫穿了道統意識。
商業文化是伴隨著商品經濟活動產生的。貫穿商業實踐。商業文化是商業實踐遵循的規則,是其價值理念的核心。儒學復興在商業上的利用也具有很大的價值,我認為儒學更多應當反應在商業倫理文化當中,而不應該在商品或者營銷手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軛,其何以行之哉。」儒教把誠信的民風、誠信的社會、誠信的政府看成為社會穩定的基礎。儒家思想當中對構建誠信政府、誠信市場都有著重要意義「仁、義、禮、智、信」等儒家文化核心的思想本源,在市場經濟建設中有著重要作用。
五、儒家思想的回應
中華文明的復興必須從古代的文化中發起,中國傳統文化能夠解救現代文化危機。道德、倫理的衰退需要一個新的出路,在西方就有學者稱「儒家思想是21世紀的解藥」。文化交融是儒家發展的趨勢,從古代儒家思想的發展我們看到了,儒家在不同時期吸收了佛教、道教的重要思想。到了當代,儒家思想會不會繼續發展,擴大其思維範疇,我們不得而知。但從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我們已經看到了,文明之間的對話與碰撞。儒家面臨一個新的挑戰,就是解決全球化的公共倫理問題、人權問題、正義問題、種族歧視、女性解放、動物權利、可持續發展等問題。
我想我們雖不能對儒家思想有解釋一切的期望,但是儒家思想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方面,其對現代全球性的也應當有所回應。儒學研究也不應該停留在自我解釋和學術探究的層面。儒學的復興之路仍然還遠,在中國特色的和諧社會當中,其作用也將越來越明顯。只有擺脫了文化的保守狀態,將各種文化的多樣性及其優勢性結合起來,這樣才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不同文明有其不同優勢,只有善於吸收和借鑒才能發揚儒家文化,才能夠實現文化的振興,而不是在做文化的「圈地行為」。
一直以來孔子學院的表現也是飽受爭議。校名雖稱孔子,其實是國語教學和文化宣傳學校罷了。這些孔子學院教學方面需要多加改進,不要藉助國家撥款和特權來「享樂」,對於儒學,國內研究尚且不足,更何況國外。每個人更重要的是去實實在在的關注和發展儒家思想或者中華文化,讓其變得強大,其內涵並不是宣傳出來的。(文/蔣亞飛)
推薦閱讀:
※儒家講的是真心,其他派講的都是假心、晶元心
※成聖謏論
※理客中與中庸的區別在哪?
※孔子思想是繼承周禮嗎?
※復興儒學,務必破科學;破科學,務必學清儒、戴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