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人所喜 《維摩詰經》
不盡有為不住無為---------南無佛·南無十方諸佛妙音凈信 大敦[非隨筆]維摩詰經 第四十六章 菩薩不盡有為不住無為【節選】原文】「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何謂為盡?謂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舍大悲;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眾生,終不厭倦;於四攝法,常念順行;護持正法,不惜軀命;種諸善根,無有疲厭。志常安住,方便迴向;求法不懈,說法無悋;勤供諸佛.故入生死而無所畏;於諸榮辱,心無憂喜;不輕未學,敬學如佛;墮煩惱者令發正念,於遠離樂,不以為貴;不著己樂,慶於彼樂。在諸禪定,如地獄想;於生死中,如園觀想;見來求者,為善師想;舍諸所有,具一切智想;見毀戒人,起救護想;諸波羅蜜,為父母想;道品之法,為眷屬想。發行善根,無有齊限;以諸凈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行無限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惡,凈身口意,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出陰界入,荷負眾生,永使解脫,以大精進,摧伏魔軍,常求無念實相智慧,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不壞威儀,而能隨俗。起神通慧,引導眾生,得念總持,所聞不忘。善別諸根,斷眾生疑;以樂說辯,演說無礙。凈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四無量,開梵天道。勸請說法,隨喜贊善,得佛音聲;身口意善,得佛威儀。深修善法,所行轉勝;以大乘教,成菩薩僧;心無放逸,不失眾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薩不盡有為。」「何謂菩薩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觀於無常,而不厭善本;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觀於寂滅,而不永寂滅;觀於遠離,而身心修善;觀無所歸,而歸趣善法;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觀無所行,而以行法教化眾生;觀於空無,而不舍大悲;觀正法位,而不隨小乘;觀諸法虛妄,無牢無人,無主無相,本願未滿,而不虛福德禪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薩不住無為。」「又具福德故,不住無為;具智慧故,不盡有為;大慈悲故,不住無為;滿本願故,不盡有為;集法葯故,不住無為;隨授葯故,不盡有為;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滅眾生病故,不盡有為。諸正士!菩薩已修此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是名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譯文】「有一種有盡無盡解脫法門,你們應當修學。什麼是盡?有儘是有為法。什麼是無盡?無儘是無為法。菩薩要在行法時不放棄有為法,也不住著在無為法上。」「什麼是不盡有為?不離大慈之心,不舍大悲之情。時刻不忘深發佛的一切智心,教化迷情眾生,終不厭惓。常念四攝法,隨順攝受各類眾生,不惜身軀性命以護持正法。種植種種善根而不知疲厭,志願經常安住於有為方便種種法門中,迴向一切眾生。上求佛法務求徹底,為眾生說法毫無保留。因為勤供三世諸佛,所以出入生死而無所畏。於榮譽不以為喜,於羞辱不以為憂。不輕未學之人,敬之有如敬佛。對那些墮煩惱網的人,令他們發正念以滅除煩惱。樂於遠離妄想邪見,不以能樂於遠離為貴。不執著自己的樂,能慶賀他人所得之樂。不樂住禪定中禪悅之味,視禪悅之味如在地獄。不畏懼出入生死,視生死之事如遊園觀。見來有學之人,視之如自己的善師。立心舍離既得所有,務求佛的一切智慧。見有毀戒之人,生起救護之心。以六波羅蜜法,為一切功德之父母。以三十七助道品之法,為修行之眷屬。發信實行培植種種善根,永遠無有止境。以諸佛國的嚴凈國土之事,作為自己修行的標準,成就自己的佛土。財施法施,凈相具足,施心無限,大施無礙。滅除一切惡業,身口意三業清凈。於無數劫生死之中,意業清凈而有大勇。聞佛無量功德,矢志大道不移。揮起智慧劍,殺盡煩惱賊。超出五陰十八界十二入,荷負苦海眾生,使他們永得解脫。以精進不懈的精神摧伏菩提路上的魔軍。常求不動心念見如來實相的智慧行。於欲界**無**諸世間法,少欲知足。於超越三界打破時空之出世間法,求之無厭而不舍世間法。不壞行住坐卧四威儀法,而能入流隨俗。隨眾生希望心起神通智慧,以此引導眾生。得眾念增長而成總持,持念持法,所聞不忘。善分別眾生根智,隨緣斷除眾生疑惑。知眾生根智,知時知機,樂說法義,辯才無礙。持行十善凈業道,享受天人福田。修習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入四梵室,開啟梵天道。現身為梵天王,勸請諸佛說法,得以弘揚正教,隨喜讚頌善法。得佛的圓妙音聲,善護身口意三業。得佛的殊勝威儀,深心修學善法,修行功德逐日轉勝。依於大乘教,修成菩薩僧。無有放逸之心,不失眾善之根本。照此法修行,就叫做菩薩不盡有為。」「什麼是不住無為?修學空觀,常處於恬靜狀態,不為世間慾望所動,但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立無相之相,無作亦非無相,因此不以無相、無作為證。修學無起,六識不起,卻非一切無起,因此不以無起為證。修無常觀而不離無常,不厭善本。觀世間苦而不厭惡生死,不離生死。觀人無我和法無我而常誨人不倦。觀心行寂滅而不是一切永滅。不取永滅。觀遠離二邊而修身心善法。觀一切法無所歸而趣向一切善法。觀諸法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濟度群生。觀無漏智慧而不斷有漏諸法。觀心不動的無所行而以行法教化有情眾生。觀諸法空無而不舍大悲之心。觀修行正法位而不隨於小乘之法。觀諸法虛妄,無牢、無人、無主、無相,本願未滿,不以福德、禪定、智慧為虛假而不精勤修行。照此法門修行,就叫做菩薩不住無為。」「再說:因為要具有福德,所以不住無為。因為要具有智慧,所以不盡有為。因為要以大慈悲心入生死,所以不住無為。因為要完滿本願,不計擠苦,所以不盡有為。因為要採集法葯,不離艱險,所以不住無為。因為要隨眾生病而授葯,所以不盡有為。因為要知眾生病苦,所以不住無為。因為要滅除眾生病苦,所以不盡有為。所有的正覺的大士、菩薩,都修習這個法門,不盡有為,不住無為。這就叫做盡無盡解脫法門。你們應當修學。」
推薦閱讀:
※《酉陽雜俎·忠志卷》全文注釋匯總
※寫了六七年古體詩近體詩和詞,怎麼提高自己的創作水準?目前讀古文詩詞讀的較散亂,如何系統閱讀?
※[轉載]古文100篇+譯文(下)
※恭王府後院的一句古文,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