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讀後感——劉奉禎
每部經都有它的緣起,有它的當機眾。
《楞嚴經》先介紹了佛與諸弟子,佛陀宣示佛法奧義,諸大菩薩以文殊為上首。這意味著,本經必須以般若大智方可相應,非小智可知。
其後轉入波斯匿王營齋供佛及僧,由此引出阿難尊者的吃飯問題。阿難尊者化緣,遇到了美人摩登伽女,被其迷惑,最終還是靠文殊菩薩搭救出來。
食色性也。人生兩大根本問題,纏繞人一生。蠅營狗苟,無非是先滿足口腹之慾,再解決飽暖思淫慾的需求。這些問題的根本解決,還是要依賴般若大智。
《楞嚴經》很接地氣,解決我們的修行問題,就從我們最切身的問題出來,找出根源。
阿難尊者是直接的當機眾,他所代表的是聲聞中聽經聞法最多的——多聞第一。
對於「聲聞」,如果我們不狹隘的理解它,而是以開放、多元的眼光來看,更有現實意義——非常依賴甚至執著於色相、音聲而學習佛法的人,都是聲聞。所以,如《金剛經》中所言,「聲聞」是以色相見佛、以音聲求法的人。
多聞第一,意味著常常接觸佛教的相好莊嚴,常常沐浴在講經說法的文字、音聲中,對佛法的知識非常、非常、非常的了解。用「知識」二字,只是要說明這樣的人見的多、聽的多,並不代表他真的懂了。
阿難尊者是這一類人的典型代表,天天侍奉在佛身邊見佛,整天聽佛說法開示,得了一個「多聞第一」的名頭。試看如今學佛的人,在見、聽的緣上,有誰比的過阿難尊者?
可是最應該有道行的人,偏偏出問題了。
當然,他之前的經教熏習也沒白乾,至少他懂得深刻反省——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原來天天見佛、天天聽佛開示,並不能保證一定有修證啊!
這是他的福報,這是他的智慧處。不懷疑佛陀藏私,不埋怨佛法不靈,不怪罪外道誘惑,根源是自己有問題。所以他誠心向佛請問,十方如來成道的最初方便是什麼呢?
對於阿難尊者所出的偏差,佛陀並沒有現忿怒相,也沒有直接回答阿難尊者的提問。卻先反問阿難——當初你為什麼會捨棄世俗恩愛而選擇出家修行?
這個問題隱含的意義在於——既然你已經決意放棄世間恩愛情分,可是還是在摩登伽女那裡動了情慾,這說明當初的發心存在偏差。
阿難尊者回答——因為觀見佛陀的三十二相,莊嚴殊勝,決非世間因果所能成就,而自己內心是十分的愛慕渴望。經文用「渴仰」來形容那種傾慕,而且不是一般的傾慕,傾慕到義無反顧的剃髮出家了。
不要小看「是以渴仰,從佛剃落」八個字。試想一下,你能夠為了什麼事情而做到長期的義無反顧、放下現有的一切、決不後悔?有沒有?
一般情況下是沒有的。有這樣的人,但絕對是少數。由這種對比,我們可以了解阿難尊者傾慕到什麼程度了。
這實際上是解釋了,為什麼阿難尊者會被摩登伽女所迷惑。阿難尊者最喜歡的東西就是美好的外相,被摩登伽女的美色所吸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既然自己動了心,那麼沉淪就是必然之事。即使沒有摩登伽女,一定也會有其他美女引動他內心對色相的貪著。所以,這是必然。
同樣,我們不狹隘的來理解「摩登伽女」,它所代表的是一切對我們有吸引力的人、一切對我們有吸引力的事物。所以,你自己來總結,什麼人、什麼東西在吸引你?你就知道,自己存在怎樣的慾望,以後會碰到怎樣的困難,面臨怎樣的生死。
凡是拖泥帶水處,皆是我們的生死之根。
不要小看佛對阿難尊者的提問,務必重視這個問題。從道次第的角度來說,初發心是第一位的,它是邏輯序位上的第一因,後面的修道過程實際上都是它的連鎖反應。
初發心,意味著你要擺脫什麼(出離),要達成什麼目標(願力)。如果把人生比作一輛飛馳的汽車,那麼初發心就是你人生路途中設定的導航,它代表的是人生大方向。因此,你的人生會遭遇什麼樣的緣分,你的修行會是什麼樣子,早已經規定好了。如果初發心有偏差,那麼整個過程和最終結果一定是偏差的離譜。
阿難尊者現身說法,給我們做了一個反面榜樣。你的目標一直在心底蠢蠢欲動,當符合目標或有關聯的緣出現,你的心便為之悸動。在乎什麼便會關注什麼,所以你實際看到的,其實都是你想看到的。為自己種下的因,便不停地為自己招感相應的緣。於是,該發生的都發生了。
因地不真,果遭迂曲。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不是迷信。你是你自己人生的導演和演員,你是你自己人生的宿命。
如果明白了這點,就不要怪這是末法,這是濁世,這地方、這時代沒有善知識,自己的初發心才是決定因素。若按世間情見而論,佛陀應該說是最偉大、最好的善知識了吧?阿難尊者隨侍佛,整日親近佛陀,親承佛誨,耳濡目染,結果又如何?他擁有最好的外緣,可是初發心不對,同樣不能悟道。更何況你若貪著某某法師,其結果又將如何?
因為你自己的迷惑,因為你自己發心的偏差,將這世界變成了濁世、末世;不是沒有善知識,而是你有眼不識泰山。所以說,你若是高徒,必不會錯過明師。善知識不出現,只因為你將他屏蔽了。修行途中的一切困難與障礙,都源於我們發心的問題。
推薦閱讀:
※大佛頂首楞嚴經攝論 四 散釋艱文澀義分
※楞嚴經第一卷
※43.凈界法師講楞嚴經
※《楞嚴經之五十陰魔》色陰魔之十:妄見妄說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