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怎樣傳承家規

我們當年做小孩子的時候,大人總是強調很多規矩,必須這,必須那。那時候在我們眼裡,家規比國家法律、校規都還大。因為只要一觸犯家規,就得面對家長的棍棒或者訓斥,並遭到兄弟姐妹的嘲笑。家長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那時候,也覺得如果因為自己舉止不當,在外面被他人指罵「沒家教」是最大的恥辱,感覺自己給祖宗抹黑丟臉,比成績差更遭人不齒。  那時候,說內心話,我們是反抗父母的,覺得條條框框真是多啊,好麻煩啊。後來,堅持並養成習慣後也覺得很自然,幾乎變成了自己個人修養的一部分,偶爾看到別人與自己家規不一樣的地方還覺得很彆扭,忍不住在心裡嘀咕:這人咋這樣啊?沒家教么?而自己也因為按父母的要求每每被旁人誇獎「這孩子家教真好」而心裡美滋滋的。  等我們長大了,我們做了家長,面對現在的獨生子,我們的家規還需要傳承么?如果需要傳承又該怎樣傳承呢?  先說說我家的例子吧。  小時候,父親教育我們,一般都在飯桌上。他的家規都是從飯桌上開始訂的。譬如:吃飯必須端著碗、不許趴在桌子上吃飯、不許將筷子豎插在碗里、不準用筷子敲碗、不準在吃飯或喝湯時發出響聲、不準撒飯粒剩飯、不準在吃飯時閑聊和高聲喧嘩、不準在吃飯時打碎碗碟、不準在吃飯時去大小便、握筷子的姿勢要正確……這其中,握筷子的姿勢要正確留給我的印象最深,因為我挨打最多,後來甚至被父親罰去面壁專門訓練握筷子,直至能用筷子夾盤子里的小黃豆和湯碗里的粉絲為止。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真的通過苦學苦練,牢牢掌握了握筷子的本領。以至於在後來的飯桌上,我看到那麼多職場精英因為不會握筷子,夾某些菜時顯得笨拙和不雅,在高檔宴會上因為這些細節而露怯,我是多麼感激父母當年對我的嚴格家教啊!  可是,等我有了孩子,一直到孩子3歲,她的握筷子姿勢都不對,還是一把抓握的那種簡單粗暴式握法。我曾N次反覆給孩子講解、示範,但是因為心不狠,寵愛過度而導致事倍功半、顆粒無收。後來,父親來我家,看到上幼兒園的孩子還這樣握筷子,當場就訓斥了我教女不嚴、教女無方。後來,父親親自上陣,採用激勵手段硬是教會了孩子正確握筷子的方法,使孩子終身受益。  無獨有偶,先生也給孩子講過一個他們家的家規:大人說話,小孩聽。其潛台詞是:不許插嘴。先生說,那時候家長與他人講話,孩子只能聽,不許隨便插嘴,否則視為沒有家教。先生也一直這樣教育孩子:學會傾聽,等別人陳述完意見你再提問或者表達自己的觀點,隨便插嘴或打斷別人的談話都是不禮貌的,不可取的。  最近,我讀到一篇《家裡那些「老」規矩》一文。頓時覺得好親切,很多人家的家規在我們家都似曾相識啊!譬如「回家就打招呼」、「雙手遞物品」、「大人說話不插嘴」等。這樣的家規相信在你家在我家,都或多或少出現過,也許,我們這代父母較自己的父輩具有更高的學歷,知識面更寬,我們的孩子較於當年的我們,他們的成長在更為信息化、包容化、快節奏的年代,大家急於奔向目標,沒有太多的人會在意這些有些老套的「家規」,甚至譏諷他們「落伍、老土、不西化、不與國際接軌、限制人身自由」等等。  這些問題,我也思索過,但是我覺得我們可以辯證地看待並傳承這些家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兼收並蓄」,大概是我們傳承家規的法寶。因為家庭建設,孩子的成長都需要必要的家規,我們閱讀很多名人的傳記,發現他們的家教不僅多,而且還很嚴格。真正的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啊! 文/梅子易
推薦閱讀:

有一天,我們可不可以如此幸福【情感美文】
分手第一天,我們…
有些事情,我們應該學會不去在意
多想時光倒流,我們不分手,現在還長相廝守
我們了解嗎:你值得擁有!5大賢妻良母星座

TAG:傳承 | 我們 | 家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