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非十二子》原文與譯文(七十二)
【原文】
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貴,不以驕人;聰明聖知,不以窮人;齊給速通,不爭先人;剛毅勇敢,不以傷人。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為德。遇君則修臣下之義,遇鄉則修長幼之義,遇長則修子弟之義,遇友則修禮節辭讓之義,遇賤而少者,則修告導寬容之義。無不愛也,無不敬也,無與人爭也,恢然如天地之苞萬物<1>。如是,則賢者貴之,不肖者親之。如是而不服者,則可謂訞怪狡猾之人矣<2>,雖則子弟之中,刑及之而宜。詩云<3>:「匪上帝不時,殷不用舊<4>;雖無老成人<5>,尚有典刑;曾是莫聽,大命以傾。<6>」此之謂也。
〔注釋〕
<1>恢然:廣大的樣子。苞:同「包」。 <2>訞:通「妖」,怪異邪惡。 <3>引詩見《詩·大雅·盪》。 <4>殷:商,此指商紂王。 <5>老成人:經歷多、做事穩重之臣,像伊尹(商湯的相)之類。 <6>大命:指國家的命運,政權。傾:傾覆。
〔譯文〕
使天下人對自己心悅誠服的辦法是:高高在上、職位尊貴,但不因此而傲視別人;聰明睿智、通達事理,但不因此而使人難堪;才思敏捷、迅速領悟,但不在別人面前搶先逞能;剛強堅毅、勇敢大膽,但不因此而傷害別人。不懂就請教,不會就學習;即使能幹也一定謙讓,這樣才算有道德。面對君主就奉行做臣子的道義,面對鄉親就講求長幼之間的道德標準,面對父母兄長就遵行子弟的規矩,面對朋友就講求禮節謙讓的行為規範,面對地位卑賤而年紀又小的人就實行教導寬容的原則。無所不愛,無所不敬,從不與人爭執,心胸寬廣得就像天地包容萬物那樣。像這樣的話,那麼賢能的人就會尊重你,不賢的人也會親近你。像這樣如果還不對你心悅誠服的,那就可以稱之為怪異奸滑的人了,即使他在你的子弟之中,刑罰加到他身上也是應該的。《詩》云:「並非上帝不善良,是紂王不用舊典章。雖然沒有老成之臣,還有法典可依循。竟連這個也不聽,王朝因此而斷送。」說的就是這個。
推薦閱讀:
※渭川田家譯文及注釋
※詩經·國風·秦風·晨風(原文)(題解)(注釋)(譯文)(賞析)
※改變世界【譯文】
※識限歌及譯文(人生運程分析)
※1938.《地理辨惑》譯文連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