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乘無量壽經大意  (第二集)  1992/12  美國達拉斯  檔名:02-022-0002

主講人 : 淨空法師

大乘無量壽經大意  (第二集)  1992/12  美國達拉斯  檔名:02-022-0002

  請掀開經本第十三頁。在這一頁當中所說的八相成道,這一段經文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非常之多,所以應當要特別的留意。首先,我們看這些菩薩他們的願行可以說是無比的真實,這是修行證果重要的因素。我們回過頭來看看自己,自己修學為什麼有許許多多的障礙不能夠突破?可以說基本的因素都在信願上。這些地方就值得我們學習。

  【具足無量行願。】

  菩薩『具足無量行願』。無量的行願就是彌陀的行願,阿彌陀他的本義就是無量,所以此地這個無量我們不要想到別的地方去,想到別的地方去都變成有量的無量,唯獨在此地,一切都皈依阿彌陀佛,那是真實的無量。

  【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心安住,身也安住。什麼是功德法?經題上給我們所標示的「清凈平等覺」就是功德法。身清凈,心清凈,心平等,無所不覺,覺而不迷,這就是『一切功德法』。

  【游步十方。】

  因為是菩薩,菩薩的行願就是教化一切有緣眾生。十方世界什麼地方眾生緣熟了,與自己的緣熟了,菩薩就到那裡去示現。權是權巧,也就是像世尊在《金剛經》上所講的「佛無有定法可說」,佛沒有定法,應機說法;換句話說,一切眾生什麼樣的機緣,給他說什麼樣的法。所以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這一點也是最難的,難在自己必須要契入這個境界,你為眾生說法才會活活潑潑,才能夠應機。所以一定要有真修實證,才有這個能力。

  【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這一句『佛法藏』,跟其他大乘經上也不一樣。佛法藏、究竟岸都是指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末後這一句那就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應以什麼身說法,菩薩就能示現什麼樣的身分。

  【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

  這一句統統都代表了。以下這是舉一個例子,「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底下是示現的八相成道。這是無量示現裡面略舉一種。八相我們在過去講解的時候都說得很清楚。

  【舍兜率。】

  諸佛在沒有成佛之前作補處菩薩,都是住在兜率內院。也許我們聽了也很奇怪,一切諸佛沒有成佛之前作補處菩薩,為什麼住的地方都叫兜率內院?它為什麼不叫別的名字?要曉得這是表法的意思,兜率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知足,這不知足成不了佛,表這個意思。知足這才圓滿,功德才圓滿,要知道這個意義。

  【降王宮。】

  這是世間人沒有不羨慕富貴的,以一切的方法都希望在一生當中得到富貴。所以佛就示現在人間最富貴的家庭,他一切都得到了,你們所求求不到的,我統統得到了,得到怎麼樣?得到我統統舍掉。這就是告訴我們,世間人所羨慕的富貴並不足以為貴,這不是真貴,真正可貴的是佛法。

  【棄位出家。】

  所以他要『棄位出家』。位是帝王之位,他不要了,他出家,這是真正出家。我們今天這個出家出一個小的家要得一個大的家,那哪裡是出家?這個觀念就錯了。菩薩出家成無上道,凡夫心出家就要墮地獄,那個心想不一樣。人家是真出家。

  【苦行學道。】

  這一句要特別注意。一切諸佛菩薩沒有不示現苦行的,不經過苦修沒有一個僥倖成就的。所以大家看看《高僧傳》,不要看佛菩薩的《傳記》,看看《高僧傳》,看看《居士傳》,哪一個成就不是苦行出來的!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無量劫的修苦行。我們在《金剛經》看到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詳細記載在《涅盤經》裡面,忍辱仙人。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遇到歌利王,歌利是梵語音譯的,要以我們中文的意思來翻就是君,遇到這麼一個人。忍辱仙人修忍辱,他試驗試驗,用這個刀一片一片來割,把你割死看你能不能忍,他還是能忍。這是說明苦行到極處!我們中國俗話常說不吃苦中苦,就不能做人上人,哪有不吃苦頭的道理。

  【以定慧力。降服魔怨。】

  現在這個世間『魔怨』很多,這個世界妖魔鬼怪很多。怨是怨家,過去魔怨沒有現在這麼多,從前降伏魔怨還容易,現在降伏魔怨不容易。你要曉得用什麼方法降伏魔怨?『定慧』,這定慧重要!我們修行修什麼?就是修定,就是修慧。定是佛門修學的樞紐,不管哪個法門統統是修定,絕對不是只有禪宗才修定,那你就看錯了。每一個法門都是修定,只是名詞、說法不一樣,其實內容完全相同。凈土宗念佛修什麼?修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定。慧?慧不必修,慧是從定裡面生出來的,你得到定就開慧了,小定開小智慧,大定開大智慧。

  我們要問什麼叫定?佛在《金剛經》上說得很好「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是禪定。很要緊!要修,不能不修,不修我們往生就沒有把握,你看這個關係多大。相是外面一切境界,不取就是不執著,無論什麼境界,順境也好,逆境也好,好人也好,壞人也好,統統不要放在心裡,不要執著。這是外不著相,就是不會被外境所影響,這是真正功夫。內不動心,不影響就不動心,不動什麼心?不動貪瞋痴慢疑,不動這個心,這是叫定慧,這才能夠降伏魔怨。剛才說過從前魔怨少,影響力也不大,所以小小定、小小慧就能降伏了。今天在我們這個社會必須要有相當的定慧才能降伏得了,否則的話,很難說不受外面環境影響,這不容易。底下接著說:

  【得微妙法。成最正覺。】

  『微妙法』諸位懂不懂?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微妙法!這一句佛號往生不退成佛,一切法裡面沒有比這個法更微妙了。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成佛道就用這一個法門,所以大勢至菩薩,夏老居士稱讚他是蓮宗初祖。這是對的,一點都沒錯!這一句彌陀,只要一心嚮往、一心稱念求願往生,是一切法裡頭最純正之法。修其他的法有魔障,這個法沒有魔障。如果修這個法還有魔障,你不是真心,你心裡頭有邪有曲,有委曲婉轉,心不正才會著魔。心如果純正決定不會著魔,這是彌陀威神加持,不會遇到的。隔一行裡面有幾句。

  【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污。顯明清白。】

  這都是自己修行重要的原則。修行一定是先斷煩惱,遠離一切慾望,這個慾望是指財、色、名、食、睡,我們通常講的五欲六塵,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六根所對的,你能夠遠離,這個心就收回來了,這個心就定了。六根不往外面六塵境上跑、不向外流,回過頭來這見到自性了,這就是觀音菩薩所修的法門,「反聞聞自性」。凡夫六根是往外面流,向外奔逸,觀音菩薩他把六根收起來往內,往內裡面觀察,他用這個方法。所以「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觀音菩薩在《楞嚴經》上說明他自己是怎麼修法,怎麼成就的,這給我們做了一個樣子。菩薩如此,世間法裡面真正做學問的也如此。孟夫子的方法非常類似觀音菩薩,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底下就是洗心。『垢污』,就是心裡的染污,一定要把它洗得乾乾淨淨。『顯明清白』,就是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用什麼方法洗?這裡頭要有功夫,用佛的名號,還要真正舍離五欲六塵,要遠離。凡夫之所以不能成聖,習氣太重了。孟子講學問,「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你想想看跟觀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意思一樣不一樣?放是放逸,心都在外頭。什麼叫做學問?把放在外面的心收回來。放心,一會兒想這裡,一會兒想那裡,他心往外面跑,把這個心收回來,這就是學問。所以孔孟講學問就是定慧。這是教給我們用功的原則。

  【調眾生。宣妙理。貯功德。示福田。】

  這是自利利他。調是調和、是調理也是調順,用什麼方法調?理,理得心就安。眾生心為什麼不安?理不明了,所以這一生當中非常苦,很苦悶,沒有方向,沒有目標,沒有主宰,他才會隨著境界流轉。這怎麼可能成就?不但佛法上不能成就,世法也不能成就。要靠佛菩薩將宇宙人生的真相為我們宣說,我們自己如果明白了,也不辭辛苦廣為人說,這才能夠報佛恩。什麼是『功德』?什麼是『福田』?這個首先要辨別清楚,哪一個人不想積功累德?哪個人不想修福?但是真正認識功德,認識福田的人不多,因此,他所修學的不是功德也不是福田,恰恰顛倒,那得的果報是災難、是苦惱不是福。所以功德跟福田一定要辨別清楚。下面講了灌頂授記,這個我們也在佛門常常聽到的,特別是密宗。底下這一句是講的密宗沒錯,就是《無量壽經》裡面顯密圓融,密教裡面的精華這個經上有不少。

  【升灌頂階。授菩提記。】

  什麼是『灌頂』?我在別州常常走,也常常遇到不少人,今天這個喇嘛來了,明天那個仁波切來了,統統都去灌頂去。聽說灌頂還要錢的,不但灌頂要錢,我還聽說皈依都要錢的,都有價錢的,受一次皈依好像是五十塊錢,受個五戒也要一百塊錢,都有價錢。我在外面人家問我:法師你有沒有價錢?我說我的價錢要比他高十倍,否則的話不值錢!這一灌頂是不是開智慧了?我看愈灌愈迷惑顛倒,那個水灌灌就開了智慧,你晚上每天洗澡那個水灌了多少?有沒有開智慧?灌頂是表法!要懂這個意思。黃念老註解裡面就跟我們講得很清楚,什麼叫灌?諸佛如來以大慈悲力加持這叫灌。頂是無上的大法,佛法的上上乘法傳授給你,這叫灌頂,你要明白這個意思。

  你今天明白了,這一部《無量壽經》在一切法門裡面是第一法門,你把這個經從頭到尾念一次就是十方三世一切如來給你灌頂一次,你念兩遍就灌頂兩次。同修當中有一天念十遍的,每一天十方諸佛如來給你灌十次頂,還得了!這是真灌頂不是假灌頂,這是真的。每天這麼多諸佛如來灌頂,還是迷惑顛倒,糊裡糊塗,你就曉得你的業障多重!一天灌十次灌上十年業障還洗不清,你就曉得真是不得了!它那個力量真大,這不是假的。從這個地方就能體會到自己業障實在是太重,人家經聽一次、聽兩遍他就開悟了,我們一天佛十次的加持都不能開悟,所以這是要真正生慚愧心,這個要知道。你看六祖大師一個字不認識,賣柴的時候聽到一個人念《金剛經》,他在窗邊站著那裡聽了一會兒,他就開悟了。我們能跟他比嗎?

  今天下午吃晚飯之前,有個美國老太太在邁阿密那個地方聽我講經,她到這兒來看她女兒,到我這兒來參觀我們的道場。她今年五十四歲,學佛三年,念阿彌陀佛有感應。她很後悔她遇到佛法太遲了,對於年輕人學佛她羨慕得不得了。她說我五十四歲才聽到佛法,我能不能往生?來問我,我告訴她你不遲。她說我太老了還不遲?我說不遲,為什麼不遲?你念佛的心懇切,生死心切,年輕人雖然聞佛,不像你那樣用功。她一天好像念二、三萬聲佛號,生死心切,功夫得力,外國人很難得!

  所以什麼叫灌頂?什麼叫授記?本經給我們授記,給每一位同修都授記了,授記的經文在這個經最後的一段,九十二面第四行最後一句,我念給你聽,這是佛給我們大家授記的。「四萬億那由他百千眾生,於無上菩提未曾發意,今始初發」。這不就是我們這些人嗎?「種諸善根,願生極樂,見阿彌陀佛,皆當往生彼如來土」。這就是授記。我們今天初發心,必定會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在那邊成就了。「各於異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來」。這授記!我們將來到西方極樂世界,自己修成功了,到他方世界去作佛度眾生,佛的名號叫妙音。我們娑婆世界往生到西方世界的有四萬億那由他眾生,這是授記。所以在這個世界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都有分,但是你什麼時候去往生,那要看你自己的功夫。佛是給你授記了,可是往生成佛有早晚。你如果在這一生當中把握這個機緣,這一生往生那你成就就早。我們傳授三皈用的法名統統用妙音,未來你成佛叫妙音如來,現在就做妙音居士多好,是不是?因上跟果上名字都相同,這相應!在底下一行有一句:

  【常習相應無邊諸行。】

  這兩句重要,『行』是行為。思想見解、心裡頭起心動念是心的行為,就是意業;言語是口的行為,口業;身體的造作是身業的行為,『相應』,跟什麼相應?要跟佛在這部經上所講的相應。你心裏面起個念頭,這個念頭該起還是不該起?拿這個經來對照對照,相應不相應?言語與佛的教誨相應不相應?造作與經典的教訓相應不相應、一樣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要念經,為什麼經要讀熟。經讀熟了就能夠提得起觀照的功夫。什麼叫觀照?我起心動念,言語行為,這個念頭一動就想到佛經上的教訓,我這個念頭該動不該動?我這個話該說不該說?我這個動作該不該做?這叫相應。你經要不熟,就沒有法子相應。所以要修行,先要把經念熟,然後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才不會違背佛的教導。這個重要!底下這一句對我們是無比的欣慰。

  【無量諸佛咸共護念。】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個不護念念佛人。這個法門是一切諸佛共同宣揚的,是一切諸佛共同教化眾生的,所以修學這個法門就得無量諸佛的護念。諸佛都護念,護法神哪有不護持的道理?我在四十五歲那一年,因為這一年記得很清楚,我四十五歲要死,所以這一年記得特別清楚。那一年夏天夏安居在基隆大覺寺,大覺寺的老和尚,靈源老和尚叫我去講《楞嚴經》。他是我的尊證和尚,我不敢講他請我去講經,他是我的長輩,他要我在夏安居在大覺寺講《楞嚴經》。講堂就在天王殿隔壁,天王殿正面是四大天王,天王殿的背面是韋馱菩薩,是護法神。像我們前面供四大天王,背後要供就是供韋馱菩薩,韋馱菩薩面對著佛陀。

  我在那個時候我還年輕,說到這個經上講到真正修行,我是勉勵同學,因為聽眾當中有很多是跟我同戒的,戒兄弟好幾個。我也把老師常常教訓我的那一套轉述給大家,話說得是太過分了。學佛只怕沒有道,不怕沒有廟,更不怕沒有道糧。為什麼要做佛事?為什麼要巴結信徒?好好修行就好了。假如我們每個人真正修行,我們道糧沒有了,沒飯吃了,隔壁那個韋馱菩薩要撤職查辦,那還得了!護法神都沒有盡到責任。護法神就在隔壁。我們的同學聽了,他說你太年輕了,講這個話太過分了。我說的都是真話。

  實在講我一接觸佛門的時候,章嘉大師就這樣教給我的,他教我不要求人,一切求佛菩薩,護法神他自然護持。怕的你沒有法,你心不在道,那護法神就不管你了。真正一心向道,一生都是佛菩薩替你安排,你什麼心都不要操。我就真相信老師的話,我一生都不操心。不操心!這個日子過得真自在、真快樂,身心安樂,不操一點心,沒有憂慮,沒有牽掛,為什麼?所有一切佛菩薩替我安排的,我還要操什麼心?章嘉大師教給我,我能做到。你們沒有遇到章嘉大師,我今天把章嘉大師教給我的也轉述給你們,你們要能做到,跟我沒有兩樣。這是一生當中得大自在,真正幸福快樂!

  佛老師的話聽就得好處,你不聽,不聽這個利益你得不到。俗話常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哪是老人?過去的古聖先賢都是老人,老人說了是什麼話?《大藏經》、《四庫全書》都是老人說的,許許多多金玉良言;《無量壽經》更是最精粹的良言,我們能夠依照經訓來修行,這個殊勝的利益不可思議。不但我說不出來,諸佛菩薩都說不出來,世尊給我們說的是大海之一滴,哪能說得完全!這個功德利益是無量無邊,這是我們一定要記得的,一定要學習。這一章我們就講到此地。

  下面我們看第三章,在第十五頁。「大教緣起第三」。這個大教跟普通的大教不一樣,《華嚴》是大教,《法華》是大教,《般若》是大教,《楞嚴》是大教,要跟本經這一次這個教學比較那都不算大,世尊這一會的教學才是真正究竟圓滿的大教學。這是本經的發起序,首先你看到世尊放光現瑞,序分裡面放光現瑞。

  【爾時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影暢表裡。現大光明。數千百變。】

  就是這一段。這一段所說的佛放光現瑞,他奇特之處我們從這一段文還是看不出來。看不出來是我們的心太粗,粗心大意看不出來,如果是細心的人一看就明了了。所以還待阿難尊者這一啟請,我們才知道前面這一段放光現瑞,那真是殊勝奇特到了極處!從阿難的口裡我們明了,才明白了,阿難看到這個相。

  【尊者阿難。即自思惟。】

  阿難心裡想。

  【今日世尊。色身諸根。悅豫清凈。光顏巍巍。寶剎莊嚴。從昔以來。所未曾見。】

  你看這幾句,你就曉得世尊前面放光現瑞。世尊幾乎每一次講經說法都有放光現瑞,阿難都見過,今天這一次阿難從來沒見過的。所以不是阿難說出來,此地這一行經文的奇妙處我們見不到,想不出來,也會把它當普通放光現瑞一樣這麼樣看過去,那就錯看了,也就不認識這一部經,這一次教學的價值我們就沒有法子體會到。阿難這樣一說,我們明了了,知道這一次教學、這一會的講經說法是跟以往完全不一樣。而且世尊顯示出無比的愉快。

  『色身諸根,悅豫清凈』。無比的歡喜,真是釋迦牟尼佛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最歡喜、最快樂的這一天,這一個時刻,過去沒有,後來也沒有。這是什麼原因?就是經題上講「佛說」,那個「說」這一次我把它略掉了,平常講經我說過了,佛說經是暢悅所懷。佛的胸懷(就是願望)是度眾生成佛,眾生成佛,佛的心歡喜!為什麼?教學目的圓滿達到了。但是眾生的根機不成熟,不能說立刻成佛的經典,佛怎麼說心裡都不是非常快樂,為什麼?根性不成熟,講這個經來引誘引誘你,那個經來誘導誘導你,都是拐彎抹角,隔靴搔癢。這一下看到眾生成熟了,換句話說,他作佛的緣成熟了,立刻要把這個法門傳授給他,他馬上就成佛道了,這一生就圓滿成佛了,這是佛度眾生究竟圓滿,所以歡喜到了極處!

  所以你在此地體會,你才曉得這一個法門,這一部經典,是世尊四十九年的第一經。從來沒有這麼歡喜過的,這好像做生意賣東西真的遇到識貨了,真是遇到行家、遇到識貨,這怎麼不開心?這遇到知音,遇到識貨。你遇不到,這個東西拿不出來,拿出來沒人認識不識貨。這一段緣起不可思議!所以阿難一見到這個,『從昔以來』,就是過去,他自從跟釋迦牟尼佛以來,從來沒有見過,這才生了希有心。這一生希有心,當然就要請教佛你今天為什麼這麼歡喜?從來沒見過的為什麼這麼歡喜

  我們講這個經說實實在在的話,我在講台上講經今年三十四年了,我講過很多大經,《華嚴》講了十七年,《楞嚴》講了七、八遍,大經大論講了很多,聽眾跟我都沒有講這一部經歡喜。聽我講《無量壽經》的人,我都看得出來,都生歡喜心,我自己也歡喜!歡喜從哪裡來的?我們肉眼凡夫見不到,佛光注照!我曾經講過,這個經如果不是諸佛如來圓滿的智慧神力加持,這個經我們說不出來;沒有諸佛如來加持聽眾,你們也不會聽懂,這是真的,這一點不假,我這樣的話在《無量壽經》法會裡面講得很多。

  這一次在邁阿密有一個外國人,一個美國人,他有第三隻眼,我們講神通,天眼通。我在講經的時候偶爾提出,就是佛的經典從什麼地方講出來的,從哪裡講出來的?我就略舉《地藏菩薩本願經》上的十種光明雲,這個外國人閉著眼睛坐在那裡,講完之後,曾憲煒居士問他:你怎麼在打瞌睡?他說:不是的,我在享受佛光注照。他在享受,所以他說聽眾怎麼會不歡喜?佛光照注。他說你聽得懂聽不懂,他說我聽不懂,外國人聽不懂我說話,但是他說光他見到了,佛光見到了。居士翻譯,他說:你一翻譯光都沒有了,你翻的話沒有錯,你那個境界沒有,所以光就沒有了。換句話說,一切法會都有佛光注照,沒有這個法會的圓滿!這個法會是十方一切諸佛威神加持,他怎麼不歡喜?所以居士把這個話來告訴我,我說很難得還有一個人給我做了證明,平常我不說,為什麼?說了人家也不懂,平常我不講,被這個外國人看出來了。

  所以這一段緣起經文,諸位細細去看,你才能看出這部經典、這個法門在整個佛法裡面那個分量。然後你這識貨了,你才曉得一切諸佛如來第一法寶我們得到了!所以有很多人問:我印經印什麼經?我說你不識貨那就印別的經,真識貨了,那為什麼不印《無量壽經》?沒有比這個經更殊勝了。你說印經功德,哪有印這部經的功德大!不能為比。而且夏老會集的這個本子,就是為現代以及末法以後的眾生來做這樣的工作,所以在這個末法九千年,會為廣大眾生來接受。阿難這一啟請,佛也很高興,對他非常的讚歎。以比喻說明他啟請的功德,諸位看經文就曉得,我不要在此地細說。

  這一啟請,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就把一切諸佛度眾生的第一法門說出來了。其他法門,度眾生成佛道在理論上講是絕對平等,但是對眾生根機上來說就不平等。大乘經要度上上乘人,我們不是上上乘人,不但不是上上乘人,連大乘根性都構不上。這個經妙!上度等覺菩薩,下度地獄眾生,我們就包括在其中,這就有分了,咱們比上不及,比下還有餘,所以這個經是平等普度,這不可思議,平等普度。不但平等普度,平等成佛,這誰相信?所以十方世界許許多多的菩薩都不相信,阿羅漢、辟支佛更不會相信。所以多少人不相信這個法門,這對的!很正確一點都不希奇。如果那麼多人都相信了,這還能叫難信之法嗎?怎麼個難信?真是難信。難信,很奇怪,有一些人他居然相信了。像今天來的外國老太婆,我相信她沒搞清楚,沒搞清楚她也相信,她每天念三萬聲佛號,這很可愛,這很不可思議。這是什麼原因?怎麼想你也想不通!

  《觀經》三福末後一句「深信因果」,我跟大家說得很多。「深信因果」,我在從前念這一句,多少年想不通,這一句我沒法子解釋,也不敢跟人講,為什麼?自己沒有搞通。如果深信因果擺在第一條裡面,那我沒有問題,第一條是人天,第三條是菩薩,菩薩還不相信因果?我們人都相信因果,都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都相信,怎麼菩薩不相信,還勸菩薩深信因果?到以後念《華嚴經》才找到答案,原來《華嚴經》到十地品,地上菩薩,「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始是初地,終是等覺,等覺叫十一地,才知道華嚴會上毗盧遮那佛,華藏世界到登地的菩薩這個時候知道念佛,才曉得深信因果是說這一樁事情,這才講通了。

  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一個因果許許多多的菩薩不知道,我們凡夫怎麼會知道?這也是個疑團,這個疑團也是很多年不能解決,菩薩都不知道,你怎麼會相信?你怎麼會知道?這以後讀《無量壽經》才知道,經上跟我們講的對於這個法門,聽到這個法門,你能夠相信,能夠發願,能夠依照這個法門修行,是你過去生中,無量劫以來,你曾經供養過無量無邊諸佛如來,你說這是多大的善根。這樣的善根在今天起現行,這是你本有的。你的善根一起現行,十方一切諸佛威神一加持,你的信心生起來,是這麼一回事情,你說這種機緣多難得!所以普通人聽了不能相信,信的不真。這不真是雖然相信了,念阿彌陀佛還打妄想,這就不真。老師講,一萬個念佛人真正往生的也不過二個、三個!那麼多念佛的人不能深信,你才曉得深信因果是真不簡單,深信因果的是決定往生。

  念佛不能往生,還是善根福德因緣不具足。你想想這個經上講的,阿闍王子與五百長者子他們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還不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沒有發願,只是動個念頭,希望將來成佛跟阿彌陀佛一樣;還沒有發願我現在趕緊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動這個念頭。這就說明過去生中供養四百億佛這個善根還不足,還是《阿彌陀經》上講的少善根、少福德。所以一個真正深信不疑,死心塌地念佛人,一切護法天龍鬼神哪個不恭敬!為什麼恭敬?這個人眼看就成佛了,這恭敬。諸佛護念,龍天擁護,像這些重要的地方一看就要知道。在第四段裡面在十七面,「法藏因地」,你看這是正宗分。正宗分第一句是佛說的。我在經題上提示大家,凡是經題上有個「佛說」,就是正宗分第一句話是佛講的。

  【佛告阿難。】

  第一句話是佛說的,這是一個普通的常識。從這個地方就要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歷史,西方極樂世界怎麼來的?如果我們對於這些事情不能夠詳細的知道,我們對西方極樂世界的信心就很難建立。西方世界是阿彌陀佛願力、行力成就的。首先介紹阿彌陀佛,這是講彌陀的因地。在因地裡面他是一位在家的居士,他的身分是國王,是在家學佛的,身分是國王。這個國王的福報很大,那是多生多劫修行的菩薩化身!他的老師是世間自在王如來,那個時候眾生的福報很大,福報從什麼地方看?從壽命看,壽命長福報就大。

  佛給我們講我們這個世間人壽最長的時候八萬四千歲,這是大小乘經上都有。我們現在是在減劫,減劫是八萬四千歲,每一百年減一歲,一直減,減到十歲。我們現在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人壽百歲,佛去我們現在三千年了,現在人壽是七十歲,這是講一般的人壽。當然有特殊的,有比這個高的,也有不到七十的,七十是個標準數。到十歲,再給一百年加一歲,又加到八萬四千歲,這樣一增一減叫一個小劫,這一個小劫。世饒王當年在世的時候,佛的壽命四十二劫,換句話講,一般人民的壽命也是四十二劫。

  釋迦牟尼佛本來住世要住一百年的,八十歲的時候他老人家就圓寂了,什麼原因他走得那麼快?魔王波旬來啟請、來要求,跟佛講:你度眾生度的那麼多,也夠了,你可以走了。釋迦牟尼佛點點頭,好!佛不打妄語,既然答應他了那就要兌現。沒有人請佛住世,有人請佛入般涅盤,那佛只好走了。所以佛在經上講他還有二十年的福報,佛還沒有享,這二十年的福報留給後世的出家人,所以你只要真正出家,你不要怕生活有困難,你不要怕!佛二十年的余福,一萬二千年所有這些出家人都享受不盡,你信不信?你要相信我們的心定了,一出家我們的物質生活、一切享受,佛給我們保證了,我們有不缺乏!

  這是佛在經上講的,他二十年的余福留給後世的弟子們。佛又講白毫光中一分福德供養後世的修行人,這是佛在經論裡面給我們做的保證。所以真正發心修道,哪有沒有福?本來是沒有福的,這一出家就有福了。福是繼承了釋迦牟尼佛的福報,我自己是沒有福,譬如說那個乾爸爸他福報大,我拜他做乾爸爸,那好了,他的福報我就享受了,這跟他套上關係了。很可惜的有一些出家人不相信,不相信還在為非做歹,胡作妄為;換句話說,佛的福報他享受不到,護法神也不護持他。沒有護法神護持麻煩就大,什麼麻煩?妖魔鬼怪趁虛而來,他來欺負你,他來擾亂你,他來捉弄你,那你就可有得受了。這都是我們應當要明了的,應當要知道的。所以阿彌陀佛的因地,福報非常大,四十二劫的壽命這也不可思議。

  【有大國主名世饒王。】

  佛的前身就是『大國主世饒王』,世饒是對他讚歎的名號。世是世間,饒是豐饒;換句話說,有學問、有道德、有財富,不但國家賢人很多,物產豐富,人民安樂,國泰民安,這個國王才能叫世饒王。我們中國人常講太平天子,這是有大福德的一個國王。這是享受人間無比的福報。

  【聞佛說法。歡喜開解。】

  『聞佛說法』。聽到老師自在王如來說法,『歡喜開解』,這兩句很重要。佛說法是對我們開示,歡喜開解是悟入,聽佛開示自己不能悟入還是枉然,一定要悟入,自己才真正得到受用。這一開悟之後,他就知道世間富貴不足以為貴,所以他就棄國捐王出家去了,人間富貴不要了,出家修道如果不比他那個富貴還要大,哪有這麼傻瓜去干這個事情?所以出家是真正不容易。什麼不容易?真正覺悟,真正把事實真相看清楚,曉得宇宙之間哪是真的、哪是妄的。人天福報是虛妄的,就像佛在《金剛經》上講的那是夢幻泡影,那不是真實的;出家修道是真實的,這不是虛妄的,舍虛妄取真實,這是真正的智慧。

  【號曰法藏。】

  他出家了,跟佛出家,他的法名『法藏』,法藏比丘是阿彌陀佛在因地時候的名號。他這種認識,選擇,我們要把他看清楚,不能夠疏忽。發心,要發真正的道心,才有感應!這個感應就是自在,感應不必求,自自然然你心有感,諸佛菩薩必定有應,感應道交!要想真正得到感應,要學法藏比丘的德行。下面講了幾條綱領。

  【修菩薩道。】

  什麼叫『菩薩道』?在《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看他每參訪一位善知識,一見面他一定同樣的說法:我已經發了菩提心了,不知道怎樣修菩薩道,不曉得怎樣修菩薩行,現在要來向善知識請教。五十三位善知識一開端,都是這兩句話。其他的經文我們記不得,這兩句話重複了六、七十遍,所以你就會記得很清楚。這兩句話就是最重要的話。什麼是菩薩道?存心,道是講的心,行是講的行為,菩薩是覺。換句話說,我怎麼樣叫我的心覺悟不迷,怎麼樣叫我的行覺悟不犯過失,這就是菩薩。人家這個地方一個「道」字就包括了存心,包括了行為。菩薩道心行都與法性相應,沒有過失!這就是菩薩。

  【高才勇哲。與世超異。】

  這是所謂的稟賦,我們今天講天才。我們雖然達不到,但是自古以來也有不少困學而成的,這我們可以能做到。天才,我們不是天才做不到,但是我努力也能夠達到。在中國近代史上了不起的人物曾國藩,近代史上,曾國藩不是天才,曾國藩是苦學成功的,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比別人加上十倍的努力他成功了。天才的人一遍就行了,他要加上十倍他也成功了。世法裡面困學而成的很多,在歷史上常常見到,佛法裡面困學而成的更多,這是我們可以學習的。

  【信解明記。悉皆第一。】

  這個『第一』是同學當中第一,這是一個說法。另一個說法在自己一生當中,哪一個是自己第一樁大事?『信解明記』是我一生修學的第一大事,這個意思就更殊勝了。前面還跟人比賽還有傲慢心,這個一點傲慢心都沒有了。我從早到晚什麼事情是我第一大事情?我對於佛經上所講的教訓我相信,這是我的第一大事,我理解,我要依教奉行,這樣的人哪有不成就的!這是第一殊勝的意思。諸佛菩薩決沒有傲慢心,決不會跟人家搶第一。

  【又有殊勝行願。】

  這一句那就真的殊勝,真正了不起!一切諸佛在因地里沒有發過這個願,他發的這個願特別,這個願是什麼願?建造一個極樂世界。諸佛沒有這個願,一切諸佛如來只有他有這個願,這不可思議!所以此地講的『殊勝行願』就是後面的四十八願。這是佛在此地給我們介紹他因地的狀況,就先給我們透露出來了。這個願一發,正中一切諸佛度生之懷,沒有一尊佛不讚歎,沒有一尊佛不佩服,所以把所有一切眾生統統介紹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到他那裡去圓成佛道。一切諸佛度眾生成佛道用什麼方法?勸他念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去,佛度眾生大事能事就盡了!所以凈土宗的祖師稱大師,大師是佛,佛度眾生用什麼方法?勸人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他也勸人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那跟諸佛如來有什麼兩樣?佛稱大師,他也可以稱大師,就這個道理。

  除佛之外,沒有稱大師的。菩薩稱大士不稱大師,現在有些出家人稱大師這過分了一點。別人尊稱,別人尊稱也不可以,為什麼?太過分了。過分這失禮,禮是禮節,正好不能超過也不能不到,不到是失禮,超過也是失禮。譬如說你沒有得到博士學位,我們見到你說博士先生,這挖苦你,哪是讚歎你。你沒有成佛,我們說你是大師,大師就成佛,這挖苦人!所以這是我們應該要知道的。

  【及念慧力。增上其心。】

  老師在上面說信進念定慧,五根、五力他真的具足!具足五根、五力,在我們佛法講這個人叫法器,真正的法器。他將來必定有大成就,為什麼?他在修學的基礎條件樣樣具足,那哪有不成就的道理?這是非常難得的,我們世間話講可造之才,這是人才。真正人才可以造就!他的條件太好了,信進念定慧,像這些地方我們要學習。我們雖然不具足,我們現在修了,努力的修,勤奮的修,修上幾年自己就有了,也得了這些條件,再往上提升就有成就!沒有這個條件,修行容易動搖,就是信心不堅固。看見參禪的心動了,他也想去打打坐、也想去參參禪;聽說那個地方灌頂了,他也想去灌灌頂,這心不堅固,容易被外境動搖,什麼原因?沒有信進念定慧的基礎,沒定沒慧!這是講被法門所轉。

  還有更差的為名利所轉,那就更糟糕了!名利轉不動還會被法門轉,還是一樣不能成就。所以佛法教給我們精進,精是純而不雜,這樣進步那是真正的進步。樣樣都學,他也在那裡進,他不是精進,他是雜進,他是亂進,這又雜又亂他怎麼會成就?不能成就。看到人很用功、很勤奮,到最後一無所成,他搞得太多太雜。所以諸位同修要真正知道,一生如果是守定一個法門,那個成就真正不可思議。

  而是現前這個社會上,講經說法的人太少了,少了怎麼樣?逼著不能不講許多經論,那有什麼法子?可是我總希望學的人學一個,那是真實的福報。如果這個社會上講經說法的人多,我跟諸位說,我一生決定只講《阿彌陀經》或者《無量壽經》,一生當中,絕對不會講第二部經。這一部經你要講一生,後來人沒有一個不讚歎你阿彌陀佛,無量壽佛,就成佛了!一生一本。但是講經的人太少了,這個沒有法子,所以我總希望學生真正發心學一門,你真學我都教,你學《華嚴經》,我給你講《華嚴經》,你想學《法華經》我給你講《法華經》,我自己犧牲自己,成就你們。你們要跟我一樣,樣樣都學,樣樣都講,那完了!這不是我的本願。所以我講得很清楚,如果世間有這麼多人都講,講得我聽了都滿意,我絕對不講;有人講,講的我聽了不滿意那我要講,我聽了滿意我才不講。所以這要曉得。所以我是做最大的犧牲,將來生西方極樂世界下下品就夠了,希望佛法能夠傳下去,我盡一點棉薄之力。

  這個道場的建成不是我的意思,悟本在此地,我把我自己用的這些圖書統統打包都寄回去。我看不出我法緣在此地,我寄回去的東西現在都還沒有帶來,還放在杭州南路。我看悟本的法緣很好,我很歡喜。我跟悟本講過,我也跟館長講過,這個地方緣成熟了建道場,建好之後送給悟本。哪個人有法緣,在這個地方教化一方眾生。虛雲老和尚一生建道場,每一個道場一建立就找一個有修有德的出家人請他做住持,他老人家走了,第二個地方再建道場,你看《虛雲老和尚年譜》你就曉得了。這是佛菩薩在此地建立的。所以有一些同修比較接近的,我說你們想想你們一生當中有沒有聽說、有沒有看到道場是這麼建立的?錢我沒有化緣,沒有問人要錢,也沒有告訴大家,我講經從來不宣布問人要錢的,錢是自然來的,從哪裡來的不知道。道場怎麼建立的?地買了,我到這裡來破土挖兩鏟,再來了就開幕,你們想想看你們有沒有聽說過道場是這麼建立的?三寶加持,這是如來正法道場,與《無量壽經》相應!

  今天道場成了我是不是還會常住在這裡?不見得,道場一建立我就動腦筋想到哪一個人可以來做住持,我就想找人。我跟韓館長講,她說你這是為什麼?她說你這樣做對不起那些信徒。信徒都是我們圖書館同修,都是從前的!我說那你來當董事長,她說你為什麼這樣做?我說我有自知之明,我不是當老闆命,我不能當老闆。我說我一生可以教學、可以講經,除這個之外,我不能管事。尤其現在六十五歲了,快到七十歲了,還叫我操心管這個事情,那不叫自找苦吃。我說你要肯發心,你來護持道場,你護持我來講經,你不來護持我送給別人,大概也不會到此地來講經,佛菩薩建立的。我一生唯一的大願望就是弘護正法,特別是李老師把這個經典交給我,我這次印的時候,會集、夏老居士的相片印在前面,老師的眉注,照片都印在前面,給大家做一個紀念。

  正法住世,眾生有福,特別是在大災難之前夕,真正是救度無量無邊的眾生,我們的願望就達到了。不在一個地方,不在一處,只要我有精神、有體力,哪個地方請我,我都願意去,我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大家。當然這並不很圓滿,就跟老師以前所講的,這是我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有一天老師上課,下了課了,那時是教古文,在小教室上課,五十多個學生。下了課之後,書講完了,書一合起來,他老人家興緻起來了,問我們這些學生,各言爾志,你們每個人說說你們自己的願望是什麼?一個一個的說,輪到我,我就告訴他:老師,我希望將來到處弘法利生,他聽了笑一笑,他說很好,你倒自在!後頭一句話就不好聽了,你不能度眾生。我說為什麼?他說哪有眾生聽一次經、聽一部經就開悟、就證果的?要想真正度眾生,要住在一個地方不能動。他老人家在台中一住四十幾年,真正得利益的人多。

  到處去游化,蜻蜓點水,只能宣傳不能得益,但是自己自在,自度沒有問題,度他很難。這就是我做宣傳的工作,宣揚佛教,我做這工作。真正度眾生的工作,希望底下一代他去做。希望他們住在那個道場不要動,一住住幾十年,在這個地方教化這一方眾生。我到處亂跑,希望多多建立道場,多多的幫助住在那個地方度眾生的,我幫助他,我有這個願力來幫助他,我自己不願意住一個地方。

  每一位佛菩薩因地的願都不一樣,我的願也很特別,跟別人的願不一樣,但是我知道我曉得怎麼樣成就。一個道場決定是一門,你說這個道場,這凈宗學會,專弘《無量壽經》,頂多五經,五經以外的經決定不講;如果還有喜歡《楞嚴》、《法華》的,另外再建一個道場,這才能成就。一個道場今天請這個法師,明天請那個法師,又講經、又講論,講了很多大雜燴,那就不是道場,那不能成就。我要是真有福的話,建這個道場這麼樣簡單容易,我再建十個還是這麼簡單,還是這麼容易。這個道場沒有建立起來之前我一點信心都沒有,這個道場建起來,我的信心圓滿。

  現在有很多地方想要我去,我不敢答應,答應是什麼?他們說法師你至少一年來住一個月,我不敢答應。一年住一個月,我哪有那麼多時間?沒那麼多時間。還有他要我派學生去住持,我現在學生不能獨立,沒有一個學生能夠獨當一面的,派不出人,所以只好敷衍敷衍不敢答應。真的遇到有人,我肯幫助,所以要曉得正法道場怎麼樣一個建立法。如何幫助大家真正成就?那就是一門深入,自己修學一門深入,往生是決定成就,如果要弘揚佛法,你要把這部經講得透徹還是一門深入。但是一門深入之後,要博覽群經,不但要博覽群經而且還要通世出世間法,否則的話,字字句句就講不圓,所以發願弘法利生,那就要吃苦頭了。

  法藏比丘在此地給我們做一個榜樣,我們照他這個樣子學就行,這是個模樣、模式擺在此地。你看人家怎麼個學法?如果我們只是發心求往生西方世界,這個不要緊,不要這麼苦,不要受這麼多苦頭,你好好念佛就行了,煩惱伏住就可以了。如果要想弘法利生,要想教化眾生,那你的品德、學問、道業要不能悉皆第一,做不到!那個教學會誤人子弟,這個世法誤人子弟下十九層地獄,佛法誤人子弟還得了,那不得了!那這個墮落很重的,所以一定要發憤,一定要努力,要向法藏比丘學習。學他哪些東西?底下一章偈頌裡面,後面一共有十首偈頌,學習的東西很多,往後全經裡面講得太多了。

  十首偈頌,前面兩首是讚歎。這是規矩,學生對老師請法,這個讚歎是禮節。如果對老師不尊敬,沒有仰慕之心,何必問他?不必問他。這是表達自己真誠仰慕,這是對自己。另外一個意思,讚歎是給別人聽的。老師的大德、大智、大行人家都不曉得,老師絕不宣揚,現在人自己讚歎自己的很多,古德沒有!古德自己讚歎自己那很丟人,哪有這個道理?那麼他的德能沒有人跟他學習,那不太可惜嗎?誰去介紹、去招生?學生。知道的人讚歎他使別人聽,讚歎這種介紹是非常如法的,不直接來拉人。是我讚歎這個人,你聽到心裡動心了,自然就發心想去跟他學,沒有叫你來。老師,我沒有叫你來;讚歎的人,我也沒有叫你去,你自己去的。學是要求學,是自己去求,不是人勸你去求。勸你去學不會成功的,自動發心去求學這個人會成功。老師教學,教學生也要看,這個學生自動自發,這個學生會成就,要等到來勸他的時候,成功的成分很少。自動自發的幾乎各個都成就,勸導的十個當中兩、三個成就,不可能每一個勸他都會聽,他不見得會聽,勸了不聽的那是決定不能成就。

  所以讚歎是幫助佛招生,這麼好的好老師,你看沒有人跟他學多可惜,老師絕不招生。你看看自古以來佛門跟儒家,中國古時候哪有老師去招生,那還得了?那是多麼自負。我可以為人師還得了!孔老夫子都不敢,都不敢說為人師,不敢講這個話。所以有人來求學,求學把他當作什麼看?當作朋友看。你看《論語》上「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那個朋是學生,來跟他求學的。他不會說有學生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他不敢這樣說法,這樣說法太狂妄了、太自大了。所以你看老師跟學生寫信後頭署名「友生」,友是朋友的友,學生的生,友生,你看到後頭友生那就是老師,不敢以老師自稱!

  所以像這樣的大德,那就是我們知道的人,跟他求學的人就有責任替他招學生。招學生有招學生的技巧,不拉不勸,讚歎老師用這個方法。所以佛門讚歎佛都是這個意思,絕對不是你讚歎老師,這好聽我多教你一點,不是這個意思。這個用意很深很深,不是老師喜歡讚歎,這是善巧方便,替他介紹學生,是這個意思。你看看部部經上菩薩讚歎佛都是這個意思。要知道這是善巧方便,決定沒有貢高我慢。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從人而佛的修證之道--大乘菩薩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第四十六頁)
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有何區別?
大乘隨轉宣說諸法經卷下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勸諭策進第三十三)

TAG:美國 | 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