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南懷瑾老師: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此乃息諍之論)

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文│南師懷瑾先生來源:《定慧初修》

【一】今天應洗塵、顯明兩位老和尚暨本院從智、明光兩位法師之邀,指定講述「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這一專題。在座也許有已成就的菩薩或阿羅漢,而本人為一道地凡夫,卻冒昧的來談此無上乘的重大問題,極為惶恐,然承諸法師們之命,而又無從推辭。每次應邀演講,我都感覺好像回到學生時代,接受口試時的緊張,兢兢業業,不知所云。現在也是以此同樣的心情,來討論這個問題。關於這個問題,已經傳聞兩年多了,也曾有人當面問及:到底是「帶業往生」?抑或「消業往生」?每當我聽到這個問題時,只有報之一笑。因為我覺得這個問題,不應該成為問題,只在修持的人,自己去研究參詳,自求解答。一直到最近,聽說佛教界,已對這個問題,發生嚴重的爭論,本人覺得自己很不成器,素來不願參與爭論。又認為這種爭論,有點近乎可笑。大家好好修學便是,還有什麼可爭論呢?近日又聽到也有法師們參與此項論辯,而且各有主張:一部分主張「帶業往生」,一部分主張「消業往生」。乃至有人指稱本人也贊成某一主張。我立即告以:我並未曾作何主張,而且素來不參加這類紛爭,更何況提出任何意見。因此有人就本題上,追根究底,迫不得已,曾作過一兩分鐘的簡短談話。於是,兩位法師們,要我作一詳細報告。今天和大家講這個問題前,首先要聲明的,對與爭論此一問題的是些什麼人,且不過問,我所講的,並不因人而言,只對修持凈土的法門,略陳萏蕘之見而已。凈土法門,是度此娑婆世界眾生的一個最方便的捷徑,平常一般人認為凈土法門只是顯教的一種法門,實際上,正是一大密藏,非常深密的大密乘,而且是最方便、最容易修持、最容易成就的大秘密法門。這個法門在中國流行了一千多年,早已」三根普被「;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以聽到念佛的的聲音。不但中國全國如此,擴大範圍來看,整個亞洲地區——包括日本、韓國、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尼泊爾、柬埔寨等等地區都可以聽到念「南無阿彌佗佛」在東方,不單信佛修持的人普遍都念「阿彌陀佛」,即如一般不信佛的普通人,也受佛法熏陶一兩千年的影響,隨口都會念佛。甚至有人指出,縱使絕對不信佛法的人,在罵人的時候,也脫口而出,說一聲「阿彌陀佛」!例如,看見一個自己對他心有不滿的人跌倒了,便順口念一聲:「阿彌陀佛」!其實,這一聲佛號,是帶有這一跤跌的好,含有「報應得好!」的意味。這雖是一則不經之談的笑話,但由此可見這聲「阿彌陀佛」是如此普遍,同時可知持名念佛的凈土法門——這一聲「阿彌陀佛」的影響,有如此的深遠廣大。但是千餘年來,修凈土持名法門的人,大多都認為念一句「阿彌陀佛」,專志修持,臨命終時,可以「帶業往生」,因此而給大家無限的信心。認為此生修持,縱然沒有成就,但到了臨命終時,只要專心一意地念聲「阿彌陀佛」,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可以說是長久以來,很自然的一個信仰,賦予人們很大的信心。如果說「帶業往生」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消業才能往生,那麼大家都會非常失望。認為這下完了,這好比世法中的投資,沒有希望了!因為不知道自己的業,何年何月才能消得盡,怎麼辦呢?幾時才能到凈土?幾時才能往生極樂世界呢?這一來就很嚴重了,比起世間做股票生意的人,遇到跌停板時,短短時間,便受到傾家蕩產的打擊,還更嚴重。所以這次應幾位法師之邀,也不能不談一談了。【二】實際上「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這兩句話,都有道理,並不是那一邊對,那一邊不對。這兩句名言,是前輩善知識以及現代的善知識們,說法的方便話。一個有成就的人,教化別人,每每因時間的不同,地區的不同,對象的不同,在說法上,就有各種不同的方便,所謂「觀機設教」,便有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作用。我們知道,「帶業」與「消業」這兩方面的辯論,重點在一個「業」字。那麼,我們學佛的人,當然先要了解什麼是「業」。業並不是絕對的壞事。我們知道,佛說的業,內涵三種:善業、惡業,以及不屬善不屬惡的無記業,統稱之為業。既然如此,那麼,修行的人是否也在造業?答案是肯定的。修行人也在造業,諸佛菩薩也在造業,因為修行是在造業,造就至善純凈的善業,以至於菩提道業。既沒有無記業,更沒有惡業的雜染。如果說,往生西方,都要善業成就,那麼善業成就的人,在理論上,是否也是「帶業往生」呢?答案很肯定,當然也是「帶業往生」,是帶善業而生。如果說帶業不能往生,必須消業才能往生,會使人認為消了惡業、無記業還不夠,一定要修成一切善業如菩薩,才能往生。只因「消業」兩字,在定義上,說得太倉促含混了,因此引發了爭論。更進一步說,倘使必須消了一切的業才能往生,那麼極樂凈土,就不歡迎我們,不歡迎一切眾生,只歡迎成就菩提道果的大菩薩,甚至成佛的才能往生了。沒有這個道理,也不是這個道理。且別說大菩薩們,只講一般修行的人,真正將善、惡、無記等一切的業都消盡了的,能有幾人?況且根據佛的聖教,只有轉業,而不能消業。「轉識成智」,轉識成佛。所謂「帶業往生」,固然是古代善知識方便的說法,「消業往生」,也是一時方便的說法,如果徹底窮究,便要試問:消掉了什麼業?譬如小乘成就的阿羅漢們,甚至證得了有餘依涅槃的阿羅漢們,他的業還是存在,只是暫時內伏下去,因此也能成道。我們不要以為阿羅漢們已經成道了,他的業就此能消滅了,只是暫時潛伏下去而已。甚至於「地」上菩薩,以及沒有到「地」的菩薩,還都是帶業的,只能說「地」上菩薩的業,轉化、凈化到一個層次,或轉化、凈化到某個程度。佛說:「縱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例如世尊釋迦牟尼佛,現生還得示現,接受往劫的果報。絕對不能說我已成就了,就可賴債不還報而消業得了。所以,如果一定堅持要消了業才能往生,否則便不能往生,此說似乎太過固執了。如果認為非如此不可,則落在「見取見」和「所知障」中。主觀成見的「見取見」容易形成法執。例如世間成見說:此事非如此不可!但是,佛法沒有如此不圓融的。再進一步研究「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的爭辯。「帶業往生」一語;在佛法的經論上,是沒有明確的看到。這句話最初的出現,是元朝一位有成就的大和尚——惟則禪師,他著作的《凈土或問》中,針對某些人就凈土法門所提出的疑難,作了一些解答。在他這一著作中,提到一句話——「帶業得生」,他的方便語意,是說即使帶業,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凈土。到了明朝,凈土宗的蕅益大師,也提到這個問題,他提出的意見,是「帶惑往生」。所謂惑,就是「見思惑」,也即是業。一直到現在,七八百年以來,我們中國佛教,不管在家出家的道友們,都熟習蕅益大師此話而更不疑。他所提出來的,比元朝惟則禪師所說的更明白。至於提倡「帶業往生」最有力的,便是現代前輩善知識印光法師。當民國初年到二十年之間,中國文化,也隨時代的改變,政體的革新,受到西方文化的激烈撞擊,一切在不今不古,不中不西,不新不舊的大紊亂中激蕩不安。根探蒂固的中國佛教文化,在激進派的「打倒軍閥、打倒迷信」等口號下,遭遇很大的破壞。身任佛教會長的敬安法師(八指頭陀),被北洋軍閥積威之下的內政部長親手打了一記耳光,活活被氣死。在這一段時期,佛法的禪、凈、密、律等,都一蹶不振,不像現在受到學術上的重視,憲法上的保障,可以說五濁紊亂的現象,如火燎原,方興未艾。印光法師以亦佛亦儒的善巧方便,筆伐口誅,大聲疾呼大家好好念佛「帶業往生」,實為法師的無上悲願,一片婆心,善巧運用方便法門,才使佛法佛教,更為普及。什麼是「惑業」呢?惑與業的名詞,有時候,是連在一起來講。所謂「惑」,即無明迷惘。什麼是我們的惑?在教理上有兩種,「見惑」與「思惑」。簡稱為「見思惑」。所謂「見惑」,包括:邪見、身見、邊見、禁戒取見、見取見五種。以現代語來說,就是不正確的思想、觀念、看法。例如現在討論:「帶業往生」是對的?還是「消業往生」是對的?雙方都是在「見取見」的見惑上引起爭執。所謂「思惑」,即是思想觀念中不好的性情,包括:貪、嗔、痴、慢、疑五種。如果把「思惑」了掉,發大願力,往生極樂凈土,那就是已經成就大半的大士了。我們凡夫,沒有一個絕對真能把「思惑」完全了掉的。這樣一來,只有已經成就的菩薩。大阿羅漢們才能往生凈土,我們這些帶業凡夫,絕對沒有希望,只好暫住在東方也不錯。現在我們明白了所謂的業,包括了「見思惑」惑業的道理,當然也就是包括了世間做壞事的惡業。如果說古代的祖師們所說「帶業往生」是錯誤的,乃至於對大家非常佩服的近代的印光法師,幾乎口口聲聲主張「帶業往生」是講錯了的,那就使大家失去了無比的信心,無比的方便。假如我們要標新立異,別出心裁,推翻古代祖師所說,認為他們完全不對,只有「消業往生」,這才是現代有成就的善知識的確定名言,那也未免太過了。其實「消業往生」,也只是一時的方便話,對某一種人或對某一個人,某一時,某一處說的,並無不可。例如某人平常造業很多,現在要勸他學佛,至誠仟悔,消滅惡業,俾得將來往生凈土。如果他說自己造業多端,怎能往生凈土?這時勸他,沒有關係,帶業可以往生。這樣,確是善知識們的善巧方便。而有一些人學了佛以後,我慢、貢高、師心自用,好像天上天下,唯他獨尊。我常對這些人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而不是你。對於這一類的人,就要告訴他,消業才可以往生。不然你的人我貢高還那麼重,如果能往生,那麼「阿彌陀佛」那裡管入出境的就太不公平了。(一笑。)所以說:這些都是善知識一時的方便說法,不可執著,也無爭論的必要。只要大家自己好好修持心地,絕對正信佛說的沒有錯,何必為了這些話,爭來爭去,爭了半天,爭得臉紅耳赤,又在那裡大造口業,有什麼好處?有這麼多爭辯的功夫,用來多念幾句佛號,該有多好! 何必去爭論這個呢?所以說不要標新立異吧!更可惜的是,本來「帶業往生」已經給予人們無比的信心,個個有希望,人人有機會。現在一定說非消業不可往生,那麼許多人都會自認此生造業如此之多,既消不了,又何必學佛!於是更走極端,更去造業,那可真的完了。那麼隨聲附和,高唱「消業往生」這句話,就語氣太重了。因此說,說法要留意,「觀機設教」——觀察一切人,以及當時當地的機緣。不然也很容易犯口過。可見善知識、法師是很難做的。因此我更要聲明,我不是一個善知識,只是一個亂七八糟的凡夫,也許凡夫的資格還不夠,說不定將來要下地獄。地獄有十八層,加上現代化的地獄,可能還有地下室,有了十九層、二十層都不一定。恐怕將來我要下到十九層半。在第十九層陰暗角落的我,說的話不見得正確,只能供大家作參考而已。【三】古人說:「一句合頭語,千古系驢橛。」這是說,善知識們說法,「言出如箭,有力難拔。」如果有時掉以輕心,偶有一字之差,在善知識本身,也許無關宏旨,但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弄得不好就使他人造作惡業,這就是「一句合頭語,千古系驢橛。」有如偶爾在路旁打了一根給人們掛東西的木樁,不料後來的人們,無論是騎驢子的、騎馬的、放牛的、放羊的、乃至牽狗的人,經過這裡,都揀現成的便利,把牲口們繫到這根樁上去。再說,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並沒有肯定說過,非消業不可能往生,或帶業絕對可以往生的話。可是,學佛的人,大多都念過《阿彌陀經》,這本經典上,記載佛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必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一個普通的人,在最短的七日七夜,就真的能把業力消得乾淨嗎?你不妨試試看。其實,只要人們一念回機,在真誠悔悟的靈明一念之中,專誠皈命念佛,不起雜染意念,則「一念萬年,萬年一念。」豈非當下即與佛的凈土心心相印?如此七日,晝夜一貫,當然可以得生極樂凈土。這是佛說的話,其中含義,豈非是說帶業也可以往生嗎?所以大家不要懷疑。大家都知道,《華嚴經》是佛經中的大經之一,也涵蓋了一切宗派的大經大要。在華嚴會上,一切諸大菩薩,最後都躬身合掌,迴向凈土。在《華嚴經》第八十捲入法界品中,普賢菩薩也曾教導我們念佛的法門,如說:「或有眾生,一日一夜憶念於我,即得成熟。或七日七夜,半月一月,半年一年,百年千年,一劫百劫,以及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憶念於我而成熟者。或一生,或百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生,憶念於我而成熟者。或見我放大光明,或見我震動佛剎,或生怖畏,或生歡喜,皆得成熟。」普賢菩薩在這裡說,有些眾生,只要念他一日一夜,就可以成熟。但也有延長到七日七夜;甚至,無量數劫等等,才得成就。可見劫數無定,端在一心。為什麼要排列這樣多的數字?其中隱藏了一個秘密,須得仔細參詳。不過,這是另一個問題,不必在此多談。或者說,上引經文,只是普賢菩薩的境界,不是「阿彌陀佛」的凈土。但是,我們要知道,佛佛道同,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十方諸佛的大光明法藏。因此再將普賢菩薩所說的長偈中,有關帶業往生或消業往生的這一部分,摘要提供大家參考。如說:「隨諸眾生心智業;靡不化度令清凈,如是無上大導師,充滿十方諸佛國。若人志劣無慈愍,厭惡生死自求離,令其聞說三脫門(指空、無相、無作),使得出苦涅槃樂。如來無礙智所見,其中一切諸眾生,悉以無邊方便門,種種教化令成就。若有聞斯功德海,而生歡喜信解心,如所稱揚悉當獲,慎勿於此懷疑念。」普賢菩薩說:「隨諸眾生心智業,靡不化度令清凈。」任何一切眾生,不問其任何種心,任何種業,只要心智清明,沒有不能得到他的度化。可見志誠一念,就可以轉業凈化。被化度眾生的我,以及發願度化眾生的菩薩或佛,都是「如是無上大導師,充滿十方諸佛國。」十方無上的大導師,當然也包括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如果自己已經消盡了一切業力,自己就已轉心化佛,轉身成佛。那麼,心凈則國土凈,也可以度化一切眾生。來生在自己的國土裡,又何必一定要到西方或他方去呢?譬如世間法,現在大家都想去美國,因為現代美國的生活水準比其他各地好,假如其他地區的生活水準也和美國一樣的好,甚之全球都同樣的好,又何必一定非到美國去不可呢?現在我們所說的往生問題,其實,也是釋迦牟尼佛的善巧方便,說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力所化的凈土,實是無上方便善巧的法門,並非說諸佛菩薩成就了,消業了,都要往生那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有國土,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就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也曾經親自示現過,他用手一按,立即顯現這個世界清凈面的佛土。他方菩薩也有到此來生的,所以說往生者,究竟往哪裡去?生到哪裡呢?如果真正善業完全成就,惡業消除,則盡可生而不生,往而不往,隨方皆凈,何土不生?又何必有來有往?既然無處不是生,無處不是往,無往也無來,拿什麼叫做「消業往生」?或「帶業往生」呢?如果三業真正清凈,完全成就了的人,無所謂往生,既不往生,則所謂「帶業」與「消業」都沒有關係,當然不成其為一個問題了。就因為我們沒有成佛,才須至心皈命,效法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信心清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阿彌陀佛那裡去再求學,在那裡好好學,好好繼續修持,轉化潛伏的業力,終而成佛。但有人發願往生西方,也有人發願往生東方。東方有藥師佛,北方有不空如來,南方有寶生如來。中央有毗盧遮那如來。都因眾生願力不同,往生方所也不同。可是佛佛道同,各各的佛土清凈,並無差別。有差別的,只是外相而已。現前娑婆世界雖為穢土,這是因為我們的染污業力所現。但佛在別的經典也曾說過,要想成佛的大菩薩,必須要到娑婆世界來,才得迅速成就。因為這裡有苦樂、善惡、煩惱、清凈,各各層面兼具,凡聖同居,魔佛俱在,處處有障,才易激發解脫慧力,比起他方世界,反而容易成就得快。這也是佛說的道理啊!那麼,說不定西方極樂世界,還有諸大菩薩,回到我們這裡來呢,君不見普賢菩薩說的:「如是無上大導師,充滿十方諸佛國」嗎?「若人志劣無慈愍」,假如有人心力差,志力差,頑劣而沒有慈悲心。「厭惡生死自求離」,有一天想通了,不再留戀這個世界,找個好地方去往生,於是也可以「令其聞說三脫門,使得出苦涅槃樂」。告訴他空、無相、無作的三解脫法門,就可以使他轉業成道了。「如來無礙智所見,其中一切諸眾生。」我們必須注意「一切」這兩個字,業力很重的人,當然也在這一切眾生之內。佛智所見,慈悲願力所被,不是只度好人,壞人更要度。這是佛的精神,也是我們學佛的人要學的精神。善業成就了的人固然要度;善業沒有成就的人也要度;惡業深重的人更須要去度。所以佛所見的,所注意的是一切諸眾生,不只是消了業的人。「悉以無邊方便門,種種教化令成就。」教化的法門不是固定的。因此可知,不一定是帶業才能往生,也不一定說消業才能往生,如果固定一式而不圓融無礙,即非佛法。正如普賢菩薩的教示:「若有聞斯功德海,而生歡喜信解心,如所稱揚悉當獲,慎勿於此懷疑念。」倘使我們偏執如何才能往生,如何又不能往生,似乎都是自生懷疑,是「見思惑」上的爭論事,何苦自於佛頭著糞呢?又《華嚴經》八十卷本,普賢菩薩行願品,最後的偈語說:「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所謂沉溺諸眾生,他又沉溺在哪裡呢?凡是沉溺在業海中的一切眾生,當然都是帶業的。縱然帶業,只要你真正依照普賢菩薩的行願,趕快發心速往無量光佛剎,驀直而去,又有何疑?因此,希望大家不要在「帶業往生」或「消業往生」這個問題上去爭論。重點只在我們自己好好發願修持,自然可以速往無量光佛剎,也就是過此以往「阿彌陀佛」願力所成的西方極樂世界的凈土佛剎。這次受幾位法師堅邀講「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的問題,暫時到此為止,最後向大家報告的,如有堅定信心,帶業絕對可以往生。當然能消惡業而成就善業的,多帶些善業往生去的更好。善業成就,乘願往生,蓮花大如車輪,即使善業未純,小一點的蓮花也可以。(一笑。)但是,業是消不了的。無論大小乘的教理,沒有真正消業的事,只有轉業,才是正論。因此,可讓我們大聲疾呼一句:凡諸善信,迅速「轉業往生凈土」吧!可是這樣一講,好像愈講愈糟了!這句話又要變成第三種主張了。奉勸諸位,切莫再去搞這些人我的是非之見,只須依照古德的一首名偈修去便好:「修行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直趨無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一個人修道,先把自己肯定下來,此心不再動搖,有如鐵鑄一般。自己用功,自己念佛,自己境界,自己成就,都是自己造的業。好與不好,自己明白。只要一條大道.一直走去,管它那些是非論辯作什麼!請看:龍樹菩薩所作《大智度論》雲:「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三惡道,歷無量劫,雖修余行,不能滅罪,後遇知識,教念阿彌陀佛,乃得滅障,超生凈土。」讀此經論,便知「帶業往生或消業往生」兩語,各各善巧方便不同,無非無是,正如《楞嚴經》雲:「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如斯而已。
推薦閱讀:

南老師說:止觀
如何鑒別命理老師?
幼兒園老師真心話:這樣的家長我們最喜歡
吳老師漢字大會(53)
周老師:文字道(第四集)

TAG:南懷瑾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