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新的一天從何時起算(早子時、晚子時的由來)

新的一天從何時起算(早子時、晚子時的由來)

蔡斐鵬(福建省易學研究會會員、廈門市易學研究會會員)

現代社會下的國人基本都是按北京時間一天二十四小時安排作息,所以,對從0時起算新的一天基本沒什麼異議。可是,有一些人認為,我國古代是按一天十二個時辰安排作息,從子時開始,也就是夜間11時開始就是新的一天的開始。這樣兩種觀點也導致了在八字命理排四柱時,是否存在早子時、晚子時的爭議。

持後一種觀點的人認為,子時一到為每日的開始時刻是古人定下的規矩。近現代時鐘引入中國,才有夜間12點換日的說法。但此說法是曆法上的,不是預測學或命理學上的說法,因此,將子時分為夜子時和早子時是崇洋媚外、是好事者造出來的、是破壞祖宗的規矩。

更有人認為,李虛中所確立的命理四柱規矩(筆者不認同李虛中創立三柱說,詳情見拙著《命理學的形成》),就是沒有早子時與晚子時之分的。但從證據、資料上考證,李虛中算命是不是有分早子時晚子時,不管是《李虛中命書》還是歷史書籍上,均無這方面的記載,人們無從考證。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就是古人在判斷時辰上是相當困難的。至於古人是如何判斷時辰,從「貓眼定時辰歌訣」:子午卯酉一條線,寅申巳亥鏡如圓,辰戌丑未棗核形,十二時辰定周全。我們便可知道,古人所判斷的時辰也只是個大概值。「子午卯酉臉蛋圓,寅申已亥長方面,辰戌丑未面有缺,上額不窄下巴尖。」根據新生兒出生時的臉型來判斷新生兒所出生的時辰,更是沒有判斷標準、沒有依據的想像。而出現在文獻中的「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等相關說明時辰的定語,也無法讓人們確切找出各個時辰的區分點。連時辰都無法分清楚,就要讓古人分清早子時、晚子時,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古人無法分清早子時、晚子時,並不能說明古人就是以子時的來臨時刻作為新的一天的開始。因為沒有哪一部古代正史或曆法書籍告訴人們,通過考證,每一日的開始是隨著子時的開始而開始的。試想,我們將一天十二個時辰分為上半天和下半天,以夜間11點進入子時開始算新的一天,過了一半的時間即六個時辰,也就是到了白天的11點,此時是算開始進入下一個半天呢?還是不算進入下一個半天?如果此刻開始算進入下半天,那太陽在此刻還沒到達人們俗話所說的最高峰,太陽還在繼續往上升,正午時刻還沒到,如果此時就已經開始要進入下半天了,難道不會讓人們感覺到奇怪嗎?如果要等到太陽升到最高峰,開始要往下行的時刻,即正午時刻才開始算下半天,那麼,上半天就有13個小時,下半天卻只剩下11個小時,這能視為上下兩個半天嗎?以子時開始時刻算新的一天,不管你如何判定上下兩個半天的分割點,都會讓人們感覺,與人們的正常思維存在著顯著差距。擁有這種思維的人是找古人來為自己背書,可他們卻沒有真正去探尋古人的思維、了解古人的說法。

《新唐書*卷二十五*志第十五》記載著唐代早期術數界標杆性人物、曾為唐朝制定《麟德歷》的李淳風說過的一句話:「古歷分日,起於子半。」此話一出,立即得到了當時的司歷南宮子明、太史令薛頤等人的認同:「子初及半,日月未離。淳風之法,較春秋已來晷度薄蝕,事皆符合。」子時開始到子時的一半,太陽和月亮沒有徹底分離。李淳風所說之法,比春秋的晷度測量更符合實際。也就是說,早在唐初以及李淳風研究過的術數史,術數界就已經認定子時之半,是日與日之間的分割點,就已經存在有早子時和晚子時之分。只不過當時受區分時辰的客觀條件限制,李淳風的研究成果無法廣泛推廣應用,術數界對這個問題顯得尷尬、避而不談。

更有人認為夜間12點為日與日的分隔點,其實可以追溯到周朝。雖然當時還沒有子時一說,但根據漢初伏生所撰的《尚書大傳*卷三*略說》中這樣的記載:「周以十一月為正,色尚赤,以夜半為朔。」此話說的是周朝認定每天的開始時刻是從「夜半」算起。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和班固的《白虎通*三正》篇中都有詳細記載周朝「日分夜半,夜半朝正」的史實。根據我國古代文獻的用詞習慣,「夜半」與「日中」是兩個相對固定又相互對應的時刻。「日中」為午時正中,即現在的中午12點,這應該沒有人會有不同意見。那麼,「夜半」就應該是現在的夜間12點了。這也是周朝日與日的分割點,將這個分割點套在子時上,就會出現早子時與晚子時。而在周之前,夏是「日分平明,平明朝正」,以太陽初升的時刻作為日與日的分界點;殷商是「日分鳴晨,鳴晨朝正」,以雞鳴時刻作為日與日的分界點。顯然,在我國歷史上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日與日的分界點。要用古人來背書、想尊古,也要在知古的基礎上才能做到真正尊古。

況且,「子半分日」是符合陰陽五行之規律的。《淮南子*天文訓》中的「陽生於子,陰生於午。」此話用於解釋「分日,起於子半」之說,再貼切不過了。子是陽氣消亡再到陽氣萌生的時間點;午是陰氣消亡再到陰氣萌生的時間點。一天當中,陰氣最盛的是子時,到了夜間12點到達頂峰,過了這個時刻,陰氣開始減退,陽氣開始增長,新的一天也就開始了。同樣,陽氣最盛的是午時,到了中午12點到達頂峰,過了這個時刻,陽氣開始減退,陰氣開始增長,下半天也就開始了。《史記*律書》中有「午者,陰陽交,故曰午」;宋代《雲笈七籤*卷九十三*仙籍語論要記部二*陰陽五行論》也有很精彩的論述:「陰潛陽內,陽伏陰中。陰得陽蒸,故能上升,陽得陰制,故能下降。」正如拙著《陰陽五行探源》中論述的,陰陽是推動地球自轉的力量。正因為有了這股力量的存在,地球才有了晝與夜的變化,人們才有「日」這個概念。

在李淳風之後,這種觀點一直存在。如在《四庫全書*子部*天文演算法類》里,就有宋元年間宋宗室趙緣督先生寫的《革象新書》,在這本書卷二的「時分百刻」中是這樣論述的:「……子時之上一半在夜半前屬昨日;下一半在夜半後屬本日……」。清早期康熙年間魏明遠所著《象吉通書*卷一*論半夜子時隔界》中,考證明代成化十八年壬寅歲《授時歷》,得出當時的曆法已註明日與日分隔點為子時之半。

歷史上還有學者試圖用一些現象來解析「分日,起於子半」這樣一種事實。最典型的是明代的郎瑛,其在所著的《七修類纂*卷一*陽奇陰偶》中如是說:「陽為奇、陰為偶;晝屬陽、夜屬陰。晝得奇、夜得偶,奇單,故日得一;偶拆,故夜得二。是以上半夜為今日。下半夜為明日。是夜得二也。」《卷四*十二生肖》這樣說:「仁和郎漢雲,地支肖屬十二物,人言取其不全者。子以庶物,豈止十二不全者哉。以地支在下,各取其足爪於陰陽上分之。如子雖屬陽,上四刻乃昨夜之陰,下四刻本日之陽。鼠前足四爪象陰,後足五爪象陽故也。丑屬陰,牛蹄分也;寅屬陽,虎有五爪;卯屬陰,兔缺唇且四爪也。辰屬陽,乃龍五爪。巳屬陰,蛇舌分也。午屬陽,馬蹄圓也。未屬陰,羊蹄分也。申屬陽,猴五爪。酉屬陰,雞四爪也。戌屬陽,狗五爪也。亥屬陰,豬蹄分也。此或庶幾焉,予又思蛇、兔且取唇舌。他物之足爪亦豈無如十二物者哉?夫十二支固屬陰陽,皆於時位上見之。」這兩段論述都在說明,子半分日的合理性。中醫古籍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淵海子平》在《論行大運法》中有這樣一段話:「如正月初一子時生,上四刻仍作上年十二月。夜子時生下四刻方作正月初一子時推正,謂神仙難斷夜子時。」(不是每個版本的《淵海子平》都有這段話),這段話向後人揭示,古時候已經有命理學者是分別用早子時和晚子時來推命的。現在的命理工作者使用早子時與夜子時來推命,只不過是在落實古代術數大家李淳風等的研究成果而已,是自然科學與命理學相輔相成的典型事例。同時這也表明,中國人認定夜間12點為日與日之間的分隔點,從0時起算新的一天,並不是從外國人那裡學來的,是根據我國曆法史的發展所得出的結論。

推薦閱讀:

明天,全球極度危險的一天!一隻大黑天鵝即將飛出
清朝怎麼統一天下的?沒有這五個大明降臣,清朝根本打不下天下!
幽門螺旋桿菌的「剋星」食物,每天吃一點,腸胃一天比一天好
365天中哪一天出生的人,未來財力最雄厚
正片 | 希望有一天,性別平等不再是問題……

TAG: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