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的角度,人們是否有助人的需求?如果是,這是一種什麼需求?

【負二的回答(7票)】:

心理學對此的解釋是「共情-利他理論」。

科普文看這篇就行了: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0963934/

【沈歆的回答(24票)】:

謝謝邀請。

先解釋下altruism利他行為。

「altruism利他行為」是一個很古老的研究內容,哲學、社會學、進化、生物學等多個學科都有廣泛涉及,心理學作為一個與眾多學科有交叉的雜家,在研究altruism時也體現出了很多學科交叉性,這從心理學的幾種理論及驗證方法中可以看出。但總體而言,對於這個話題,心理學有兩個基本的「門派」:

1.從「互惠性」角度出發,認為我們表現出利他行為,是由於能夠獲得回報,無論這種回報是物質的、精神的,是即時回饋的還是延遲回饋的。所以,這幾種解釋都是「互惠性」利他的情況:

1)社會性需要,助人即助己,現在幫助了別人,今後自己需要幫助時別人也可能會幫助自己。

2)self-esteem的需要,助人讓我們有良好的自我體驗,神經生物學發現助人時多巴胺(與快樂、興奮相關的神經遞質)的水平上升也是這一說法的一個佐證。

3)解除焦慮,避免內疚感覺,目睹同類的不幸或痛苦會讓我們痛苦,而助人讓我們不再痛苦。這是樓上提供鏈接里那個實驗的一種主要觀點。

4)生物進化的需要,相互合作增大生存贏面的模式在基因中固定下來,使得我們傾向於做出利他的行為。最極端的觀點是「The Self Gene自私的基因"作者,認為基因生存的需要促使人做出一切利於基因繁榮永續的行為。

這一門派最極端的觀點是,即時做出利他行為毫無獲得某種回報的初衷,但因為利他總使我們獲得了一些好處,所以純粹的利他行為是不存在的。

2.另一個」門派「認為互惠性的解釋把人類描述得太不美好了, 認為純粹的利他行為是存在的。但是由於利他行為總能發現一些讓利人者獲得的好處,如降低焦慮、減少內疚,或者良好的感覺等等。這個門派的主要論點是,只要利他行為的初衷和目的不是為了獲得回饋,而」好處「只是不可避免的和利他行為相伴相生,那就是利他的行為。

樓上提到的共情empathy,就是一個代表性的觀點。而提供鏈接中的實驗,目的就是為了證明利他是因為共情,而非出於自私的目的。

除了這個實驗,Batson還做了後續的實驗排除「因為共情而感覺有責任助人,如果不施予幫助會產生內疚感」的解釋。詳情請見:http://www.psychwiki.com/wiki/Empathy-Altruism_Hypothesis

廢話完畢,回到LZ的問題。

LZ問題有兩個層次:

一:為什麼作出利他行為(樓上和上述內容已作出闡述)

二:cost是否是影響利他行為的一個變數,分為cost為零及cost大於零兩種情況。

如果是從心理學角度解釋,可以有兩種可能性:

1. 互惠性角度考慮,這時助人與否的決策取決於cost(money、time、effort等)和reward(心理層面的:因為幫助了別人而有的良好感覺,讓別人看起來自己是個好人、有責任感的人等等)間的投入回報比。

2. 共情角度分析,只是因為我們感同身受了別人的痛苦,而不出於任何回饋。因此影響我們助人決策的是感同身受的程度,而非所需付出的代價。

我們可以設計一個實驗了驗證以上兩種假設。完全可模仿提供鏈接的實驗。設計與微博信息類似的材料喚起不同的「共情」程度,請被試選擇在不同cost(只轉發、捐小額錢、捐大額錢)的情況下作出助人與否的決策。

談談我個人的理解,我猜測,這個實驗可能得到的結果是:高共情組作出的助人決策顯著地多於其他組,不同的cost對助人決策有差異,但cost對高共情的助人決策無顯著性的影響。

也就是說,cost和共情都是影響作出利他行為的變數,但「共情」對利他行為的影響作用大於其他影響變數,使「代價」這一變數在高共情情境下顯得相對無足輕重。

【cielo的回答(1票)】:

我竟然也被邀請了! 最近剛看過一篇關於基本慾望的文獻,利他行為也其中基本慾望之一。先佔坑,晚上寫完綜述就來補。

————————————————————

作業一寫就忘了時間了。現在填坑。主要通過另一個角度來說明一下利他行為。

題主所問的兩種問題:轉發信息和幫助別人。

首先轉發信息可能並不是一種利他行為,它含著很多層面,有的人純粹出於隨手幫忙一下,另一種就是屬於刷存在感,或者其他心理。第二種就是一種利他行為,那麼現在從我最近看的這篇文獻動機來進行闡述一下利他行為。

先解釋幾個名詞。

利他行為:一個人所作出的行為對他人是有利的,而對自己則並沒有明顯的利益。這是百科的定義。捐錢就是一種損害自己的利益從而幫助他人的利他行為。

動機:人們堅持做出某一種自願行為的理由。

也就是說任何一種行為都有潛在動機,它可以目的性的也可以是手段性的,可以是內在動機也可以是外在動機。手段性動機是我做這件事不是因為我想做,而是我想要事情的結果。目的性動機就是我做這件事就是因為我想做。

有人就對這種目的性動機進行探討,因為目的性動機就可能涉及到一種基本動機的問題,而其他動機都是由這種基本動機組合或演化而來。不同基本動機都是相互獨立,而且有各自的進化歷史,而且除了利他行為和接納這兩個動機其他動機都可以根源到動物身上。

Reiss根據他大量研究以及對人群問卷調查、因素分析最後得出一共有16種基本動機(基本慾望),其中利他行為Reiss認為是一種Idealism(理想主義)動機,個體有一種想要改善社會的慾望,這種慾望會通過利他行為和追求公正來體現,具體情感表現就是同情(共情)。但是這種動機是人類獨有的,目前在動物中沒有發現類似行為(有一些研究)。

所以從動機來講,人類的基本動機就有存在這種利他行為,而動機是人們做出這種行為的原因動力。如果真想追根究底,為何會有這種動機產生,它的進化歷程的話。那麼建議題主可以針對利他行為的進化根源的文獻來看,目前就我所看過的文獻來說,這可以通過達爾文的自然選擇來說。首先動物中可能會有一種親緣利他,為了保證與自己相似的基因留下來,從而會出現為保證其生存而產生的利他行為。

以上是我對利他行為的動機解釋。對利他行為的比較傳統的解釋可參見其他答案。如有不對,懇請指出。

參考文獻:

Reiss, S. (2004). Multifaceted nature of intrinsicmotivation: The theory of 16 basic desires. Review of GeneralPsychology, 8(3), 179.

【AndyLee的回答(5票)】:

人類沒有助人的需求,但有社會交往的需求,而參與社會交往的過程中常常需要一個人有親社會行為,這使得很多人表現出助人的舉動。

人還有一個「名聲」的需求,在很多社會文化當中,「樂於助人」常常被認為是「好名聲」,那人們自然也願意為了這個好名聲而去助人。

至於利他主義的起源和作用機制,我在利他主義的意義是什麼? - Andy Lee 的回答這個回答中提到了,這裡不贅述了。

【李九的回答(1票)】:

啊哈,第一次被邀請,好緊張,我只是個大二學生而已,第一個關於轉發求助信息的問題已經有人回答了,這方面的理論有很多的,那我就試試回答第二個問題,類似「捐款」這樣的問題。

首先說明,我認為,對人沒有好處的事情,不會有人做的(先別噴我,看看再說啊啊啊)

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從兩方面解答,第一是經濟學,第二個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的本能論。

先說第一個,經濟學,經濟學上有這麼一個概念,叫做「效用」,效用,簡單說,是指對於消費者通過消費或者享受閑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慾望等得到的滿足的一個度量(百度百科)。說的通俗點,就是一種心理的感覺,比如你花錢買了一瓶可樂,喝了之後覺得「很爽」,這個「很爽」就是「效用」,同樣,花錢會給人帶來不舒服的感覺,這個也是效用,假設喝可樂很爽我們把它設為x,花錢不舒服我們把他設為y,那麼當且僅當x>y的時候我們才會花錢去買可樂。

第二個說說弗洛伊德,其實我對弗洛伊德的了解不是特別深,但他的理論給我的影響很大,我和我們系的一個老師為此交流過,發現我們的觀點很相近。

弗洛伊德認為,人性是自私的,是惡的,所有行為的產生都是因為本能,這個想法在現在看來是很偏激的,但其中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哈哈,廢話了這麼多,下面說正題。

弗老爺子認為,行為來自於本能,而本能存在於潛意識中,現代的很多心理學家也同意潛意識在人的行為中起著巨大作用。

本能的力量究竟體現在何處?舉個栗子,一個女生找了一個男朋友,是因為什麼呢?是因為她愛這個男人嗎?不一定,她需要通過對她男朋友的愛,換取男生對她的愛,對她好,對她體貼入微,這是由於她本能的希望被愛,被關懷,但是不能什麼都不付出就享受了好處,所以需要通過自己愛對方來建立一種相對穩定的關係,這就是由本能來維繫的,我需要被愛(本能)->可是沒有人無緣無故給我愛->所以需要我付出一定代價來換取愛。其實也是和效用一樣的,這和花錢買可樂有什麼區別呢?沒什麼區別,一個客觀外顯,一個主觀內隱罷了。所以經常看到這樣狗血的橋段「我那麼愛你!你為什麼這樣對我!」錢花了,可樂沒喝到,不生氣才怪呢!

最後綜合以上兩方面,捐款的問題就很容易回答了,不用細說了吧,捐款帶來的他人感激,敬佩>花出去的錢的效用,所以就捐了唄。

在我看來,人的幾乎所有行為都可以這樣解釋(話說的有點大啊,哈哈)交朋友,戀愛,做研究,捐款,學習,睡懶覺,玩遊戲等等。

因為我現在對幾個相對「古老」的學派挺有興趣,而對最近的理論了解不深,所以就從這個角度回答了。

最後,再說說沒有人會做對自己沒有好處的這個觀點,從這個角度講,殺人防火和捐款助人其實對個人來說沒有本質區別,只是道德,社會規範,法律等等因素也算作效用的一種,也會影響決策,如果有人不贊同,在反對我之前,先認真想想,自己做事真的是「無私」的付出,不求回報的嗎?

歡迎大家和我討論,但是請別人身攻擊。

最後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利」不止存在於外部,也存在於人的心底。

【葉脈的回答(1票)】:

自我實現的需求

【張洪濤的回答(1票)】:

幫助你,與你何干!

【徐景宏的回答(0票)】:

我認為人是有助人的需求的。

美國勞工領袖戴布茲說:「只要有下層階級,我就同儔;只要有犯罪成分,我就同流;只要獄底有幽魂,我就不自由。」

哲學家斯賓塞說:「沒有人能完全快樂,除非所有人都完全快樂。」

地藏王菩薩云:「終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我經常在想,如果我生活的環境不是現在這樣,而是我所看到任一人的環境,那我會不會就是那個我所厭惡或是憐憫的人,我想會是的。

我偶然生活的環境造就了現在我的模樣,而在無限的可能之中我可能是其他的任一種人,而他人遇到的遭遇就是我人生中尚未拓展的格局、尚未體驗的情感。

從這種思考上來說,人的助人的需求來源於人的「自我救贖」的本源性慾望,也就是說人助人的慾望其實是人「自我救贖」的表象。

助人與自我救贖的統一,在佛教來說就是佛和我,我和眾生的統一。助人即是自我救贖,而人本源性的自我救贖的慾望使人有了助人的心理需求。

【JosephChiao的回答(0票)】:

上了一門入門心理課之後來答!

似乎不同的心理學學說有不同的觀點。從演化心理學的角度看,在很久很久以前,遠古人類幫助同類,而同類也會幫助自己,因而提高這個種群的生存機會。那些不幫助同類的個體往往會死掉,因而有關幫助同類的基因的基因頻率在這個種群中會提高。現代人類的行為大多是在遠古時期就被塑造的。

【師文慧的回答(0票)】:

謝謝邀請~我很贊同李九童鞋的觀點,不過我再補充一點吧~ 說到需要就不得不提到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他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較低層次的需要滿足後才能發展以求高層次需要的滿足,但也不是絕對的順序。我覺得這種助人行為應該屬於高級的需要把,自我實現的需要裡面,但是自我實現這個概念比較大,應該是人對於社交的需要。幫助他人有利於提高社會地位,讓自己更受尊重,實現自己的價值,

關於轉發的問題,其實不能一概而論,有的人無論什麼內容都喜歡動動手指,轉到自己的朋友圈,其實對真正的內容大概是一知半解的

關於捐錢的問題嘛,有個概念叫做鏡像神經元的,鏡像神經元可能在同情過程中扮演重要的作用。但是自發捐款其實還涉及到很多問題,個人特質之類的,最近我正在做的關於犧牲的課題,恰好有提到這個例子。不過課題正在起步階段,等有結果了之後再來填坑吧~~

第一次回答問題,小激動一把~^o^/

【周小林的回答(0票)】:

有吧,幫助人,自己可以得到快樂。。

【sanzhang的回答(0票)】:

道德情操論中提到過:憐憫同情這個天性,基於這個角度會衍生出助人的需求,對比他人與自己自然而然的一種本能。

【estelleLiu的回答(0票)】:

專業來說,人們的助人行為有很多種,也有三種理論解釋,當然也存在純粹的助人行為?

【GC555的回答(0票)】:

博弈論

互助是生物在漫長演化過程形成的生存策略吧。

你不幫別人,別人就不幫你。

你幫助別人,別人就會幫助你,結果1,近可幫助自己生存,2,遠可幫助自己的基因種族生存

那些不具有互助能力的個體,容易死掉,被淘汰。

原文地址:知乎


推薦閱讀: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主要講的是什麼內容?
熊孩子與巨嬰的戰爭,卻迎來了一群以患上「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為榮的中國人
心理學有什麼發展前景?
有人不回信息,你覺得急躁嗎?
如何拒絕他人?

TAG:心理學 | 心理 | 需求 | 角度 | 助人 | 是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