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劍
春秋中前期,中原地區使用的劍仍然是各種短劍。由於當時的戰爭模式以車戰為主,主要武器是戈、戟、矛等長桿武器,因此短劍在戰場上沒有太大的用處。
【↑↑↑春秋·車馬坑↑↑↑】
後李春秋車馬坑一號坑,位於山東淄博臨淄區後李村。該坑共出土馬車10架,其中6架各配有4匹馬,其餘四架各配2匹馬。這10架車中,既有戰車,也有輜重車,戰車的車輪和車輿略小於輜重車。
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中原地區出現了一種新型短劍。這種劍被稱為柱脊劍,劍脊為一根細長的圓柱,貫穿整個劍身。
中原地區出土的春秋早期短劍以柱脊劍為主,這些柱脊劍的形制有多種樣式。
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出土的柱脊劍是整體式短劍,劍莖後有圓盤形劍首;河南光山縣天鵝墩黃國墓地出土的柱脊劍形制與上村嶺出土的短劍相仿,但裝有劍格;洛陽中州路出土的柱脊短劍為組裝式劍,劍身寬肥,劍身後鑄有短莖。
【↑↑↑春秋早期·柱脊劍↑↑↑】
柱脊劍,出土於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藏於三門峽虢國博物館。
天鵝墩出土的柱脊劍,劍莖外裝有兩根木條組成的劍柄。兩根木條的橫截面均為半圓環形狀,合在一起後,成為一個直筒,劍莖位於直筒中心,與兩根木條結合緊密。
中州路柱脊劍的裝柄方式是以絲麻纏繞短莖,然後將中空的劍柄套在劍莖上。
【↑↑↑春秋早期·柱脊劍↑↑↑】
柱脊劍,1954年出土於河南洛陽中州路西工段春秋早期墓,長28cm,劍鞘和劍柄均為象牙雕成,圖中居上者為擺放在一起的劍鞘和劍柄(劍柄位於右側)。
柱脊劍的總體出土數量不多,除了上述這幾件外,沂源姑子坪、沂水劉莊子等地的春秋早期墓葬中也出土過若干件柱脊劍。東北地區少數民族和北方草原民族使用的短劍裡面也有劍脊為圓柱狀的,但這些短劍的形制與中原地區的柱脊劍有明顯區別,一般不被納入狹義的「柱脊劍」範疇。
西周中期以後,中原地區不再使用柳葉型短劍,百越地區 (現在的中國東南地區一帶)曾經出土過一些春秋早期的柳葉型短劍,這些短劍與周人所用的柳葉劍形制相似,但較為輕薄,應該是當地居民模仿中原器物形制鑄成的。
春秋時期的短劍多數為青銅鑄成,也有少量鐵制短劍。1957年,甘肅靈台縣景家莊春秋早期秦墓出土一件銅柄鐵劍,殘長37cm,現藏於甘肅禮縣博物館。
【↑↑↑春秋早期·銅柄鐵劍↑↑↑】
銅柄鐵劍,1957年出土於甘肅靈台縣景家莊春秋早期秦墓,攝於國家博物館(應為借調)。
春秋中前期的短劍多出土於貴族墓葬,總數比較有限,不少短劍裝飾華麗,應該是貴族的防身武器。當時的史料中也有一些關於劍的記錄,均與各諸侯國的貴族有關。
前595年,楚莊王派遣申舟出使齊國。
由楚至齊,必過宋國國境,按照慣例,申舟需要通知宋國,取得宋國的允許方可過境,但庄王卻不許申舟通知宋國。
由於申舟之前曾經得罪過宋國國君,因此他認為如果這樣做,宋國人必然會殺死自己。庄王告訴申舟,如果宋國人殺死他,楚國便起兵給他報仇。
申舟將自己的兒子引見給庄王后,啟程入宋,為宋人扣留。宋國大夫華元認為如果任由外人入宋,宋國等同亡國,如果殺掉申舟,最壞也不過是被楚國滅掉。宋文公聽從華元建議,殺掉了申舟。
申舟死訊傳至楚宮時,庄王正在休息。得知申舟為宋人所殺,庄王大怒,揮動著袖子站起身來(成語「投袂而起」即典出此處)跑到宮外,要立刻起兵為申舟復仇。
負責庄王起居的侍從見狀連忙追趕庄王,捧著鞋的侍從追上庄王的時候,庄王已經跑到了院子里,而捧著劍的侍從直到寢宮外才追上庄王(成語「劍及履及」即典出此處)。
【↑↑↑雕塑「庄王出征」↑↑↑】
反映楚莊王征戰場景的雕塑「庄王出征」,位於武漢東湖風景區。
當年九月,楚軍圍宋,宋國雖然陷入絕境,但仍然堅持抵抗。庄王見狀,遂有退兵之意。申舟的兒子得知消息,前來質問庄王。庄王無言以對,最後採納申叔時的意見,令士兵在城外屯田,以此表示楚軍長期作戰的決心。
楚軍開始屯田後,宋國上下人心惶惶。最終,宋國向楚國求和,並將華元送到楚國當作人質。
根據現存實物來看,中國早期的青銅劍都是短劍,到了春秋中後期,劍的長度開始變長,出現了一些青銅長劍。
齊靈公的夫人顏姬沒有子嗣,靈公便立聲姬(顏姬侄女)之子呂光為太子,呂光曾多次代表齊國出席聯盟會議,頗有聲望。
後來,靈公寵愛戎姬,在戎姬建議下,靈公立子牙(戎姬的姐姐仲姬之子,由戎姬撫養)為太子,呂光被流放。
子牙的師傅名叫高厚,與大夫崔杼素來不合。前554年,靈公病重,崔杼暗中迎回呂光。呂光回到臨淄後,誅殺戎姬,靈公聞訊,嘔血而死,呂光即位,稱庄公,殺子牙。
庄公即位後不久,崔杼殺死高厚,然後吞併了他的家產。
崔杼的妻子東郭姜相貌美麗,與庄公有染,前548年,崔杼殺死來到家中與自己妻子私會的庄公,然後立其弟杵臼為主,即景公。
擁立景公後,崔杼和大夫慶封將所有大臣押到宮中,命令他們向自己宣誓效忠,如有人反對,便用戟勾住他的脖子,劍頂著他的心口,逼迫其屈服。
【↑軍事博物館中展示的青銅戟↑】
景公即位後,崔杼為右相,慶封為左相。兩年後,崔杼家族內訌,慶封趁勢攻滅崔氏,崔杼自殺,屍首遭到景公的戮曝。
上述記載中,政變者威脅大臣的手段之一是用劍頂著對方的胸膛(原文為「劍承其心」)。春秋時期的短劍長度普遍較短,通長多在20~30厘米之間,如果使用這種短劍來威脅對方,除了操作起來不太方便之外,威懾力也稍顯弱小,因此筆者認為文中的劍應該是較長的劍。
經過長期的融合和發展,中國的青銅劍在春秋晚期到戰國初期定型,發展成熟的青銅劍劍身較長,近劍鋒處有明顯的內收。
【↑↑↑春秋·羊侯永用劍↑↑↑】
羊侯永用劍,甘肅博物館藏。
這種劍被稱為周式劍,周式劍的長度明顯長於商代到春秋早期的青銅短劍,通長多在50~60cm之間,最長者可達75cm以上,因此人們習慣稱呼這些周式劍為青銅長劍。但需要注意的是,和後世的鐵劍相比,周式劍的長度仍然較短,許多被稱為「短劍」的鐵劍,長度都較典型周式劍為長。
【↑↑↑春秋·蔡昭侯劍↑↑↑】
蔡昭侯劍,1955年出土於安徽壽縣蔡昭侯墓,攝於國家博物館。
周式劍有三種常見類型,本文中簡稱其為A/B/C類劍。A類劍和B類劍為整體式劍,由吳越地區的兩種常見劍型發展變化而來;C類劍為組裝式劍,裝柄方式與西周時期的柳葉劍類似,一般認為是在柳葉劍的基礎上發展出的劍型。
【↑↑↑吳王余祭劍↑↑↑】
此劍為吳王余祭未即位時的佩劍,藏於國家博物館。
三類劍的基本特點如下:
A類劍:劍首呈圓盤狀;劍莖為圓柱狀,多數劍的劍莖上鑄有兩個圓箍,部分劍的劍莖上鑄有三個圓箍或者沒有圓箍;劍格呈凹形。
【↑↑↑戰國·黑漆古圓莖劍↑↑↑】
典型A類劍:黑漆古圓莖劍,藏於蘇州博物館。
B類劍:劍首呈圓形扁環狀;劍莖為中空的圓筒,中部內收;劍格呈一字形。
【↑↑↑菱形暗格紋劍↑↑↑】
典型B類劍:菱形暗格紋劍,藏於蘇州博物館。
C類劍:劍身後部為扁平的劍莖,劍身基部有折肩,部分劍的劍莖上有孔。
【↑↑↑戰國·「繁陽之金」青銅劍↑↑↑】
典型C類劍:「繁陽之金」青銅劍,長43.1cm,1974年出土於洛陽凱旋中路,該劍出土時附帶有象牙鞘,劍莖處伴出一串珍珠,共12顆。
A類劍和B類劍在使用時,需要在劍莖上纏繞絲繩,這種絲繩被稱為「緱」;有的劍不纏緱,用兩片木片夾住劍柄,這種木片被稱為「夾」;另有部分長劍,裝柄時會先纏緱,緱外再設夾。
C類劍在裝柄時,需要先單獨安裝劍格,然後在莖外設夾,最後裝上劍首。C類劍裝夾的方式有兩種:如果劍莖上有孔,便用鉚釘將夾和劍莖穿接在一起;如果劍莖上沒有孔,就用膠將劍莖和夾粘在一起。
C類劍一般安裝圓盤劍首和凹形劍格,裝柄完成後的外觀與A類劍基本一致。
【↑↑↑戰國·嵌綠松石饕餮紋劍↑↑↑】
嵌綠松石饕餮紋劍,長62cm,纏緱保存完好,出土於湖南長沙左家公山墓,攝於國家博物館。
【↑↑↑嵌綠松石饕餮紋劍劍柄特寫↑↑↑】
這時期的劍成為步兵的主要武器之一,戰國各國軍隊都裝備了大量長劍,其中A類劍的裝備數目最多,B類劍次之,C類劍最少。
【↑↑↑自上而下:B類劍、A類劍、C類劍↑↑↑】
考工記「桃氏為劍」一章中說,(周式劍)劍身長度為30~50cm,最寬處的寬度為5cm;劍莖的橫截面周長為5cm,長度為10cm;劍首的直徑為3.3cm。這個記載與部分出土實物大體一致,具備一定參考價值。
春秋晚期到戰國初期,鐵劍的數量仍然比較稀少。
1957年,河南陝縣後川戰國早期韓國墓葬出土了一把鐵劍,金首金格,殘長38.7cm。
【↑↑↑陝縣後川金柄鐵劍↑↑↑】
金柄鐵劍,1957年出土於陝縣後川,攝於國家博物館。
【↑陝縣後川出土鐵劍劍首特寫↑】
1976年,長沙楊家山65號春秋晚期楚墓出土短劍一把,長38.4cm,寬2~2.6cm,為春秋晚期產物。該劍為塊煉鐵滲碳鋼製造,含碳量0.5%左右,金相組織均勻,是現存古代鋼劍中製造日期最早的一件。
【↑↑↑楊家山楚墓鋼劍↑↑↑】
戰國時期,劍是常備武器,典籍中有許多關於劍的記錄,出土的青銅器上也不乏士兵使用長劍作戰的紋樣。
【↑↑↑燕王職青銅劍↑↑↑】
燕王職青銅劍,劍身銘有「郾王職作武業鐯劍」字樣。郾即燕,燕王職便是燕昭王,這柄劍名義上由燕昭王監製,應該是燕昭王賜給臣下的劍。此劍出土於陝西洛川嚴庄村,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燕王職劍銘文↑↑↑】
1935年,河南汲縣山彪鎮出土一對水陸攻戰紋銅鑒;1965年,成都百花潭中學出土一件嵌錯宴樂攻戰紋銅壺。兩件銅器上面都鑄有一些關於戰爭的紋樣,從紋樣上看,當時的弓箭手和長矛手都需要佩劍,而持劍對刺則是士兵進行近距離作戰時常用的作戰手段。
西周到春秋早期的青銅劍多出土於貴族墓葬,到了戰國時期,部分平民墓葬也會隨葬青銅劍。
1975年11月,江陵縣將台區政府啟動龍橋河改道工程,施工開始後不久,工作人員便在河道的斷面上發現了大批墓葬。
這批墓葬為東周時期的楚國墓葬,下葬時間多數為戰國時期,由於其位置處於雨台村雨台山,因此被稱為雨台山楚墓。經過清點,這處墓地由558座墓葬組成,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青銅兵器,其中有172件青銅劍。
出土青銅劍的楚墓中,不少都是單棺墓或者無棺無槨墓,在當時,士大夫的墓葬都會使用槨,由此可見,這些墓葬的主人都是平民或者奴隸。
這些平民和奴隸的墓葬墓穴狹小,部分墓葬的陪葬品僅有一件青銅劍,或者僅有一件青銅劍和一件青銅戈。
戰國時期出現了一種複合銅劍,鑄造這種劍的時候,工匠先用含錫量低的青銅鑄造好劍脊,然後再將劍脊放到范中,使用含錫量高的青銅澆鑄劍刃。
【↑↑↑複合劍(自上而下第三柄)↑↑↑】
圖中最靠下的一柄劍為戰國時期的複合劍,出土於長沙,圖片攝於湖南博物館。
含錫量高的青銅質地堅硬,顏色偏白;含錫量低的青銅質地堅韌,顏色偏黃。這種採用分鑄法製成的複合銅劍,劍脊堅韌不易折斷,劍刃堅硬鋒利,由於劍脊顏色和劍刃顏色有明顯區別,因此也被稱為兩色劍。
【↑↑↑複合劍結構示意圖↑↑↑】
複合劍的劍脊和劍刃分兩次鑄成,因此兩者無法結合緊密,為了防止脫落,複合劍的劍脊外沿會鑄成卡筍狀。
【↑↑↑複合劍截面放大↑↑↑】
展示於上海博物館的複合劍片段。
戰國時期,中國的冶鐵技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實用型的鐵制武器在小範圍內得到了推廣。
戰國七雄中,楚國和韓國的鐵制兵器比較出名。《荀子》中說,「楚國宛鉅鐵劍,慘如蜂蠆」。史記》中記載,秦昭王在和范雎的一次談話中,曾經不無憂慮的說:楚國鐵劍鋒利,但娛樂業卻不發達,不沉迷歌舞的人一般思慮深遠,而擁有利器的人會比常人更加的悍勇,楚國擁利器而思深遠,恐怕有一天會圖謀吞併秦國的疆域。
韓國堂溪(現駐馬店市西平縣西南一帶)出產鐵礦,水質也適於淬鍊兵器,韓國寶劍在戰國時期名氣很大。蘇秦曾經說過,韓國的步兵,身披重甲,手持利劍,可以「以一當百」。
現存的戰國鐵劍大部分產自楚、燕、秦三國,其中又以楚國製造者為最多。
【↑↑↑燕國金柄鐵劍↑↑↑】
金柄鐵劍,出土於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
戰國時期,青銅劍的形制已經發展成熟,鐵劍作為一種新興事物,不可避免的會在形制上借鑒現有的青銅長劍,從出土實物來看,大部分戰國鐵劍的形制與C類青銅劍相同。
中國人製造青銅武器的主要手段是鑄造,而製造鋼鐵武器的主要手段是鍛造。C類劍為組裝式劍,劍身的形狀較為簡單,適合採用鍛打的方式製作。由於鋼鐵比青銅堅韌,因此這些鐵劍的形制雖然與C類劍相同,但劍刃普遍更為窄長。
【↑↑↑C型劍:燕王職青銅劍↑↑↑】
燕王職青銅劍,劍身銘有「郾王職作武某旅劍」字樣,1997年出土於淄博臨淄區龍貫村,藏於臨淄齊國歷史博物館。
1965年,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44號墓出土了50多件鋼鐵兵器,其中有15柄鐵劍。這些鐵劍裡面,有8柄較為完整,長度在69.8~100.4cm之間。
【↑↑↑燕國鐵劍↑↑↑】
鐵劍,出土於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
1981年,湖南益陽赫山廟戰國早期楚墓出土了兩柄鋼劍,分別長78cm和88cm;河南衡陽楚墓曾經出土過14柄鋼劍,最長者140cm;湖北宜昌前坪楚墓出土過一柄鐵劍,通長120cm,柄長30cm。
楚國鐵劍可以分為三種,一種與C類青銅劍相同;一種為短劍,扁莖斜肩無格,短的30~40cm,長的50~60cm,僅有少量出土;一種為銅柄鐵劍,形制與A類青銅劍相同。
有人對燕、秦、楚三國墓葬中出土的武器進行過整理和統計,發現其中的鐵劍數量遠不如青銅劍多,這說明當時軍隊的裝備還是以青銅劍為主。
戰國時期,貴族佩劍之風十分興盛,為了彰顯身份,不少貴族的佩劍都裝飾的很華麗。楚辭中有「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的詞句,便是對當時這種情況的描述(「陸離」指的就是劍身上華麗的裝飾)。
【↑↑↑戰國·帛畫↑↑↑】
長沙子彈庫出土的帛畫,上面繪有佩帶長劍的人物形象。
當時的不少人的佩劍都比較長。
田單進攻狄城之前,去拜見魯仲連。魯認為他攻不下狄城,田單不以為然,認為當年自己可以憑藉殘兵敗將反攻燕國,現在進攻一個小小的狄城,哪有攻不下的道理。說完後,田單不向魯仲連辭行,直接登車而去。
田單抵達戰場後,便開始率軍攻城,結果過了三個月,齊軍還沒有攻破狄城。齊國的兒童見狀,編了一首歌謠來嘲笑田單,其中便有「修長的佩劍可以抵到下巴」的語句(原文為「修劍拄頤」)。
田單見狀,有些心虛,便再次去拜訪魯仲連。魯仲連說:反攻燕國時,田單與士兵同甘共苦,還時常激勵士兵為國而戰,士兵見田單已經抱有必死之心,自然也就會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到了進攻狄城的時候,田單已經是擁有大片采邑的貴族,貪圖享樂,便無必死之心,缺乏必死的決心,自然也就無法取勝。
田單聞言,恍然大悟。第二天,田單親臨一線指揮戰事,並站在敵軍射程之內為軍隊擂鼓助威,齊軍士氣大振,狄城遂破。
劍在佩帶時需要插在劍鞘里,鞘又稱室,通常由兩片挖出凹槽的木材合在一起製成,為了加固和防水,木鞘外會纏繞絲繩,絲繩外有髹漆。劍鞘的末端裝有保護劍鞘的金屬部件,稱為摽。
【↑↑↑春秋·菱格紋劍及劍鞘↑↑↑】
春秋菱格紋劍,帶有漆鞘,徵集於河南南陽市,藏於河南洛陽龍門博物館。
春秋時期,中國人發明了璏式佩戴法。璏又稱劍鼻,安裝在劍鞘上面,中間有孔。使用璏式佩帶法佩帶刀劍時,可以直接以腰帶穿過璏孔,將刀劍扎縛在腰間;也可以先用專門的劍帶穿過璏孔,再將劍帶束在腰間。
【↑↑↑璏式佩戴法示意:荊軻刺秦圖↑↑↑】
現代人繪製的荊軻刺秦圖,圖中秦王佩劍的方式便是璏式佩戴法,如圖所示,秦王以腰帶直接穿過劍璏,將劍鞘束在腰間。
劍首、劍格、劍璏、劍摽四者合稱劍具,A、B兩類劍的劍格、劍首和劍身是一體鑄成,C類劍則需要專門安裝劍首和劍格。
【↑自左至右:劍首、劍格、劍璏、劍摽↑】
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劍具。
多數劍具為銅質,部分貴族會使用玉質的劍具,早在西周時期,中國便出現了使用玉劍具的劍,春秋戰國時期,玉劍具的使用更加廣泛。
【↑↑↑戰國·玉具劍↑↑↑】
晚期魏國玉具劍,1951年出土於河南輝縣趙固村,攝於國家博物館。
【↑↑↑趙固村出土玉具劍劍柄特寫↑↑↑】
部分人會使用玻璃劍具來代替玉劍具,湖南地區的戰國楚墓出土過不少玻璃劍具,這些劍具的外觀與玉劍具類似,顏色多為乳白色。玻璃劍具多出土於小型墓葬,墓主的社會地位也比較低。
【↑↑↑戰國·玉具劍及劍具↑↑↑】
玉具劍及劍具,藏於三峽博物館。
劍在不用的時候需要裝入劍匣,劍匣又稱劍櫝或函柙,由匣體和蓋子組成。劍匣的匣體和蓋子一般都是由整塊木料雕鑿而成的。為了防鏽,劍在收藏起來的時期還要塗上動物油脂。
【↑↑↑越王州句劍的劍匣↑↑↑】
越王州句劍的劍匣,浙江博物館藏。
練習擊劍之術的人名為劍士,戰國時期,不少劍士投身貴族門下,在政治鬥爭中為主人清除異己,被稱為私劍。還有一部分劍士,不願受主人約束,自己仗劍遊歷江湖,被稱為俠或遊俠。韓非子所說的:「俠以武犯禁「中的」俠」,便是指的這部分人。
戰國時期的劍文化比較發達,社會上存在很多關於劍的禮儀。
由於劍是兵器,臣子在面見君王時,必須解下自己的佩劍。普通人聚會時,為了表示對於對方的尊重,參與會面的人會解下自己的佩劍,但如果強行要求別人解劍,就代表著對對方的輕侮。
在當時,在進劍時(把劍捧給別人看的時候),劍柄應該朝左,這樣可以方便對方握劍。
前238年,嬴政親政,在當時,男子成年時需要舉行加冠禮,史記在描述嬴政親政這一事件時,將帶劍視作與加冠地位相同的禮儀(原文為「己酉,王冠,帶劍。」),劍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為圖吉利,工匠也會選擇良辰吉日來當做鑄劍的日子。在當時,還出現了判斷寶劍價值的相劍術,相劍者對劍的外表進行觀察後,根據自己的經驗,便可以判斷出該劍的價值。
【↑↑↑少虞劍(正背面)↑↑↑】
少虞劍,劍身銘文中有「吉日壬午,乍為元用」字樣,該劍為複合劍,藏於故宮博物院。存世的少虞劍共有三柄,一般認為是同一人所鑄,另外兩柄分別流落在法國和美國。
推薦閱讀:
※鐵血時代——以霸業為主線的春秋戰國史(長篇連載) / 醉罷君山 / 第59頁
※田橫五百壯士:春秋戰國最後的貴族精神
※中國禮法關係新論——以春秋戰國至唐代為中心
※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戰國(二十)鄭與齊的中興
※第七期 春秋戰國史(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