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沂水春秋大墓棺室再現精美玉器 墓主地位顯赫(圖)

原文地址:山東沂水春秋大墓棺室再現精美玉器墓主地位顯赫(圖)作者:廖南

山東沂水春秋大墓棺室再現精美玉器 墓主地位顯赫(圖)

主棺室內出土的圓形玉器

主棺室內出土的圓形玉器

  在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沂蒙第一崮紀王崮一帶,一直有一個傳說,傳說這裡曾是春秋時期紀王的城郭,紀王崮名字也是因此得來的。近日,在紀王崮的崮頂,考古人員發掘出一座規模較大,結構特殊,出土遺物規格較高的墓葬。

  據考古專家分析,這座墓葬應該埋於春秋後期即2600年前後,為國君級別的單人墓葬。這也引起了當地民眾的猜測,這個國內罕見的春秋大墓埋藏的會不會就是春秋時期紀國的國君。

19日,考古人員發現顏色鮮紅的硃砂,並在硃砂下發現一件玉器

  4月19日,沂水春秋墓葬的考古發掘工作繼續清理。繼18日發現第一件玉器之後,19日,又一件精美的玉器露出「芳容」。

弧形玉器

 19日的發掘焦點還是集中在墓主人的棺室上。考古人員用板刷和平底杴配合,清理取出棺內積土。為避免器物傷及隨時可能出現的隨葬品,改用雙手向外取土。在距離棺底十幾厘米時,發現一件精美的玉器。

工作人員正在車馬坑中測量並詳細記錄

這件玉器表面呈現鮮艷的紅色,看上去玉質比較溫潤。玉器兩端呈現方形,中間實為圓柱形,可能是一件玉琮。它的存在起到支撐18日發現的玉環的作用。

民警荷槍實彈在沂水春秋古墓發掘現場警戒

現場專家表示,我國《周禮·春官·大宗伯》有「以蒼壁禮天,黃琮禮地」的說法,玉環與玉琮成組出現,表達了墓主人對天地神靈的敬畏之情,以及通天通地的心愿。在古代,能夠做到「通天地」的都是身份地位很高的人。兩件玉器成組出現,再次證明墓主的諸侯或國君身份。

主棺室西側陪葬坑內的孩童屍骨

棺室內還同時出現散落的硃砂。考古人員將其一一拾起,放到塑料袋中。我國遠古時期墓葬已經出現硃砂,到春秋時盛行。

  [發現]

  景區施工時發現青銅器

  民間傳說與歷史「不謀而合」

槨室由南向北方向上,依次為:南邊箱、陪葬坑、內槨室及位於內槨室南側的外槨室

  「紀王崮」位於沂水縣泉庄鎮天上王城景區境內,東南距縣城40公里,崮頂相對較為開闊,是魯中南眾多「崮頂」唯一常年有居民居住的大崮,號稱沂蒙七十二崮之首。

位於墓室北部的車馬坑,考古人員正在進行考古測繪

  2012年1月16日,天上王城景區在崮頂建設施工過程中,發現部分青銅器。臨沂市文廣新局聞報後,立即趕往現場,責令建設單位立即停止施工,對受損文物遺迹覆土保護。同時收繳清點出土文物,運送至沂水縣博物館封存。為加強文物保護,迅速成立了由臨沂市文廣新局及沂水縣有關領導挂帥的文物安全保護領導小組,召開專門會議,研究部署施工現場的安全保衛工作。在施工現場設立圍欄、安裝電子監控設備,安排專人輪流值班,以確保施工現場文物遺迹不再遭受新的破壞。同時,將這些情況上報山東文物局,建議對墓葬進行搶救發掘。

位於沂水縣紀王崮古墓的考古發掘現場,可以看到,墓室總體平面呈南北方向的長方形

  2月1日,山東省文物局收到臨沂市文廣新局的報告後,立即派人員赴現場對文物出土地點進行了現場勘查,並迅速上報國家文物局。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臨沂市文管辦,沂水縣博物館組成的考古隊正式進駐工地,開始對紀王崮古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

由南向北方向上,位於墓室南部的槨室

  據了解,以紀王崮為中心的4A天上王城景區就是以紀王的故事傳說為依據,取名為「天上王城」。而此次發掘的春秋大墓讓景區驚喜不已,這個來自民間傳說的「天上王城」取名難道真的要與歷史不謀而合?

  [結構]

  墓室面積約450平米

  車馬坑在墓室之內罕見

  經過由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臨沂市文管辦,沂水縣博物館組成的考古隊近兩個月的初步發掘,墓葬形制和埋葬情況已基本弄清。

  根據墓葬殘存,整個墓室總體平面呈南北向的長方形,南部為槨室,北部為車馬坑。墓道向東,正對槨室。槨室西側和車馬坑東西兩側,未遭破壞的部分保留有二層台結構。墓室殘長約28米,寬13.6米,面積約450平方米。道東高西低,斜坡狀。東西殘長4米,南北寬3.6米。墓室高約在2米至2.4米之間。

  自南向北分別為南邊箱、槨室、北邊箱、車馬坑,其中槨室的南北西三側各有一個陪葬坑,從西側陪葬坑的遺骨判斷,該陪葬坑埋的是一個不足10歲的兒童,南北兩側的陪葬坑頭朝東,三個陪葬坑均沒有陪葬品。

  南邊箱則出土銅鼎、銅鬲、銅豆、銅罍各7件、銅敦3件。這些銅器受到不同程度損壞,有的較嚴重。在其西部,是陶器及漆器,漆器皆已腐爛,難辨器型。

  槨室位於墓室南部,南北長11米,東西寬5米。由外槨室、內槨室、外棺、內棺組成、三個陪葬坑,南北兩個邊箱組成,東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北邊箱出土銅錞於2件,甬鍾一套10件,鎛鍾一套4件,鈕鍾一套9件,石磐一套10件,舟4件,甗、罍、壺、盤、匜、瑟各1件。另外還有銅劍、鉞、斤、箭頭、鑿等。先前存入沂水縣博物館的有銅盂、鼎、豆爐、罍、劍、箕、盤各一件,其中銅盂有33個銘文,鼎有25個銘文。

  車馬坑只殘存中部一段,東西寬4米,南北殘長7.5米。殘存馬車四輛:中部兩輛遺迹完整,南北兩端的兩輛也遭到破壞。每輛車有兩匹馬,馬骨保存較好,木質車體腐朽嚴重。在2號車內出土有鼎、鬲、敦三件車載青銅器,這種現象在山東地區屬首次發現。

  該墓總體結構較為特殊,其最大的特點是將本應單獨置於墓葬之外的車馬坑安排在墓室之內,且處於與槨室相對應的位置。

  [考證]

  墓葬距今約2600年

  為諸侯或其夫人墓

  「從出土器物的特徵來看,應該是春秋中晚期的諸侯墓葬。」山東省文物局原副局長、山東省考古所研究員王永波告訴記者,墓葬的結構和七鼎的配置顯示,墓主規格較高,應是諸侯或是其夫人之墓。

  王永波研究員表示,判斷一個墓葬的時代及規制主要依據是地層,這是考古上的主要依據,另外是墓葬的形制和隨葬品。由於此次發掘的古墓葬位於崮頂,因而地層的依據不適用這個墓葬,只能從隨葬品和結構上來考證,比如出土的七鼎、編鐘、編磬等,都是一個諸侯王應該有的規格。

  本次考古發掘項目的顧問、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任相宏教授告訴記者,每個時期的墓葬有每個時期的特點,這種特點會延續一段時間,從結構和隨葬品上可以判斷出該墓葬是春秋時期的,大約距今2600年左右。

  據考古專家們介紹,墓葬鑿建在高聳的崮之上,是一種全新的埋葬類型,對我國周代王墓的研究提供了線索,對周代古墓考古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其槨室與車馬坑共置於墓室之內也極為罕見,王永波研究員認為,這應該是受地形面積的限制,並不是禮制發生了大的變化。

  據悉,墓葬出土的器物量大而精美,且有較長銘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科研和藝術價值,對周代歷史和相關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將促進公眾考古的開展,使考古成果惠及民眾,提升當地文化,產生良好社會效應。


推薦閱讀:

軍功顯赫的鰲拜到底有沒有反心?
張藝謀顯赫家世曝光,千萬豪宅六輛豪車,但比起馮小剛還是太寒酸!

TAG:顯赫 | 山東 | 地位 | 玉器 | 沂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