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茶道

《茶道》 2006年第1期     本文字數:1748

有人說,茶是造物者賜給中華民族的。的確,中華民族從發現茶到認識茶,從認識茶到利用茶,再到完善茶、發展茶,綿延數千年的歷史,內涵深遂,人文豐富,堪稱是一部包羅萬象的民族史詩。   中國人對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於野生採集活動之中的。古史傳說中認為「神農嘗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這是人類利用茶葉的最早記錄。依照《詩經》等有關文獻記錄,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諸類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在食醫合一的歷史時代,荼類植物油的止渴、清神、消食、除瘴、利便等藥用功能逐漸為人們所發現。巴蜀地區,向為疾疫多發的「煙瘴」之地。使得巴蜀人首先「煎茶」服用以除瘴氣,解熱毒。久服成習,茶藥用之旨逐漸隱沒,於是成了一種日常飲料。   在中國,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兩漢三國時期,文人、官宦之家已興飲茶之習。漢人王褒所寫《僮約》記載了一個飲茶、買茶的故事,說明在西漢時就已經開始並出現了以茶作為商品的交易。司馬相如曾作《凡將篇》、楊雄作《方言》,分別從藥物和文字語言角度談到茶。《華陽國志》則是巴蜀出貢茶的較早文錄,茶作為貢品,進入內府之後,皇室又每每作為賞賜品,分發諸勛戚屬臣。這說明,在西漢時,飲茶之事,在黃河流域首先在宮廷和貴族階層流布開來。西漢貴族飲茶已成時尚,東漢則更普遍些,到三國時,宮廷飲茶更經常了。《三國志·吳書·韋曜傳》載:吳主孫皓常與大臣宴,不管你會不會飲酒,都要灌你七大升。韋曜自幼好學能文,但不善酒,孫皓暗地賜以茶水,用以代酒。以文人、政治家的視角來看待茶,喝起來自然別有滋味,這就為茶走向文化領域打下了基礎。   兩晉南北朝時期,陸納、桓溫以茶代酒的行為使飲茶除了提神解渴外,開始產生社會功用,成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並表示一種精神、情操的手段。至此,飲茶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價值為人所用,而是進入了精神領域。魏晉南北朝時期,天下騷亂,各種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紛呈百出。因為茶可竟日長飲而使頭腦清醒,令人思路清晰,心態平和,所以,當時許多玄學家、清談家把飲茶當作一種特殊的精神現象來對待。   隨著佛教傳入、道教興起,飲茶已與佛、道教聯繫起來。在道家看來,茶是幫助煉「內丹」,升清降濁,輕身換骨,修成長生不老之體的好辦法;在佛家看來,茶又是禪靜入定的必備之秀物。儘管此時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飲茶儀式和闡明茶的思想原理,但茶已經脫離作為飲食的物態形式,具有顯著的社會、文化功能,中國茶文化初見端倪。      唐:陸羽《茶經》開茶藝類茶道先河   唐代是中國茶道文化形成期,也是中國茶文化史上里程碑的時期。中國茶道文化的形成,以陸羽著《茶經》為標誌,民間稱陸羽為「茶神」、「茶聖」、「茶仙」。其《茶經》一出,成為世界第一部茶道、茶業專著,標誌著中國茶道的誕生,此時,中國茶文化的基本輪廓方成定局。《茶經》是一種獨出心裁的文化創造,它把精神與物質融為一體,突出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僅從茶文化學角度講,陸羽開闢了一個新的文化領域。《茶經》首次把飲茶當作一種藝術過程來看待,創造了烤茶、選水、煮茗、列具、品飲等一套中國茶藝。《茶經》也首次把「精神」二字貫穿於茶事之中,強調茶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飲茶看作進行自我修養、鍛煉志向、陶冶情操的方法。陸羽首次把我國儒、釋、道的思想文化與飲茶過程融為一體,首創中國茶道精神,搭構了中國茶文化的基本框架,為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唐代,我國茶的生產進一步擴大,飲茶之風盛行南北,同時進一步傳到邊疆各地。正如《封氏聞見記》所說,中原地區的自鄒、齊、滄、隸以至京師,無不賣茶、飲茶。唐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茶作為重要陪嫁品傳入西藏,自此藏民飲茶便成為時尚,甚至達到了「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的地步,現代藏民用以待客的奶茶,便來源於此。自唐以來,中國茶種和茶藝相繼傳到了日本、朝鮮等國,致使日本的制茶烹茶的方法完全模仿中國,連茶事中的遊戲也不例外。   唐代還形成了中國最早的茶道形式——煎茶道,分為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它鼎盛於唐代中晚期,經五代、北宋,至南宋而亡,歷時約五百年。陸羽是唐代煎茶法的創始人,他的《茶經》講述的是煎茶法的製作過程。唐代的制茶烹茶技藝成熟,飲茶修道的思想初步確立,並開始注重環境和禮儀。之後,斐汶的《茶述》,張又新的《煎茶水記》,溫誕筠的《採茶錄》,皎然、盧仝作茶歌,都推動了唐代的煎茶道日益成熟。唐肅宗李亨至德元年至乾元元年,蒙古的驅馬市茶,開了茶馬交易的先河。      宋:風雅類茶道將中國茶道推向頂峰   宋遼金時期,是中國茶文化承上啟下的時代,如果說唐代茶文化更重於精神實質,宋人則把這種精神進一步貫穿於社會各階層日常生活和禮儀之中。宋代點茶法約始於唐末,從五代到北宋,越來越盛行。所謂點茶,就是飲茶前先將團茶餅茶搗成粉末狀,注入沸水,用竹刷攪均後飲用。從這時起人們開始注重茶葉原有的色香味,不再往裡加調味品。十一世紀中葉,蔡襄著《茶錄》二篇,詳細介紹了茶的烹制和各種茶器的使用,從而奠定了點茶茶藝的基礎。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盡述了從種茶到制茶的全部過程與技巧,使點茶道於北宋末期更加趨於成熟。除了點茶法,宋代還流行「鬥茶」,又稱「茗戰」,是以評定沏茶品茶的優劣為標準的一種競賽活動,最早是以遊戲的形式出現在文人雅士之間,後在民間普及開來,宋人們喜愛茶,熱衷於參加各種茶事活動,通過品茶論茶鬥茶來對追求博學幽雅、韻高致靜的品質。在宋徽宗時,百業由蕭條轉為繁榮,國內安定,達到了無為而治的昇平景象,布衣百姓、縉士富紳得益於安定的社會環境,紛紛從事茗飲,作為風雅與時尚,作熏陶自身道德情操與文化藝術修養的一種途徑與手段。趙佶、朱權雖貴為帝王,仍親撰茶書,倡導茶道。宋、明茶人進一步繼承了唐代的品茶修道的思想,賦予了茶清、和、淡、潔、韻、靜的品性,將中國茶道推向了頂峰。宋代的茶政十分嚴厲,於成都、秦州各置榷茶、買馬司。其後以提舉茶事兼理馬政,改稱都大提舉茶馬司,嘉泰三年復分為兩司。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標誌著中華民族全面融合的步伐大大加快。一方面,北方少數民族雖喜歡茶,但主要是出於生活、生理上的需要,從文化上卻對品茶煮茗之事興趣不大;另一方面,漢族文化人面對故國破碎,異族壓迫,也無心再以茶事表現自已的風流倜儻,而希望通過飲茶表現自己的情操,磨礪自己的意志。這兩股不同的思想潮流,在茶文化中契合後,促進了茶藝向簡約、返璞歸真方向發展。      明清:從朱權茶道到泡茶品飲之風   明末清初,精細的茶文化漸次出現。明初的朱權在《茶譜》中明確表達了自成一家的茶道思想:飲茶並非只淺嘗於茶本身,而是將其作為一種表達志向和修身養性的方式。朱權對廢除團茶後新的品飲方式進行了探索,改革了傳統的品飲方法和茶具,提倡從簡行事,開清飲風氣之先,為後世立生一整套簡便新穎的烹飲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的品飲藝術,後經盛、顧元慶等人的多次改進,形成了一套簡便新穎的葉茶烹飲方式,茶的飲法逐漸變成如今直接用沸水沖泡的形式,即泡茶道。泡茶道醞釀於元朝至明朝前期,正式形成於十六世紀末葉的明朝後期,鼎盛於明朝後期至清朝前中期。明末清初,由於制茶工藝的革新,團茶餅茶已較多改為散茶葉茶,烹茶方法也由原先的煎煮法逐漸改為沖泡,茶風流傳至今。十六世紀末的明朝後期,張源著《茶錄》,許次紓有《茶疏》,共同奠定了泡茶道基礎;後馮可賓寫《芥茶箋》,清人冒襄撰《芥茶匯鈔》等論著,對泡茶道進行了進一步的補充、發展和完善。到了明代,不僅恢復了元代取消的宋朝茶馬政策,而且變本加厲,把這項政策作為統治西北地區人民的重要手段。明太祖洪武 年間,上等馬一匹,最多只換茶120斤,平均每匹馬換不到40斤茶葉。

到了清代,由於明代後期飲茶活動的簡明化及滿族文化的影響與交融,加上清代茶葉外貿和內需的擴大,清代重視茶產地與茶品味的影響,表現為一是小壺泡法:茶葉、茶具、水的精美和講究;二在飲茶文化上多重視品茗賞景的心境怡悅上。清代茶藝活動趨向於品茶活動,注重各種現成事物的優美享受。清代的茶政執行鬆弛,私茶多,交易中則費茶多而獲馬少。到雍正帝胤禎十三年,官營茶馬交易制度停止。茶馬交易實施將近700年。   明清茶人對茶道的貢獻還在於創立了泡茶茶藝,且有撮泡、壺泡和工夫茶三種形式;並為茶道茶藝設計了專用的茶室──茶寮。泡茶道鼎盛於明朝後期至清代前中期,衰於近代,復興於二十世紀後期。


推薦閱讀:

做茶藝師是怎樣一種體驗?
求紅茶專家解答幾個關於正山小種的問題?
假茶是什麼?
茶界的「冬奧會噩夢」,韓國底線在哪裡?
泡茶的技巧疑問:小壺泡短時多次和大壺泡長時1次得到的茶湯難道不一樣么?

TAG:中國 | 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