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十大名關

 一、天下第一關——劍門關

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城北30公里處。它居於大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 直入雲霄,峰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 劍門」。享有「劍門天下險」之譽,俗稱「天下第一關」,「蜀之門戶」的美譽。

巍峨劍門,扼入蜀的咽喉,由於它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相傳戰國時期,秦惠王欲吞蜀,苦於無路進蜀,謊稱贈五金牛、 五美女給蜀王,蜀王信以為真,派身邊五丁力士,劈山開道,入秦迎 美女,運金牛,才開通了這條蜀道,稱為「金牛道」,又稱劍門蜀道。

三國時期,蜀丞相諸葛亮率軍伐魏,路經大劍山,見群峰雄偉,山勢 險峻,便令軍士鑿山岩,架飛梁,搭棧道。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 魏,曾在此屯糧、駐軍、練兵;又在大劍山斷崖之間的峽谷隘口砌石 為門,修築關門,派兵把守。當年魏軍鎮西將軍鍾會率領10萬精兵進 取漢中,直逼劍門關欲奪取蜀國,蜀軍大將軍姜維領3 萬兵馬退守劍門 關,抵擋鍾會10萬大軍於劍門關外。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劍門關是劍門蜀道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和劍門關國家森林公園的主體部分。「劍門天下雄、九寨天下奇、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作為四川省四大景觀,劍門關首屈一指。歷史上有說:「打下劍門關猶如得四川」。是古劍門蜀道上的一處重要關隘。總面積:186.2平方公里。規劃面積142平方公里。劍門關是數百里大劍山中段的一個缺口,七十二峰形若利劍,儼然一道天然屏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這裡曾發生過一百餘次戰爭、十多位帝王蒞臨並有無數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近四千幅作品。當年蜀將姜維憑藉天險,曾拒魏軍十萬之師於關外。現存諸葛亮建關的遺址,古老的寺廟,珍貴的碑刻以及著名的劍門四景(劍門細雨、梁山松濤、夕照絕壁、雪染翠雲)和劍門四奇(姜維石像、千年紫荊、松柏長青、劍山石筍)。

  二、關中之關——武勝關

武勝關位於雞公山風景區內的豫鄂兩省交界處,河南雞公山地處中國九大名關之一的武勝關關口,位於河南省信陽市雞公山區南35公里,河南、湖北兩省交界處。春秋時期稱直轅、澧山,秦統一中國後改為武陽關,南宋時期易名武勝關。唐稱禮山關,後復稱武陽關。清始稱武勝關。南鎖鄂州,北屏中原,扼控南北交通咽喉。武勝關古稱大隧隘道(一說直轅隘道)。被人們稱為「青分豫楚、襟扼三江」的一塊兒寶地。千百年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與東之九里關,西之平靖關,合稱義陽(今信陽)三關。有「關中之關」的美譽。

武勝關地處險□,附近山巒交錯,群峰環結,關城以山為障,鑿山成隘,古以 「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騎」形容其險。歷來為南北抗衡之地,行師必由之道。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吳楚軍柏舉之戰中,吳軍迂迴攻楚,穿越大隧,深入楚腹地,與楚軍夾漢水對峙,繼又識破楚軍偏師堵塞大隧切斷其後路之謀,終將楚軍攻破。南北朝時期,北魏永平元年(公元508),北魏三關守將侯登叛歸梁朝,堵住了北魏軍南下攻梁的通道,次年北魏派中山王英率主力爭奪武陽關,經過數日激戰,擊退守關梁軍。梁、魏為取得關隘要道的控制權,曾在三關相持,反覆爭奪數十年。南宋開慶元年(1259),忽必烈率軍渡淮河,攻大勝關,宋軍憑關據守,攻不得克,後因戍兵棄關南逃,方越關南下直取武昌(今湖北鄂州),逼南宋求和,結「鄂州之盟」。今有京廣鐵路經此。 這個隘口將雞公山、桐柏山分開,也成為鄂豫兩省的分界標誌之一。河南境內緊靠牌樓的是信陽武勝關村,而湖北省一側則屬於廣水市武勝關鎮。廣水市武勝關鎮境內有武勝關遺址、守衛武勝關的屯兵地將軍寨、距離武漢最近的黑龍潭瀑布群等風景名勝,還有著名的「孝子碑」等人文景點。 武勝關發生的戰事,最早要追溯到黃帝與蚩尤的爭戰,春秋以後有記載的大大小小戰爭就有60多次。著名軍事家孫武曾於公元前506年率軍一舉攻戰武勝關,隨後佔領郢都,「楚失三關,而後失江山」。岳飛也曾以這裡作為收復中原的根據地,派大將牛皋駐守武勝關地區。太平天國及後來的捻軍賴文光部,也曾在武勝關地區與清軍展開殊死戰鬥,最終戰敗。為顯示功績,清朝皇帝將原來的武陽關改名為武勝關。   三、現今唯一的口岸——友誼關

友誼關位於廣西憑祥市西南端,322國道終端穿過友誼關拱城門,與越南公路相接,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陸路通道和國家一類口岸,距憑祥市區18公里。關樓左側是左弼山城牆,右側是右輔山城牆,尤如巨蟒分聯兩山之麓,氣勢磅礴。早在漢朝這裡就已經設關,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最初叫雍雞關,後改名界首關、大南關,明朝設鎮南關。

 1953年1月,經當時的政務院批准,改稱睦南關。1965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改名為友誼關。 在帝國主義的侵略炮火中曾兩次被毀。1957年基本按原貌重建。整座關樓由底座和迴廊式樓閣兩部分組成,通高22米。底座建築面積為365.7平方米,長23米,底寬15.9米,平均高度為10米。公路從隧道形單拱城門通過,拱門上方用漢白玉雕刻的「友誼關」三個剛勁有力的大字,是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的陳毅元帥題寫的關名。   關樓底座上原來只建有一層木結構迴廊,重建時改用鋼混結構,並加了兩層迴廊,每層迴廊平均為80平方米。迴廊的四周是拱形大窗,窗欞裝飾了各式圖案,外牆為墨綠色石米貼面,顯得莊嚴、古樸。迴廊第一層以圖片形式陳列著鎮南關大捷、鎮南關起義和紅旗插上鎮南關的歷史。第二層是中越高級領導人會晤室。五六十年代,周恩來總理曾兩次在這裡親切會晤越南人民的領袖胡志明主席。第三層是中國九大名關展覽廳。

  四、天下雄關——嘉峪關

嘉峪關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的西端,嘉峪關市向西5公里處,是明長城西端的第一重關,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起點,是明代長城沿線建造規模最為壯觀,保存程度最為完好的一座古代軍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後期各代,長城沿線的重要軍事要塞,素有「中外鉅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稱。1965年以關名建市。

嘉峪關位於嘉峪關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地勢最高的嘉峪山上,城關兩翼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向北8公里連黑山懸壁長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主宰,自古為河西第一隘口。嘉峪關以地勢險要,巍峨壯觀著稱於世,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與萬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 嘉峪關東西城垣開門,東為光化門,西為柔遠門。均築瓮城。嘉峪關內城牆上還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樓共十四座,是長城眾多關城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這裡還有中國第一個全面、系統的展現長城文化的專題博物館——長城博物館。 嘉峪關距今已有631年的歷史,它比山海關早建九年。明初,宋國公、征虜大將軍馮勝在班師凱旋途中,選址在河西走廊中部,東連酒泉、西接玉門、背靠黑山、南臨祁連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關。關城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歷時168年,於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正如史料《秦邊紀略》所記:「初有水而後置關,有關而後建樓,有樓而後築長城,長城築而後可守也」。嘉峪關關城布局合理,建築得法。關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線,城內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並守之勢。它由:內城、瓮城、羅城、城壕及三座三層三檐歇山頂式高台樓閣建築和城壕、長城峰台等組成。內城是關城的主體和中心,其周長640米,面積2.5萬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黃土夯築而成,西側99999塊磚包牆。內城東西二門外,都有瓮城回護,瓮城門均向南開,西瓮城西面,築有羅城,羅城城牆正中面西設關門,門楣上題「嘉峪關」三字。關城內現有的建築主要有游擊將軍府、官井、關帝廟、戲台和文昌閣。 嘉峪關關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寬約15公里的峽谷地帶,該峽谷南部的討賴河谷,又構成關防的天然屏障。嘉峪關附近烽燧、墩台縱橫交錯,關城東、西、南、北、東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關地勢天成,攻防兼備,與附近的長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設施構成了嚴密的軍事防禦體系,又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   五、九塞之首——雁門關

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雁門關在城西北大約40華里的地方,又名「西陘關」。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 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東走平型關、紫荊關、 倒馬關,直抵幽燕,連接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邊。關有東、西二門,皆以巨磚疊砌,過雁穿雲,氣度軒昂,門額分別 雕嵌「天險」、「地利」二匾。東西二門上曾建有城樓,巍然凌空,內塑楊家將群像。唐代詩人李賀的《雁門太守行》寫出了雄關的豪邁氣勢:「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流傳至今。 巍巍恆山,沿代縣北境逶迤綿延。蜿蜒于山巔的內長城,猶如玉帶聯珠,將雁門山、饅頭山、草垛山聯成一體。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門古塞就建築在峻拔的雁門山脊。雁門山,古稱勾注山。這裡群峰挺拔、地勢險要。自建雁門關後,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它「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 」。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山海經》)。 雄關雁門,居「天下九塞」之首(《呂氏春秋》)。從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起,歷代都把此地看作戰略要地。趙置雁門郡,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雁門關之稱,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唐書?地理志》描述這裡「東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謂立西徑關,亦曰雁門關。」後經五代十國、宋、遼、金、元約四百餘載。元朝設千戶所,關城被毀。明代吉安侯陸享於洪武七年(1374)自監民工築新關於舊關東北十里處的要道,地勢更為險要。該關城,周長二里,牆高二丈,石座磚身,雉堞為齒,洞口三重。東門上築樓台,曰雁樓,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天險」(即「天險」)。西門上築有楊六郎廟,門額嵌石匾一方,橫書「地利」。小北門未設頂樓,但磚石結構,格外雄固。門額石匾橫刻:「雁門關」三字。洞門兩側鑲嵌磚鐫楷書檢聯:「三關衝要無雙地,丸塞尊崇第一關。」整個關城建築,虎踞龍盤,雄偉壯觀。明清以後,關城雖屢有重建。但隨著我多民族統一國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內長城作為「內邊」的作用已經失去,所屬的雁門雄關也隨之荒廢。六、古都之「喉」——紫荊關

紫荊關位於河北省易縣紫荊嶺上,是內長城的重要隘口之一,因位於居庸關和倒馬關之間,明代時合稱它們為「內三關」,是由河北平原進入太行山區的要口。

紫荊關素稱「畿南第一雄關」,距北京約340里,位於京畿河北易縣西北紫荊嶺處的小盆地中,古代因漫山長滿紫荊樹而得名。紫荊關依山傍水,東臨萬仞山,西接犀牛山,南接黃土嶺,北瀕拒馬河,是鎖住太行山脈的「太行八陘」中的第七陘——蒲陰陘,通往易縣直達北京的咽喉要道。至今仍是華北通往山西、內蒙古的交通要衝,京原鐵路、108國道等皆交匯於此。 紫荊關,現存留下來的多為明代建築,「河山帶礪」和「紫塞金城」南北兩座城門洞及大部分城牆近年得到修繕。關城城牆沿山而築,原長有近4里。紫荊關北門的城門樓早已蕩然無存,現存的門洞上方,鑲嵌著上下兩重石刻匾額,上行是「河山帶礪」,下行是「紫荊關」,落款為「萬曆丁亥聊城傅光皂書」,字體渾厚古樸。在面對拒馬河的一面,城牆牆基有近一里長是以巨石墊底,用約寬50厘米、厚30厘米、長一米的花崗岩大條石砌成,至今仍顯得氣勢雄偉。想來這就是史書上記載的明朝大將華雲龍督造的那段著名的石城牆了。據說長城各關隘中,像這樣以大條石砌起來的關城極為少見,可見明朝對紫荊關的重視。 據史書記載,在近兩千年間,紫荊關涉及內地與古都安危而發生的戰事就達上百次。1209年(南宋嘉定二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大軍進攻金都燕京(北京),被阻於居庸關下而不得入。至1213年,成吉思汗在攻居庸關不克後,分兵紫荊關,迂迴到京畿西南側翼攻克紫荊關後,內外夾擊,才奪取了居庸關,攻入燕京。 明代,明長城以八達嶺為內外長城分離點。外長城自八達嶺西北上,向宣化、大同而去;內長城從八達嶺往西南下,組成以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的「內三關」為重點的拱衛防禦體系。此時朱元璋派大將華雲龍以花崗岩巨石建筑紫荊關新城。 1449年(明正統十四年),韃靼瓦剌部首領也先率數十萬人挾持在 「土木之變」中俘虜的明英宗假傳皇帝諭旨,騙開紫荊關,攻殺到北京西直門、德勝門外,朝野震動。大部分朝臣建議棄城南逃。幸虧兵部尚書于謙力排眾議,率北京守軍抗擊,也先攻城失敗,從紫荊關退出長城,明王朝和北京才得以保存。這就是明代著名的北京保衛戰。1927年,國民革命軍與軍閥吳佩孚的討赤軍在紫荊關激戰。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115師在忻口戰役中收復紫荊關。1939年11月,晉察冀邊區在反掃蕩中,將由淶源進犯的日軍獨立混成第2旅團誘於紫荊關附近的黃土嶺,殲敵近千人,擊斃中將旅團長阿部規秀。1941年,13萬日寇向晉察冀根據地發動大掃蕩,八路軍牽制敵人、掩護群眾的小股部隊將日軍引到紫荊關南的狼牙山,5壯士跳崖。 紫荊關是進入太行山的要口之一,在戰國時的《呂氏春秋》中被列為神州九塞之一。秦漢稱上谷關,東漢時名五阮關,隋唐稱白壁關,宋時稱金陂關,金、元時改稱現名。紫荊關在公元前幾百年即已成為華夏各民族遷徙、征戰,經宣化、大同一帶穿越太行山,直達華北平原和北京西南的戰略要道。 紫荊關在秦漢時僅是一座土石混築的小城,歷代均有修建,至明代,太祖朱元璋批准了著名將領華雲龍的建議,在對舊城進行改築的同時,建紫荊關新城一座。 紫荊關在捍衛古都的安全中,處於居庸關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明將于謙曾說:「險有輕重……居庸、紫荊並為畿輔咽喉,論者嘗先居庸、而後紫荊,不知寇窺居庸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窺紫荊其得入者十之七。」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說得更形象:「居庸則吾之背也,紫荊則吾之喉也,猝有急則扼吾之喉而附吾之背。」 紫荊關號稱拱衛古都的險塞,為什麼很多史料都顯示出,古代從北往南攻的軍隊會屢屢在此破關得手,威逼北京呢?查證史料,現場觀察,不難發現:紫荊關不易防守就在於,它不像居庸關那樣卡在崇山峻岭之中狹窄的軍都徑上,而是位於一塊小盆地中。拒馬河雖寬卻不深,關城沿河正面防線將近一里,兩邊的山坡從地面算起高度僅二三百米,亦不陡峭,很容易攀爬。北方侵犯之敵若正面進攻,跟在平地上攻城差不多,亦可在兩邊山坡上發動攻擊,致使守軍有限的兵力相當被動。 揚長避短,古代築城者大約也深知這種不利態勢,特意把紫荊關建成大城套小城、外城套內城的格局,整個關城分為前後、內外五個大小不等的城,敵方攻入一重門後,守軍可退二重門繼續抵抗,二重門不行了可退至三重門,遲滯敵方進攻,死保南天門,等待援兵。這就形成了紫荊關不同於其他關城的一大特色。 令人遐思的是,歷史上,紫荊關曾有城門9座,水門4座,19個敵台。里外城相連,城門則環環相套,若小股敵兵不了解紫荊關城結構布局,即便攻進關城,也像入了迷魂陣,最後只能被守軍殲滅。我們嘆息而神往:紫荊關若能全部修復起來,堪稱世界古代建築的一大奇觀。  七、唯一的娘子軍駐守——娘子關

娘子關位於太行山脈西側河北省井陘縣西口,山西省平定縣東北的綿山山麓,是出入山西省的咽喉之地。唐朝初年,高祖李淵的三女兒平陽公主曾率兵鎮守於此地,因而得名「娘子關」,原名「葦澤關」。

娘子關是長城的著名關隘,有萬里長城第九關之稱,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現存關城為明嘉靖二十年(1542)所建。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臨下,建有關門兩座。東門為一般磚券城門,額題「直隸娘子關」,上有平台城保,似為檢閱兵士和瞭望敵情之用。南門危樓高聳,氣宇軒昂,堅厚固實,青石築砌。城門上「宿將樓」巍然屹立,相傳為平陽公主聚將禦敵之所。門洞上額書「京畿藩屏」四字,展示了娘子關的重要性。關城東南側長城依綿山蜿蜒,巍峨挺拔。城西有桃河水環繞,終年不息。險山、河谷、長城為晉冀間築起一道天然屏障。另有承天寨、老君洞、妒女們、烽火台、點將台、洗臉盆、避暑樓等十多處景點,傳說為當年平陽公主駐防時所建。

  娘子關村依山而建,順水而居,房舍多為石頭壘砌,每間房子都有百年以上。水網似的溪水沿著牆基穿房過戶。隨便走進一戶人家,滿世界的都是水,村中的婦女各自在家門口洗衣洗菜。更有村民在自家的院中修建小橋自娛自樂,讓溪水沿著院子轉。頭頂上葡萄架,橋邊石桌石凳,夜晚有流淌的水聲相伴,賞花賞月。水給了村子靈氣,形成了「人在水上走,水在屋下流」的人間美景。村中的湍急的山壁處遺留有24台巨型古石磨,遠遠就能聽到大石磨轟隆隆的響聲。即使在電力普及的今天,大石磨也是日夜不停地轉動。周圍十里八鄉的人都趕著牲口來村裡磨米磨面。村中家家戶戶都有自製的水動石磨,加工糧食根本不用出戶,更少了一份推碾轉磨的辛苦。為了便於尋找,各家的大門上都刻有「一號磨、二號磨……」根據磨的編號找人,准能對號入座。

   穿村而過的是一條以前被稱作「岩崖大道」、「興隆街」的明清古道,建道的年代已經無法考證了,但從地些依舊保持古風古韻的民居建築和青石板路上的坑窪不平,仍能讀出它久遠的歷史。精明的娘子關村人靠著24台大磨加工糧食,沿途開店設鋪,迎接四面八方的客人。娘子關村的民居雖說都是石頭壘砌,但從寬窄、大小、高低、先後還是能夠分出各家的財力。今天居詮在這裡的村民大多數是商賈之後,也有守關將士的後代,故此留下了「胡、楊、馬」等幾個大性。其中一座胡家的祖宅遠非相鄰的民居可比。它不僅門樓寬大,護牆石塊上雕有各種吉祥圖案,僅是門前的一對石獅就很氣派。這所宅院沒有山西有錢人家所建民宅寬闊,但照壁、耳房、廂房等一應俱全,尤其是磚雕更是精美、細膩。買賣人家的門楣自然寫上「招財進寶」、「財源茂盛」等話。雖說與眾不同,可也透著一份樸實,也許這正是晉中生意人的特點。

  八、居庸疊翠——居庸關

居庸關,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關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余脈軍都山地,地形極為險要。與紫荊關、倒馬關、固關並稱明朝京西四大名關,又與紫荊關、倒馬關又稱內三關。

在距北京市區50餘公里外的昌平區境內。居庸關得名,始自秦代,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征來的民夫徙居於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漢代沿稱居庸關,三國時代名西關,北齊時改納款關,唐代有居庸關、薊門關、軍都關等名稱。   居庸關形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它有南北兩個關口,南名"南口",北稱"居庸關"。現存的關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將軍徐達督建的。為北京西北的門戶。居庸關兩旁,山勢雄奇,中間有長達18公里的溪谷,俗稱"關溝"。這裡清流縈繞,翠峰重疊,花木郁茂,山鳥爭鳴。綺麗的風景,有"居庸疊翠"之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燕國就要扼控此口。漢朝時,居庸關城已頗具規模。南北朝時,關城建築又與長城連在一起。此後歷唐、遼、金、元數朝,居庸峽谷都有關城之設。   歷史上又稱蠮螉塞、軍都關。蠮螉,即土蜂又稱細腰蜂,關上築土室以候望﹐如蠮螉之掇土為房﹐故名。   成吉思汗時滅金即入此關。現存關城,始建於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系大將軍徐達、副將軍常遇春規劃創建,明景泰初年(公元1450-1454年)及其後又屢經繕治。城垣東達翠屏山脊,西駛金櫃山巔,周長4000餘米,南北月城及城樓、敵樓等配套設施齊備。關城內外還有衙署、廟宇、儒學等各種相關建築設施。   清末以後,居庸關關城建築逐漸荒廢,但雄偉的關城及眾多的歷史遺迹,卻為人們了解中國古代軍事文化敞開了一個窗口。

  九、天下第一關——山海關

山海關,又稱「榆關」,素有「天下第一關」之稱。與萬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雄關」—— 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雄關高聳,素有「京師屏翰、遼左咽喉」之稱。。關公1700年歷史的青龍偃月刀刀鋒向東,現存放在山海關城樓上,成為鎮關之寶。 山海關古稱榆關,又名臨閭關,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中山王徐達奉命修永平、界嶺等關,在此地創建山海關,因其北倚燕山,南連渤海,故得名山海關。山海關是明長城的東北起點,境內長城26公里,位於秦皇島市以東10多公里處。據史料記載,山海關自公元1381年建關設衛,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自古即為我國的軍事重鎮。山海關的城池,周長約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個城池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如今,這雄關雖已成為歷史陳跡,但是他卻以他那雄偉莊嚴地風貌、可歌可泣的歷史,鼓舞著人們的堅強意志,激勵著人們的愛國情感。詩人陳志歲游山海關,在其《山海關》詩中發出如下感慨:「不再控山海,尚存雄偉城。幾回摩冷堞,想像昔陳兵。」 山海關的城池,周長約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個城池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門,並有多種古代的防禦建築,是一座防禦體系比較完整的城關,有「天下第一關」之稱。以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關」箭樓為主體,輔以靖邊樓。臨閭樓。牧營樓、威遠堂、瓮城,東羅城、長城博物館等長城建築,向遊客展示了中國古代城防建築風格。 山海關 山海關是一座文化古城,明代城牆建築基本完好,主要街道和小巷,大部保留原樣,特別是保存眾多的仍有一批四合院民居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樸。使古城最為增色的是關城東門,天下第一關城樓,聳立長城之上,雄視四野。登上城樓二樓,可俯視山海關城全貌及關外的原野。北望,遙見角山長城的雄姿;南邊的大海也朦朧可見。天下第一關城樓南北,還有靖邊樓、牧營樓和臨閭樓等建築。漫步在萬里長城之上,會使你感受到我們祖先的偉大和炎黃子孫的非凡智慧。 「天下第一關」匾額,長5米多,高1.5米,為明代著名書法家蕭顯所書,字為楷書,筆力蒼勁渾厚,與城樓風格渾然一體,堪稱古今巨作。相傳,最後的「一」字,不是一起寫上去的,而是書者將蘸滿墨汁的筆拋向空中點上去的。 十、十人九難還——鬼門關

「一去一萬里,千至千不返。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這是唐文宗時的宰相李德裕在被貶途中寫的一首詩,詩中所說的「鬼門關」系古關名,坐落在廣西玉林市玉東新區與北流市交界處,又稱「天門關」。這裡雙峰對峙,中成關門,古代為通往欽、廉、雷、瓊諸州和交趾的交通要衝,因「其南尤多瘴疾,去者罕得生返」 (《太平寰宇記》),故名。

鬼門關赫然聳立著一道由泥盆紀灰岩嶂林對峙而成、高170餘米寬10餘米的天然關谷,此關谷就是名揚天下的「鬼門關」。唐宋以來,這裡是中原通往欽、廉、雷(今廣東雷州半島)、瓊(海南島)和交趾(今越南中北部)的交通衝要。在古代,因其「交通衝要」的特殊地理位置,成為朝廷流放、貶謫官員至南海、嶺南一帶的必經之關口,是一個很有名的地方,並寫有詩作傳。唐代沈全期、宰相李德裕、宋朝文學家蘇東坡等都寫有「鬼門關」的詩。在石壁上「天門關」三個大字是明朝宣德三年(1428年)所刻。而當地民間的文化是以「鬼門關」為象徵的桂東南巫文化。 《舊唐書?地理志》:「隋置北流縣,縣南三十里有兩石相對,其間闊三十步,俗號"鬼門關』。漢伏波將軍馬援討林邑蠻,路由於此立碑,石碑尚在。昔時趨交趾皆由此關,其南尤多瘴癘,去者罕得生還,諺曰;"鬼門關,十人九不還。』」 北流縣即今廣西北流市。秦末,南海尉趙佗(河北正定人)趁亂自立為王,建立南越國,疆域包括今越南北部。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在越南北部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使其併入大漢版圖,其中交趾郡在今越南河內附近。東漢光武帝建武16年(公元40年),交趾郡女首領征側、征貳反叛,佔據60餘城,自立為王。次年,光武帝劉秀封馬援為伏彼將軍,南伐交趾,經兩年苦戰方平息。《舊唐書?地理志》中所說的「討林邑蠻」,即此次戰爭。馬援就是說出「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的東漢名將,一生南征北戰,功業非常,最後以60多歲高齡戰死沙場,實現了「馬革裹屍還」的豪邁誓言,大漢獵獵雄風至今令人感奮不已。他南征交趾,路過「鬼門關」,立碑以記之。 鬼門關以南的瓊州、欽州、雷州等地多生「瘴癘」,生存環境惡劣。《隋志》中載:「嶺南二十餘郡,地勢低濕,暑熱,濕氣交蒸,疫癘為害,向被稱為瘴癘之區。」跟隨馬援南征的將士中,就有十之四、五死於瘴癘。馬援回憶此次南征所遇「瘴癘」時說:「下潦上霧,毒氣熏蒸,仰視飛鳶跕跕墜水中。」連飛鳥都因為毒氣熏蒸墜入水中。因為路途遙遠、險惡、荒蠻,這些地方一向是朝廷流放罪臣之地,大概相當於清朝時期的東北寧古塔,唐朝宰相李德裕、宋代詩人蘇東坡都曾經此去往貶所。所謂「鬼門關,十人九不還」,並不是指從此進入陰曹地府,而是說鬼門關以南環境惡劣,人煙稀少,南出此關,生死難料也。 從山上的關口往下看,有一條竹木雜草掩蔽的山溝。沿山溝往下步行,便見有花崗岩山石鋪綴的石道小路。從山腳沿古道上山至關隘,長約150米,路寬1.5至2米。路旁青松夾道,竹木扶疏。半山路旁尚有兩株直徑兩三尺的古榕樹,枝繁葉茂,濃陰復蓋,樹下有巨石突兀。蒼苔碧蘚鋪陰石,荊棘古樹結大林,林深處處聞啼鳥,野草閑花不識名。初夏雨晴,時聞大水蛙 「嚶昂」的叫聲,確實陰森可怕。翻過山坳關口約50米遠,有一條人村,村民姓梁,現有200餘人,村名叫「桂門村」。然而,古往今來,遠近的人都稱這裡是「鬼門村」。 按民間傳說,只有人死了之後,其鬼魂才會經過「陰陽交界」處的鬼門關而進入幽冥地府。村民們覺得「鬼」字不吉利,試想,誰家願意把女兒嫁去鬼門村呢?為此,每當有人問起其村名時,村民便說:「這裡是桂門村,八桂的桂,玉桂的桂,桂林的桂,而不是鬼門村。」嶺表夙稱用武之地,博白古稱白州,東南頻臨珠崖瓊海,西南有南流江直通交阯林邑,史稱「山海要區,八桂門戶。」因而稱「桂門關」,也就不足為奇。 翻開歷史的畫卷,桂門關在四大戰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戰事在東漢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阯女子徵側,徵貳反叛,攻沒九真、日南、合浦,寇略嶺外六十餘城,自立為王。漢光武帝下璽書任馬援為伏波將軍,率軍南征交阯。軍至博白縣境(當時屬合浦郡),隨山刊道千餘里。其在博白縣城飲馬之江,稱之飲馬江。又下令疏鑿縣境之馬門灘,以利舟楫之通行。至今,馬門灘岸仍建有伏波祠祀之。清代汪森《粵西文載》卷十四《博白山川志》載:「鬼門關在縣西十里,兩山相對,間闊三十步。馬援討林邑,蠻路由於此,立碑、石龜尚存。」第二次戰事在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春正月,南詔攻陷交阯。唐王朝遂於同年六月廢安南都護府,置行交州于海門鎮。此役戰事,桂門關再次成為陸路驛站關隘,為邕管至海門鎮的通道。關隘旁的花崗岩巨石,有索繩運輸拉扯出的深深勒痕。 第三次戰事在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夏,壯族儂智高發動了反對北宋王朝的起義。宋仁宗派遣狄青等部展開了大規模的鎮壓活動。狄青安營紮寨,嚴控鬼門關古道。後人將狄青駐營的高山稱為將軍嶺。清代《粵西叢載》一書中的「鬼門關與崑崙關」條載:「中鑿險道而渡,號曰昆崙關。左岐由貴(縣)鬱林而之雷瓊,曰鬼門關,遷客流人,遠投海表,生還者稀。」由上述記載可見,由貴縣(今貴港)至鬱林興業直穿雙鳳出鬼門關,為出雷州瓊海之捷徑。 第四次戰事即是在1937年七月七日盧溝橋事件暴發後,沿海一帶及交通要道均被敵人封鎖。由於華南局勢緊張,當局下令將接近前線的公路徹底破壞,以阻滯日軍的進攻。1938年12月,博白縣境偏安一隅,故鬼門關古道再次成為南路進口貨物的安全便捷運輸線。各種中藥材和桐油、蓖麻油、薴麻、鎢砂、水銀等土特產,便源源不斷地從這古道肩挑馬馱載運出口。又將從湛江赤坎港進口的洋紗、布匹、紡織品、西藥、食鹽、煤油、化工原料等貨物,由此古道而運入雲貴川湘鄂內地。在這時期,此關曾築炮樓設卡收關稅,樓內有三塊捐修關卡道路的功德勒銘碑記。


推薦閱讀:

最受人們喜歡的十大狗狗,排名不分先後!
英國查爾斯王子愛妻卡米拉迎七十大壽 至今仍未獲冊封
五行納音算命十大訣竅!(實戰篇)
十大解酒食物
圖文:佳人難得 | 中國古代十大才女!

TAG:中國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