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每天至少三個擁抱

每天至少三個擁抱21人推薦Submitted by conge 2006-09-29 心靈鴨湯 | 評論(4)

擁抱可以消除沮喪,能使體內免疫系統的效能上升;擁抱能為倦怠的軀體注入新生命使你變得更年輕,更有活力。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Modern社會,我們對擁抱的渴望和對擁抱的忽略幾乎是同樣的突出。心理學家說,身體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溝通方式,擁抱是身體的本能需要。而我們的身體失語,已經多年。失語的身體讓我們失去了很多明媚的「春天」,為什麼不可以給愛一個形式?現在就轉身,給你愛的人一個擁抱……-psytopic.com

在我們的生命中,擁抱總是有的:十歲之前,總在父母懷裡撒嬌,然後孩子長大了;20歲以後,和熱戀的戀人,和新婚的愛人,溫暖的懷抱就是激情的搖籃,然後激情沒了;30多歲,那個嬌嫩的小生命是你身體的一部分,即使抱在懷裡也生怕自己太用力了,然後小生命也像你當年一樣,想獨立了。

只有那麼幾年或十幾年,一個身體會和另一個身體重合,其他人生的大部分,我們都素著。沒有人會認為擁抱有什麼不好,但即使對父母愛人,也總是守著那個「含蓄」的準則。

就像張學友,說起想擁抱母親,居然下了整整一個月的決心。東方人在表達感情方面,非常「節儉」,常常羞於表達,便借口和人「心照不宣」。而長期「不宣」的結果就是,漸漸失去表達、交流情感的能力,越來越孤獨,也越來越冷淡,集體患上「情感不表達症」。

心理學家說,身體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溝通方式,擁抱是身體的本能需要。而我們的身體失語,已經多年。

失語的身體讓我們失去了很多明媚的「春天」。陽光為什麼只埋在一個人的心裡?釋放出來才能讓每個人都溫暖。為什麼不可以給愛一個形式?現在就轉身,給你愛的人一個擁抱。

潮流:穿上睡衣,來和陌生人擁抱!

去年紐約出現了一個「Cuddle party」,它很快成為了一種最新的時尚風潮,蔓延到加州,並迅速登陸加拿大和英國。

在聚會的3個多小時里你想擁抱誰都可以,但不能談論性或其他一些敏感話題。參加者穿著各式各樣的睡衣,睡衣上掛著一個牌子,上面是自己的名字。派對開始時大家圍成一個圈,每個人確立自己的個人位置,然後伴隨著輕柔的音樂擁抱開始,擁抱主要是撫摸背部,和面對背的貼卧,在派對結束時,大家會擁抱在一起。

「擁抱派對」創辦者雷德.米豪爾克是一個按摩師和性教育工作者。他說,每個人都有接受異性擁抱的需要,即使在紐約這樣的大都會同樣如此。很多人參加派對是因為他們不能得到所需要的溫暖。除了家人同事朋友等寥寥數人,周圍擦身而過的都是冷著面孔的陌生人,他們渴望一個毫無窒礙的溫暖的擁抱。

調查:擁抱數據

網上曾做過一個名為「擁抱.愛」的公眾調查。

57.1%的人不會吝惜自己的擁抱,希望直接表達出對家人、對朋友、對愛人的深情厚誼;

64.8%的人可以接受「當眾擁抱」;

34.6%的人是為了「給所愛的人以支持或鼓勵」才去擁抱;

70.8%的人會以「瑣事見真情」的方式代替擁抱;

94.1%的人「最想擁抱父母或愛人」。

專業人士分析,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Modern社會,我們對擁抱的渴望和對擁抱的忽略幾乎是同樣的突出,在和家人相處時表現得更加明顯。

人物:張學友40歲第一次擁抱母親

張學友在做客《藝術人生》時提到自己的媽媽。他說母親不僅是早年家庭的生活支柱,更是年少時自己心靈最後的庇護港灣。但他在不惑之年下了一個月的決心,才第一次擁抱了自己的母親。他說這種擁抱來得太晚了,希望從現在開始,能夠表達的個人情感一定大膽地說出來。

你和他/她多久沒認真擁抱了?

擁抱的理由

5年前,Christina曾來中國工作,幾個月後,她感到渾身不舒服,醫生的常規醫學檢查也查不出什麼毛病,這使她更加緊張和焦慮。一天,一個親密老友到中國看她,她們激動地長時間緊緊擁抱在一起,互相拍打著對方的肩膀和後背。「這天晚上,我感到渾身非常輕鬆,心裡有說不出的愉悅。我忽然一下明白了,來中國這麼久了,還從來沒有這樣擁抱過。」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赫洛德.傅斯博士曾說過:「擁抱可以消除沮喪——能使體內免疫系統的效能上升;擁抱能為倦怠的軀體注入新生命使你變得更年輕,更有活力。 在家庭中,每天的擁抱將能加強關係及大大地減少磨擦。」

心理學研究表明,那些經常被觸摸和擁抱的孩子的心理素質要比缺乏這些的孩子健康得多,成人更是如此,它會讓你重拾童年的安全感、溫暖 感。中國孩子遠遠比美國孩子得到的擁抱和親吻少,到了10歲左右,就很少有人再擁抱和吻你了,包括你的父母親人。除了握手,我們要到談戀愛時才會和另外一 個身體有接觸。也就是說,我們通常在10來年或更長的時間裡,沒有身體的親密接觸。在西方文化里,父母和兒女、兄弟姐妹之間、好友之間,從小到大沒有間斷 過擁抱和親吻。很多人都會意識到,任何言語表達不能代替肢體的表達。社會學和心理學教材都經常使用「身體語言」這個術語。

對於愛的表達,我們東方人有另外一套體系。古老的傳統尊崇「克己復禮」,21世紀的我們雖然對那些禮數早已不以為意,但行為習慣與潛意識裡,奉行的仍是可意會不可言傳,更遑論身體語言?

就像有個朋友說,他曾嘗試過對自己的父親、母親、妹妹說過「我愛你」,父親說,你又去哪兒野了?母親說,喝酒了吧?妹妹說,有病!

於是我們只會把自己的愛埋藏得很深,戴著社會約定俗成的理性面具,稍有逾越,來自外界和內心的制約會把自己包裹得更緊,心理防禦機制 逐步向成人的、社會的看齊。父母親的焦點經常集中在現實的家庭事務上,而忽略了孩子的心靈世界與情感交流的需要。夫妻之間只強調「我和你在一起」就夠了, 其他形式的情感表達都縮減甚至省略掉。朋友之間也是一樣,更何況陌生人。

我們擅長實打實的物質上的支持與分享,但常常忽略精神的情感的交流與關愛。就像先生拿了100%的精力去外面打拚,他會理直氣壯地說「我還不都是為了這個家」,不會想得到太太需要的不只是分享他的錢他的成功,而更要分享他的愛。到底有多少婚姻是因為物質的原因破裂呢?

給愛一個表達式。如果不習慣用語言來直接表達,那麼用身體語言,來傳達心意。

感受男人從背後的擁抱

1、難以放棄的原始本能。當嬰兒落地,第一件事就是接受媽媽的擁抱。當父母擁抱和愛撫嬰兒時,溫暖身體的接觸不僅使孩子,也使父母感到放鬆和愉悅。親子關係和生命的聯接並不是以提供食物為主要特徵,而是通過親密的身體接觸使雙方都得到安慰。

成年後也是一樣。我們需要擁抱,就像手機需要及時充電。

十年,只想有一次狠狠擁抱

2、讓性格智力更陽光。國內外許多人類行為學家研究證明,一個從小在媽媽擁抱中成長的孩子,他的性格和智力都會得到很好的發展。相反,缺少媽媽擁抱的孩子,不僅性格容易偏向孤僻,心理和智力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成年人的心智健康與完善,同樣需要擁抱這種行為療法的繼續支持。

3、精神強心劑。身體在接觸中不僅感受著各種生物特徵,如呼吸、心跳、味道和氣味,同時也在傳達著心理信息,如情緒、情感和意 志。擁抱甚至被心理學家用來治療某些心理障礙。西方人認為:一個長期不被別人擁抱的人,是孤獨的;一個長期不去擁抱別人的人,是冷漠的,他的感情也是枯竭 的。

你是不是感覺自己越來越孤獨?你是不是懷疑自己越來越冷漠?那麼,擁抱吧。

一天至少三個擁抱

清晨第1個擁抱——給你的愛人

結婚時間越長,能堅持擁抱的人越少,關鍵問題是對婚姻有了倦意。要讓婚姻注入新的活力,每天只需要一分鐘的浪漫擁抱,將使你有效改變目前婚姻的麻木狀態。婚前擁抱的驚喜你已經嘗到甜頭,那麼婚後擁抱的神奇將使你終生幸福。

日間第2個擁抱——給你的父母、朋友……

孩子對父母的關注從來不會超過父母對孩子,對他們來說,需要的不是香車寶馬,只是一分鐘的擁抱。對朋友也是一樣。也許,你在認真擁抱以後,再也不想忘記這種感覺。還有身邊需要擁抱的每一個人,甚至陌生人。

睡前還有一個擁抱——給你的孩子

研究顯示,嬰兒期缺乏擁抱,孩子愛哭、易生病,情緒易煩躁;就算漸漸長大學習獨立後,他們仍然需要這種身體的「支持」。擁抱孩子是父母借著身體的接觸來告訴孩子:不管什麼時候,不管你犯了多大的錯誤,我們永遠愛你。這種愛將變成孩子生命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

愛需要包裝,需要給它一個可以觸及的形式。形式傳達內容,有了形式,內容才能真實地存在,沒有形式,內容也會萎縮。我們就是要給愛一 個形式主義的表達,擁抱就是它的儀式。更何況專家認為,每天都能表達愛同時得到愛的回報,青春會更長久。這種身心兩益的形式是對自己和周圍人的一種善待,它會像電流一樣延伸到你周圍。

如果你認為擁抱是個特定的動作,只能給特定的人,也可以選擇其他的形式,一杯水,一個關愛的眼神。重要的是,要表達,不管有沒有身體接觸,關鍵是,讓你們的關愛抵達彼此。

Psytopic文章採用創作共用協議,轉載請註明源出處和本頁文章地址。


推薦閱讀:

擁抱自然美麗的綠江村
【特刊】與往事乾杯,與明天擁抱
張開雙臂去擁抱生命,祂必在你裡面發光!
12星座二月桃花運大揭密,我會擁抱著你穿越地久天長~~

TAG:擁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