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痛苦,源於嚴重缺乏邊界感

米粒媽寫過很多關於出國回國的文章,我也是回國的堅定支持者。儘管如此,回國很大的問題卻有一個——父母子女之間、親朋好友之間、鄰居街坊之間,普遍嚴重缺乏邊界感。今天來談談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界限感。

大從高考志願和婚姻選擇,小到今天做什麼、跟誰交朋友,中國式父母樣樣都要管。

我自己也是當媽的,我完全懂父母對孩子的呵護和心疼,怕孩子受傷受挫。可是,我們不能否定孩子的獨立思考的能力,也不能剝奪孩子對自己人生的決定和選擇權。就像尹建莉所說,母愛,應當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就像很多人說的,做父母都是有保質期的。我們能做的,是在孩子長大之前,小時候給他毫無保留的愛,建立安全感和良好的性格;長大了,讓他磨礪摔打、不斷成長,逐漸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做決策的能力。孩子成年之後,我們仍可以給出建議,但是大主意就該由他自己拿了。

如果不贊成成年孩子的選擇,可以坐下來,開誠布公地談幾次,但只是作為建議,而不是一哭二鬧三上吊,或是以死相逼。如果子女堅持自己的選擇,那麼父母應該學會「善意地沉默」。

就算錯了,又怎麼樣呢?自己做決定才算是自己的人生。就像《公民凱恩》里講的,「只有一個人能決定我要做什麼,那就是我自己。」

龍應台在《親愛的安德烈》中說,她憎恨兒子在她面前抽煙,恨不得把煙從你嘴裡拔出來,丟向大海。但是她不斷對自己說,「請記住,你面前坐著一個成人,你得對他像對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樣。你不會把你朋友或一個陌生人嘴裡的煙拔走,因此,你就不能把眼前這個人嘴裡的煙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個『別人』。」這就是成人世界中界限感的最好詮釋。

在美國的時候,我能明顯感到社會家庭中的界限感。

米粒媽的一個普林斯頓畢業的美國教授夫婦,家住大學城一輩子,兒子、兒媳、三個孫子孫女也住在同一個城市。上次見面聊天,他們說自己搬家到了旁邊一小時車程的城市。原因居然是,要和兒子一家保持點距離,省得他們沒事兒就「pop up at my house without appointments」(不打招呼突然出現在我家門口)。中國的老人,一般都很願意跟孩子住得近些,享受天倫之樂。而這個美國教授夫婦,生活非常豐富炫彩,一會去歐洲坐個游輪,一會法國造訪酒庄,一會去香港拜訪朋友和學生,兒孫見面都是要提前幾周預約的。

我還有個美國的女性朋友,未婚先孕生了一個女兒,在女兒還不到上幼兒園的時候,通過網路她又戀上了另外一個外地的大齡男士。年輕媽媽的母親既不喜歡這個男士,也不看好這段戀情。當女兒和母親討論時,媽媽坦誠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但是,女兒堅持自己的意見。送女兒走那天,我親眼看見母親難掩擔憂的神情,在深情的擁抱、衷心的祝福中,媽媽還不忘叮嚀:記住,需要回家的時候,這個家門永遠都為你敞開!

前一陣看《傲骨賢妻》,州長夫人Alicia和婆婆的育兒理念不一致。而工作繁忙,有次需要婆婆幫忙看孩子一個下午(美國人極少會讓父母長期幫忙看孩子)。Alicia走前多次叮囑婆婆不能怎樣做,而婆婆故意趁她不在反其道而行之。被她發現之後,婆婆自知理虧,不斷認錯和央求。米粒媽當時非常震驚,在中國,哪怕婆婆做得不對,媳婦一般也不會強硬地當面對峙。在美國,寶寶的事兒完全是父母說了算,公婆父母都不得干涉。當然,有權利就有義務,美國的公婆父母基本都是不會帶孩子的,都是父母自己的事。

米粒媽有個朋友留學後嫁給了美國人,她的美國婆婆,每次來探訪之前,都要打很久的長途電話,詳細了解兒子兒媳的育兒理念,比如我這個朋友反對給孩子用安撫奶嘴,她婆婆就絕不會給孫女帶。如果哪裡做得不符合他們的理念,一經提醒就會馬上更正。

所有類似的事兒都讓我明白,西方社會,每個人從小就被強化明確的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感」,父母不能干涉成年子女的自由,成年子女也不能干涉父母的自由。米粒媽不信教,但曾和美國朋友去教堂體驗過幾次,聖經中明確提到,夫妻關係高於親子關係。18歲就要「趕出門」,經濟獨立靠自己。你的生活是你的,我的生活是我的。

典型的中國式關係呢,親子關係是核心,夫妻關係低於親子關係。因此父母可以堂而皇之地干涉兒女,兒女又成為巨嬰,各種橫行逆施、啃老寄生——沒有界限感的關係,毀掉兩代人。

缺乏邊界感又常常是雙向的,我們在抱怨父母左右我們高考志願、婚姻戀愛、生活方式的同時,我們又反過來干涉父母一代了。比如我們認為父母給我們帶孩子就是理所應當的,比如我們作為子女常常堂而皇之地反對單身父母的婚姻自由,比如我們認為父母就該按我們的方式來生活(反省一下,我其實也總在干涉米粒姥姥的生活方式:「就該用洗碗機!」「就該多出去旅行!」而沒好好問問她到底想要怎樣的生活)。

如果父母一代的傳統觀念較難改變,相互都容易沒界限感,米粒媽建議,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有條件,盡量不住一個屋檐下),逢年過節多送禮物(米粒媽買什麼東西都會買三份)就容易和諧。

對子女一代,從小給他做選擇和決策的機會,讓他具備獨立思考和邏輯思維的能力,讓他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激情選擇職業、讓他根據自己的志趣愛好選擇相伴一生的眷侶。大的決定給建議,但不強加干涉,永遠做孩子的智囊團、拉拉隊。

米粒媽非常同意紀伯倫在《論孩子》中寫的:「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推薦閱讀:

不要放大你的痛苦! - 阿啟網
寫給身陷痛苦的人——索達吉堪布的除苦妙方
叔本華:生活就整體而言是一場騙局
今夜心情宜論痛苦
痛苦是什麼

TAG:中國 | 中國人 | 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