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西方文化差異和文化衝突的認識

在開放的現代社會,跨文化的交際顯得愈發重要,已經成為現代交際中引人注目的一個特點。 但在交流中,往往也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而導致這種結果的,正是文化差異。其中最為突出的是中西方文化差異。 中西文化差異若用現代哲學「對立統一」規律來概括,中國人重「內」,西方人崇「外」。 中國人喜歡從動態中觀察分析事物,西方人習慣從靜態中觀察分析事物。中國人善於把握整體,注重平衡,習慣從整體中看個體;西方人喜歡化整為零,注重分析,習慣從個體中看整體。此點也同樣促進西方自然科學的發展。另一方面,中國文化崇尚鬥智,因而棋術十分發達;西方文化崇尚斗勇,故而體育甚為突出。中國文化重現世,尚事功,學以致用;西方文化重思辨,尚超越,學以致知。這種差異早在世界歷史的「軸心時代」就初現端倪,在中西文化的兩位聖人——孔子和蘇格拉底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為「協調的現實精神」,其基本特點是以現世性的人倫關係為核心,通過協調性的倫理意識來實現文化和社會的自我肯定;西方傳統文化精神則是「超越的浪漫精神」,其基本特點是以彼岸性的神人關係為目的,通過超越性的宗教意識來實現文化和社會的自我否定。 中西文化,有著相通之處,比如:西方人,奉行實用主義;中國人,講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但是,中西文化,因為地理的差異,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同。在美國,個人主義形象在社會的各種生活中表現得非常強烈鮮明;而在中國,家庭觀念的責任感才會體現出這樣的強烈與鮮明。 有人說,文化就像無所不在的萬有引力,當你跳躍的時候就能感到它的存在。其實文化更像一個磁場,在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分布,而同處一個磁場的中西兩國的文化,在交流的過程中必然會碰撞出火花。飲食方面的比較 由於中西哲學思想的不同,西方些問題都是人於飲食重科學,重科學即講求營養,故西方飲食以營養為最高準則,進食有如為一生物的機器添加燃料,特別講求食物的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各類無機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給是否恰到好處,以及這些營養成分是否能為進食者充分吸收,有無其他副作用。這烹調中的大學問,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則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飲食大國——法國,其飲食文化雖然在很多方面與我們近似,但一接觸到營養問題,雙方便拉開了距離。 中國五味調和的烹調術旨在追求美味,其加工過程中的熱油炸和長時間的文火攻,都會使菜肴的營養成分被破壞。法國烹調雖亦追求美味,但同時總不忘「營養」這一大前提,一味舍營養而求美味是他們所不取的。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現代烹調思潮,特彆強調養生、減肥,從而追求清淡少油,強調採用新鮮原料,強調在烹調過程中保持原有的營養成分和原有的味道,所以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所以說西方飲食之重營養是帶有普遍性的。 平心而論,談到營養問題也觸及到中國飲食的最大弱點。儘管我們講究食療、食補、食養,重視以飲食來養生強身,但我們的烹調術卻以追求美味為第一性要求,致使許多營養成分損失於加工過程中。近年來我國廚師參加世界烹調大賽,人家端上一個菜營養成分開列得一清二楚,我們則拿不出這份材料。經人提問,亦瞠目結舌不知所云,大大地吃了啞巴虧! 我們從來都是把追求美味奉為進食的首要目的。民間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雖然人們在讚譽美食時,總愛說「色香味俱佳」,但那是由於我們感受色香味的感覺器官「眼、鼻、口」的上下排列順序如此。人們內心之於「色、香、味」,從來都是「味」字「挂帥」的。 由於中國人極端重視味道,以至中國的某些菜僅僅是味道的載體,例如公認的名貴菜海參、魚唇、魚翅、熊掌、駝峰,其主要成分都是與廉價的肉皮相仿的動物膠,本身並無美味,全靠用鮮湯去喂它,餵飽了它,再用它來喂人。這不就是地地道道的味道載體了嗎﹖ 中國人重視味道,也反映在日常言談之中,如家庭宴客,一俟主要菜肴端上檯面,主人常自謙地說:「菜燒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他絕不會說:「菜的營養價值不高,卡路里不夠。」 西方烹調講究營養而忽視味道,至少是不以味覺享受為首要目的。他們以冷飲佐餐,冰鎮的冷酒還要再加冰塊,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覺神經一經冰鎮,便大大喪失品味的靈敏度,漸至不能辨味;那帶血的牛排與大白魚、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白水煮豆子、煮土豆,雖有「味」而不入「道」,凡此種種都反映了西方人對味覺的忽視。他們拒絕使用味精,更足以證明此輩皆屬不知味之人,非「知味觀」之座上客也! 基於對營養的重視,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僅西紅柿、黃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蔥、綠菜花(西蘭花)也都生吃。因而他們的「沙拉」有如一盤兔飼料,使我們難以接受。現代中國人也講營養保健,也知道青菜一經加熱,維生素將被破壞,因而我們主張用旺火爆炒。這雖然也使維生素的含量下降,但不會完全損失,可味道卻比兔飼料好吃得多。因而中國的現代烹調術旨在追求營養與味道兼顧下的最佳平衡,這當然也屬於一種「中庸之道」。  最近看了2部美國的電視連續劇:越獄和LOST,其中都有一些類似的情節,一幫人組織在一起,講述自己的問題。有吸毒的;酗酒的;有脾氣不好的;心情不好的,他們在一起時,互相講述自己一些深層次的東西,互相幫助,還有鄰居間的讀書會。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似乎很難組織這樣的交流,新人和朋友之間都很少這樣交流,更別說陌生人之間了。曾經看到個類似的組織,一群失去自己孩子的家長組建了一個星星會,互相幫助,並幫助其他家長。 我想:其實每個人都有溝通的需要,但是由於文化的原因,很多人都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很難敞開心扉.

中西方家庭觀念的比較 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強,血緣關係,親情倫理,在腦中根深蒂固,父母、子女始終一家人。哪怕成家立業,另設門戶,和父母仍不分彼此,把贍養父母,侍奉父母,看作自己應盡的責任。 美國人卻不同,子女一到成年,就會離巢而飛,父母不再撫養他們;而子女一旦獨立,對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會,更休想贍養父母或幾代同堂了。 對於中西文化的這種差異,在中國城表現得尤其明顯。中國人如果一大家子來購物,父母為小孩買東西天經地義,已成年子女為父母代付錢也理所當然。常常碰到這種情形,已成年子女搶著為年邁的父母付錢,雙方搶來搶去,爭個半天。老外卻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財,互不搭界。甚至有些小孩買東西,也得自掏腰包,用他們幫助父母做家事掙得的零用錢來支付。每當我伸長手臂,接過比櫃檯還矮的小孩,從口袋上的錢包取出的錢幣時,心中總有一股難以名狀的難過,真想責問站在一旁的家長,為何不掏錢?而那些已成年子女,在金錢上,和年邁的父母,同樣經濟分明,年邁父母從乾癟的錢囊中抖抖索索掏錢時,他們卻是心安理得,絲毫不為之動容。 曾有一位大客人,住在高級白人區,是個醫生,每次來都要買上幾千塊的東西。有一次陪紐約來的母親來買東西。老闆見是大客人,不敢怠慢,親自接待,帶他們上樓看貴重物品,好半天才下來,老闆忍不住發話了,「老太太真挑剔,什麼都看不上」。在樓下,老太太挑中3個總價為50美元的景泰藍小盒子及一個等價的粉紅水晶小象,她拿在掌心把玩著,愛不釋手,一會說要買象,一會兒又說買盒子,再三考慮著。這時,站在她旁邊的兒子有些不耐煩了,對母親說:「你只有50多塊,只能買一樣,等你回紐約,匯錢過來,老闆會幫你寄去。」,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則故事時,心中頓時五味雜陳:難怪美國人對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沒有中國人這麼高,這個揮金如土的醫生,寧願看母親失望而歸,也不願為母親盡一點孝心,付一點小錢。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培養出了個有錢的兒子,父母卻沾不到一點光。 這就是現實的美國,兒子可以是百萬富翁,父母卻照舊窮困潦倒,和中國人的「母以子貴」,「一人得道,合家升天」的中國傳統天差地別。 如今,家庭、親情觀念強的中國人來到了美利堅這塊土地,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及尊老愛幼的美德難免不受到美國文化的衝擊,但願生活在美國的中國人,能堅持自己的優良傳統及美德,讓中華文化這朵奇葩,在美國各族裔的百花園裡綻開得更鮮艷,更燦爛。

中西方思維方式的比較 中西文化最大的區別在於思維方式的不同。這種差異自西方黑格爾哲學體系形成以後愈趨明顯,而不同的思維方式導致了不同的行為方式。 西方文化的思維模式注重邏輯和分析,而東方文化的思維模式則表現出直覺整體性,這一點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的特徵。由於這種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人往往特別重視直覺,注重認識過程中的經驗和感覺,在交往中也往往以這種經驗和感覺去「以己度人」。與西方人的思維模式相比,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模式具有明顯的籠統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勢,可以解釋為識別和簡化對外界事物的分類感知過程。從本質上說,思維定勢往往忽視個體事物的差別,誇大與另外某一社會群體相關的認知態度,常常帶有感情色彩,並伴有固定的信條。在所有的定勢中,有些定勢是正確的,而有些則是錯誤的,會直接影響跨文化交際,造成交際失誤。 而且,人們的交際能力是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產生的,必然與價值觀念聯繫在一起。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價值體系,這套體系能夠幫助人們區分美與丑、善良與邪惡,這就是人們的處世哲學、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但是它不能脫離具體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種文化的判斷標準是不同的,這種文化認為是好的,另一種文化可能認為不好,但是它們在自己的文化體系內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絕不可以理解為一種價值標準先進,而另一種價值標準落後。以中西文化為例,在中國文化中,人們推崇謙虛知禮,追求隨遇而安,不喜歡爭強好勝,同時社會風氣也往往封殺過於突出的個人,正所謂「行高於眾,人必非之」。在中國文化中,集體取向佔據主導地位,追求個人發展被視為是一種嚴重的個人主義,必然會受到譴責。而西方文化則非常崇尚個人主義,「隨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進取精神的表現,是懶惰、無能的同義語,為社會和個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於他們心中,人們崇尚獨立思考,獨立判斷,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實現個人利益,並且認為個人利益至高無上。 中國人注重謙虛,在與人交際時,講求「卑己尊人」,把這看作一種美德,這是一種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禮貌現象。在別人讚揚我們時,我們往往會自貶一番,以表謙虛有禮。西方國家卻沒有這樣的文化習慣,當他們受到讚揚時,總會很高興地說一聲「Thank you」表示接受。由於中西文化差異,我們認為西方人過於自信,毫不謙虛;而當西方人聽到中國人這樣否定別人對自己的讚揚或者聽到他們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時,會感到非常驚訝,認為中國人不誠實。 很多時候,在中國,有很多人為了一點點面子問題而鬧出很多事非。西方人沒有面子這一概念,但在儒家文化熏陶的中國社會,這個太重要了。儒家文化是很注重面子的。士可殺不可辱,便是很好的例子。西方人很想不通為什麼會為這麼虛無縹緲的東西犧牲生命。但中國人看得很重。即便是現在的中國社會,如果對一個人尊敬,是給人面子。替別人辦事是看在他們的面子上。什麼客套呀,稱讚呀都是給人面子。如果別人不給自己面子,便會不高興。所以中國人做事是建立在人的基礎上。 在愛心會這件事上,我也深有體會,有些人選擇愛心會除了心中有善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經過愛心會值得信任的某人推薦,或給某愛心會工作者面子。愛心會的有些資助人會因為愛心會工作者和自己關係不好或關係好,而退出或加入。即便是愛心,也把做這項工作的人和自己的關係看得很重要。所以很多人在聊天室一聽到我在搞愛心會,先反應的是,你是什麼人,而不是你們是如何做事的。 中西方文化衝突 1隱私方面的衝突中國人的隱私觀念比較薄弱,認為個人要歸屬於集體,在一起講究團結友愛,互相關心,故而中國人往往很願意了解別人的酸甜苦辣,對方也願意坦誠相告。而西方人則非常注重個人隱私,講究個人空間,不願意向別人過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願意讓別人干預。因此在隱私問題上中西雙方經常發生衝突,例如:中國人第一次見面往往會詢問對方的年齡,婚姻狀況,兒女,職業,甚至收入,在中國人的眼裡這是一種禮貌,但在西方人眼裡則認為這些問題侵犯了他們的隱私。 2時間觀方面的衝突西方人的時間觀和金錢觀是聯繫在一起的,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它們非常珍惜時間,在生活中往往對時間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計劃,並養成了按時赴約的好習慣。在西方,要拜訪某人,必須事先通知或約定,並說明拜訪的目的、時間和地點,經商定後方可進行。而中國人則屬於多向時間習慣的國家,在時間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一般不會像西方人那樣嚴格的按照計划進行,西方人對此往往感到不適應。 3餐飲習俗方面的衝突中華民族素有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在交際場合和酒席上,熱情的中國人常常互相敬煙敬酒。中國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擺滿一桌,主人也總習慣講幾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話。主人有時會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夾菜,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國家,人們講求尊重個人權益和個人隱私,所以他們不會做強人所難的事。吃飯的時候,絕不會硬往你碗里夾菜,自己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他們也不會用各種辦法勸客人喝酒,不會非要你喝醉了為止。

總結: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交際時,經常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會的行為規範來判定對方行為的合理性,由於雙方的行為規範存在差異,常常會產生誤解、不快甚至更壞的結果。比如說中國人輕拍小孩子的頭部表示一種友好,而在西方國家,這是一種極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會對此非常憤怒。所以說在跨文化交際中是否能夠正確地識別和運用行為規範是保證跨文化交際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就必須理解對方的行為規範,尤其是什麼行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辦法就是遵循入鄉隨俗的原則。 隨著我國加入WTO,各種層次、各種類型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正確認識中西方文化差異和文化衝突是我們從事跨文化交際工作,了解西方文化,推廣華夏文明的前提條件。

推薦閱讀:

東西方海洋文化差異
從設計角度談中國同胞對待中西文化差異
關於中國死亡教育的非必要性
論東西方哲學的區別(以中國為例)
中西文化差異和審美觀研究

TAG:文化差異 | 差異 | 文化 | 西方文化 | 西方 | 衝突 | 文化衝突 | 認識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