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金匱要略】第一章第9條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第9條

師曰:病人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里。腰痛背強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

導讀:《金匱要略》編輯按照劉渡舟編著《金匱要略詮解》中分類方法,按照第幾章第幾條標註。注釋多選清代、近現代醫家著作,受個人認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頗,讀者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臨床,注重自我理解。歡迎大家留言補充名家論述或者發表自己的註解!

子恆試注

本條旨在提示同一脈象出現在不同位置,代表的含義有所不同。老師言:「病人關前寸脈浮,主病在表,多為外感;關後尺脈浮,主病在里,常見於虛陽外浮。尺脈關乎於腎,腎主藏精、腎主骨,腎虛則腰背酸軟,肢體無力,甚則難以行走;腎主納氣,助肺司呼吸,腎虛則氣不得納,必然氣短而喘。」

註:很多初學中醫者缺少文言基礎,特將子恆所主最白話者置於前文。

清·尤怡《金匱要略心典》

前,謂關前,後,謂關後,關前為陽,關後為陰,關前脈浮者,以陽居陽,故病在表,關後脈浮者,以陽居陰,故病在里,然雖在里而系陽脈,則為表之里,而非里之里,故其病不在腸腎,而腰背膝脛,而及其至,則必短氣而極,所以然者,形傷不去,窮必及氣,表病不除,久歸里也。

清·吳謙《醫宗金鑒》

【注】

脈浮,虛風之候也。關前之寸脈浮者,病在表也;關後之尺脈浮者,病在里也。虛風在表,故主腰痛背強不能行也;虛風在里,故主短氣而極也。

清·高學山《高注金匱要略》

上文所言之脈,因四時非時而見,從未病而診其將病。此後言脈,是從既病而尋其病處,並診其生死也,故曰「病人」。前後,指關之前後而官。關前為表,關前見浮,是表氣為風寒所傷,或暑濕燥火犯之,故表氣不內附而脈浮也,故曰「病在表」;關後為里,關後不當浮而見浮,是陰精內傷,陽無所附而浮之象,故曰「病在里」。腰為腎之府,背為足太陽膀胱之經,而五臟之俞穴附之。虛陽上炎,直逼腰俞,故腰痛背強也。足脛者,腎氣之所作強者也,腎氣虛故不能行也。真氣生於真精,真精內傷,故短氣。極者,急切之義。但言在里而不言在表之病,另於太陽傷寒論中詳其症故也。

清·黃元御《金匱懸解》

寸在前主表,尺在後主里,病人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里。表病則腰痛背強不能行,足太陽行身之背,扶脊抵腰而走足也。里病則短氣而極,手太陰肺主宗氣而行呼吸也。前後俱浮,則表裡兼病,肺之臟與太陽之經氣逆而不降故也。此亦切而知之之法。

清·曹穎甫《金匱發微》

(浮在前當病表實,以麻、桂二湯發之,固已一汗而愈。若浮在後則里虛,血不充脈,發其汗則里液益虛,以致不能行,短氣而竭,其不死者幾希。考其致死之原,皆因醫家見其脈浮,以為表實而強為發汗,不知浮在後,不當發汗也)

脈浮在前,是通關前後言之,是謂表實。在後是指關後獨浮言之,浮在關後,而不及關前,則脈管中血液不足可知。脈浮病在表,為麻黃、桂枝二湯證。若浮不及關以上,則血分本虛而不當發汗,此即「淋家不可發汗」「失精家不可發汗」之意。太陽之里屬少陰,脈之浮屬太陽,不見微細,病固無內傳少陰之理。然太陽之脈,夾脊抵腰中,即謂之里可也。脊為督脈經隧,腰實少陰之藏,腎與膀胱為表裡,自腰以下有兩管,注小溲於膀胱,中醫謂之下焦,西醫謂之輸尿管,即為其病在里亦可也。陰虛之人,強責其汗,勢必牽涉於腎。腰酸背強,猶為太陽本病,至於陰寒精自出,睃削不能行,則水之上源,因發汗而竭,而下流亦涸矣。短氣而竭是者,則以腎虛不能納氣故也。況陰虛必生內熱,內熱薰灼,至於骨痿髓枯,焉有不死者乎。

清·沈明宗《張仲景金匱要略》

此以關脈前後分表裡而辨內傷外感也。前者,關前寸口脈也,寸口屬陽主表,而浮者在前,邪在於表,即風中於前之外感也。後者,關後尺脈也,尺脈屬陰,主里,而浮者在後,為病在里,即內傷精血之病也。兩尺主腎,其脈貫脊,陰虛陽盛則見脈浮。精血虛而受邪,痹者不行,不能上貫於脊,腰痛背強不能行。精虛不能攝氣歸源,氣反上逆,故短氣而急也。

清·陳修園《金匱要略淺注》

師曰:病人脈浮者在關前,以關前為陽,其病在表;浮者在關後,以關後為陰,其病在里,然關後雖為里之部位,而浮卻非里證之正脈,不過為表之里,而非里之里,故其病不在腹中少腹,而為腰痛背強,膝脛不能行,然形傷不去,窮必及氣,此關後脈浮,可以必其短氣而為此證之極也。浮脈原主表,此於浮脈中分出表裡,欲人知浮脈之變也。推之沉脈,原主里,亦可於沉脈中分為表裡。遲脈原主寒,數脈原主熱,更無不可於遲數中分出寒熱也。是亦望乎一隅而三反之。

劉渡舟《金匱要略詮解》

本條舉例說明一脈象,出現的部位不同,主病也就不同。「病人脈浮者在前」,指浮在寸口,這是正氣向外,抗病於表的現象。如外感表證,寸口脈浮而有力,又伴有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表證。「浮者在後」,指浮在尺部,這是腎陰不足,虛陽外浮的現象。陰虛而陽張,脈浮而必無力,又伴有腎虧骨弱引起的腰痛背強,骨痿行走無力,以及腎不納氣引起的呼吸氣短而甚等證候。總之,脈浮為氣血向上向外之勢,有外感表證和內傷虛證的不同,必須認清浮脈的部位、強弱以及其他證狀,才能認識疾病的本質。

繼承和發揚中醫,是我們的責任!

版權說明

版權說明:本文部分內容摘自《金匱要略詮解》,作者/劉渡舟;《胡希恕金匱要略講座》,講述/胡希恕。轉載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文中《子恆試注》部分為原創內容,轉載請說明出處。

全章內容

第1條: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葯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經曰:勿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余臟准此。

第2條:夫人秉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乾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腑臟,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臟腑之紋理也。

第3條:問曰: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願聞其說。師曰:鼻頭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其目正圓者,痙,不治。又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

第4條:師曰:病人語聲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不徹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

第5條: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咳;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唾沫。

第6條:師曰:吸而微數,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即愈,虛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

第7條:師曰:寸口脈動者,因其王時而動,假令肝王色青,四時各隨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時色脈,皆當病。

第8條: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謂也?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溫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溫和,此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此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溫和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

第9條:師曰:病人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里。腰痛背強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

第10條:師曰:經云:「厥陽獨行」,何謂也?師曰:此為有陽無陰,故稱厥陽。

第11條:問曰:寸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血氣入臟即死,入腑即愈,此為卒厥。何謂也?師曰:唇口青,身冷,為入臟即死;知身溫和,汗自出,為入腑即愈。

第12條:問曰:脈脫入臟即死,入腑即愈,何謂也?師曰:非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瘡,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第13條:問曰:陽病十八,何謂也?師曰:頭痛,項、腰、脊、臂、腳掣痛。陰病十八,何謂也?師曰:咳、上氣、喘、噦、咽、腸鳴、脹滿、心痛、拘急。五臟病各有十八,合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為一百八病。五勞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飪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風中於前,寒中於暮,濕傷於下,霧傷於上,風令脈浮,寒令脈急,霧傷皮腠,濕流關節,食傷脾胃,極寒傷經,極熱傷絡。

第14條:問曰:病有急當救里、救表者,何謂也?師曰:病,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也。

第15條:夫病痼疾,加以卒病,當先治其卒病,後乃治其痼疾也。

第16條:師曰:五臟病各有得者愈,五臟病各有所惡,各隨其所不喜者為病。病者素不應食,而反暴思之,必發熱也。

第17條:夫諸病在臟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與豬苓湯,余皆仿此。

熟讀成誦

第9條:師曰:病人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里。腰痛背強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


推薦閱讀:

《金匱要略論注》注釋特點
中醫古書 王雪華講《金匱要略》31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
楊大夫講金匱要略9
劉渡舟:金匱要略詮解

TAG:金匱要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