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佑至:珍惜汶川地震留下的經驗(南方都市報 2010-4-25)
第一專欄(南方都市報www.nddaily.com南都網)
◎夏佑至媒體從業者
兩年前的5月汶川地震時,我看過了許多悲歡離合,回想起這一幕仍然需要鼓起勇氣。它太鮮活,就像昨天剛剛發生一樣。對國家而言,這種創痛能否轉化成有益的經驗,並且對後來的災難應對———比如剛剛發生在青海玉樹的地震———有所幫助,才是至關重要的。
在地震發生之初,如果充分發揮當地民眾和志願者的作用,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這是四川地震留下的經驗中特別珍貴的一條。
在映秀小學和漩口中學裡,很多得以倖存的孩子是被老師、家長甚至同學用手挖出來的。不幸被掩埋在建築廢墟下的人,掩埋深度和環境各有差異,多一雙手,搬開一根梁木,刨掉一塊石頭,就有可能救出一條生命。世界上所有關於地震的報道,幾乎都能夠證實這一點,因此不難理解,為什麼地震發生之後,各國政府除了組織救援隊之外,還會動員災區附近的志願者,盡一切可能前往災區。
以志願精神聞名於世的美國人這樣闡述他們的理解:志願者是自然災害時的希望。發生洪災、火災、地震、龍捲風和颶風時,他們行動起來協助官員進行救援———築欄建堤、提供緊急收容所與緊急救助、清除瓦礫,而後幫助重建工作。
隨著交通恢復,很多志願者立刻用各種方式趕往災區,他們並不僅僅是政府組織的救援隊的一個補充。應該說,在地震後的救援中,志願者和救援隊的作用是不能互相取代的。
在災難發生的早期,時間就是生命,需要分散決策。每一個及時趕到現場的人,用一切可能的辦法———通常只能因陋就簡———把其他人從廢墟中挖出來,挽救了很多生命。這一切往往是在救援隊和媒體大規模趕到之前發生的。
遠離災區的公眾通過電視了解救援,通常看到的都是創造了生命奇蹟的救援行動———這和媒體的興趣有關———高度複雜、極其困難,對設備和技能有很高要求,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使他們誤以為這是救援的常態和全部。
人們忘了,常態和奇蹟是矛盾的。大多數從廢墟中搶救出來的倖存者都掩埋較淺,受傷不重,救援的時機———幾個小時以內甚至更短,而不是72個小時以內———是最重要的。組織大規模集中救援不可避免地需要更長的時間。如果受災民眾就地組織志願者,或者附近的志願者就近進入災區,就能夠進行有效的救援。
救援隊抵達之後,滯留在災區的人們又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搜尋倖存者,為救援隊提供信息。沒有這些信息,很多奇蹟就不會發生。
救援隊的搜救活動必須圍繞駐地展開。為了了解駐地以外地區的情況,會派出若干搜尋小組,但受到人手、通訊、陌生的地形和語言的限制,搜尋半徑仍然很有限。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映秀鎮的人們都不知道山裡的情況,直到有一些倖存者從那裡步行出來,帶出隻言片語的消息。這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在通訊中斷、基層行政組織癱瘓的情況下,如果沒有當地誌願者的幫助,救援隊派出的搜救人員一旦離開城鎮,幾乎寸步難行。這些從救援隊的搜尋半徑之外帶回信息的志願者,在整個救援活動中發揮的作用也是不可取代的。
災難造成的損失廣泛而巨大,但在災難初期,不可能對受災的範圍做出有效的評估。一旦志願者能夠深入交通幹線之外的地區,他們除了可以提供緊急救援,還可以把信息帶回來,為救援決策提供支持。
四川地震期間,有志願者從北京趕到災區後,一開始是根據媒體報道,自己開車運送物資。他們的初衷是面對面為那些政府無力照料的災民提供幫助,但很快遭遇到難題:無法把物資直接送到需要的人手上,甚至連災民需要什麼也不知道。車隊能夠抵達的公路周邊並不缺乏物資。他們常常發現,當物資運抵媒體提及的災區,政府救助也已到達,最困難的情形已經緩解。有一次,他們的車隊即將抵達災情嚴重的漢旺鎮時,又發現交通管制,車隊無法進入。他們後來改變了策略,嘗試沿著陌生的鄉間土路,深入遠離交通要道的地區。最後,他們抵達一處人員傷亡不多但房屋損毀嚴重的村落。由於大量人力正在各地的廢墟中搶救生命,在震災最初幾天里,許多這樣的村莊缺少食品、水和住處,卻得不到充足的援助。他們的到來對那裡的災民度過一段異常艱難的日子是至關重要的。
對散落在各種偏僻地區的村落來說,任何來自外界的幫助都是稀缺而寶貴的,無論援助來自政府、軍隊、民間團體還是個人。志願者組織的分散、小規模的救援活動,成本看上去比較高。但要讓儘可能多的災民得到及時幫助,分散的救援即便相對昂貴,也是必須的。
志願者還能夠搜集和保留有關地震的第一手記錄。這些記錄無比寶貴,它們能夠撫慰倖存者,促使我們檢討災難發生之前的行為,為歷史積累素材,把經驗和教訓留給未來。
如果珍惜汶川地震留下的經驗,中國就不光是需要更多和更大型的直升飛機,也應該了解動員、組織、訓練和鼓勵志願者的重要性。
新校園和新家園都會有的,唯獨生命一旦逝去,就不可挽回。災難救援的經驗都是用生命換來的。沒什麼比尊重和珍惜這些經驗更「以人為本」的事情了。
(http://gcontent.nddaily.com/9/a3/9a3f34a2d6ad7dcd/Blog/a65/9eaf5e.html推薦閱讀:
※鍾剛:不是方言復興,是「新時評」崛起(南方都市報 2009-7-26)
※馬軍:走出垃圾焚燒廠選址的困局(南方都市報 2009-11-29)
※梁文道:范徐麗泰何以贏得掌聲(南方都市報 2008-7-23)
※錯案糾正難 再審制度修改有望加速(南方都市報 2009-8-10)
※邵建:「社稷亦為民而立」(南方都市報 20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