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味道 | 拋梁饅頭

報載義烏某地一戶人家新房結頂,拋撒糖果數噸,遠近幾個村子的村民都紛紛前去搶糖。結頂就是新房子上樑落成,在我們浙中老家,除了糖果,還有一樣是不可少的,就是白白胖胖、鬆鬆軟軟的拋梁饅頭。

古老相傳,新居棟樑上完之際,是東家挑好的黃道吉日,東家會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饅頭、糖果當街拋。饅頭拋得越多,搶的人越多,喻一家人從此興旺發達發財,搶到饅頭的人都是沾了喜氣福氣和財氣。總之,拋的搶的都從此好運綿綿,皆大歡喜。

拋梁饅頭的外形和我們平時在早餐店裡買的包子差不多,區別是包子有餡,面實一些,饅頭沒餡,蓬鬆得多。饅頭髮酵得很好,如海綿一樣,平放在手,蓋住整個手掌,用力捏攏則如丸子一樣,鬆開,又恢復原狀,彈性很好,咬一口,又松又軟,又香又鮮,則是包子無法媲美的。

做饅頭的工藝是山村所有美食中最複雜的,因此,饅頭一般在有重大事件或重要節日時才做。

先把糯米燒成稀飯,根據要做饅頭的數量,準備好白葯(就是做酒的酒麴母),碾成末,放到冷卻的稀飯里拌勻,放到灶上鍋旁的湯罐上,或者用稻草或棉絮什麼的做成一個窠,把拌好的稀飯放進去。一句話,使稀飯保持一定溫度,促使早日發酵。一二天後,酒香四溢,可以做饅頭的酵母就算好了。用乾淨的紗布,瀝干那些糯米渣,剩下的「酒水」就用來和面,麵粉中加入少許鹽,用力和好面,揉成長條,切成均勻的面塊,這時候的面塊直接上籠發酵後蒸出來的就是刀切饅頭,超市裡現在隨時買得到。

備好蒸籠,鋪好濕的紗布,免得饅頭粘在蒸籠上,影響外觀。雙手把面塊揉透,搓成一個圓團,放到籠屜上,輕輕一按,下面平實,上面是大半個圓的形狀,這就是沒發酵過的饅頭。放入籠屜時,要有距離,否則發酵時就粘在一塊了。

灶上一隻大鍋放上一些熱水,灶下小火,放上毛竹蒸籠。另一隻鍋里放上水,把蒸籠蓋覆上,待蒸籠蓋熱了,放到已放了饅頭上的蒸籠上,底下有熱水,上面蓋了熱熱的籠蓋,這樣蒸籠里就保持了一定的溫度,利於饅頭髮酵。蓋子涼了再放到另一水鍋上弄熱,再蓋回去。這樣來回反覆幾次,籠里的饅頭就慢慢變大了,隨著饅頭髮酵變大,形體一般向外沿擴張,而高度看上去似乎變低了,這樣,原來看上去有大半個圓形的饅頭,慢慢地接近於半圓體了。這時就可用猛火蒸饅頭了,不大功夫,揭開蒸籠,熱氣騰騰間,觸目一片白,一個個又白又大、蓬鬆軟香的饅頭,讓人饞涎欲滴。

出籠之前,有些聰明的主婦,會用早已準備好的用蘿蔔或番薯削成印章狀方形或圓形的饅頭印,蘸上洋紅水在饅頭中間蓋上印,這印也有講究,大多是「福」字,結婚時則用一個大紅「囍」字。蓋上印後,把饅頭出籠晾好,再放入避風的地方,一遇到風,饅頭就開裂,到做大事派用場的吉日就不雅觀了。

大約因為饅頭是經過發酵而成的原因,這發字在人們的腦子裡可以演繹出許多美好的詞語:「發財、發達、發展、發芽、發跡、發福、發榜」等等。所以,在我們老家,新房落成拋梁、喬遷新居酒宴都一定要用饅頭,喻發家、發達、發財。嫁娶喜事酒席上,用成雙成對的饅頭,喻發子發孫,子孫綿延,世世代代傳宗接代發達下去。春節等傳統節日用圓圓的饅頭,喻一家老小團圓發福,來年發財。一句話,圓圓的發麵饅頭,在我老家一帶是有許多寓意的,所有的寓意,都折射出古老相傳一直衍延下來的世代人對美好生活的願望和嚮往。

饅頭沒餡,吃法反倒講究了。在我們老家一帶吃酒宴,上菜的幫工如果端上一大盤濃香撲鼻的紅燒肉,接下來肯定會端上一大盤饅頭。偶爾也有饅頭先上的,接下去的肉也肯定相隨,大有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情狀。吃饅頭也有方法,你拿起饅頭湊到嘴巴就咬,你就顯得外行,旁邊也許有人會說,看我的,左手把饅頭平的面向上再用筷子戳向中間挖取一大塊,這饅頭就呈窩窩頭狀了,然後用筷子夾一塊紅燒肉,放到饅頭中間的凹處,再捏攏湊到嘴邊,無論從哪處咬,都能咬到肉,這就是我們平常聽到或書里看到的「饅頭焐肉」,其實,這「焐肉」應該是「裹肉」,這肉是裹在饅頭裡邊吃的。早先去吃酒席,這肉是搶著吃的,手腳慢一點,第二次伸筷子,那盤子早已空空如也。現在去吃酒席,不見紅燒肉塊了,有的是一整個蹄髈,燉得又香又酥的,還有的用整根帶肉的肋骨,看去像一座石拱橋一樣,名字也形象:「過橋大排」,量增加了許多,往往還吃不完。事過景遷,不可同日而語啊!

攝影 :雷達的視覺

過去除了過年,或村裡、家裡辦紅白大事外,平常一般吃不到饅頭。近年來許多傳統的習俗都在漸漸恢復,即使在城裡酒店裡吃個便飯也可點到饅頭。心裡總琢磨,這酒店也不容易,做饅頭可是費工夫的活啊!後來得知,現在做饅頭有專業的了,專門有人天天做饅頭在農貿市場批發,要多少、想什麼時候吃都隨你的意。這做饅頭成為了一種職業,倒也是出乎我的意料,不過,也讓我感到為之欣喜。

推薦閱讀:

一個人的旅行——金華
《金華宗旨》心法之五眼、五神
太乙金華宗旨==其一說法
《孤獨的美食家》·(九)

TAG:味道 | 金華 | 饅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