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的意義——求往生凈土必需發菩提心

菩提心的意義——求往生凈土必需發菩提心(2009-08-09 00:56:47)

轉載

標籤: 南無阿彌陀佛凈土往生菩提心出離心一心不亂懺悔迴向 分類: 學佛心滴

(題記:依《觀無量壽經》,往生九品中,確有最下品,即下品下生者可不發菩提心而往生西方,此等眾生需經12大劫住於蓮花,花開時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慈悲為之說法,應時即發菩提心。然此等眾生,於往生品中列最下,故知根器最鈍,往生西方最是艱難,稀有。而我等而今佛子既知菩提心之重要殊勝,亦知此末世我等業障深重,習氣堅固,往生確實不易,則更需重視菩提心,因一旦發菩提心則往生之可能頓增萬倍,則何苦不為?

再則,經中言此等下品下生者為臨終時方由善知識授以念佛求往生,則平生並不知發菩提心往生西方之事,又平生多造惡業,而竟能於臨終遇此殊勝,前世必已積不可思議福德智慧資糧,非一般人可以比擬。若有眾生平生已聞菩提心之重要,已知念佛之法開始念佛求生,而竟不肯嘗試發菩提心修菩提心,我個人以為,此等眾生莫妄想,自欺曰,經中豈非亦有不發菩提心而真往生之情況么?非也,經中所言最下品乃臨終以前無機會得聞大乘菩提心佛法也,而今眾生為早已聞知而不願發,則大異矣!我個人認為,如經中所云最下往生類眾生前世必有大因緣,或有愚昧眾生亦妄想或自己亦前世有大因緣,而輪迴之事,險要非常,豈可如此兒戲心存僥倖?!我以為,若平生已知菩提心於往生西方重要非常而竟不欲發,此已違背大乘,必為臨終往生之大障礙,險極!故,強調,既已知求生西方,菩提心重要之極,則求生者必需發菩提心!)

甲:發願臨終往生西方凈土是否一定要發菩提心? 乙:凈土法門是大乘法門,又是依阿彌陀佛大願威神力救度的法門,你說要不要發菩提心? 甲:經里不是說臨終一心不亂,十聲念佛即得佛接引嗎? 乙:臨終一心不亂念佛十聲是修行證量,境界,怎麼能說明沒有發菩提心呢?菩提心是大乘解脫成佛之因。 甲:不是也有不識字的愚夫愚婦不懂什麼叫菩提心,不一樣往生嗎? 乙:發菩提心不是一種表面形式,而是一種發心狀態,形式上發了菩提心的人不一定有多少真正的菩提心,不懂得菩提心的人可能本性純良,相續中已經具備這樣發心的菩提種。我們看往生錄,裡面記載往生的不識字的老人都是樂善好施的。 甲:經中是不是說一七日內一心不亂,定得往生? 乙:是的。但是別說七天內一心不亂,念佛,現在的人七分鐘之內念佛能做到一心不亂嗎?在喧鬧的街頭能做到念佛七分鐘一心不亂嗎?在臨終時能做到念佛七分鐘一心不亂嗎? 甲:確實很難哦,別說連續七天了。 乙:是的。 甲:是不是經中也的確提到有「壞人」在臨終時才遇到大善知識教導念佛法門,當即生信念佛也可往生的呢? 乙:是的。但是,這樣的往生特例,古代是有,但是非常罕見,近百年聞所未聞。 甲:那你前面不是說欲求往生凈土的人一定要發菩提心的嗎?這是不是前後矛盾呢? 乙:剛才說到的特例是「壞人」在「臨終」的時候才遇到凈土念佛法門。你現在是「臨終」才遇到嗎?你如果已發心往生凈土,凈土是大乘法門,發菩提心是趣入大乘的基礎,當然必需發菩提心。古今無論哪位凈土祖師大德,沒有不要求學人必需發菩提心的。再說,不發菩提心,修行菩薩道,如何得力?發菩提心比不發菩提心,往生的把握會高萬倍,往生的品位為也會高的多,為什麼不發菩提心?何況而今五毒熾盛,世風每況愈下,現在的根器別說和古人比,就是和幾十年前比,往生者的數量都是遠為不及。(附:母音老人相關開示:臨終一念幡然改途, 雖亦有往生之望, 但以太險, 機會極微, 千萬人中, 難得一人, 故亦不敢引以為訓。( 要知臨終十念往生的人, 著重在於生前未聞佛法, 直至死相現前, 聽善知識開示, 徹底悔悟, 通身放下, 故能十念相應。此等利根人, 若早聞佛法十年, 則早十年成就; 早聞二十年, 則早二十年成就。若我等早聞佛法, 卻生偷心, 不能放下世情, 妄冀十念往生, 即此已是二心, 何能相應? )) 甲:說的是,慚愧,慚愧! 乙:這種情況非常特殊,有的人過去世已經修的很好,或者曾經積下非常大的福德,,否則他不可能這世出現這麼殊勝的善緣。要知道,往生凈土就是一生補處,遲早成佛,而成佛需要積累福德和智慧兩種資糧,雖然到了凈土後他能夠迅速獲得很多,但是在人道的時候,如果他沒有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是肯定無法顯現這樣的機緣的。他過去世修過,但是因為一些原因,比如犯戒,或是境界略差導致當時沒有解脫,或者因為一些業沒有還清,或是一些凡心未盡,所以仍然需要再來到人道,導致推遲往生凈土。開始的時候於佛法懵懂無知,因緣一到,他的前緣就馬上成熟,臨終時得到善知識指引攝受,當即深信,懺悔前業,轉為善念,願生阿彌陀佛土,當即持名而往生西方凈土。比如在唐朝的時候,有位屠夫,專門殺豬的,他有一天在殺豬的時候血濺到身上,頓時就開悟了,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罕有的因緣。「壞人」往生到了西方凈土後,花開見佛,馬上就會懂得發菩提心,因為菩提心是成佛之因,這種人就算在人道沒有發,到了凈土還是要重新發菩提心。就比如在人道沒有明心見性的愚夫愚婦對空性般若毫無了知,所以必不可能上品往生,到了凈土後還需要繼續聞思修,明心見性後才能成佛。

所以這樣的情況是非常非常罕有的,我們現在的人,相信誰都不敢愚痴夢想自己就是這樣的情況,現在什麼都不修,也不發不修菩提心,戒律也不守,等到臨終的時候突然來個大善知識教導念佛十聲就往生西方了。我相信存這樣愚蠢念頭的人多半墮落下三道,因為在這樣的末法能值遇大乘佛法是非常非常難得的,何況是如此殊勝的凈土法門,下世很可能億萬世流轉下三道,竟然還敢生出這麼虛妄愚痴的想法,這樣的人多半是業障深重。

什麼叫大乘呢?就是自利利他,為饒益眾生而發心修行成佛的菩薩道。無論大乘何派都是需發菩提心而修行的。現今末世,五毒熾盛,不重菩提發心,故求往生者多而實往生者稀有。所以,現在欲求往生凈土的學人更應該重視菩提心的修學,需知,求往生凈土必需發菩提心。(注,若有親友生時未學佛法,臨終之際,教以凈土念佛法門,亦當囑其發菩提大願,祈請西方三聖大悲神力接引,然後一心念佛。因發菩提心故,剎那消減無窮罪業,則更有助成功往生。) 甲:現在有的人說菩提心的要求實在太高了,自己實在沒有信心做的到。 乙:怎麼會高呢?很多人理解錯誤了。 甲:但是象「發心利他故,希求正菩提」這樣的菩提發心的確不是一般人能夠真實做到哦。 乙:因為有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加持接引,要往生凈土對菩提心修持的要求並不高。當然,我們需要盡量做好來。但是,我們要發一個這樣大的菩提心愿不是非常容易嗎?關鍵自己是否能夠真實地去行持修到這樣的菩提心境界。這個可以在修行的過程中慢慢增長,真實地成就越來越好的菩提心。事實上,大乘修行人在皈依以後都是要發為輪迴眾生的解脫而欲成佛道的菩提心愿。而對於念佛法門而言並不需要真實達到那麼高的境界才能往生。到了凈土通過繼續聞思修行,自然會真正如量發出這樣的菩提心來。其實,別的解脫法門也一樣,即便解脫了,還會繼續成就越來越高的菩提心。從究竟上而言,智慧越高,菩提心也越高,所謂智悲雙運。高境界的菩提心需要通過明心見性才能夠得到,凡夫是無法真實發出的。事實上,大乘學人無論依什麼法門求解脫,都是要先發這樣的菩提心的。就好比旅行,發一個願,我一定要到五台山去,雖然現在才開始出發,離目的地還遠,但是已經有了目標和發心,隨著不懈的努力,有朝一日是肯定能夠到達圓滿的。而,假設沒有這樣的目標和發心的話就永遠都到不了,所以說發菩提心是成佛之因。 甲:那到底什麼是菩提心呢? 乙:通俗來說,就是慈悲心。 甲:這不是不學佛的普通人都有嗎? 乙:是啊,所以說菩提心是最基礎的要求。比如上面提到的「壞人」往生,他最多只能得到最下品。如果他在臨終前就能發菩提心,修菩提心的話,那麼他往生的品位會高的多。 甲:菩提心和慈悲心怎麼說都多少應該有點不同吧? 乙:是的。慈悲心對於學佛不學佛的人都有,是共法。而對於學大乘佛法的人而言,這是成佛之因,是修行大乘菩薩道的最基礎。菩提心對於世俗的慈悲心而言,不同的就是不學佛的人不懂得大乘佛法,不懂得發為了眾生的解脫而修行成佛的願望。 甲:原來是這樣。看來菩提心還有層次境界之別? 乙:首先,菩提心因境界之別,分為兩種,就是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那麼勝義菩提心也是通過修行世俗菩提心的基礎而慢慢成就的。勝義菩提心其實就是空性正見,只有明心見性的菩薩才能夠真實發出,凡夫是不可能的。我們平時指的菩提心其實指的是世俗菩提心。要往生凈土,菩提心的要求並不高,是世俗菩提心的境界。在修行的過程中,世俗菩提心也隨著精進,發心,在層次上越來越增上。 甲:那麼世俗菩提心也有分類嗎? 乙:是的,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前者是指為解脫一切眾生而尋求正覺的心愿,後者是在此基礎上,發起修持菩薩道的心愿,先發願,發菩提心是趨入大乘的標誌。然後是修菩提心,慢慢行持,漸漸增長。 甲:原來發菩提心和修菩提心這麼容易。 乙:是啊,因為菩提心的根就是慈悲心。就是以眾生之苦而悲,希望愛護幫助眾生的心,這可以說是人人具有的。比如某地地震,人們在電視里看到災區的慘狀,應該是沒什麼人會不難過的,於是大家都慷慨解囊伸出援手,以求他們度過難關。這就是慈悲心。而對於學佛人而言,我們的行願都會更加深入廣大些,比如我們會考慮到地震中的亡者,會為他們頌《地藏經》,祈請佛菩薩加持他們讓他們馬上進入善道,有的菩提心行持更加增上的人,會想,願我的修行能更加好些,就會擁有更好的智慧和能力救度他們,會想眾生實在太苦了,於是發願精進修行,早日成佛,然後倒駕慈航來救度眾生獲得解脫。這就是發菩提心,學佛人並不難做到。 其實比如見到一個可憐的乞丐,對他進行布施,同時念句佛號,求佛加持消除他的業障讓他來世能離苦得樂,這當然也是在修菩提心。要知道最高境界的菩提心是通過平日的實修積累慢慢達到的。如果不從平常一點點做起,怎麼可能達到最高的呢?就比如高樓,是不可能把最高一層建立在虛空中的啊。菩提心在發心的時候,它就象一顆種子,在修菩薩道六度的過程里,象經過陽光,雨水的培育最後成為一棵參天大樹。 甲:那麼該怎麼修菩提心呢? 乙:可以先去學一下「自他相換」等修菩提心的方法。 甲:那麼菩提心在修行過程中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乙:菩提心的意義就是自利利他。 甲:我們幫助一個人不就是為他嗎?怎麼還會同時利己呢? 乙:比如你幫助了一個人是不是很高興呢?那麼幫助別人的同時是不是也幫助到了自己高興呢?從佛法的角度而言,你做了善事是不是也為自己積累了福報呢? 甲:從佛法而言,當然是這樣。可是世俗里不是也有人認為幫助人家,給人家什麼就是自己吃虧,自己有損失嗎? 乙:好的,那我們來談一談菩提心的究竟意義。 我們流轉六道輪迴的根源是因為我們的貪,嗔,痴,慢,疑。而大乘佛法就是教導我們修行脫離輪迴苦海的方便。那麼,五毒的特點其實就是自私於「我」,這個自私的我執就是輪迴的最根本原因,這個原因也導致眾生執萬法為實。那怎麼才能破除這個我執呢?最簡單的方法,最容易入手的方法就是修菩提心。在大乘佛法里,當然有很多的方便法門可以讓我們破除這個我執,比如靠空性般若,但是這個是最難的,是需要很多的基礎才能有能力使用這個方便。又比如禪定,我們也可以依靠這個方便來讓自己的「我執」少一些,但是對於初學佛的人而言,這個仍然是要難一些。而修菩提心不同,初學佛的人就能夠輕易做到。比如剛發菩提心愿的人,即便他是很自私的人,他能發願,雖然他一時並不能真實做的到多少都沒關係,事實上,發這樣的大願已經是修菩提心的第一步了。發了菩提心愿,他可以先把自己的願望加入到自己的修行里來,比如拜佛頌經,可以用菩提心來攝受。那麼他可以想,我現在並沒有真實吃虧,只是先這麼想著,而實際上在這個修行的過程里,他的業會得到清凈,雖然因為他還沒有發出相對真實的菩提心,但是他仍然是種下了一棵種子,這顆種子的質量要差一些,但是在修法的過程里,在佛的加持下,這顆種子會發生變化,他的心境會莫名其妙開始轉化,他慢慢地開始擁有一些真實的菩提心,然後越來越多。菩提心增長,則心會越發清凈,念佛也會越發專註。很多人念佛念經怎麼都不能專註,很可能就是業障比較重,生活里比較自私的緣故,那麼障礙自然會很多,就該從修菩提心入手。當然,修道成佛需要破除兩種執著,即「我執」和「法執」,但是對於往生凈土而言,遠不需要那麼高的要求。

所以,實際上,菩提心是一種方便,一種修行的手段,一種最有力,最容易做到的破除「我執」的佛法方便。比如我們修放生布施,一方面我們當然是在做生命布施,另外也是在做法布施,因為在念誦儀軌的時候,給他們做皈依,周圍虛空里的眾生也可以得到法布施的好處,同時自然也是一種錢財布施。放生表面上是在利他,向外求。而這些對境是向我而言的,向內而言,我們其實就是在修菩提心,在修四無量心,我們因為這些眾生會被宰殺,並因此可能墮落地獄道,生起悲心,所以我們錢財布施將他們放生,這表現的是慈心,見到這些眾生重獲自由,心生歡喜,在這個過程里,我們修的是舍心,舍總是在為自己個人利益考慮的心,捨棄對錢財的貪心,捨棄五毒。實際上就是在修破我執。通過這樣的修行,我們的心柔化了,慈悲了,同時也為自己積累了福德資糧。 所以顯然,修菩提心不僅不難,相反是最容易的,是最基礎的菩薩道。而我們知道,修道成佛需要積累兩種資糧,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實際上這二者可以說是同體而異名的,因為我們在修菩提心的時候,同時也在積累福德資糧,同時又在消除業障,因為我們的業障的根源是自私於我,所以在修布施的時候,我們同時是在消業,業障消除的時候,自然就增長了智慧了。菩薩道講求悲智雙運,這個大悲心就是通過修菩提心而得到。 甲:噢,原來還有這樣的道理。這麼說來,往生凈土看來並不需要很高的菩提心要求。 乙:也不能完全這麼說,我們的菩提心修的越好,往生的機會就越大,往生的品位就越高。而實際上,在這樣的末法時代,我們知道修凈土法門的人多,而實際上往生的人卻很少。印光大師就曾經嚴厲地警告過,說萬人修現在是萬人難得一個去,呵斥現在的人不老實,不重視菩提心,缺乏出離心,又不肯多聞思。 甲:看來出離心也很重要啊? 乙:實際上,從方便上而言,修菩提心其實就是在修出離心啊。因為剛才說過,我們是因為自私,就是貪著個人利益,什麼都為自己著想,把其他人當作競爭對手,經常對之產生五毒,產生無明煩惱。這實際上就是缺乏出離心的表現,因為為了世俗的聞名利養而導致無明煩惱,產生業障。因為我們在修菩提心的同時也是在修舍心,那麼對世間的這些名聞利養慢慢就會看淡看破,自然就是在修出離心了。大乘菩薩道修行三要:出離心,菩提心,清凈見,清凈見對於念佛往生法門而言就是要求一心不亂,念念相續。 甲:原來是這樣。凈土法門講究一心不亂,這個要求很高嗎? 乙:說高也行,說低也行。其實在眾多的凈土修行人當中,在座中念佛能做到一心不亂其實並不是那麼高不可攀的事情。比如去年的時候,曾經有位深圳的同修來找我,他說最近有一天的早上去趕地鐵上班,走在去地鐵站的路上,在人群里,習慣性地捏著口袋裡的佛珠一邊念佛一邊走路,念著念著,突然自己就不見了,等到再感覺到有我的時候他已經身在地鐵站了,他來問我這是什麼樣的情況。我當時聽了的情況很是驚訝,不想在深圳這樣的職業人士中竟然還有念到這樣境界的人。黃念祖大德曾經說到他有次去郵局寄東西,也是念著念著自己就不存在了。這的確是非常高的定境。我於是很讚歎。但是通過觀察我感覺到他或許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對佛法的聞思不夠,二的對菩提心的重視不夠,我跟他解釋了他出現的情況,跟他說這種境界對於念佛往生而言並不是最好的,因為定力過強而導致失照,沒有做到念念分明。在臨終的時候如果進入這樣的境界去不到凈土,而是去到天道。他當時難免不太接受,這是可以理解的。而過了些天,他又來找我,他說看來我說的對,因為他最近就怎麼都進不了好的境界了,甚至念佛的時候周圍的聲音也能干擾他。我的建議是讓他去多聞思佛理,給他提供了些經典去學習相關的知識。同時我說從一些細微感覺到他不太重視修菩提心,他說他也發現了,並且說最近常去聽講《入菩薩行論》,我說這非常好,因為我知道《入行論》里是一再強調發菩提心的重要性的,希望他能很好地行願。 甲:他念佛的境界真高啊,很少聽過有人能念到這樣的境界。他既然不那麼重視菩提心,為什麼還能修的那麼好呢?他臨終應該很有可能往生吧? 乙:實際上,他在過去世很可能是修過佛法或者外道法的,曾經修禪定修的好,所以這世念佛很容易專註。但是,實際上,前面說過,菩薩道需要積累兩種資糧。那麼相對而言,他不那麼重視積累福德資糧,只比較重視禪定以求智慧資糧。那麼他會存在一些危險。他當時來問我的時候是三十歲,未婚,對事業,情愛這些東西都還比較感興趣,他對戒律的重要性也不重視,那麼在修行的過程中,他是很可能退轉的,或者出現很多的違緣,障礙。另外,他還比較好奇迷戀這些境界,也容易遭魔擾。從我的觀察而言,實際上,我感覺他臨終往生的希望不一定大。而,當時我因為想靜心看書,所以也刪除了他,不知道他現在的情況如何。 甲:噢,原來這樣。希望他能一直保持這樣的境界,臨終的時候一定能往生。 乙:臨終的時候和平時念佛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情況。平時偶然念的非常好的人,到了臨終可能完全提不起佛號,因為人在臨終四大解散的時候是非常可怕的狀態,甚至可能昏迷,或者見到很多的債主來討債的幻像,或是害怕死亡,陡然沒有信心,或者是舍不下世間的一些東西。另外,現在的很多人老的時候是病死的,得了癌症或者其他什麼病,很可能是死在醫院,在最後臨終搶救的時候,諸多的干擾,比如電擊的強烈干擾,又缺乏助念,那麼比平時念佛而言實在是艱難萬倍了。所以平時念的好的人其實也有,但是往生的很少,最關鍵的原因就是臨終的時候太多的干擾,無法達到平時的專註。所以需要重視平時的福德資糧的積累。很多人只重視一心念佛,而不重視六般羅密的其他幾支,特別是布施,那麼是不明智的,把握就不可能那麼大。所以修凈土應該六度並重,要重視積累福報資糧,以求臨終的時候福報會好一些,障礙會少些,比如最好死在家裡,家人不會過多干擾,臨終的時候有善友助念,那麼把握就會大的多了。如果能象凈土宗近代的那些大德如黃念祖居士平時那樣的行持,那就肯定有把握往生了。 甲:有道理。那麼還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嗎? 乙:當然,要讓往生的把握大一些,還需要懂得很多的訣竅,否則凈土祖師也不會留下那麼多論著苦心教導了。另外,還需要重視修懺悔,這樣也可以讓自己在修行的過程中,特別是臨終的時候減少違緣、障礙。這是非常重要的。再就是,我認為提前熟悉臨終的一些訣竅也是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甲:除此之外,還需要學習些什麼呢? 乙:關於這個問題,凈土的祖師大德都說了很多,應該去多看些他們的教導。比如印光大師的教導,我認為他的文鈔因為和現在的時代比較近,很適合現在的凈土學人吸取,更為對機,他苦口婆心的呵斥對我而言很是受用。 甲:那麼再說回那個問題。一定需要發菩提心才能往生凈土嗎? 乙:當然,既然是大乘凈土法門,一定需要發菩提心,何況如果一個人連最低的修菩提心的方便他都認為很高,那麼我認為他基本上就無法往生了。而假設有人認為歷史上的確有「壞人」到了凈土再學修菩提心不遲,而他又確實在臨終能夠往生的話,那我要祝賀他,因為他一定是要被寫入史冊的,因為歷史上這樣的情況實在太少了,尤其是近代聞所未聞。 甲:近代往生的人確實不多哦,不過網路上見過些往生實錄,很讓人增長信心。 乙:這樣的視頻我也看了些。我發現了一些特點,和幾十年前的情形大是不同。以前,像黃念祖,李炳南這些大德都是飽學之士,平時行持境界非凡。而現在看到的視頻可以說大多都是些「愚夫愚婦」,佛法聞思不多,有的是在農村的學佛居士。這些往生居士往往具備一些共同特徵,比如子孫孝順,家庭和睦,性格善良,樂善好施,同時很具備出離心,一聞凈土法門就產生深信,臨終的時候要不就得到善知識的指導,要不就有助念的善緣。另外,其中有些是表現了很好的菩提心的。據我的觀察,他們的相續里都是有很好的菩提心。有的是在臨終前幾年才遇到念佛往生法門,有的則早皈依三寶,修念佛法門已經很長時間,都是發了菩提心念佛的。實際上,現在的情況而言,凈土大德、善知識教導都一定會強調要發菩提心而念佛,我想是只有非常少數的念佛人不當回事的吧。對於近代往生的諸多學佛人的情況而言,我覺得他們中應該不少是過去世曾經修過凈土法門,到了這一世才成功往生的。其實,一句話來說,他們的特點就是兩個字:老實!

現在我們的時代世風日下,慾望紛繁,越發難以生起出離心,這就是很可怕的現象了,因為相對菩提心而言,出離心的要求要更加高,因為在臨終的時候如果對這世還有絲毫留戀的話,那是很難往生的,而在四大解散的時候要真正放下一切的確是非常不容易。缺乏很好的出離心的念佛人在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已經伸出了慈悲的手在接引他進入極樂世界,但是這個人忍不住回頭留戀世間的事物,自己鬆開了手,繼續進入六道輪轉。甲:這樣看來,在這樣的末法時代,如果還不重視菩提心的學修是非常不明智甚至是愚痴的了? 乙:是的。現在的人本來就業障深重,又缺乏出離心,如果還不重視菩提心的話,實在是難以入門的,別說往生凈土,臨終一定是會業障現前,甚至墮落地獄的。據說在民國前,有位尼姑,修凈土法門幾十年,修的非常的好,但是在臨終的時候她不僅想不起來念佛,甚至著了魔,吃席子,非常可怕。所以平時要多重視菩提心,消除業障,積累善緣。 甲:這麼說的話,修凈土法門往生的機會是非常小了? 乙:那也不一定,人的因緣是很奇怪的。前面也說了近代一些往生的例子,他們往生前,我相信很多人都沒想到他們會能夠往生,而實際上都往生了。不少甚至是臨終前幾年才開始接觸凈土法門,聞信修行的。凈土法門不同其他法門,因為有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和神通力加持,比其他的解脫法門實在是要容易百倍,所以在末法時代是最當機殊勝的解脫法門。所以只要是和凈土法門結緣生信的學佛人都有往生的可能,尤其是那些具備一定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學佛人而言,機會是很大的,阿彌陀佛非常慈悲! 甲:那麼對於現在越來越多通過網路來學佛並且發心希望往生凈土的同修而言,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乙:噢,網路是雙刃劍。既有諸多聞法方便,又諸多的誘惑。對於現在的人而言,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出離心,缺乏比較真實的菩提心,又不重視戒律,甚至虛妄,所以,還需要更加老實些,踏實聞思修,重視積累福德資糧,老實念佛,信!願!行!懺悔!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地藏王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迴向!

推薦閱讀:

讀者稿件 | 死亡與意義
修道的意義與對道的體悟1
供香的意義與功德
誕辰 | 波伏娃: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TAG:意義 | 凈土 | 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