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的地球和我相隔一本書 閱讀,點亮我們的世界
「手不釋卷」只是說古人?你有多久沒有讀書了?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走向閱讀社會」的號召,呼籲社會成員人人讀書,讓讀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世界讀書日的框架下發起了「世界圖書首都計劃」,並宣布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為2001年度的世界圖書首都。此後,每年都有一座城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圖書首都的稱號。2014年度的世界圖書首都是奈及利亞的哈科特港市。調查報告:超九成國人看完電子書不買紙質書2013年「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發布,報告結果顯示:2013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的閱讀量為4.77本,與2012年的4.39本相比,增加了0.38本。「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是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進行的全國調查項目,到目前為止已經持續開展了十一次。今年在全國70多個城市中開展入戶問卷填寫,收回超過40600個有效問卷。調查中值得注意的是,對電子書閱讀的調查中,超過九成的人表示「看完電子書就不再買紙質書」,這一比例比上一年有所上升。而在手機閱讀的調查中,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只看免費的手機閱讀書籍,不會為手機閱讀付費。調查結果還顯示,成年國民人均閱讀電子書2.48本,比2012年的2.35本增加了0.13本。報刊的閱讀率卻顯著減少。根據調查報告的數據,人均閱讀報紙和期刊分別為70.85份和5.51期,與2012年相比,報紙和期刊的閱讀量均有很大程度的下降。其中,人均報紙閱讀量下降了6.35份,期刊的人均閱讀量也下降了1.05期。(中新網)多媒體時代:「看」書還是「讀」書?「與其枯燥地讀一本巨著,我更願意看跟讀書相關的電視節目,畫面衝擊力較強,說理生動有趣又深入淺出。」東北師範大學大四學生郭佳說。記者採訪中發現,隨著電視、網路的普及,一部分人選擇紀錄片或《開卷八分鐘》《曉說》《羅輯思維》等一些讀書類的節目來替代讀書,成為他們獲取知識和樂趣的渠道。「隨著社會對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大,這種把慢節奏的讀書與快節奏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的讀書節目大受歡迎,這些節目的主持人多數由文化名人擔任,有豐富的知識和學養,而且觀點獨特犀利。」長春市民唐小童說,自己是《曉說》的忠實觀眾,主持人的解讀比她自己讀書更能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作品深層次含義等。西北某大學學生王琳表示,自己採取的是讀書與看紀錄片相結合的模式,如觀看《和霍金一起了解宇宙》這部紀錄片之前,她先閱讀了《時間簡史》。「紀錄片正好用一種相對專業的視角幫我把閱讀中得到的知識進行了歸納,這樣它的作用才剛剛好。」她說。不過,王琳也表示,畢竟紀錄片有一些商業性和娛樂性的因素在裡邊,有時候傾向性也比較強,單純依靠看幾期節目或者幾個紀錄片來獲取知識的人難免成為製作者觀點的傳聲筒,而缺乏自己獨立的思考。東北師範大學新聞學專業副教授徐偉東說:「讀書的魅力在於給人無限的想像和創造的空間,這是看讀書節目無法替代的,也是讀文字和讀圖、看畫面最大的區別。一千個人看《哈姆雷特》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一千個人看某演員主演的哈劇就只有一個哈姆雷特。」分享到:16[責任編輯: 王琦 ]集成閱讀
多媒體時代:「看」書還是「讀」書?
調查報告:超九成國人看完電子書不買紙質書
調查顯示2013年中國報紙期刊閱讀量下降
世界讀書日 全球閱讀熱
中國去年人均讀書4.77本 與法、日、韓等國有差...
國民人均年閱讀紙質圖書4.77本
調查指去年中國人紙質閱讀時長減少 數字閱讀增...
上海交大閱讀報告:超四成大學生每天閱讀半小時
南開「讀書達人」一年借書393冊 全為史學書籍
評論:世界讀書日如何遇到更好的自己
推薦閱讀: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揭秘雙11前夕的「世界工廠」
※中國人的幸福指數在世界處於什麼水平?
※世界,請別小看我們這群在家帶娃的微商寶媽!
※五嶽散人:略說世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