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引用 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

引用 金關玉鎖訣《氣功交流園地》建圈一周年盛典活動專欄 (原創)引用 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

人體科學 2010-09-12 19:01:50 閱讀10 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引用

天上人間 的 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

◆ 篇題解釋:  本篇討論了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脾胃的相互關係。故名曰「太陰陽明論」。馬蒔曰:「太陰者,足太陰脾也;陽明者,足陽明胃也。詳論脾胃病之所以異名異狀等義,故名篇。」 ◆ 主題思想:  本篇從經脈絡屬,生理功能及受邪後發病的特點等方面,廣泛地討論了脾與胃的異同及其相互關係,闡明了脾胃表裡相合,為後天之本的理論。 ◆ 主要內容:   討論了脾胃兩臟陰陽異位,有虛實不同的生理特點,指出脾為陰,胃為陽;陰主內,陽主外;陽道實,陰道虛的理論。  論述了脾胃兩臟感邪受病的不同,指出六淫之邪,先傷於陽;飲食起居失常,病生於陰。六淫之邪中,風邪先傷於上,濕邪先傷於下。  提出脾不主時,寄旺於四季之末的論點;並例舉四肢不同的病證,說明脾胃對維持人體生命的重要作用。

◆ 脾胃陰陽異位,虛實不同的生理特點

原文: 黃帝問曰:太陰陽明為表裡,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岐伯對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 帝曰:願聞其異狀也。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府,陰受之,則入五藏。入六府,則身熱不時卧,上為喘呼;入五藏,則(月真)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語譯:

  黃帝問道:太陰經和陽明經互相之間有表裡配合的關係,是脾和胃所隸屬的經脈。這兩條經脈發生的疾病各不相同,是什麼道理呢?岐伯回答說:太陰經是陰經,陽明經是陽經,兩條經脈的走行部位不一樣;在和四季氣候的配合上,也有或虛或實,或順從或違背的區別;從發病原因上看,兩者也不相同,有的以內部因素為主,有的以外部因素為主。所以產生的疾病不同,而病名也就相異了。  黃帝說:我想聽你說說它們之間的不同情況。岐伯說:所謂陽,好象天氣一樣,是人體的外衛;所謂陰,好象地氣一樣,是供給人體生命所需營養的源泉,所以是人體的內護。陽氣性質剛強,主管人體外部,外邪入侵往往首先侵犯人體屬陽的經脈,造成邪氣亢盛為主的實證,所以說「陽道實」;陰氣性質柔潤,主管人體的內部,飲食不當,生活不規律,使機體內部失調,多造成內在陰氣損傷的虛證,所以說「陰道虛」。病邪侵犯陽經後往往進一步入侵六腑;而陰經的病變則常常進一步影響到五臟。病邪侵入六腑造成的病變,可以見到身體發熱,睡眠不安,氣喘等癥狀;而病在五臟,則可能見到脘腹發脹、胸悶、消化不良的腹泄,或者發展成為「腸澼」病。喉是主管呼吸的,與天氣相通;咽是納入食物的,所以主管地氣。屬陽的經脈容易受風邪的侵襲;而屬陰的經脈則容易被濕邪傷害。足的三條陰經從足部向上行走到頭部,而手的三條陰經從胸部向下行走,沿著臂膀到達手指的尖端;手的三條陽經從手指尖端開始向上行走到頭部,而足的三條陽經從頭部向下行走到足部。所以,陽經的病邪,先向上行走到極點,再往下行走;陰經的病邪,先向下行走到極點,再往上行走,風邪侵犯人體,往往先造成人體上部的病變;濕邪侵犯人體,則多數先造成人體下部的病變。

釋義:

  本節以太陰、陽明為例,闡述了陰、陽不同之理。陰經、五臟主里屬陰,陽經、六腑主外屬陽,部位各異;臟腑經脈之陰陽不同,故與四時氣候通應互有逆從、虛實;陰經、陽經的循行有從內而外、從外而內之別,所以陽者主外,有盈有實的特點;陰者主內,有藏有虛的特點。  因此,陰經、五臟和陽經、六腑的發病規律有別:其一,六淫之邪從外而入,多為陽熱有餘之證,而有身熱、不得卧、喘呼諸症;飲食起居不慎,病從內生,多為里陰不足之證,而見 脹、飱泄、腸澼諸疾。其二,疾病的發展趨向,病隨氣轉,故陽經之病,上行日久轉趨於下;陰經之病,下行日久轉趨於上。其三,邪氣襲人,同類相聚,故風為陽邪而易傷上、傷陽、傷胃;濕為陰邪而易傷下、傷陰、傷脾。

按語:

「陽道實,陰道虛」這一重要觀點,注說不一:一從天地陰陽解,一從外感內傷發病解,一從陰陽六經之氣解,三說雖於義皆通,然丹波元簡云:「考上文雲『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則陽剛陰柔之解,於義較順。」  「陽道實,陰道虛」是陰陽學說的一個重要觀點。即凡事物之屬於陽者,必須有剛悍、充實、向外等特點;而事物之屬於陰者,必須具有柔弱、不足、向內等性質。以人身之陰精陽氣言之,「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素問·生氣通天論》)。以臟腑陰陽言之,六腑為陽,主傳導,「實而不能滿」;五臟主藏精,「滿而不能實」(《素問·五臟別論》)。陽主外,陰主內,所以外感病邪先傷人陽分,由表入里,傳於陽腑,故陽經、陽腑之病多熱多實;內傷飲食勞倦,先傷人陰分,病發於內,臟氣受損,故陰經、陰臟之病多寒多虛。以脾胃言之,陽明之病,津液易傷,病多從燥化、熱化,故以熱證、實證為多見。脾為陰臟,其病多虛;胃腑為陽,其病多實,故對中焦之病,有「實則陽明,虛則太陰」之論。雖然胃亦有虛寒之證,但此類病證常兼脾虛表現,治療時亦常從補脾入手,如理中湯也是治療胃之虛寒的重要方劑;脾亦偶有實熱證,治療時也往往從瀉胃入手,如瀉黃散雖為瀉脾而設,但方中梔子、石膏為瀉胃之葯。綜上所述,本節是以脾胃生理病理為例闡發「陽道實,陰道虛」這一陰陽學說之理,並為這一重要觀點的臨證運用作出示範。 本節謂感受賊風虛邪者,病入六腑,而飲食起居失調者,病入五臟。 不同性質的邪氣,對人體不同部位的傷犯有一種易感趨向。 但人是一個有機整體,內外陰陽,上下左右是相互聯繫,相互貫通的,所以邪氣傷人雖有一定規律,但並不是絕對的,如濕邪也可侵犯其他部位,引起各種病變。

◆ 脾不主時與脾主四肢

原文: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時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 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陽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藏府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谷氣,日以益衰,陰道不利,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語譯:

  黃帝問:脾臟有病會引起四肢功能失常,這是什麼道理呢?岐伯說:四肢都依賴胃所消化的飲食物的營養,而胃本身不具有把營養物質輸送到四肢經脈中去的能力,必須通過脾的運輸、布散功能,才能使營養物質到達四肢。現在脾臟有病了,不能把胃中的營養物質輸送出去,那麼四肢的經脈就得不到各種營養的補充,一天一天地衰弱下去,造成經脈不暢通,使筋、骨骼、肌肉都沒有營養來補充,因此四肢也就失去了正常活動的功能。  黃帝問:五臟中只有脾臟沒有主管一個季節,這是什麼道理?岐伯說:脾在五行中屬於土,和五方相配位置在正中,因此,脾的功能根據四季的變化而分別從其它四髒的功能活動中反映出來。也就是說,脾臟通過其它四臟來實現它的主管時令的功能,在每個季節和最後十八天里,表現較顯著,所以脾臟不單獨主管一個完整的季節。脾臟為胃運送各種營養精華物質到全身,就好象天地孕育培養萬物一樣。人體從上到下,從頭到足,都離不開脾臟輸送的營養精華物質,所以,脾臟不能僅僅主管一個完整的季節。  黃帝問:脾和胃僅有一膜相聯,為什麼脾能為胃輸送布散營養物質呢?岐伯說:足太陰脾經,在陰中屬於三陰,它的經脈貫穿胃,隸屬於脾臟,向上連繫到咽部,所以脾能夠把胃中的營養運送到手足三陰經,進入五臟;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陰脾經有表裡的關係,足陽明胃經是五臟六腑營養供應的來源,胃的經脈也能夠把脾經中的營養轉入至手足的三條陽經,而進入六腑。人體的各個臟腑都是通過足太陰脾經的輸送而得到來自胃的營養物質的,所以說脾能為胃輸送營養物質。四肢如果得不到營養物質的補充,就會一天天衰弱下去,經脈不通暢,筋骨、肌肉都沒有血氣的營養,所以失去了正常功能。

釋義:

  脾胃為表裡,以膜相連。脾為胃行其津液。胃為五臟六腑之海,所化生的精微賴脾轉輸,全身上下內外,無處不到,四肢也莫能外。因此,脾病不能運化水谷精氣以營養四肢,筋骨肌肉得不到水谷精氣滋養,因而肢體不能隨意運動。  脾土居中央,以灌四旁,各臟無論何時,均需要脾轉輸的精氣,四季各有十八日為脾所主,故脾不獨主一時而旺四季。

按語:

  「脾不獨主於時而寄旺於四季之末」的觀點,進一步補充了四時五臟陰陽的理論。肝心肺腎分主春夏秋冬,這在《內經》中是一貫的,唯脾之主時有兩說。兩說雖各不同,但從全元起之注可以看出,兩者精神基本一致,都在於強調脾的重要性。全氏在對「脾主長夏」注時說:「脾王四季,六月是火王之處,蓋以脾主中央,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六月也。」是說長夏六月為一年四季之半,前可統上半年之春夏,後可主下半年之秋冬,脾旺此時,兼顧一年四季,這與本節「脾者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突出脾胃為臟腑之本的精神是統一的。脾運化水谷,化生氣血,滋養四肢百骸,五臟六腑,如同自然界土能生長、滋養萬物一樣。本篇把「脾不主時」作為專題討論,在於說明脾雖不獨主一時,但卻一年四季,無時不主,任何臟腑組織器官在任何時令中,都不能離於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氣滋養,故有「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四旁也」(《素問·玉機真臟論》)之說。脾胃充盛,五臟安和;脾胃受損,則「五臟不安」(《靈樞·本神》)。  因此,臨證時要正確處理脾胃與其他臟腑的關係,如果脾病影響四臟,分治四臟而不愈者,常常通過治脾而愈,李杲也是在《內經》重視脾胃理論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臨床實踐發展成為脾胃學說,更加豐富了《內經》有關脾胃的理論,至今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推薦閱讀:

破解陰陽玄機
過路陰陽(金鎖玉關)資料集錦(一)
過路陰陽資料
理解「陰陽」不可脫離語境
秦時明月楚南公是誰 楚南公是陰陽家嗎

TAG:陰陽 | 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