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影響的國際經驗及啟示
利率市場化改革,即是官方放鬆存貸款利率管制、解除對銀行存貸利差的保護的過程。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業務及經營模式轉變有什麼影響?上世紀80年代利率市場化的世界性浪潮又對正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的中國銀行業有怎樣的啟示? 20世紀80年代全球掀起了利率市場化的浪潮,一方面是由於70年代以來實施的利率管制的弊端日益積累和暴露,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發揮利率作為貨幣資金的價格和貨幣政策工具的雙重屬性,即充分反映資金餘缺情況和資金使用成本高低的同時,形成利率機制以成為中央銀行進行宏觀調控的有效工具。
而對於以利差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傳統銀行來說,利率市場化改變了貨幣資金價格的形成機制,會直接影響到銀行的資產負債業務,並引發銀行的業務轉型。
本文以上世紀80年代利率市場化的世界性浪潮為背景,分析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業務及經營模式轉變的影響,並總結其對正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的中國銀行業有怎樣的啟示。
一、利率市場化後銀行存貸款利率及存貸利差的變化
理論上來說,取消利率管制之後,銀行可以採用更具競爭性的利率吸收存款,即資金成本會有所上升,同時銀行也會相應提高貸款利率的敏感性,加之銀行間的競爭加劇,銀行存貸利差會伴隨利率市場化的進程逐漸縮小。但從全球趨勢和發達國家的數據分別判斷,結論並不完全如此。
(一)全球利率水平及存貸利差水平的變化
從國外利率市場化的歷史來看,數據表明利率市場化能夠實現將負利率或低利率水平升至正利率和較高利率水平的初衷。利率的總體水平被抬高,即貸款收益和存款成本均有較大的提升。
世界各國利率市場化的過程大多集中在1960年-1999年的時間段中,特別是在1980年左右,數據開始比較豐富。選取這段時期作為考察,我們看到實際存款利率的U型變化以及實際存貸利差的平穩上升趨勢。如果不考慮貨幣因素的可能影響,這一時段的數據就可以證明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進展,實際利率總體水平上升,而銀行存貸利差隨著利率的提升在20世紀80年代普遍上浮。
而分別觀察1970-1990年間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數據,也可以證明利率市場化以後實際存貸利率上升,同時存貸利差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都表現出上升趨勢。
舉例來說,觀察發達國家或地區如美國、台灣等的數據也得到了同樣的結論。美國在利率放鬆初期,存貸利率齊升,在1981年達到8.47%和14.18%的高位,隨後回落並趨於穩定;台灣地區在利率市場化初期存貸利率均逐步上升,分別從1985年末的5.96%和9.18%上升至1990年末的7.22%和10.5%。主要是由於長期利率管制下的低利率狀態,在利率限制解除後,供求關係決定了利率水平向均衡利率接近,必然有所上升。
(二)存貸利差變化趨勢的分析
總體來看,全球趨勢上,利率市場化後存貸利差並沒有像理論分析的那樣出現收窄。主要是由於實際存貸利差受金融市場的發達程度、市場的競爭程度、金融體制的管制水平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同時,發展中國家銀行業利差普遍有升高的趨勢,並高出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首先,利率市場化初期存在利差縮小的壓力,但長期有利差回升的趨勢。
取消利率管制初期,銀行業競爭加劇,為爭取資金來源而紛紛提高存款利率;但短期內卻無法調整貸款結構,將貸款投放集中於更具議價能力的領域,因而貸款利率上升空間有限。存款利率比貸款利率上升的速度更快,會造成銀行存貸利差收窄,剩餘價值從貸款方轉移到存款者。
發達國家和地區例如德國、日本、台灣等,都出現了明顯的利差收窄,如德國在實施利率市場化後到1973年以前,其短期貸款利率與定期存款利率之間的差距一直在縮小;日本在1994年平均存貸利差比1984年的時候縮小了82個基點。而利率市場化的後期,伴隨著利率市場化過程中金融業務限制的放寬和金融創新的加深,銀行開闢了新的資金運用渠道,不必通過降低貸款利率擴大資金運用,銀行也開始追逐貸款的高利率,因此表現為長期中利差增大的效果。
其次,當利率競爭基本趨於穩定以後,非價格競爭逐漸成為主要的、長期的競爭形式。
優質的企業和個人擁有了議價的空間,價格競爭不再是銀行業競爭的唯一途徑。最終銀行為了爭奪優質客戶,會為其提供較低的貸款利率,並在存貸款利率上給予優惠,這樣就會直接導致商業銀行的負債成本上升、資產收益下降。但非價格競爭會增加銀行業的經營費用,從而降低銀行的利潤水平。銀行作為利差盈利機構,就會將經營費用的增加轉嫁於其他資金需求者,因而對存貸利差的總體水平有擴大的要求。
最後,發展中國家銀行在資金市場具有壟斷地位,並且存貸利差是其主要的利潤來源,加之資金需求對利率敏感性低,銀行通過縮小利差也很難帶來量的提升,從而促使發展中國家利率市場化以後甚至出現存貸利差更高的情況。
例如拉美國家在利率市場化前後存貸利差普遍高於發達國家和亞洲國家,而且有拉大存貸利差的趨勢,同時這也是這些國家高通脹、金融環境不穩定的反映。而發達國家在利率市場化之後,存貸利差則更低。在發達的金融市場中,金融創新導致商業銀行的儲蓄存款可替代性強,當其被非銀行金融機構更有競爭力的較高利率負債替代時,銀行降低利率的能力就會消失。因此,在發達國家,利率市場化能夠提高金融中介效率。
二、利率市場化對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的影響
利率市場化能夠緩釋「金融脫媒」,存款機構吸存能力削弱的問題得到了緩解,同時貸款業務佔比也逐漸上升,即銀行業的資產負債結構得到改善。同時改變負債結構及存款期限結構,使得資金成本上升,促使銀行傾向於發展較多的高利率貸款以取得更大的利潤。
首先,利率市場化完成初期,存款佔比變化趨勢平穩,貸款佔比增加。
美國的數據表明,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扭轉了銀行存款占負債的比重在20世紀70年代持續下滑的態勢,表明利率放開能夠提升銀行部門相較於貨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對銀行吸存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保證銀行較為穩定的存款資金來源,從而減輕流動性風險。
同時,剔除危機時期的數據可以看出,利率市場化以後美國銀行資產中貸款比例逐漸上升,貸款業務在1979年較1970年提高了3.5%,20世紀80年代貸款/生息資產比例也保持增長,表明利率市場化以後資產的使用效率較高,這就使得期間貸存比保持穩定上升。
其次,銀行負債結構中借入資金增多,儲蓄存款佔比增大。
一方面,利率放開也無法轉變銀行在金融體系中中介作用逐漸下降的大趨勢,混業經營管制的放鬆,金融創新帶來的投資渠道多樣化,以及居民的儲蓄傾向的下降,導致美國90年代以後存款占付息負債的比例再次下滑,從而銀行負債中借入資金增多,加大了銀行的資金成本。
另一方面,利率市場化以後,銀行存款結構中的低成本存款會向高成本存款轉換。美國80年代以後,存款結構中低成本的活期存款佔比下降明顯,而儲蓄存款佔比增大。在美國,存款賬戶分活期存款、儲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等。其中,活期存款可開具支票,等同於貨幣;儲蓄存款不能開具支票,僅是為居民提供具有流動性並能取得利息的存款方式。雖然長期趨勢上活期存款的佔比降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銀行的資金成本,但存款更加穩定會降低銀行的利率風險,也使得可貸資金增多。
最後,銀行會更青睞於高利率貸款。
首先從銀行角度來說,貸款利率上升將導致優質大企業直接融資比例提高,銀行不得不尋求新的貸款客戶,如房地產和中小企業貸款;而從客戶的角度來分析,銀行的高利率貸款也將刺激貸款客戶風險偏好的提升,使得大量信貸流向房地產等高風險領域。這都說明銀行競爭吸納存款為風險較高的私營部門提供間接融資,通常會增加銀行的經營風險,降低銀行業整體的資產質量。
對比美國1990年和1980年的數據可知,美國1984-1991年間不良貸款率由3.1%增至5.2%。主要是由於利率市場化以後,利率水平上揚、利差收窄,刺激銀行的貸款擴張,而貸款質量也在下降;同時房地產貸款佔比迅速增長,實行固定利率的長期房地產貸款,與銀行所吸收的短期存款期限不匹配,因而利率上升會對其造成嚴重的損失。
圖表3:美國商業銀行主要貸款類別佔總資產的比重
三、利率市場化對銀行凈息差的影響
凈息差是銀行凈利息收入和銀行全部生息資產的比值。存貸利差、資產負債結構變化及其他相關因素的共同作用,會對代表銀行資產收益情況的銀行凈息差造成影響,但其在利率市場化的各國也表現為不一樣的變化趨勢。
銀行凈息差和銀行存貸款利差是兩個相似的概念,區別在於存貸利差代表了資金來源的成本和資金運用的收益之間的差額,而凈息差是資金運用的結果,並且銀行吸收的存款並不是完全用去放貸,還必須有一部分是存款準備金(央行支付利息)、購買央行票據、債券等其他投資,這些總收益率加上貸款利率與全部存款利率的比較,才能得到凈息差;在數量上,二者也可大可小,主要是由於存貸利差並沒有考慮到生息資產和付息負債可能是由不同規模的不同金融工具構成。
利率市場化對銀行存貸利差帶來的影響會與凈息差的變化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數據來看,凈息差和存貸利差的趨勢並不完全一致。美國從80年代開始利率市場化以後,雖然存貸利差有所下降,但是凈息差的變化較為平穩。從70年代末利率市場化啟動到1986年完成的這段時間,凈息差圍繞3.8%小幅的先抑後揚,從90年代明顯上升,達到4%以上,字90年代末開始,隨著金融自由化進一步發展,凈息差才進一步下滑,但始終保持在3%以上。
由此看來,雖然利率市場化導致存貸利差收窄,會對凈息差造成負面影響,但美國80年代在利率市場化期間,一方面依靠存貸款結構的變化,即貸款占生息資產比重的上升,提高了貸存比,從而提升了凈息差;另一方面存款來源較之前更穩定,而銀行的資金使用效率和定價能力不斷增強,使得貸款在量價上都有提升,減輕了利率管制放鬆對存貸利差的負面影響。因此雖然存貸利差明顯收窄,但凈息差平緩增長。
同時,銀行的生息資產和付息負債並不只存貸款,而凈息差即是在存貸利差的基礎上加上其它生息資產的收益成本差。因此如果銀行能夠從過去簡單、低附加值的業務轉向經營更複雜、附加值更高的金融產品,即提升其他生息資產的利潤率,則凈息差也可能反而會擴大。美國的利率市場化伴隨著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創新的加深,這也是其80年代以後凈息差平穩上升的原因之一。
另外,美國在1992年以後凈息差明顯下降。主要原因是脫媒效應和銀行間的競爭加劇;加之利率市場化以後銀行集中度提高,凈息差相對偏低的大型銀行佔據市場的份額增加。
但日本利率市場化以後,銀行業貸存比大幅下降,導致其凈息差的下降更為劇烈。日本在60-70年代經濟快速發展時期,人為的利率管制和信貸配給,使得其貸存比超過100%,被稱為超貸經濟國家,利率市場化以後經濟增長放緩,金融脫媒,必然導致貸存比大幅下降,加之利差明顯收窄,導致凈息差進一步收縮。
四、利率市場化對銀行業務轉型的影響
利率市場化不僅無法扭轉脫媒的長期趨勢,還對銀行傳統業務造成衝擊,使得銀行通過提升表外業務收入和綜合化經營轉型兩個途徑來探索新的盈利增長模式。
(一)傳統銀行業務的收縮和表外業務的發展
銀行傳統資產業務在社會資金流通中相對地位下降的趨勢不可逆轉,從銀行渠道的融通資金份額也可以看出銀行傳統業務的萎縮,下圖就列示了美國非金融企業來自商業銀行的信貸資金的變化。因此,20世紀80年代以後,銀行業務範圍不斷擴大,表外業務的比重大大提升。銀行加快發展不依賴利差的表外業務、不斷的開發新的金融產品,依靠非利差收入的增長來彌補利差收入的下降。
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絕大部分來自於表外業務,因此從非利息收入的增長可以看出近20年來美國銀行表外業務的迅猛發展。需要指出的是,這裡的表外業務是指銀行從事的除資產負債表業務以外的其他業務的總稱。
美國在利率管制時期,非利息收入佔比長期低於20%,而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伴隨著金融創新的加深,銀行不斷加強表外業務的發展,非利息收入佔比逐漸上升,從1979年的18.25%上升到2000年的43.11%,而凈利息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不斷下降,從1979年的81.75%下降到2000年的56.89%。從結構上看,美國銀行表外業務收入可以分為4個部分:與存款相關的服務收入、來自信託活動的收入、各種衍生交易收入和其他收入,從1995年到1999年,增長率也分別達7.7%、13.2%、13.5%和17.1%。
歐洲銀行業的表外業務收入也持續增長。1990年歐洲銀行業非利息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為26%,到2000年達到了39%。德國銀行業非利息收入在70年代初佔總收入的比重不足10%,而在1992年非利息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達到23.9%,佔總盈利的65%。而日本商業銀行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表外業務量以每年40%的速度遞增,由80年代初的20.14%上升到90年代的35.19%。
並且,雖然傳統的利差收入呈下降趨勢,但考慮了表外業務的收入後,美國、德國、日本等銀行業的盈利性表現為逐漸恢復,表明利率市場化以後,由於傳統業務的萎縮,商業銀行都積極從融資中介向服務中介轉型,通過收取龐大的手續費彌補在傳統業務領域的困境,為銀行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二)金融機構業務交叉化及銀行經營綜合化
利率市場化是銀行經營綜合化的促發因素之一,起到加快綜合化步伐的作用。同時,利率市場化也為銀行經營綜合化提供了條件。
首先,利率市場化會促使銀行業務經營綜合化。伴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進程,銀行依靠政府利率管制帶來高利差盈利的經營模式不復存在,銀行原先的金融功能不具有競爭優勢,傳統業務的盈利性不斷減弱,因此銀行迫切需要拓寬業務範圍和種類,獲得新的增強其盈利性的經營模式,對業務經營綜合化有著自發的訴求。
其次,利率市場化為銀行經營綜合化提供了條件。利率市場化是金融自由化的重要內容,也是金融自由化最早進行的一個項目,推進和促進了各國加深金融自由化,金融機構之間業務相互滲透、交叉,而不僅僅局限於自身分營業務的範圍,表現在銀行層面即是業務經營的逐步綜合化。而銀行經營綜合化的核心就是對銀行傳統融資業務和工具的創新,通過大力拓展銀行業務尤其是表外業務,從而大幅提高銀行的非利息收入的比重。因此,利率市場化以及隨之而來的業務自由化,為銀行發展表外業務、經營綜合化提供了條件。
最後,利率市場化、金融機構業務交叉化後,銀行在傳統業務方面,在資金融通的功能上銀行與證券市場的直接融資方式、以及與其他非金融機構的競爭加劇,在籌集資金和轉移資源的功能上加大了銀行與貨幣市場的競爭,使原本一體化於傳統銀行的存款和貸款業務被分解,使得傳統銀行業務不斷萎縮,導致銀行的外部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會更加促進銀行綜合化經營轉型。即利率自由化及隨著而來的金融業務交叉化,導致銀行同業及銀行與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競爭加劇,共同促進了銀行業務經營的綜合化。
但從效果來看,這種業務交叉和綜合化經營的局面也是一把雙刃劍。首先,促進了銀行不斷的創新型業務,有利於對現有金融資源的充分利用,並促進潛在金融資源的開發,在利率市場化導致銀行面臨利差收窄壓力的背景下,有利於銀行形成新的盈利模式,提升銀行在金融業中的競爭力。但同時也會增加銀行乃至金融機構的不穩定性。銀行業不斷涉足新的業務領域,必然會增加業務成本減少收益從而削弱抗風險能力,並且如果銀行大量從事相對陌生的業務,也會使得業務經營的風險增大。特別是對於對新業務領域熟悉程度低、抗風險能力較弱、缺乏健全的系統風險防範措施等的發展中國家而言,這種業務轉型所面臨的風險則遠高於發達國家。
五、結論
綜上所述,20世紀80年代的國際經驗表明,利率市場化會對銀行的存貸利率水平、存貸利差變化趨勢及資產負債結構產生很大的影響。
利率市場化改革加強了銀行業的競爭,銀行為了獲得穩定的資金來源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為了吸引優質客戶又不得不控制貸款利率,因而存在收窄存貸利差的趨勢。發達國家由於金融創新導致的融資渠道多樣化更制約了貸款利率的上升空間。但研究各國的數據卻發現利率市場化後並不一定產生利差收窄,這主要是由於利率市場化後銀行議價能力和負債管理能力提升、非價格競爭手段的運用等因素的影響。
而發展中國家銀行在資金市場的壟斷地位也是利差保持在一定水平的重要原因。但利率市場化仍然影響到了銀行的資產收益率(表現為凈息差),並反映了利率放鬆對傳統銀行業務的衝擊,進而推動了銀行業轉向表外業務的業務轉型和綜合化經營轉型,以此提升銀行業的盈利水平。
因此,就借鑒利率市場化改革國際經驗的借鑒意義而言:
一是中國銀行業要在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不斷提高銀行的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同時提升服務質量,增加非價格競爭的手段以應對利差收窄的壓力,提高資本集約的非利息收入來提升競爭能力;
二是利率市場化不僅加強了銀行業的競爭,也加強了銀行業和其他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表現為其融資功能與其他金融機構的直接融資方式的競爭,在籌集資金和專業資源上與貨幣市場的競爭,從而也促使了銀行擴大經營範圍,邁向綜合化經營的轉型,但這也將帶來銀行業和其他金融機構在更多業務領域的競爭,銀行業必須增強自身的生存實力才能避免淘汰。
三是中國金融體系存在資金供需缺口較大、而銀行仍然是融資主要渠道的情況。如果放開利率管制,處於寡頭壟斷的銀行業會上調存款利率深挖居民儲蓄潛力,用來彌補投資性需求和國企需求導致的大量資金缺口,這可能導致存貸利率的實際水平整體大幅上揚。因而中國在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過程中,還需要結合自身實際,不斷深入金融市場體制改革及金融監管改革,以避免利率市場化後銀行業追求高利率貸款及風險偏好提升所帶來的風險隱患。
推薦閱讀:
※吉林大規模殺狗生產狗肉快餐面 震驚國際
※國際紅十字怎麼花錢?
※范冰冰驚艷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
※美俄改善關係的小船說翻就翻,特朗普還能堅持多久?
※日本要出女首相?安倍與小池何其相似乃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