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東史
中東這個稱謂和歐洲那些殖民者不可謂關係不密切。大概在16至17世紀的那段時間裡,歐洲的殖民者在向東進行殖民擴張時,以自己為起點按地理位置的遠近將目標版圖劃分成了近東、中東和遠東。
嚴格來說,「中東」不屬於正式的地理稱謂,其究竟包括哪些國家和地區,國內外尚無定論。只能說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約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達、沙特、敘利亞、阿聯酋和葉門,巴勒斯坦、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突尼西亞以及蘇丹、茅利塔尼亞和索馬利亞,由於其歷史、文化的因素,一般認為它們都屬於中東國家,而土耳其和塞普勒斯儘管在地理上屬於中東地區的一部分,但是他們自身卻認為屬於歐洲;北邊的阿富汗在政治意義上則一般被看作是中東國家之一。
「中東」還是一種政治概念。最直接的,中東問題就是指阿拉伯國家(包括巴勒斯坦)與以色列之間的衝突問題,也被稱為阿以衝突。這裡所指的中東問題是歷史的產物,是大半個世紀以來列強在中東爭奪遺留下來的禍患,其核心則是巴勒斯坦問題。
縱觀整個中東的歷史軌跡,姑且不妨以「一個祖先,多種民族,三次流散,頻繁戰亂」概而言之。
源於共同祖先的血統而繁衍生息了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加之歷史上東西方文化在中東這裡融合交匯,多種民族便於此彙集同居。儘管各自有各自的信仰,但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教徒心目中都有一個共同的聖城:耶路撒冷。
數千年來,中東地區有多個朝代興廢更迭,有多種文明在這裡起落盛衰。中東的巴勒斯坦地區,古時被稱為迦南,那塊土地繁衍生息了猶太人的祖先希伯來人。其建立的希伯來王國其間經歷了掃羅、大衛和所羅門三個王朝。在公元前930年的時候,王國一分為二,北方稱以色列王國,南方稱猶大王國。再後來,公元前722年以色列國為亞述國所滅,猶大王國則於公元前586年毀於巴比倫人手中。這是猶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隨後幾百年的時間裡,猶太國家相繼被馬其頓王亞歷山大、羅馬統治者們滅國,猶太人更是被殘忍地驅逐、殺戮,期間所經歷的兩次大流散更是讓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所剩無幾。從此猶太人開始像無根的浮萍一樣,散居世界各地。
擁有一個獨立的猶太國家是所有猶太人內心深處的渴望,於是在他們心中很早就有了重建國家的設想,後來又興起了猶太復國主義,這樣直接導致了後來中東最大的紛爭:故國聖地之爭。
紛爭讓就算是血濃於水的關係也不得不同室操戈。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在中東巴勒斯坦及其周圍地區進行了多次戰爭,由來已久的民族矛盾讓兩者勢同水火。而在二戰後,阿猶間的矛盾在新的世界格局下更是日趨尖銳,加上西方國家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對該地區的虎視眈眈和你爭我奪,戰事更加頻繁。
- 02
- 以色列立國:潘多拉魔盒被打開了
1948年5月14日下午4時,猶太人多少年的「復國夢」,在本·古里安的一段獨立宣言後終於實現了。以色列,在希伯來語中意為「與神角力者」,而以色列這個國家得以成立也是猶太人與命運之神不懈角力得來的。
在本·古里安發表獨立宣言11分鐘話後,美國第一個宣布「在事實上承認以色列臨時政府」,隨後即又在聯合國大會上宣讀了杜魯門承認以色列國的聲明。另外,猶太建國協會也正是有了美國資金和軍火設備上的鼎力相助,才能讓先天不足之軀存活了下來。
還在聯合國第181(2)號決議通過的第二天,也就是1947年11月30日,猶太人的欣喜若狂和阿拉伯人的絕望憤怒都再也按捺不住,暴力衝突的導火索已然點燃,「非正式的戰爭狀態」已經觸發。猶太人知道,他們既然接受了聯合國分治的決議,就會走上武力建國的道路,而猶太建國協會也早早為此謀划了。
猶太人在擴軍備戰,雄心勃勃,而巴勒斯坦阿拉伯方面也沒有坐以待斃。在非正式戰爭期間,他們就投入了兩支非正規軍隊。從1947年戰事開始到次年的3月期間,阿拉伯人一直佔據上風,勢如破竹且捷報頻傳。但是不久之後,由「阿拉伯解放軍」指揮的北區,和由「拯救軍」所在的巴勒斯坦阿拉伯高級委員會指揮的中區之間就發生了嚴重的內部矛盾。緊張的戰事前最怕的就是不能團結一致,這兩個戰區的不合殃及了由埃及穆斯林兄弟會指揮的南區,乃至影響了整個戰爭的走向。
阿拉伯人的剛愎自用、各懷鬼胎讓原有的戰爭優勢倒向了眾志成城的猶太人。在以色列尚未宣布立國前,猶太人已經不失時機地扭轉了整個戰爭形勢,並乘勝出擊先後佔領了拉特倫、太巴列、海法、雅法、耶路撒冷、貝桑、薩法德、阿克,這些勝利成果已經遠遠超出了聯合國決議所劃分的領地範圍。看來,猶太人是鐵了心要復國,這個「復國」是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種族上、宗教上完全是猶太人的國家,他們容不下阿拉伯人。這時候的他們已經將聯合國的分治決議拋之腦後,戰事發展到最後已經成為驅逐阿拉伯人,侵佔阿拉伯人的土地、財產、房屋。而其後,很大一部分的阿拉伯人也從此過上了顛沛流離、無家可歸的難民生活。
猶太人以為巴勒斯坦會成為他們的夢家園,但事實上那裡沒有祥和的和平鴿,有的只是憤怒的子彈。就在以色列重生的第二天,阿拉伯國家聯盟的埃及、外約旦、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的軍隊,正式向剛成立的以色列國吹起了進攻的號角,第一次中東戰爭——巴勒斯坦戰爭爆發了。
- 03
- 先勝後敗真無奈:打了三架阿拉伯認栽求和
儘管之前與阿拉伯國家的交鋒已經持續了半年多,但那畢竟只是「非正式」的過招,當真正的戰爭鋪天蓋地而來時,猶太人還是慌了神。戰爭伊始,阿拉伯五國聯軍在數量上就比以色列部隊佔優勢。面對4萬多人的強大陣容,以色列方面僅有3.4萬人的武裝,嚴格來說那也就是一支沒有統一指揮的游擊隊。在軍備上,以色列也遜色很多。阿拉伯聯軍有各類飛機131架,而以色列只有各類飛機33架;阿拉伯聯軍有艦船12艘,以色列只有艦船3艘;阿拉伯聯軍有坦克裝甲車240輛,各種野戰炮140門,而以色列幾乎沒有大炮、裝甲車等重武器。
無論怎麼看,以色列就算在大戰開始前的零星戰役中佔了便宜,也改變不了現時所處的劣勢。果不其然,在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軍節節敗退,新生的以色列面臨崩潰的邊緣。
為扭轉戰局,以色列開始在聯合國尋求「停火」幫助。在開戰後的第三天,美國向以色列伸出了援手,其代表向聯合國安理會建議「戰爭雙方在36小時內停火」。蘇聯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指責阿拉伯國家的進攻行為,並要求它們立即停火。英國在最初的時候反對美國的建議,但不久就變卦了,它先是撤走了「阿拉伯軍團」的英國軍官,爾後即停止向埃及、伊拉克、外約旦提供武器。終於,在6月11日,阿以雙方同意停火四周,而巴勒斯坦戰爭也暫告一段落,第一階段結束。
本來,在雙方停火前,阿拉伯聯軍的旗幟已經插在了巴勒斯坦三分之二的領土上。停火在阿拉伯聯軍看來不過是自己勝利的象徵,它們以為停火後的談判會如它們所願的那樣,是完全有利於自己的。當然了,阿拉伯聯軍同意停火,也是因為在與以色列的游擊戰中「體力不支」,休整也是必要的。可事與願違,讓阿拉伯聯軍沒有想到的是,停火給了以色列重整旗鼓的機會,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四周的停火時間,為爾後的戰爭積聚力量。
以色列開始「全民皆兵」,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紛紛來到以色列加入其中。另外,第一階段的交手讓以色列深深體會到不具備硬實力——武器優勢的痛苦。於是,它們開始從美國、英國尋摸來了轟炸機,從法國弄來了坦克和大口徑火炮,又從捷克那裡獲得了大量的輕武器、野戰炮、炸彈等等。除了這些,以色列還購買了小型艦船和巡邏艇。如此一來,在那麼短的時間裡,以色列的海陸空三軍也算是有模有樣了。軍事改組也是以色列停火後要辦的一件事。經過一系列的調整,以色列軍隊面貌煥然一新。
1948年7月9日,有了充分準備的以軍自信滿滿,向阿拉伯聯軍發起了攻擊,巴勒斯坦戰爭的第二階段全面展開。「十天進攻」,是以色列為這次進攻所起的名字。可見以色列是何等的氣勢,它是要在短短的十天之內打敗對手,扳回敗局。果然,以軍勢不可擋,這次輪到阿拉伯聯軍節節敗退了。正當以軍越戰越勇之時,聯合國安理會的一紙「停火令」頒了下來,戰事再次中止。
十天的戰鬥讓以色列奪取了阿拉伯約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戰爭形勢已被扭轉。在這一次的停火期間,以色列較之前更加積極推行移民計劃,不斷擴充軍隊,補充武器裝備。到第三階段的戰爭開始前,以軍的總人數已經有9萬人之多,軍備更是阿拉伯聯軍所不能相比的。而阿拉伯聯軍方面,在喪失第一階段的優勢後,在第二次停火期間原本由來已久的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敗勢盡顯。
1948年10月15日,以色列單方面撕毀「停火令」,命令國防軍向阿拉伯軍隊發起進攻,巴勒斯坦戰爭進入到最後的決戰期。戰事又如火如荼地進行了將近半年的時間,阿方始終無法逆轉不利的局面,形勢更是日益惡劣。反觀以軍,「約夫」戰役、「希拉姆」戰役、「霍雷夫」戰役接連打下來,以色列勝局已定。猶太民族的願望最終還是得到了實現,可這也意味著阿拉伯人由當地的主人淪為了連生存都艱難的難民,而阿以之間則更是開始了永無寧日的對抗。
- 04
以色列糾結選擇保護傘 美蘇各懷心事爭利益
以色列在巴勒斯坦戰爭中艱難獲勝,為了保全自己的生存空間,讓自己在中東好好立足,當務之急就是選擇好自己的保護傘。
以色列政府中親美勢力龐大,美國也很在意自己在以色列舉足輕重的地位,兩國要建立親如弟兄的關係倒不是什麼難事。不過以色列思前想後還是覺得不要太過緊跟著美國為好,國際政治中的決定因素是永恆的利益,一顆紅心多種準備也不是什麼壞事。在當時的國際格局中,蘇聯的勢力也是非同一般,以色列權衡利弊之後,覺得萬萬不能在一棵樹上弔死。畢竟多一個大國支持自己,自己就多一份保障。因此,以色列試圖左右逢源,奉行「均衡外交」的政策,遊走在美蘇兩國之間。
可是隨著冷戰格局逐步形成,美蘇競爭日益白熱化,於是,以色列的天平漸漸傾向了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尤其在20世紀50年代後,美國更是成為以色列制定外交政策和實施過程中最大的影響因素。
在冷戰格局還沒有完全形成之前,以色列的「均衡外交」政策還是適應時勢的。以當時的中東地區來說,英法兩國的傳統勢力已經是每況愈下,削弱嚴重。尤其是在二戰之後,他們都紛紛整合自己的資源,縮小自己在中東的戰略地區。當然了,儘管是有收縮,但英法兩國仍舊對阿拉伯國家影響巨大。面對這樣的環境,美、蘇想要逐鹿中東,也還是要環顧左右而言他。最主要的,在美蘇冷戰伊始,話他們對抗的主戰場還不是中東,這樣一來,以色列的「均衡外交」還是適合大環境的。
開始的時候蘇聯和東歐各國政府對巴勒斯坦分治是支持的,在以色列建國後也給過一系列的幫助,這些都讓以色列感激涕零,於情於理它是不能放棄這些大有實力的支持者的。20世紀50年代,美蘇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左右逢源的策略越來越不太好用了。以色列再也無法自如遊走於兩國間。咄咄逼人的國際形勢,第一次讓以色列感到了選擇的不易。該如何割捨呢?
就在以色列猶豫不決的時候,美、英、法三國及時發表了《三國宣言》,向以色列拋出了橄欖枝,示意它可以參加一個地區性的聯盟。以色列如獲至寶,登時不顧蘇聯的威脅,牢牢抓住了這救命稻草。
從1950年開始,以色列和蘇聯的關係呈明顯惡化趨勢,蘇聯對以色列一邊倒地支持美國的立場非常不滿意。在1952年和1953年,蘇聯國內接連發生了兩起猶太人被捕事件,這也讓本已脆弱不堪的兩國關係更加交惡。1953年2月,蘇聯駐以色列使館遇襲,蘇聯政府盛怒之下宣布與以色列斷交,這也將以色列完全推進了西方國家的懷抱。
推薦閱讀:
※現代手相學——感情線
※「龍要眠,虎要纏」的現代風水學應用
※從佛法與現代科學的對應中
※現代家居風水與健康的關係很密切!!
※以現代科學視野,解開幾千年傳統墓葬風水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