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的寬容(第三節)

佛教的寬容(第三節) (2010-03-14 19:01:09)

轉載

標籤: 雜談 分類: 如是我說

首先是「信」,信心的「信」。對佛法要深具信心。你要深刻地了解,這個世間是無常的、是苦的。這裡是娑婆世界,沒有幾個人願意講好話或是幫忙你的,大部分的人都是在扯你後腿的。利害關係不起衝突則已,一旦利害關係起了衝突,即使是父親、母親、兄弟姊妹、好朋友,都會翻臉,而且翻臉的速度比翻書更快。這是娑婆世界,可不是極樂世界,所以,為了利害關係而六親不認的情況是屢見不鮮的。…………………………(距離)

俗話說:掌握不了現在,你就沒有永恆可言。為什麼?因為,永恆就是現在的每一個動點連接而成的。掌握不了現在,你根本沒有未來。現在的生命勝過一切的生命。所謂:「手中一隻鳥,勝過空中兩隻鳥。」你能掌握的就是今天,就是現在。因此,心裡不要老盤算著:(我五年後要做什麼......)五年後,你已經在火葬場,化為一堆骨灰了。你們難道沒有聽說過人會英年早逝的嗎?當然有啊!隨時都會有年輕人死亡啊!上個月**寺做七天的法會,我看到一個往生牌位,那是一九八二年出生的一個男孩,比我還小,想想多可憐。所以,看看別人死亡就要警惕自己,應當對佛法深信不疑,好好學佛。雖說飛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因為他的失事率最低,但是沒有辦法,他的死亡率太高了。那飛機在天上一爆炸,屍體都找不到,你想蓋往生被都不曉得要蓋到哪裡。所以我每次上飛機都當成是最後一次登機,每次都有念大悲咒哦。你不要笑,這很難講,因為很久沒失事了,要輪到誰都不知道,真的!人何時要往生也不知道,有人知道嗎?有人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嗎?有誰做過準備呢?只有一種情況,就是犯法被判了死刑的,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被槍斃,這個不光他自己知道,連別人也知道,他這個是沒有辦法的,是不死不行的,對不對?有一次我們去北京,上了飛機後我坐在那裡默默的念到,本次航班將通往西方極樂世界,結果給旁邊的人不小心聽到了,他聽到之後覺得很討厭,就很生氣的走開了,因為人不是很多,他就坐在前邊。我心裡想,真是傻瓜,如果飛機真的出事,你坐前邊和坐後邊有什麼分別呢?如果坐在本法師身邊,我還可以教教他面對臨終的方法,所以沒有智慧是很可憐的,沒有辦法。

現在有很多的人排斥佛教,因為他把神道教誤認為佛教,將民間信仰中的占卜、算卦、看風水等都視為佛教。其實,這些和佛教根本扯不上關係。我們佛教相信這些,但是也嚴格禁止這些搞這些東西。佛教就是一個很平凡的團體,平日所做的是誦經、禮佛,講的是佛法、人生哲學,如此而已,其目標在引導眾生進入覺悟的領域,希望大家能夠釐清對佛教的觀念,進而產生信心,若不建立信心的話,就什麼都免談。那佛教徒對風水到底要持什麼樣的態度?要相信有風水還是相信沒風水?

我們佛教徒一般都是是採取中道的態度。這風水對我們凡夫來講確確實實是有的,如果對一位證果的聖人如佛陀、菩薩、阿羅漢通通沒用,他會飛天鑽地,神通來去自如,什麼風水都沒作用。所以,我們中國人說地靈人傑,風水就是一種環境。當然我們是凡夫,它當然會影響我們的心,我們如果長期住在一間很小的房子里,心情很受到壓抑的影響,這就是環境啊!我們讀書的時候,旁邊開音樂,它也會影響我們看書啊。因為,環境就是風水啊!風水就會影響到我們。

風水顧名思義,就是和風有關和水有關,會直接、間接地影響我們,是真正有風水。所以,我都鼓勵佛教徒不要用土葬的,因為土葬的風水宅位問題一大堆,你如果是往生之後用火化放在寺廟裡,也比較乾淨,子孫要拜,才容易找得到,要不然,埋在地下太久,草皮一長出來,還不一定能找到。

風水在哪?大家都不知道。所以對這風水的看法,對佛教徒來講,他是信,但是不迷,迷就是太過深信。我們不要太迷信,我們說,什麼都看地理就很難做事了:麥克風就怎麼放,花擺右邊左邊,法師才不會生病,這樣什麼事情都很難做。我們這樣看起來小事情看得順就好,如果大事情譬如父母要殯葬,我是主張火化。你們要土葬,最好是找一位地理師看地理啦!為什麼呢?凡夫沒有修行,你不能說沒有,如是對一位修行人,不管在哪裡都無妨,大修行、大解脫的人就是這樣。所以,看風水的人是有兩種人不看的,一種是死人,一種就是出家人。因此,大家在譬如地理風水,看什麼日子,世俗人如果覺得這一天是好日子,我們就這樣做,隨順眾生。如果你覺得一定要選一個好日子,也沒有問題,我們也隨順眾生。

因為生命無常,所以我們建立了信心後,更要把握時間,好好精進。以印光大師為例,他的房間陳設非常簡單:一盞燈、一張桌子、幾本佛經、簡陋的床和硬梆梆的棉被,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斷絕一切外緣,從早到晚佛號不斷,每天四十九遍《大悲咒》,《彌陀經》好幾部,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佛都在心中。像這樣,怎麼會不上品上生?相形之下,我們的修行實在太享受了。所以,往生並不困難,只在於你「要」與「不要」。發勇猛心要精進很容易,然而要持之以恆就很難。因為,我們會疲乏、會倦怠。今天朋友來喝茶、閑聊,明天我們去拜訪朋友,今天到這裡朝山,明天就到那裡趕水陸......,每天送往迎來,外務繁多,久而久之,心就散亂了。要懈怠懶惰很容易,要精進卻很難。心放逸了,一下子收不回來。所以,我們眾生總是依憑著情緒在修行。心情好,就拚命用功,心情差,對功課就不屑一顧了。眾生的修行就是這樣起起落落。

我建議諸位在家菩薩,若條件情況允許的話,可以在家裡設立一個小佛堂,做為大家精神的支柱。信仰很重要,設立一個佛堂,讓大家在工作之餘,有個可以精進的場所。

當然,精進未必一定得在佛堂拜佛、念佛,才稱之為精進。佛教對精進的定義是:二十四個小時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不要讓它陷入痛苦和煩惱之中,不要讓它落入對立的觀念,要讓它永遠保有那顆純真、至誠的赤子之心,此方謂之真正的精進。

就一般人的觀念,都認為精進就是在佛堂里用功的念佛、拜佛,殊不知,一走出佛堂,人家稍有得罪,就立刻發出不平之鳴。在佛堂很認真的大聲念佛,步出佛堂也扯著喉嚨,大聲和人爭執,真是「不增不減」,個性完全沒改。有人學佛三年,不但脾氣沒改,反倒變本加厲,反正他什麼都不怕,絲毫無所顧忌。………………對於這種愈學愈糟的人,我們真的是莫可奈何。因此,真正的精進要好好從心地上下功夫。

有一次我坐的士,上了車之後那麼的士司機問我,你是不是和尚?我說是啊,我這個樣子應該不難認出來身份吧?然後他就問我,你的頭上怎麼沒有「點點」?我說那不是「點點」,那叫戒疤,那是出家人受戒後,為了表示向佛的誠心,用燃香燙的,現在中國佛教協會已經不鼓勵了,有些地方在傳戒的時候已經禁止了。然後他又問我,那你為什麼不戴佛珠呢?我當時反問他,為什麼要戴佛珠呢?他想想後就說,如果不戴佛珠,你怎麼念佛啊?我當時覺得這個問題很可愛,就故意逗他,我說有了佛珠,還應該有雙手才能拿著佛珠念佛,那如果沒有雙手,是個殘疾人怎麼辦?他要不要修行啊?那如果佛珠還沒有發明之前,大家怎麼辦啊?要不要修行呢?那到底是你的心在修行,還是佛珠在修行呢?後來他想想,覺得也對,就說那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拿著佛珠呢?我告訴他,用佛珠念佛只是方便,如果拿起佛珠才想起念佛,那太危險了,大家想想,我們一天拿佛珠的時間有多少,就算手上掛著佛珠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念佛呢,這個還是個問題。所以修行的道路上有很多誤區,大家一定要有智慧去分辨。

接下來是「慚愧心」,一個合格的佛弟子一定要具足慚愧心。要常懷慚愧心。慚愧心就是善的心。「慚」就是對不起自己,就是對自己行為的不完美而感到羞恥;「愧」就是愧對於別人,就是因為自己行為不完美而對不起別人而感到羞愧。我們內心裏面,每一天都在爭執。而之所以會在內心產生爭執,是因為我們受不了委屈。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很委屈,卻從未想到是自己對不起別人。那為什麼老是覺得委屈、覺得不公平呢?其實就是你太在乎,太執著的原因。你對這個世間,或者是你擁有的一切太過於在乎了,本來是住在豪宅的,因為生意失敗,萬貫家產所剩無幾,以前是開賓士、寶馬的,現在要踩單車,他接受不了。本來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因為意外,親人要離去,或者是牽著自己手幾十年的老公,突然不要你了,你接受不了,要生要死的。其實仔細想想,世間的一切,為我所用,非我所有,從你佔有的一天開始,就已經註定要離去的。好像我以前是住在黃圃的,後來做了這個佛協的秘書長,很多人都祝賀我,其實這沒什麼好高興的,我們取代別人位置的第一天開始,就已經註定,終究要被別人取代,對不對?有什麼是我們能帶走的呢?你得到的越多,你將來要面對不得不放棄的東西也越多。得到的時候大家很開心,因為這個大家都願意,都喜歡,都能夠接受,很少有人因為興奮,心臟病發作的。但是當你要面對不得不放棄的時候,是否還是那麼洒脫呢?你能夠很瀟洒的擺擺手,就走開嗎?這個是需要功夫的,不是吹吹牛就可以解決的。所以得到的,不一定是好事;沒有得到的,不一定就是壞事。如果你擁有這種心態,那你活著才自在,是不是?如果一個人在惆悵自己沒有漂亮鞋子穿的時候,你可能會在不經意間發現,可能你的身邊會有人連雙腳都沒有。慧律法師曾經說過:如果你面對不如意的時候,在後面加多三個字「又如何」,你就會很清涼。明白嗎?比方說你周圍的朋友都很有錢,他們都有小車開,而你每次去寺院拜佛的時候都是靠兩條腿走路的,那麼也沒有關係,你只要想著,沒有車開「又如何」?走走路也好,可以鍛煉鍛煉身體嗎?開車時候很舒服,停車是問題,加油、保養也是問題,還要擔心車不會給人偷走。沒有車開也無所謂嘛,如果有急事,打個的士就可以了,對不對?你就不會不平衡了。

有一種心,不論你學佛與否,都應具足,如此才能過著幸福、快樂、美好的日子。所謂:「幸福就是智慧。」有智慧的人,才有幸福可言;沒有智慧的人,縱然富可敵國,甚至擁有全世界的財產也沒有用。

有兩句話請各位記住:「每天反省,我有沒有對不起別人,不要在意別人是否對不起我們。」這是第一句話。第二句話是:「每天都應如是觀照,我是否盡到自己的責任?不要責怪別人沒盡到責任,但求檢討自己,不去責怪他人。」一個懷著慚愧心的人,他所關注的是:我有沒有對不起別人,而不是一天到晚追究別人的缺點,或是質問別人:你怎麼這樣對不起我?慚愧心是很重要的。有慚愧心的人才能夠「一日三省吾身」,才會去迴光返照,好好的自我反省。

慚愧心是菩提心,在《華嚴經》裡面講,有慚愧心的人就有覺悟的心。若一個人沒有慚愧心,就不可能覺悟。所謂慚愧,就是對自己的行為要負責,不能愧對於別人。當我們覺得自己無愧於良心時,旁人說什麼就已經不重要了。如果一個人常常檢討自己,那麼他一定會得到別人的諒解;如果一個人常常都是原諒自己的過失,那麼他往往不會得到上蒼的原諒

下面是「無貪」,不能有貪念。我們往往會因為貪,以致因小失大。當你內心無貪時,就會感到清涼了。我們得到不義之財,怕東窗事發,而過著緊張不安的生活,唯恐被人家發現,那又何苦呢?得到了一些錢,卻增添了內心無限的壓力。要是我,絕對不這麼做。寧可不要這些錢,而過著心安理得、快樂的日子。

大部分的人都是過著錯誤的日子,貪得一點小利,卻增加了長時間的壓力與負擔,白天心神不寧,夜晚惡夢連連,真是不值得。屬於我們的,我們拿得理所當然;不該是我們的,我們一介不取。

沒有貪念的人,每個人都喜歡和他作朋友。貪得無厭的人,到處都不受歡迎。若經濟能力許可,我們應當要施捨,但要量力而為。能夠布施的人,大家都很喜歡他。因此,應當無貪,不要有貪念。

另外,學佛的人最重要的,是要學習不發脾氣。發脾氣是很不好的習氣。男眾尤其應該注意,因為他們的修養比不上女眾。至於女眾,她們比較不會發脾氣,她們很好。(因為在場的女眾居多,所以我也不敢說她們什麼,否則,以後我可就麻煩了......)其實,男眾發脾氣會有一個限度,女眾則不然,往往一發脾氣就非同小可,甚至鬧得不可收拾。大家要學習不發脾氣,因為團體的氣氛很重要,一旦有人發脾氣,就會充滿火藥味,和諧的氣氛就被破壞了。

還有一種人是不發脾氣的,而是沉默以對、無言的抗拒,這比發脾氣更糟。整天綳著一張臉,就是不講話。若是問他:「你是不是在生氣?

他就沒好氣地回答:「見鬼了,我才沒生氣呢!」

若是問他:「你為什麼不高興?」

他就會說:「我很高興啊!」

「你是不是介意今天早上**講的那句話?」

「誰在乎啊?我才不會那麼沒有修養哩!」

總之,臉上已經寫滿了不高興,他還是不承認。所以,發脾氣會使自己和別人的距離愈來愈遠,以後人家也不敢親近你。因為你是個不定時炸彈嘛,誰敢和炸彈站在一起呢?所以,我們要保持微笑,是甜蜜的微笑,不是皮笑肉不笑,更不要陰森森的笑。我們不要給別人的內心造成壓力,不在團體氣氛中製造低氣壓,才是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

我們內心裏面,擁有一個很珍貴的東西,那就是——安詳。安詳就是內心裏面擁有一個快樂而寧靜的內在。擺平了內在,我們外在的世界也就可以隨緣。如果擺平不了我們內在的世界,那麼,我們會很執著外面的世界,就會產生得不到的痛苦。所謂欲求的痛苦、慾望束縛的痛苦。

怎樣才能得到安詳?首先要舍掉不必要的慾望,二十四小時裡面都觀照知足,不要常常不滿。要想到說,我們今天有三餐飯吃,己經很不錯了。像非洲、依索匹亞等地的難民,連飯都沒得吃,我們現在有飯吃,已經很值得慶幸了。當浴室的設備不盡如理想時,我們只要想到在許多貧困落後的地方,生活水平低落,廁所連門都沒有,蹲下來時,彼此還能聊天。如果比較起來,我們現在的廁所雖然設備不盡如理想,但也該知足了。所以,我們內心裏面擁有真正的快樂,就是知足。

唯有真正的知足、滿足,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像我,就比較容易滿足,對於任何眾生,無論是傷害我的或誹謗我的,我都讚歎他,因為他成就我的道業。不會同哪個眾生髮脾氣,我在中山這麼多年了,以前住在報恩寺,現在住在西山寺,有哪個人見過我發脾氣的?真的,當然如果是讚歎我的、支持我的,我也讚歎他,因為他護持了三寶。我這個人有一個好處,就是很難去恨任何一個人。今天碰到障礙,那也是我的業,逃不掉的。所以,輕安——保持內在的安詳,你就擁有真正的生命了,這就是我們要找的。

所以說,世俗的人,他就是要遭受命運的控制。算命先生最喜歡說句話:「萬般皆由命,半點不由人」,萬般皆是命,一點兒都做不了主。這跟佛陀說的不同,佛陀講:「境無好壞,唯心所造」。佛的境界確實歷害,一切境界的好與壞,都是你的心自己生出來的。別人氣得跳腳,你依然如如不動,這就是善,對不對?他在生氣,跟我們沒關係,我們跟本不會痛。其實,我們人人都相反,看別人在生氣,我們就跟著氣起來,沒生氣很難過。真奇怪?別人難過,我們不跟他一起難過就很難過。他如果生氣,我們就冷冷靜靜。因為,境界沒有所謂的好與壞,心被牽著走,境界就是壞的,你要是冷冷靜靜,如如不動,這境界就是好的,有什麼事情,也不會那麼難過,不會痛苦,不會那麼煩惱,對不對?

一個人不是有大魚大肉吃,就可以快樂的。也不是藉由飈車,或是擁有一棟洋房大樓,就能夠代表一切的。所以,你若能進入安詳的世界,就會發現這個世界裡面,有另外一方天地是你從未進入過的,那就是你的內心、你的安詳。你整天都是往外追求:財、色、名、食、睡。追求名利、金錢、色相、男女、慾望。你現在掉過頭來,冷靜下來,轉而追求內心裏面的智慧、安詳,二十四個小時裡面就是永遠的知足。當你知足,你就沒有缺憾了。我們為什麼會有缺憾?正因為我們不知足。

慾望不是罪惡,正當、正確的慾望是被許可的,但是過分的慾望,勢必產生缺憾,因為你永遠不滿足。不滿足的人,他的生活和生命中,都充滿著仇視、不滿。所以,我們要找的是一顆安詳、輕安的內在。像我們出家人,既不KTV,也不跳舞、也不去什麼桑那,不去什麼咖啡廳,也不涉足一些外在的如歌舞廳等的聲色場所,什麼娛樂都沒有,那我們出家人拿什麼來過日子?——就是智慧、安詳、慈悲、忍辱、寬恕、無恨、精進、信心、慚愧。擁有了這些,就擁有了一切。

我們要去實際舍掉那些不必要的煩惱,在舍除煩惱的同時,如果你有足夠的金錢也要舍掉,就是布施。行舍就是內心裏面懷有一顆布施的心。若有布施之心,你就不會貪。但人卻有一種奇怪的心態:不用花錢的,就拚死命地搶;至於要花錢的,就敬而遠之了。

我們要有施捨心。所謂施捨心,它涵蓋的內容非常廣。除了財物的布施之外,還有法的布施,還有無畏施。

財布施就是將自己的金錢物質儘可能的施捨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有很多人會覺得這個有什麼難?其實真的要做起來就不是那麼簡單了,你想想如果你有一千萬,你布施了一千塊;同一個很窮的人,吃飯都成問題的人布施一百塊錢想比,那個要付出的努力較大?因此布施的功德覺不是靠金錢的數量就能夠衡量的。考大家一個問題,我出家之後第二年回過一次家,因為我出家之前,家裡就養了兩隻小狗,回家的時候,大狗也生了兩隻小狗,當我一回到家的時候,那新生下來的小狗就不停的咬我,很兇的,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這個問題我也考過很多人,明明很簡單,可就是答不出來,有的人還講到了佛性啊,本體啊一大堆不著邊的東西,其實就是這麼簡單嘛?因為它不認識我,我沒有對它奉獻過呀,因為我重來沒有餵養過它,沒有給過它任何布施,它當然咬我。

法布施呢,簡單講可以說就是教給別人佛法或世間法,但是在學世間法的時候很少有不交學費的,有哪個上學沒交過學費呀?太少啦。相反到寺院聽經聞法是不收錢的,這個還是解決生死根本的重要課題,因為所有人都將要面對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不要說到我這個沒名氣的小法師這裡不收錢,就是到了那些名氣很大的高僧大德那裡聽經聞法也一樣不收錢。想想看在座的諸位會喜歡覺悟多一點?還是喜歡李嘉誠多一點?就是香港首富的李嘉誠。大家用心想想,其實答案很簡單嘛,因為我們會把自己學到的佛法無條件的奉獻給大家,而李嘉誠再怎麼有錢,也不會拿出來分給大家,對不對?

無畏施就是通過言行,能夠令眾生內心新生歡喜,遠離恐怖,讓眾生內心裏面不要有恨、嫉妒、狂妄。

我們內在潛伏的問題若沒有解決,那麼,問題始終存在。人與人之間,外表看起來風平浪靜,然而,有許多惡的種子潛伏在八識田中,諸如:攻擊性、嫉妒、排斥、傷害和鬥爭。只因我們目前沒有遭遇到某些境界,所以,這些惡的種子才未顯現出來。在座諸位,學佛就是不斷致力於解決內在的矛盾。世間人內在里隱藏著叛逆、妄想、反傳統、攻擊、傷害、挑撥離間、是非、對立的心態。我們內心深處充滿了這些可怕的毒素,如今學佛了,就要凈化它。

有的人說:「學佛的人都很自私,只求往生極樂世界。」這是天大的錯誤。學佛不是為了臨命終那一剎那往生極樂世界,學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託,而是要解決現實的問題。

現實的問題不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是心態、觀念。我們要面對人生,要面對生老病死,要認真對待我們的生命,因為這個是無法請假,無法休息,更無法辭工的。我們今天的問題絕對不僅止於表面的,而是來自內心。內心深處那些種子、習氣等,微細的問題若不能解決,我們所謂的學佛,也只是停留在非常浮面的層次。把佛法當作清談可以,用來勸別人可以,自己真正遇到境界了,卻無法身體力行地去實踐。當八識田中那猶如驚濤駭浪的力量一來,當無量劫來的習氣涌到面前時,大多數人只能隨波逐流。業力現前時,是無法控制的。所以,修行是點滴的功夫,既無法作假帳,亦非只作表面功夫,即可交差了事的。心如如不動,直入無生,是最了不起的道場,掌握了自己的這顆心,你就找到了真正的道場。

大家應當由內在親自去體悟佛所講的法。若不善自發心、不去體悟、不徹底從內心深處去改變,就不叫修行人,只不過是跟佛結緣而已。佛法是單刀直入,能在心性上受益的,它必須在無相中顯現,而不是只在表相意識的層面打轉。

如果碰到任何事,只知一味責怪對方,那你必定會活得很痛苦。若能迴光返照,承認自己不對,痛苦會減少。遇到任何事,總是說:「我不對」、「我不好」、「我道歉」,這樣你會比較快樂。假如事事都責怪別人,你怎麼可能會快樂呢?所以,應當多講「對不起」、「很抱歉」、「是我不對」、「我要好好反省」,當下,你就會快樂。倘若一直責備對方,那你將永遠無法跳脫痛苦的深淵。為什麼?因為,你內心充滿了攻擊、傷害。

生死的根本就在「貪愛」。已經擁有很多,卻仍是貪求不已。慾望愈多就愈痛苦,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我們一定要把生命變得很單純。就如佛陀所言:「其實,生活本來就很單純,只是我們把它變得很複雜。」如果能將生與死的觀念濃縮在一剎那之間,有生就一定有死,那麼,你今天所遭遇的順逆境、是非,也必然是相對而存在的。從生到死的過程中,我們一定會有逆境、痛苦、病苦。會有人一天到晚跟你過意不去,也一定會有人支持你。因此,要多多體會緣起性空的道理,觀空放下,自然能擁有既現實又超越的自在心境。

所以,希望各位對三寶有信心,盡量聽經聞法,盡量親近善知識,要增長智慧。我們的會長**大和尚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善知識,大家要多多親近。另外,如果想要有智慧,還應當多聽佛學演講,多看講經的光碟。今天在座的諸位就很好,我們國家有十三億人口,很多人來自五湖四海,能夠聚在一起,本身就很難得,這需要宿世的緣分,現在我們不光能夠聚在一起,還能夠一起聽經聞法,這更是難得。這樣的概率,比連續中五百萬的彩票一個月還要高。所以在座的諸位應該給自己一點掌聲,鼓勵鼓勵自己。另外聽說,***寺每個月都有傳授八關齋戒,而且還有佛法開示。這個很好,讓大家都體驗一下出家人的生活。而且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非常殊勝。大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都應該試試。我現在是沒有道場,如果有道場,我也要做這個,這個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不然寺院除了經懺佛事,就是經懺佛事,搞得好像是個樂隊一樣。開啟我們佛弟子智慧的東西一點都沒有,這個很可悲。現在科學很發達,錄音帶和光碟都非常普遍,相信在座各位,大多數都聽過佛學講座的光碟。這些光碟自己聽過後,不妨轉送給別人,讓別人也能夠聽經聞法,得到無上的法喜。讓別人快樂,你們就是散播愛的使者。而要做到無痴,最具體的辦法,就是多聽經聞法,多看佛學講座的光碟。因為這個世間,除了智慧之外,沒有任何事物是永恆的。

那麼,佛法可以稱為心法,因為他是對治眾生各式各樣的心病。當然你也可以說佛法是一部因果法,因為他告訴我們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因因果果、果果因因,都有必然的聯繫,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就像人必須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一樣。不像有些宗教的上帝一樣,可以創造山河大地,可以創造人類和其它的動物,我們的佛陀也沒有這樣的本事,如果我們真的是被上帝創造的,那麼我第一個就會投訴上帝,憑什麼把我創造的這麼矮,為什麼別人就身材高大。同樣我也相信,沒有人願意一生下來就投身到貧寒的家庭,更沒有人願意一生下來就先天殘障。所以這些都是生生世世的因緣果報,如果說今天的演講能夠讓大家有一點點受用的話,那不是我的功勞。因為成就今天這場佛學報告的是在座的諸位,如果今天僅僅只有我一個人坐到這裡也沒有用,所以能夠成就今天功德,實在要謝謝大家。小法師沒有什麼名氣,也沒有人知道,就躲在這裡演講,今天的佛學報告也沒有做什麼宣傳,本來以為沒什麼人來聽,但是開始之後真嚇了我一跳。沒想到大家這麼支持,這不僅是對一個剛剛準備講經弘法的小法師的支持,更是對法的支持。俗話說:「一佛出世,千佛護持」,出家人肯出來弘法,如果沒有大眾的支持,佛法是沒有希望的。很多居士並不能聽懂普通話,那一樣坐在這個矮小的空間里,連空調都沒有,實在是辛苦大家了。再次以感恩之心謝謝大家,希望有緣我們還可以聚在一起共同學習,今天的報告如果有紕漏或不足之處,請大家慈悲指正,布施歡喜。

今天的報告到此為止,阿彌陀佛!

分享:


推薦閱讀:

我們是否給了男人太多寬容?
家需要溫馨,愛需要寬容
為什麼婚後男人需要女人給予這4大寬容?
【圖文愛情】愛,就是沒有理由的心疼和不設前提的寬容
寬容別人贏得自己(1---6)

TAG:佛教 | 寬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