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鄂爾多斯旅遊美食攻略

內蒙古鄂爾多斯的美食 如果你對鄂爾多斯的美食還停留在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粗淺程度,那麼,我只能遺憾的告訴你,很抱歉,你對鄂爾多斯的美食還不夠了解。至少,鄂爾多斯美食的精髓——酸,你還沒試過吧?

在鄂爾多斯的東盛區,很多餐館都能看見酸食的身影,據說這是源於當年這裡的貧困,只是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和改良,現在的酸食更加符合人們的飲食習慣,少了幾分當年的窮酸,多了幾分憶苦思甜的味道。在吃肉飲酒之餘,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呢。

鄂爾多斯的酸食可以分很多種,首先隆重登場的是酸燴菜。這在東勝的餐館裡可是絕對的「出境率」第一的主角,在一些小餐館裡只需要10塊錢,大一些的餐館也不過28元。老闆會給你端上滿滿的一大盤,冒著熱氣,還贈送一大碗米飯,兩個人吃足夠了。這個時候不用忌諱,擼胳膊挽袖子,敞開腮幫子,一會兒就會大汗淋漓了,口中酸酸的感覺剛剛好。這裡強烈推薦達拉特北路的蒙川美食城、伊金霍洛西路的燴菜館和伊化路上的鄂爾多斯艾利酒家,都是很正宗的民族特色餐館,不用叫太多的菜,一盤豬肉酸燴菜或是排骨酸燴菜,兩盤當地的特色涼拌小菜,保准可以讓兩個人吃得肚皮滾圓——要知道這可是我的經驗之談啊,東盛飯店裡的菜量大得都很驚人啊。

除了酸燴菜,鄂爾多斯的酸食系列中比較有名的還有酸飯。沒聽錯,就是「酸飯」,我第一次聽的時候也以為自己聽錯了,當時腦海中迅速閃出的就是「珍珠翡翠白玉湯」,而眼前的酸飯也確實點綴著豆丁、菜丁一類的東西——想來「珍珠翡翠白玉湯」的作者可能也是受到了酸飯的影響了吧?吃酸飯要到東鄂爾多斯的農家,去的時候可以帶上一包茶磚作為禮物,熱情好客的蒙古大叔就可能為你的這頓原滋原味的蒙古大餐免單哦。需要提醒的是酸飯的味道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尤其對於胃腸不好的人來說還是不要輕易嘗試為妙,雖然酸飯的原料糜米對於身體來說是大大有益的。

鄂爾多斯美食扒駝掌 1、將駝掌用清水洗凈,瀝干水分,用火燒掉毛後用開水浸泡20分鐘,用刷子刷凈,換水反覆沖洗至駝掌潔白。起鍋置火上加水及黃酒反覆燜煮駝掌,勤換水,撈出後,修掉掌心老繭硬 皮用水洗凈,放人盆中,加入清湯、紹興酒、國光 蘋果一起上鍋蒸一個小時左右,取出駝掌再換盆加入清湯、雞肉、肥瘦豬肉(用水汆過)、黃酒、蔥姜上火蒸至脫骨為止。蒸好的駝掌趁熱去骨(保持掌形),抹上糖色,入油鍋炸一下,晾涼備用。

2、駝掌晾涼後,切成大片備用。水發香菇、冬筍均切片洗凈用清湯煨好備用。火腿切片備用。蔥切段,姜切片。

3、.起鍋至小火上,放入少許香油,將蔥白段、薑片煸出香味時,放入駝掌片反覆晃勺煸,並烹入黃酒、醬油、鹽、糖、胡椒粉,煸2-3分鐘後,倒入瓷盤中,揀去蔥姜不用。稍冷一下將掌 肉、冬筍、火腿、香菇一片片依次隔開碼放在盤中,(保持掌形)再放入清湯、黃酒、雞精、醬油上籠蒸至酥爛為止。

4、取出駝掌,潷去盤內湯汁。起鍋至火上,加入少許清湯燒開,調好口味,勾入水澱粉成濃汁,淋入雞油後均勻地 澆在駝掌上,將菜心用開水一焯,放入少許 油、鹽、雞精,煸透人味後碼放在盤四周即成。

特點:菜色淡白,不肥不膩,肉嫩鮮美,營養價值高。 鄂爾多斯美食金刀烤羊背

「烤羊背」[1]選用上好的綿羊脊背,經過精工細作,運用傳統手法,配以數十種佐料,經過精工細調和烹飪手法是草原筵席中的極品,烤羊背獻給長輩和尊貴的客人,同時歌唱美好的祝酒歌,祝福尊貴的客人吉祥如意,美滿幸福。 這道菜也是蒙古族人在非常隆重喜慶的場合才會製作的一道美食,按照蒙古族師傅的話來說,一頭羊除了羊腿,肉就都在羊背上了,所以烤羊背也是一道龐然大菜。選用了草原牧場上最肥美的白條羊背,用當歸等三十餘種中草藥和天然調味品腌制24-36個小時,腌好的羊背要在特製烤爐中度過2個小時左右的烘烤,注意一定得是野杏、桃、李、樺木和生長在沙漠中的「扎格木」等木炭作為燃料,只有這樣烤出的羊背才原汁原味,飽具了草原的百草香,毫無腥膻之感,可謂色美肉香、外焦內嫩、干酥不膩,正應了那句話,「六月鮮羊肉,神仙也想吃一口」。

鄂爾多斯美食奶酒介紹

奶酒澄澈醇香,沁人心脾,酒性柔軟,口感酸甜。初飲時覺得酒力不大,可是後勁很足。一頓能喝一瓶啤酒的人,喝奶酒一公斤以上便會大醉。奶酒有驅寒、活血、舒筋、補腎、健胃、養脾、強骨等功效。蒙古人常把奶酒當藥品飲用,能治療胃病、腰腿痛、肺結核等疾病。

  草原上的牧民常用奶酒招待尊貴的客人。過去,蒙古人飲奶酒,不吃炒菜,不猜拳行令。把奶食品和羊烏查一擺,邊吃邊喝邊談,興緻所至,拉起馬頭琴,唱起長調民歌,著實是件雅事、樂事。

  鄂爾多斯美食介紹

鄂爾多斯牧區蒙古族的主食是奶食、肉食和糧食。

  奶食,蒙語叫「查干伊德」,直譯為「白色的食品」,含有純潔、吉祥的意思。

  奶食分食品和飲料兩種。食品主要有白酥油、黃酥油、奶皮子、酪蛋子。白酥油:把鮮羊奶或鮮牛奶裝進瓷罐里發酵為酸奶後、用杵桿上萬次左右,即可從酸奶里分離出糊狀的白酥油。好年景時,牛羊肥壯,鮮奶質量也高,百公斤鮮奶可提煉白酥油五、六公斤。提煉酥油是一項最繁重的體力勞動,目前很多牧民用分離器代替。

  黃酥油:把白酥油熬去水分後即成黃酥油,一般只得五成。黃酥油是鄂爾多斯的特產,味道純香,營養價值極高,是奶食中的精品。

  奶皮子:鮮奶煮熬六、七小時後,表面即成一層皮,用筷子桃起;通風處陰乾為奶皮子。

  酪蛋子:將取出白酥油的酸奶經慢火煮熬後,放入布袋,擠出酸水,再製作成碎塊狀或麵條狀,晾乾,即成酪蛋子。酪蛋於質硬,味酸,泡奶茶炒米吃,咀嚼時酸中帶有香味。

  奶食品中的飲料主要有鮮奶、奶茶、卧奶子和奶酒等。

  一日三餐,牧民早、午都喝茶。奶茶配以酥油、酪蛋子、炒米、紅糖和「寶高熱蘇格」(烙或油炸的麵食品的通稱,如月餅等),或者中年再加熟冷羊肉,吃來昧美無比。

  「愛熱格」俗稱卧奶子,由鮮奶直接發酵而成,樣子很象豆腐腦,味道特殊,香美可口,夏日食之消暑解熱。據民間傳說,成吉思楞有一次在征戰途中路經鄂爾多斯、天賜他三碗「愛熱格」。在他離釺鄂爾多斯時,掛在鬍子上的奶滴了下來,此地才有獨享「愛熱格」的福分。   鄂爾多斯地區的奶酒,因原料和釀製方法不同可分為四類:一起叫「祈格」,即由鮮馬奶直接發酵而成的酸奶,俗稱馬奶酒,這是奶酒類中最為上等的;二是「薩琳阿日何」、也稱蒙古酒,其釀造方法是把提煉過白酥油的牛、羊酸奶煮熬、蒸餾而得;色透明,味酸甜酒精度小,飲後易興奮但不易醉,但過量又不易解;三是叫「阿日吉」,即將「薩琳阿日何」再蒸餾而得,類同漢族釀製的二鍋頭酒;四是「潔日吉」,將「阿日吉」再進行蒸餾而成,質同酒精,一般人一次飲一杯足矣。

鄂爾多斯蒙古族牧民的晚餐主要是肉食,羊肉、牛肉最為多數;牛肉一般燉著吃,而羊肉的烹制方法就較為多樣了,最有名的是「手扒肉」和「羊背子」。

  手扒肉是牧民常吃的飯食。吃法是將全羊切成若干塊(頭、蹄、下水除外),白水下鍋,大火煮至紅肉變色即可食之。手扒肉,鮮美鮮嫩,不油不膩,容易消化。

  羊背子是蒙古族人民最佳美的盛宴。據《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定天下,大享功臣,設全羊名為烏查之宴「,說明此宴已有悠久的歷史。擺羊背子漢族同志又稱其為烏查)是把全羊卸為七大件(除去胸叉),然後白水加鹽,煮熟而食。放羊背干極為隆重,只 有祭把婚嫁喜事和老人過壽,或親朋貴客到來,牧家才擺這種宴席。

  鄂爾多斯蒙古族食用的糧食主要有糜子米、白面、炒米和大米。吃過羊肉,在肉湯里煮麵條,或用酸奶熬稀粥;油炸肉餡餅、牛羊肉餃子等,是喜食的面製品。

  蒙古族不吃馬肉,這種習慣的形成原因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成吉思汗在世時原本也吃馬肉,汗崩後,元世祖忽必烈昭令以馬肉祭典,所以馬肉即為後人所忌食。另一種說法是,黃教傳入,其教義視馬為「天駒」,食之有罪。其實真正的原因,是聚古族在生產和生活中與馬結下了不解之緣,感情至深,不忍食之。

  牧民過去也不餵豬,不養雞,不吃豬肉、雞肉和雞蛋,其原因也有種種說法,但比較切合實際的說法,這是由於蒙古族長期的游牧生活之不便,加之豬隨地拉屎拉尿,有礙衛生,牲畜不慎吃了雞毛易得咳喘病。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生產的發展,牧民也開始喂 豬養雞了。


推薦閱讀:

一個散淡的城市:菲律賓宿務最全旅遊攻略
美麗大中國冬季旅遊必去的10大美景(二)
泰國旅遊有什麼好去處?
荒野求生修改攻略有啥?
155.與喵共舞81~南戴河第5天回家

TAG:美食 | 旅遊 | 內蒙古 | 鄂爾多斯 | 攻略 | 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