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慢歷史丨武則天的天下

關於武則天的傳說,不勝枚舉,所有這些光彩,都不及「則天大聖皇帝」這個謚號,不過,武則天有遺囑,她更願意以「則天大聖皇后」身份陪在丈夫李治的身邊,她的兒子依言而行,將她葬在乾陵,至此,關於武氏的傳說也戛然而止。至於日後她的孫子李隆基一再改她的謚號,估計閑著也是閑著。

隋唐更迭

唐朝脫胎於隋朝,唐高祖李淵是隋文帝楊堅的姨侄,也就是說,李淵的母親與楊堅的妻子是姊妹。而隋朝則脫胎於北周,把這其中的事搞明白了,也就明白大唐為何風氣開化,不拘小節了。

李淵的爺爺李虎,漢人,外公獨孤信,鮮卑人,也就是說李淵有一半血統為鮮卑人。至於李世民,則有四分之三血統為鮮卑人,因為他的母親竇氏也是鮮卑人。

史書稱獨孤信「美容儀,善騎射」,這樣的男人,騎在馬上,回頭率一定很高。還別說,真是這麼回事,「信在秦州,嘗因獵日暮,馳馬入城,其帽微側,詰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側帽焉。」看看,獨孤信成了風尚的風向標,他的帽子不過被風吹彎了,眾人見了,爭相仿效。因此,如果遺傳規律不出問題的話,他的女兒們也一定很美。從女婿的情況來看,也實在叫人艷羨。大女兒嫁了宇文毓,四女兒嫁了李昞,也就是李淵的父親,七女兒嫁了楊堅,這三個女兒都成了皇后。

不過,讚歎歸讚歎,對獨孤信來說其實幽怨滿懷。為何這樣說呢?因為他是被迫飲鴆自盡的,害他的人是權臣宇文護。

這事得說北周政局的紛擾。那時的北朝叫一個亂,先是北魏分裂成東魏與西魏,宇文泰從北魏將領搖身一變成了西魏實際掌權者。他死後,三兒宇文覺在侄子宇文護的擁立下,將西魏變成了北周。不過沒多久,十五歲的宇文覺就被宇文護幹掉了。

宇文護覺得宇文毓溫和,好掌控,因此,讓宇文毓繼位,為明帝。宇文毓是宇文泰長子,二十齣頭,看似溫和,其實有主見,這樣一來,宇文護又不順心了,怎麼弄呢?他決定毒死宇文毓。一次宴席上,宇文毓沒注意,吃了毒餅,不過,臨死前腦子轉的飛快,當著眾人,宣布傳位給四弟宇文邕。宇文邕就厲害了,他一上台就把宇文護幹掉,算是為哥哥們報了仇,如果按照他的思路,再給他幾十年時間,北周應該會被建設成強國,但他三十五歲就病逝了。臨死前他心有不甘,因為他的兒子宇文贇實在太差勁,活著的時候還能教訓他,他一死,就沒人管了。宇文贇可高興了,呸,早該死了啊。

宇文贇的老婆是楊堅的大女兒楊麗華,他做了皇帝楊麗華就成了皇后。不過,宇文贇有怪癖,看到喜歡的,就立為皇后,以至於後宮有五位皇后。人畢竟不是鋼鐵,宇文贇搞得太厲害,年紀輕輕就病歪歪,他不想管事了,禪位給長子宇文衍,宇文衍也就是楊堅的外孫,這下,楊堅就成了權傾一時的重臣。再說宇文贇,沒多久就病去了,宇文衍成了靜帝,他很識相,也不知是誰教的,主動禪位給外公。到這,北周成了隋朝。

楊堅也著實能幹,南北朝的分裂狀態被他統一了。當然,他的繼承人楊廣也很能幹,但這人太聰明,一味想著達到自己的目的,忽視了大眾的感受,加上戰事連綿,很快便烽煙四起,各路好漢爭相做山大王。這個時候,李淵也吃准形勢,起兵了,經過不斷征戰,隋朝成了唐朝,李淵成了唐高祖。

當然,若不是玄武門之變,作為二子的李世民是做不了皇帝的,因為太子是他的大哥李建成。玄武門前,李世民殺了大哥和三弟,天下就是他的了。李淵只好哭哭啼啼做太上皇去。

唐初的情形便是如此,也難怪此後李世民的兒子們爭太子之位爭個不停。

苦其心志

武則天的父親為武士彟,唐代開國功臣,不過在武則天十二歲時便死去了。家裡頂樑柱一倒,難免不會被人欺負,而欺負孤女寡母的竟然是族兄,這事真是過分。想來武則天在十四歲便進宮有部分原因是為了擺脫厄運吧。

李世民一開始很是寵愛武則天,不但封她為才人,還賜名「媚娘」,當然,少女武則天的嬌艷也由此可見一斑。按照這種速度發展,武則天也許會成為貴妃。只是,後宮競爭太過激烈,李世民很快對她失去了興趣,她只能在御書房伺候筆墨。但從某種程度來看,後來她能處理朝政,便是此時打下的基礎。因為她不但有機會接觸公文奏章,還能閱讀書籍典章,同時也耳濡目染了李世民的辦事方法。武則天有著與李世民一樣的個性,甚至還要烈。據《資治通鑒》記載,「太宗有馬名獅子驄,肥逸無能調馭者。則天言於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須三物,一鐵鞭;二鐵撾;三匕首。鐵鞭擊之不服,則以撾撾其首;又不服,則以匕首斷其喉。』」對於這事,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般人可能會覺得武則天太過野性,手段太過慘烈,竟然將馬殺了。連李世民也感到驚訝,責問,若是好馬,不就被你給殺了。武則天的看法就牛氣了,「良駒駿馬,可為君主乘騎,馴服則用之,訓不服還要它何用?」呃,這種解釋怕是李世民也無法駁倒的,也由此可見武則天的駑人之術非同一般。只是,武則天太過鋒芒畢露,讓她在後宮待了十二年再無升遷的機會。

隨著年歲漸長,等待武則天的命運究竟如何,恐怕連她自己也頗為迷惑。畢竟,她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而能夠主宰她命運的皇帝又不肯給她機會。何去何從?她肯定為這個問題哀嘆過。

後宮紛爭

武則天機會的來自後宮紛爭。

李世民死後,李治繼位,為唐高宗。李治能夠成為皇帝,得益於他的柔弱性情,哥哥們在競爭皇位時,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說實話,他若是能與哥哥們成為競爭對手,鹿死誰手還說不定,這麼看來,柔弱也有柔弱的好處。

李承乾是太子,為大哥,讓他感到壓力的是老四李泰。李泰成年後,按規矩作為皇子該去自己的封地生活,但李世民特許他留在京城。這樣一來,矛盾就出現了。李承乾雖為大哥,但有足疾,跟意氣風發的老四相比,總有點比不上。更何況,李泰為了顯示自己的才能,主編了《括地誌》,李世民非常開心,大加賞賜,搞得李承乾很不爽。與李泰相比,李承乾並不是個奮發向上之人,雖然李世民任命魏徵為太子太師,但李承乾更喜歡玩樂,他愛上一個叫做稱心的太常樂人,李世民知道後,大為震怒,將稱心殺了,李承乾為此哀傷了幾個月。不過,這樣的警示對他毫無作用,此後,他在頹廢的路上,越發不像話。他決定暗殺李泰,但沒成功,按理說,他應該收斂,但他一不做二不休,聯合幾位皇親國戚,準備逼宮,要李世民讓位。事件突然升級,到了謀反的級別。不過,事情很快敗露,被逮的人一大串,這些倒霉蛋都被判了死刑,但如何處置李承乾,李世民猶豫了,李承乾的墮落讓他心痛,要知道,李承乾作為嫡長子,八歲便被封為太子,李世民從小將他當儲君培養。當然,李世民對兒子們的愛多半是因為長孫皇后,長孫皇后英年早逝,李世民在悲痛之餘只能深愛她留下的三個兒子,老四李泰成年後還留在身邊大致基於這個原因。各種權衡之後,李世民將李承乾貶為庶人。那麼,誰做太子呢?李泰顯然已不合適,此時,老九李治走向了歷史舞台。長孫皇后的三個兒子中,李治最為厚道柔弱,當得知重任將壓在自己身上時,他甚至大哭了一場。李世民選他,其實是無奈之舉,雖然也有庶子不錯,但作為舅舅的長孫無忌無論如何也要讓自己的親外甥做太子,他力保李治。長孫無忌名列初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一,可想而知他的威力。同時,李世民大概也覺得,讓李治做太子,不但李承乾能保命,李泰也能保命。這個決定是各種利弊權衡的結果,但正所謂一因有一果,李治的出現則給大唐帶來了一段女皇時代。

武則天是在李世民病重時與李治好上的,也就是說,李治在探望病重的父皇時,與伺候在側的武則天對上了眼。兩個年齡相仿的年輕人,相互愛慕,也屬常情。至於武則天此時的身份,想必李治並未顧及這些。李世民的血統四分之三為鮮卑人,李治則有八分之七,因為長孫皇后也是鮮卑人。

但李武之間這段感情隨著李世民的駕崩而告一段落,武則天與一些沒有子女的嬪妃被打發到感業寺削髮為尼。此時的武則天絲毫不敢設想自己有一天將重回後宮,雖然李治對她有好感,但後宮美女如雲,她對他來說不過是過眼煙雲。

而歷史的詭異之處在於,事情總在不經意間被改變了。這事要說到蕭淑妃,她在後宮中風頭正健,讓王皇后很不爽。王皇后決定以奇制勝,找來武則天,要她與蕭淑妃競爭。武則天再次進宮的心態不得而知,但她顯然抱著必勝的信心,很快,她抓住了李治的心,蕭淑妃被她毫無懸念地打敗了。第二年武則天升為昭儀,但昭儀這個封號已無法滿足她,她盯上皇后這頂帽子,王皇后慌了神,只得與蕭淑妃結盟,對抗武則天,可她們哪裡是武則天的對手。655年,李治下詔廢蕭淑妃與王皇后為庶人,一個禮拜後,又下詔立武則天為皇后。據《資治通鑒》記載,武則天在這場後宮之戰中,可謂狠到極點,她掐死出生才一個月的女兒,嫁禍王皇后,盛怒之下的李治哪來得及辨別是非曲直,把王皇后貶了算數。

一飛衝天

其實,李治立武則天為皇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藉助武則天的聰慧來對抗舅舅長孫無忌等一干老臣。不難想見,此時朝堂上反對聲音最響的便是長孫無忌。但李治已決心要擺脫舅舅的控制,他重賞了識時務擁護聖明的李義府,他這樣做當然是做給大臣們看。果然,一些人改換門庭,向李治靠攏,紛紛表示支持。後來,就連老臣中的李勣也說話了,這是皇上的家事,與外人何干。到這,李治終於有了理論上的支持,武則天做皇后也做的理直氣壯起來。

武則天一旦理直氣壯了,她的鐵腕也就能使出來了,王皇后和蕭淑妃作為她的心病,死。至於當初反對她當皇后的老臣們,一個個被罷黜,長孫無忌甚至連命也保不了,令他自縊。後宮紛爭的結果直接導致朝堂上大臣的走勢,親武則天的那一派開始風生水起。

對武則天來說,阻擋的力量一旦消失,就沒有人能夠阻止她一飛衝天了。武則天開始公開參與政務,雖然她做的比較含蓄,眼前擋著帘子,也就是垂簾聽政,其實她很快就要從幕後走到台前了。660年,李治風疾發作,只好放手讓武則天處理朝政。「風疾」這種病似乎是大唐皇室的遺傳病,明確記載患有此症的有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順宗、唐穆宗、唐文宗、唐宣宗,表現出來的癥狀類似半身不遂。另外,得這種病也與當時服用金石的風氣有關。總之,三十三歲的李治病了,沒法處理朝政了。大權在握的武則天很享受,她漸漸成了事實上的皇帝。一個強悍的女人和一個病弱的男人之間,關係開始變得微妙,李治本不是平庸之輩,只是身體拖累了他,他顯然不想看到武則天獨掌大權的局面。664年,李治讓宰相起草廢黜武則天的詔書,這一次,可謂是李氏唐朝最後一次阻止武則天的機會,但武則天顯然已掌管了整個大唐,她一接到耳目報告,就飛降到李治面前,讓那張詔書變為廢紙。接下來,武則天乾脆與李治排排坐,一起上朝,合稱二聖。武則天為了讓大家接受女人主政的事實,特意慫恿李治跑去泰山封禪,按道理,封禪由皇帝初獻,公卿亞獻,皇后最多也就是看看,但武則天成功說服了李治,讓自己亞獻。做完這些儀式,賞賜百官,皆大歡喜。674年,李治基本只能與病榻為伴了,武則天覺得作為一個皇后已遠遠不能彰顯自己的功德,她建議李治追尊祖宗,尊完李淵夫婦以及李世民夫婦後,李治夫婦也順便成了天皇與天后。

當然,武則天若是一味追求權力不幹實事,大唐顯然會進入黑暗期。但她是個優秀的政治家,在她的治下,大唐前承貞觀之治,後接開元盛世。至於她任用酷吏之事,與她的性格相符,酷吏被她利用完,扔了。

無字碑

武則天有四個兒子,李弘,李賢,李顯,李旦。李弘和李賢較賢能,可惜李弘早夭,李賢是個廢太子。李顯和李旦較弱,這哥倆輪流兩次做皇帝。

683年年底,李治駕崩,李顯繼位,為唐中宗。李顯的老婆韋氏是個有想法的女人,在她的慫恿下,李顯決心提拔老丈人韋玄貞為侍中,侍中這個職務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還有封駁之權。李顯這樣做,武派就不樂意了,裴炎提出反對意見,李顯很生氣,開始放炮,「我就是把天下給韋元貞也不是什麼大事,難道還在乎一個侍中?」此時李顯二十八歲,二十八歲的人說出這樣的話,實在不該,這話一傳到武則天耳中,李顯就慘了,才做一個多月皇帝,就被廢為廬陵王,之後在湖北待了十來年,這十來年裡,只有韋氏陪伴左右,不時給絕望中的他打氣。

李顯離開長安後,李旦成了唐睿宗,不過有了前車之鑒,武則天讓這個兒子只能居於深宮中,不能干預朝政。

690年,六十七歲的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李旦這個唐睿宗被廢,封為皇嗣,改名武輪。武則天這樣做顯然是為了過把皇帝癮,但她的風光讓侄子武承嗣產生了幻覺,他覺得自己應該成為太子,於是上跳下串要搞掉李旦,可憐的李旦被這位親戚折騰壞了。不過大臣們心裡明白,不管武則天怎樣折騰,只要她的兒子尚是太子,天下遲早還是李家的,因此,武承嗣的夢想只能是夢想。

698年,武則天重立李顯為太子。李顯苦盡甘來,回到長安,這次他吃一塹長一智,決定與武派搞好關係,他將永泰公主嫁給武承嗣的兒子武延基,安樂公主嫁給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武三思是武則天的另一個侄子)。但李顯並不能就此高枕無憂,接下來,他將失去一雙兒女。事情源於一段八卦,李重潤與永泰公主以及武延基一起嚼舌頭,說誰呢?張易之和張昌宗。壞事了,這兩人可說不得,這對俊秀的兄弟是武則天的心頭肉。他們一告狀,武則天就讓孫子孫女們人頭落地。這是701年的事,武則天快八十了,有點兒糊塗。705年,眼看武則天八十多了,宰相張柬之等五人發動兵變,逼武則天讓位。之後,李顯登基,大唐重新歸來。武則天受此打擊,不久便去世。她死後,與李治一起葬在乾陵,她的陵前樹著的是無字碑。雖是無字,但這裡頭的情緒夠複雜。

且說武則天死後,懦弱的李顯無法駕馭大唐這架馬車,他信任與他同甘共苦的韋氏,但韋氏卻與武三思好上了。李顯頭頂綠帽而不自知,也是可憐。韋氏有五個孩子,李重潤和永泰公主、安樂公主等四位公主。李重潤死後,韋氏只能看著別的女人所生的李重俊成為太子,這讓她心有不甘,而安樂公主也有打算,想做皇太女。安樂公主為人兇悍,甚至呼李重俊為奴,這讓李重俊壓力巨大,太子之位岌岌可危,他受不了了,決定動手,帶人從外圍包抄,先殺武三思、武崇訓父子,再殺韋氏和安樂公主,但玄武門擋住了後半部分計劃,這事到這就黃了。兵敗後的李重俊只得出逃,後來被左右所殺。接下來,朝政就由韋氏與安樂公主把持,不過這對母女實在不像話,710年,有個膽大包天的地方官燕欽融上書指責韋氏淫亂,干預朝政。李顯很生氣,責令燕欽融進京詰問。韋氏心虛,讓人將燕欽融當眾摔死。這時傻傻的李顯也受不了了,臉色變得很難看。之後,韋氏怕李顯追究,與安樂公主一商量,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毒死李顯。

李顯死後,韋氏立李重茂為帝,不過一個月不到,李旦的兒子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率兵殺入宮中。李重茂退位,李旦重為唐睿宗。兩年後,李旦禪位給李隆基,自己安穩做太上皇去了。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因為與武則天一樣有個性的太平公主想獨攬朝政,朝中七位宰相有五位由她推薦。李隆基為了能夠順利繼位,也在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侄子與姑姑的爭鬥進入白熱化,李旦實在受不了,乾脆退位,由他們鬧去。713年,李隆基先發制人,殺了太平公主的親信,太平公主逃進南山佛寺,三天後才回家。這時,李旦出面為妹妹求情,但李隆基不想留有後患,將太平公主賜死家中。

之後,大唐在李隆基的治下,迎來了開元盛世。

熱愛一切美好事物小說愛好者,亦寫歷史杜宏娟

筆名淺泓

作者簡介淺泓

已出版作品《燴歷史》《紅了春秋綠了戰國》

歡迎→閱讀 . 轉發 . 關注

推薦閱讀:

唐朝死得最冤的倆人,一個代替武則天冤死,一個被皇帝猜忌而枉死
武則天為什麼稱晚年的狄仁傑為「國老」?
神龍政變:武則天的最後歲月(三)
從侍女到女皇,武則天的上位竟是靠兩男兩女,他們是誰?
武則天緣何還位於唐?傳狄仁傑解夢提立太子歷史

TAG:歷史 | 武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