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起源:琅琊王氏 世系源流
王氏起源:琅琊王氏 世系源流
木有本,水有源。通譜之敘,即為尋本求源也。由此,上統下系,條分縷晰,代代傳承,敘之於宗譜,以激勵後人。由此,重新撰修《中華琅琊王氏通譜》,勢在必行,意義十分深遠。
一、由譜學研究談到琅琊王氏與太原王氏衍變發展源流 從大的範疇講,譜學是史學的一個分支或一種補充和發展;在某些方面,譜學研究又是史學研究的基礎。譬如,《世本》、《史記·世表》、《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和《二十四史》中的許多志、表、紀和人物傳記,史官除了取自當時國家流行的檔案材料和對當時時事的考察採擷外,有不少來自當時的譜牒。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修譜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必須嚴肅而認真地去做。也就是說,修譜工作的開展,應以對歷史認真負責的態度,對歷史資料進行廣泛搜集、整理、比較、考證、甄別,從而做到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使之最大限度地符合歷史真實。在這一工作進程中,當正史即國史與譜牒發生矛盾的時候,當然要以正史為主,但要找出原因。這又不是絕對的。因為有時正史記載是依據譜牒而敘述,因此,在正史、譜牒與新發現的文物史料以及歷史上的記載與碑版等實物記載在諸如輩份和生卒年月差別較大、重名人物發生矛盾時,就需要認真審視對待了。 從特定意義講,譜牒雖對正史有所補充和發展,但畢竟不同於正史。一般官修的正史記載,史官除了對皇族和禮儀有所忌諱外,對一般人物立傳,大多比較真實可信;而在譜牒撰修方面,則往往出現為親者諱或因避禍而語焉不詳,並且拉名人入譜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所以,在撰修過程中,就要認真甄別其真偽了。再就是有些譜牒的撰修者和研究者,因受文化水平和史料限制,往往對歷史時代的變遷和郡望的形成沒弄明白,所以改變了歷史,把郡望形成和姓氏源流先後次序弄顛倒了。譬如,有關琅琊王氏與太原王氏的關係問題,本來史有所征,已成定論。查史籍,秦王嬴政統一天下,號稱始皇帝,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郡。嗣後,漢朝開國,始有郡望。那時,隨著儒家經學的發展,所謂琅琊王氏、太原王氏,只有在那種特定的歷史時代和情況下才開始出現。考察琅琊王氏與太原王氏,共同開基創姓始祖為周靈王太子晉即姬晉也,後人遂改姬晉為王子晉。對此,史有所記,譜有所敘。據《國語》、《逸周書》、《風俗通》等文化典籍記載:王子晉幼有盛德,十五歲參政,德才兼備,遂名揚天下,成為楷模。後因京都洛陽的谷、洛二水相鬥,將毀王宮,在疏與導問題上,父子兩個做為君臣關係,發生爭執。爭執的最終結果,子晉公被廢為庶人,由他弟弟姬貴登上王位,是為周景王也;而子晉公遂成為平民,落籍洛陽緱氏山一帶。其子宗敬,東周官司徒,後避難於平陽,因系王家之子,時人號曰王家,便以此為姓。八世孫王錯,為魏將軍。錯公傳子王賁,官中大夫。賁公傳子王諭(《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作王渝),官上將軍。諭公傳子王息,官司寇。息公傳子王恢,朝廷欽封為伊陽君。恢公傳子王永,這是宋人汪藻撰修《琅琊臨沂王氏譜》於別譜所載,而宋人歐陽修、宋祁撰修《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作王元,清初至乾隆年間人王國棟和清末光緒年間人王庸敬分別於不同時代修譜均作王亢,今參照《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逸周書》、《國語》、《元和姓纂》、《楚辭》王逸注諸書。永公傳子王頤,遂卜居頻陽東鄉即今陝西省富平縣東北美原鎮西南。至此,琅琊王氏與太原王氏上祖籍貫變遷便由河南洛陽避周難於山西平陽(東漢人王符《潛夫論·志氏姓》所載),又由山西平陽遷居陝西頻陽東鄉。頤公傳子王翦,為子晉公十六世孫,仕秦,官大將軍,與其子王賁均為秦朝平定六國而統一天下的功臣宿將。翦公之孫王離,是王賁的長子(賁公還有次子王武),在距鹿之戰中為西楚霸王項羽所敗被俘,遂殺身成仁,殉國。至此,從子晉公到離公,共傳承十八世。離公生有二子:長子王元,次子王威,兄弟二人在秦末戰亂中為避國難,一起由頻陽東鄉遷居琅琊皋虞即今山東省即墨市溫泉鎮皋虞村。王元為琅琊王氏開基始祖,傳四世至西漢著名經學家王吉,字子陽,史稱王陽,官諫大夫,致仕即退休後,遷居琅琊臨沂都鄉南仁里即今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白沙埠鎮孝友村,遂為琅琊王氏定居臨沂始遷祖。而王離次子王威進入西漢後,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被徵聘官揚州刺史,其九世孫王霸字儒仲,為漢代著名經學家,便於琅琊皋虞遷居晉陽即今屬山西省太原市隱居,由此,威公便為太原王氏開基始祖。在此之前,諸如周靈王太子姬晉即琅琊王氏與太原王氏共同開基立姓始祖王子晉及其子王宗敬,所居之地只能稱籍貫而還不是郡望,其歷史籍貫先後居住洛陽和由此不斷向外地遷徏,使籍貫變遷,即便是遷居過籍貫至後來所屬太原郡的平陽,也只是籍貫的變遷,如同王子晉的九世孫即王宗敬的八世孫王錯在東周先仕魏國後奔韓國,王子晉的十六世孫王翦是王錯的七世孫,其籍貫於父祖輩遷居頻陽東鄉,而還都不能稱諸如大梁王氏、新鄭王氏、開封王氏,也不能稱太原王氏,道理是一樣的。所以,漢代著名歷史學家司史遷在《史記》中稱王翦為「頻陽東鄉人」。因此,依據王子晉後裔隨歷史籍貫的變遷,到秦末漢初即王翦之孫、王賁之子王離的時代,由王離長子王元與次子王威,兄弟二人以秦國貴族即功臣宿將後裔的身份為躲避戰亂,保護家族,便由頻陽東鄉遷居琅琊皋虞。對此,宋代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歐陽修、宋祁撰修《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時,先記述琅琊王氏衍變過程和發展源流說:「王氏出自姬姓。周靈王太子晉以直諫廢為庶人,其子宗敬為司徒,時人號曰『王家』,因以為氏。八世孫錯,為魏將軍。生賁,為中大夫。賁生渝,為上將軍。渝生息,為司寇。息生恢,封伊陽君。生元,元生頤,皆以中大夫召,不就。生翦,秦大將軍。生賁,字典,武陵侯。生離,字明,武城侯。二子:元、威。元避秦亂,遷於琅琊,後徏臨沂。四世孫吉,字子陽,漢諫大夫,始家皋虞,後徒臨沂都鄉南仁里。」這是琅琊王氏的衍變過程和發展源流。而子陽公之子王駿,字偉山,官御史大夫,之孫王崇,字德禮,官大司空,封扶平侯,在西漢末年貴為三公。崇公之子王昇、之孫王遵。王遵,字伯業,為漢代著名經學家,仕歷東漢光武帝、明帝、章帝三朝,拜將封侯,安邦治國,並奉朝廷詔命,西方拜取佛典,傳承文化,功績卓著。伯業公與其高祖子陽公、曾祖偉山公、祖德禮公,均為漢代著名經學家,為中國儒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伯業公還為佛教東傳,開拓了新局面。伯業公傳其子王音、其孫王仁、其曾孫王書。王音字少元,王仁字周望,二公世襲祖上經學遺業。仁公由騎都尉官遷青州刺史。仁公傳王書。書公傳王融。王融字巨偉,譜載官南康尹,史載公府辟不就。史載先配高平薛氏,譜載先配臨沂姜氏,生一子:王祥,字休徵;繼配廬江朱氏,生一子:王覽,字玄通。休徵公事繼母至孝,被元人郭守敬之弟郭守正(又作郭居敬)列入二十四孝之中,歷漢、魏、晉三朝,官至太保,封睢陵公,卒謚曰元,位列三公之上公。王祥的出仕,以孝行舉孝廉,由地方推薦,被徐州刺史呂虔徵聘為別駕,又作溫縣令,後為三公之一太保這樣的高級官員,說明他的優秀品德和治國才能,是一致的。古文《尚書·周書》於《周官》記載說:順從前代之法,建立我們的官制,「立太師、太傅、茲惟三公」。以此闡明重要的道理——治理國家,調和陰陽。對此,《孔傳》注載:「師,天子所師法。傅,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於德義者。」所以,《晉書》王祥傳記載司馬昭為晉王,王祥以三公的身份做為天子三司之一,怕「損魏朝之望,虧晉王之德」,面見炙手可熱的司馬昭時,只是長揖而不跪拜。司馬昭稱讚他說:「今日方知君見顧之重矣」。這個「見顧之重」,便是太保這一虛銜職掌的本分。所謂「保安天子於德義者」,強調領導從政,要有德義。因此,以孝為緣起,以「保安天子於德義」,表現了王祥在孝的基礎上緝盜靖安、踐行禮義、為國為民,是孝行與德義聯繫在一起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德的典範,是推已及人道德品質的重要方面。玄通公與長兄元公相處,兄弟友誼,遂名滿天下。玄通公入晉官宗正卿,以中大夫致仕,封即邱貞子,卒謚曰貞。自此,琅琊臨沂王氏被稱為孝感王,簡稱孝王,其家族也被譽為孝友之家。到了明朝嘉靖十三年即公元1534年,世宗皇帝朱厚熜欽賜「孝友格天」匾額,便改琅琊臨沂都鄉南仁里為孝友村了。所謂家和萬事興。到了清代乾隆年間,高宗皇帝弘曆聖駕南巡,路過臨沂,遂將二公題入沂州城裡,與諸葛亮、顏杲卿、顏真卿並廟,名曰「五賢祠」,又名「景賢祠」,命有司春秋致祭,歷代傳承,並立有御碑,書作碑文,加以褒揚說:「孝能竭力王祥、覽,忠以捐軀顏杲、真。所遇由來殊出處,端推諸葛是全人。」元公卒後,其後裔多居住河南洛陽。貞公之孫王導,字茂宏。茂宏公之父王裁,字士初,西晉官撫軍長史,襲封即邱貞子。士初公生四子,茂宏公是長子,於西晉末年,與首創「渡江之議」的羲之公之父王曠,均是晉元帝司馬睿的主要謀士,為佐命功臣。王曠,字世宏,與晉元帝為姨家中表兄弟,茂宏公與晉元帝則為布衣之交,並首倡「分陝之計」,輔佐晉元帝於江東創立東晉王朝,歷晉元帝、晉明帝、晉成帝三朝,世稱「王與馬,共天下」,為東晉開國元勛。後裔卜居建康即今江蘇省南京市秦淮河畔的烏衣巷,遂為琅琊王氏烏衣支派大房王氏。《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又記述太原王氏衍變過程和發展源流說:「太原王氏出自離次子威,漢揚州刺史,九世孫霸,字儒仲,居太原晉陽,後漢連聘不至。」問題就是這麼簡單:遷居太原晉陽的是王元的胞弟王威的九世孫王霸,而子晉公之子宗敬公遷居的是平陽而非晉陽,宗敬公的時代郡望尚未形成。從秦、漢時代始有郡望講,琅琊王氏脈祖王元是長支,太原王氏脈祖王威是二支。若按王元四世孫王吉代數計算,王威九世孫王霸做為東漢光武帝時代著名經學家,應是西漢著名經學家王吉的六世族孫,由筆者重新考證的琅琊王氏世系,從王元至王吉,為四世:王元——王諄(王誠)——王淵——王吉;從王吉至王祥、王覽,為十世:王吉——王駿——王崇——王昇(王遺)——王遵——王音——王仁——王書——王融——王祥、王覽。按此代數計算,王威的九世孫王霸與王音當是族兄弟。當然,《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有時也有錯訛之處。譬如說:「霸生咸,咸十九世孫澤,字季道,雁門太守。生昶,字文舒,魏司空、京陵穆侯。」顯然,「咸十九世孫澤」,應是咸孫澤或曾孫澤或玄孫澤的筆誤。因為若按前面談到琅琊王氏從開基始祖王元到裔孫王祥、王覽兄弟,即便是補上了王昇、王音、王書三代,仍然只傳承十三世,便到了生於漢末仕魏又仕晉的王祥、王覽兄弟了;而按《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從王離次子王威至王霸已經傳承九世,加上王霸生王殷、王咸一世,為十世。列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是:王威——王志——王珣——王言——王山壽——王欽——王彝——王勖——王霸——王殷、王咸……如果再加上王咸十九世孫王澤,便為二十八世了,到王澤之子王昶,便是二十九世。王昶三國時仕魏,官司空,王祥、王覽兄弟也先仕魏,後仕西晉,為同一時代,那麼,長子王元只傳承了十三世便至仕魏的王祥、王覽兄弟,次子王威傳承了二十九世才到仕魏的王昶其人,其中相差十六世,這做何解釋呢?顯然,系《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撰修筆誤或集體撰修不慎使審稿出現差錯或傳抄者弄錯而沒有校對出來,或在後世流傳中出現了問題,以至把王咸之孫或曾孫或玄孫王澤誤寫成「咸十九世孫澤」了。若按王咸之孫王澤計算代數,從王離次子王威到王昶,傳至三國時代魏,為十二世或十三世至十四世,這就與王離長子王元到漢末三國時代先仕魏又仕西晉的王祥、王覽兄弟為十三世相符合了。但筆者對《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糾誤的同時,也鄭重指出:琅琊王氏與太原王氏的郡望形成為秦末漢初,太原置郡也在秦代,為秦昭襄王四十七年辛丑即公元前260年,距秦王嬴政即後來的秦始皇即位主政只有十五年,其先後次序為王離長子王元與次子王威,一起由頻陽東鄉避難遷居琅琊皋虞。王元為「避秦亂,遷於琅琊,後徒臨沂」。這個「後徒臨沂」,指的應是後人遷居臨沂。因為下面又有「四世孫吉,字子陽,漢諫大夫,始家皋虞,後徏臨沂都鄉南仁里」一段話。臨沂都鄉南仁里即今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白沙埠鎮孝友村。《琅琊臨沂王氏宗譜》也清楚記載:「即墨有宗祠和祭田。」王吉是漢代著名經學家,精通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因病辭官,卒後仍由琅琊臨沂回葬琅琊皋虞,墓在今山東省即墨市溫泉鎮西北三公里處的丘陵坡地,計有二十六座墳塋,總稱王吉漢墓群。談到這裡,需要指出的是,漢、魏、晉提倡「以孝治天下」,這是當時社會的大環境。據《漢書》王尊傳記載:琢郡高陽人王尊由郿令升遷為益州刺史,由於王吉曾經做為益州刺史,因為孝行引退,《漢書》王吉傳說因為生病引退,回到家鄉琅琊臨沂都鄉南仁里。王尊赴任,不畏險途,一片忠義愛國之心,遂叱其馭者說:「王陽為孝子,王尊為忠臣。」王陽即指王吉,字子陽,史稱王陽。王尊也是周靈王太子王子晉的後裔,遠祖是秦朝大將王翦的三叔王蠋,王蠋的後裔王陵在西漢惠帝時官至右丞相,後傳當路王氏一支,與琅琊王氏血緣關係很近。秦、漢時代,有兩位王陵,都是王子晉的後裔。另一王陵稍早於西漢右丞相王陵,是王翦的從伯叔,於秦王嬴政執政期間官五大夫、大將軍,與王子晉的另一後裔大將軍王齕同宗而同時,都是秦王嬴政稱始皇帝之前的佐命功臣。據此,王吉的後世子孫多孝子,當有家學淵源。也就是說,王吉不僅是一位忠於國家的儒臣,以漢代著名經學家的身份出任兼資文武的益州刺史一職,雖然因病未到任,但他退歸鄉梓,當另有原因。這就充分說明,他還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孝子,為後世子孫做出了典範。而王離的次子王威,大概於西漢開國後很長一段時間才出任揚州刺史一類官職。當時的揚州官署設在江東,其地點在長江以南的建業即今江蘇省南京市而非今日長江以北的江蘇省揚州市,如今江北的揚州那時為廣陵郡,隸屬於江東的揚州。王威九世孫王霸做為漢光武帝劉秀時代的著名經學家,與其妻賈氏及二子王殷、王咸隱居不仕,「居太原晉陽」,被當時人稱為「太原俗黨」。霸公除了《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有所記載外,《後漢書》隱逸傳也有記述,並對其妻列傳記載,但說不知姓氏。王霸做為太原王氏始祖,便是太原王氏的由來。所以,《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最後概括說:「王氏定著三房:一曰琅琊王氏,二曰太原王氏,三曰京兆王氏。」而琅琊王氏與太原王氏,均是子晉公的後裔。對此,歷史記載十分清楚。可是,有人卻離開嚴格歷史學考證範疇,杜撰出什麼淵源、系姓始祖、太原世表、琅琊世表、江左世表、咸陽世表、固始世表、閩台世表、新安世表、三槐世表、贛湘世表、潮州世表、瓊崖世表、海外播遷、總說、太原王氏歷史名人傳之類,無視歷史或不察歷史,以至把王吉、王導、王羲之、王獻之、王儉、王褒等琅琊王氏名人統統篡改列入到太原王氏歷史名人傳承世系源流中,顛倒主次關係,使長支琅琊王氏變成二支太原王氏的分支,並由此杜撰編造出琅琊世表、江左世表、咸陽世表三個部分,變得不倫不類。關於這個問題,已故著名學者王汝濤教授在群言出版社出版的《琅琊王氏考信錄》一書中,已經進行考辨。江蘇省研究譜牒的著名學者王耿先生,浙江省研究王羲之的著名學者王雲根先生,對於有關問題,也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討。 二、由孝友文化談到琅琊王氏傳承世系與衍變發展源流 以周靈王太子姬晉即王子晉為開基創姓始祖的琅琊王氏,在秦末漢初與太原王氏分為兩派後,發展到魏、晉時代,因為出了一個以孝行顯的大孝子王祥和以友揚名的王覽,成為名門望族。秦末漢初,因避戰亂由頻陽東鄉即今陝西省富平縣遷居琅琊皋虞即今山東省即墨市的王元、王威兄弟,爾後分離,王威九世孫王霸遷居太原晉陽即今山西省太原市,遂為太原王氏始祖;而王元世居皋虞,便為琅琊王氏始祖。王元四世孫王吉為漢代著名經學家,便由琅琊皋虞遷居琅琊臨沂都鄉南仁里即今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白沙埠鎮孝友村,於是,王吉便為琅琊王氏居琅琊臨沂始遷祖。中經王吉之子王駿、王駿之子王崇、王崇之孫王遵(最新考證),均是漢代著名經學家。尤其是王遵(當時有三位王遵,筆者於卷二《傳承世系人物敘述》中已作考證),歷史記載他出身於五經博士,在漢光武帝劉秀時代任樂浪太守,官至中大夫,因討伐叛逆王調立有戰功,被封為義鄉侯。至漢明帝劉庄時代,又受朝廷派遣,西方拜佛取經,並推算《周書異記》以佐證西方有佛。自此以後,琅琊王氏尊奉儒、道、釋三教合一。由王崇經王昇(王遺)——王遵——王音——王仁——王書——王融數代,至王融長子王祥,以卧冰求鯉孝敬後母朱氏的事迹聞名遐邇,加上以後被元人列入二十四孝之中,自此以後,琅琊王氏由琅琊皋虞遷居琅琊臨沂一支,便被稱為「孝感王」(取卧冰求鯉感天動地之意),簡稱「孝王」了;與此同時,隨著王祥之孝而來的,是他的同父異母兄弟王覽之友即兄弟友誼,這在二十四孝中是獨樹一幟的。於是,體現王祥之孝和王覽之友的孝文化,便又稱之曰「孝友文化」了。這裡,筆者略作考證。關於孝與友,做為時代意識,古已有之。古文《尚書·周書》於《君陳》篇中寫周成王發布策書,命令君陳繼任周公姬旦的職務,勉勵他繼續執行周公制定的治國方略和治殷常法,施行德政,徹底改造殷氏,曾告戒說:「君陳,惟爾令德孝恭。惟孝友於兄弟,克施有政。」《周禮·地官司徒》則載:「大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一曰六德:知、仁、聖、義、中、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孝友為六行之首次。這是最早提出的「孝友」理念,也即以後孔子大力倡導的孝悌。因此,孝友是中國古代一個古老的哲學命題,也是德育的標準之一。把這段話翻譯成現代白話,就是:周公死後,周成王命令君陳分居殷民,治理東郊成周,這樣說:君陳啊,只有你具有美好的品德和情操,孝順父母,恭敬上級。因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就能夠移來從政了。這就是後世所謂的格物、致知、誠心、正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範疇了。《爾雅·釋訓》說:「善兄弟為友。」意思是說,兄弟親善為友。由此可見,孝友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即國學中,早在周朝,就提出來了。 從社會影響和社會氛圍、家族淵源考察孝友文化的形成、發展及其社會意義,並以此為立足點,弄清琅琊王氏產生的歷史淵源和後世子孫對家族道德品行的傳承,不僅對於修譜,而且對於今天構築和諧社會,同樣具有現實意義。 正是通過撰修《中華琅琊王氏通譜》,經過查閱考證大量有關歷史文化典籍,以歷史特別是正史為主,以譜牒為參照數,經過辨析、鉤沉、稽考,從人物生卒年月以及歷史變遷中人物的年齡矛盾中,發現了一些歷史上的疑點,從而找出確切證據,作以比較、考證、分析、選擇,確定為從周靈王太子姬晉為琅琊王氏開基創姓始祖到王祥、王覽兄弟止,為三十一世;由王祥、王覽到王洽、王羲之,便為三十四世了。其中,《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所說「八世孫錯」,這一傳承世系,歷來有三種演算法:一是從王子晉本身算起,即:王子晉——王宗敬——王森——王斌(王彬)——王昇——王昱(王宥)——王碩——王錯,為八世;二是從王子晉之子王宗敬算起,即:王宗敬——王森——王斌——王昇——王昱——王碩——王景(王榮)——王錯,為八世,算上子晉公,為九世;三是從王宗敬之子王森或王鳳算起,算上子晉公、宗敬公,實際上為十世。此外,在傳承世系中,從王子晉、王宗敬父子至王錯所列先祖人名,有六世有所差異,即另一人名傳承系列:王子晉——王宗敬——王鳳——王覃——王渠——王豐——王芝——王億——王錯。既然子敬公八世孫均為王錯,新修《中華琅琊王氏通譜》在沒有掌握更確切材料之前,便只能使兩種人名系列並存。而從王子晉、王宗敬算起,因為《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敘述較為含糊:「王氏出自姬姓。周靈王太子晉以直諫廢為庶人,其子宗敬為司徒,時人號曰『王家』,因以為氏。八世孫錯,為魏將軍。」即先說王子晉之子王宗敬為司徒,時人號曰「王家」,因以為氏,之後又說八世孫王錯,後人不察,便有從王子晉、王宗敬甚或王森或王鳳算起的幾種演算法了。在這個前提下,有人便採用第二種計算方法,還有人採用唐人王方慶談到他的十二世祖王導時不算自己變成十一世祖王導的計算方法,所以,從王森算起,以至從王子晉、王宗敬到王錯,由實際上的宗敬公八世孫子晉公九世孫變作不同世系了。所以,清初至乾隆年間人王國棟重修《琅琊王氏宗譜》和清末光緒年間人王庸敬撰修《王氏通譜》,便有王子晉——王崇敬——王鳳——王覃——王渠——王豐——王芝——王億——王錯的敘述。實際上,也是從王子晉算起,為九世,並且連名字也有所不同了。至於第三種從第三代王森或王鳳算起的演算法,須知,王方慶是在向大周則天武皇帝述說自己的上祖,所以,不敢將自己也算在輩份之內,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封建禮儀避諱,不足為訓;另一原因,是連續計算,所以,其中必然減掉一代。後人不察,以此為例,在修譜時,便脫離史籍憑想當然穿鑿附會了。試想,一般祖、父、子三輩俗謂「祖孫三代」,孫輩說到祖父時,如果不算上自己一代,那麼,不就變成「祖孫二代」了嗎?故爾,除中間二者銜接的連續計算外,筆者依據《晉書》、《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潛夫論·志氏姓》、《世說新語》引《王氏譜》以及宋人汪藻於《世說新語》所附《琅琊臨沂王氏譜》等歷史文化典籍和參考有關譜牒,考證列出從王子晉到王錯九代傳承世系如下:或一、王子晉——王宗敬——王森——王斌(王彬)——王昇——王昱(王宥)——王碩——王景(王榮)——王錯;或二、王子晉——王崇敬——王鳳——王覃——王渠——王豐——王芝——王億——王錯。 以上,為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從王錯到王永或王元、王亢,有的譜牒列為七世:王錯——王賁——王諭(渝)——王息——王恢——王永——王元;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則列為六世:王錯——王賁——王渝(諭)——王息——王恢——王元。其中,《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王永作王元;而有的譜牒列王永、王元為父子關係,並且說,王永,字化光,官中軍大夫,生一子:王元,王永還有一個胞弟,名叫王和,字溥光。故爾,雖然有的譜牒列王永、王元為父子關係,但根據正史,《中華琅琊王氏通譜》仍列王永、王元、王和為同輩份的人。 第三個問題是——從王永至王離的兩個兒子王元、王威兄弟傳承世係為六世,即:王永——王頣——王翦——王賁——王離——王元、王威;而清人王國棟重修《琅琊王氏宗譜》改王恢之子王永或王元為王亢,如此,王恢之子則有王永、王元、王亢三個名字了,王國棟並改王翦傳承長子王賁為傳承次子王戊,即:王亢——王頤——王翦——王戊——王離——王元、王威,王離之父由王翦的長子王賁換成王翦的次子王戊了,其代數相同,而個別人名則有差異。目前,在沒有新材料佐證以前,也只能兩者並存了。 第四個問題是——按照正史諸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王元至王吉傳承四世,山東臨沂孝友村《琅琊臨沂王氏宗譜》、安徽祁門《重修新安琅琊王氏統宗世譜》和宋、元、明時代的譜牒並列出了具體傳承世系人名表,即:王元——王諄(有的作王元的次子王誠)——王淵——王吉;而清人王國棟重修《琅琊王氏宗譜》和清人王庸敬修《王氏通譜》卻列為傳承六世,即:王元——王忠——王渾——王曜——王襲——王吉。為此,筆者經過多次考證,反覆比較,認為傳承六世說不符合歷史事實。按照時間推算,從秦王子嬰元年即公元前207年秦朝滅亡,漢高祖元年即公元前206年漢朝開國,至王吉生年約公元前一百年前後,時間跨度在一百年左右,加上從王離生年算起,為三十年,至王吉為實際上傳承四世的代數,為一百一十年左右。若按有關譜牒所說王吉享年八十七歲,卒於公元前48年,依此前推,當生於公元前134年,前後時間跨度為八十年左右,加上從王離生年算起,為三十年,至王吉為實際上傳承四世的代數,為一百一十年左右,以二十年至三十年為一代計算,一百一十年不可能傳承六世,顯然,與宋人歐陽修等撰修《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宋人汪藻撰修《琅琊臨沂王氏譜》和山東臨沂孝友村《琅琊臨沂王氏宗譜》、安徽祁門《重修新安琅琊王氏統宗世譜》以及宋、元、明以來撰修的譜牒所載相佐。故爾,從王元至王吉傳承四世說比較合理,而傳承六世說缺乏依據。但傳承六世說仍然可備一說,故爾敘入。 第五個問題是——按照《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王離,「字明,武城侯。二子:元、威。元避秦亂,遷於琅琊,後徏臨沂。四世孫吉,字子陽,漢諫大夫,始家皋虞,後徏臨沂都鄉南仁里。生駿,字偉山,御史大夫。二子:崇、游。崇字德禮,大司空、扶平侯。生遵,字伯業,後漢中大夫、義鄉侯。生二子:峕、音。音字少玄,大將軍掾。四子:誼、叡、典、融。融字巨偉。二子:祥、覽。」 首先,王遵字伯業,在南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廣川董棻據當時著名文學家晏殊校定本所刻宋人汪藻《世說敘錄》上卷《考異》於《琅琊臨沂王氏譜》中說:「琅琊王氏,本居皋虞,後徏臨沂。漢大夫吉生御史大夫駿。駿生漢大司空崇。崇孫後漢中大夫遵生青州刺史仁。仁四子:曰誼、曰叡、曰典、曰融。」由此,同出於宋人手筆的《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和《琅琊臨沂王氏譜》,其記述卻大相徑庭:一曰王遵系王崇之子,一曰王遵系王崇之孫。是耶,非也?大費周折。查史籍,王遵這個人物較為複雜。從西漢末年到東漢開國,史籍記載有三個王遵。一位是西漢末年王莽篡政時即由西漢入東漢的霸陵人王遵,字子春,少豪俠,有才辯,於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漢朝改為新朝時官明威將軍即做了王莽的官,在漢光武帝劉秀南陽舉兵討伐王莽時,這位王遵於淮陽王劉玄更始元年即公元23年與魏囂一起舉兵,於第二年被封為大將軍,但常有歸漢意,便數次勸諫魏囂。結果,魏囂不從,要殺光武帝劉秀派去的使者,被其所救,於漢光武帝建武七年即公元31年,遂歸劉秀,是由西漢進入東漢的開國元勛。但東漢開國之後不久,便去世。對此,《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備載:「京兆王氏出自姬姓。周文王少子畢公高之後,封魏,至昭王彤,生公子無忌,封信陵君。無忌生閑憂,襲信陵君。秦滅魏,閑憂子卑子逃難於太山,漢高祖召為中涓,封蘭陵侯。時人以其故王族也,謂之『王家』。卑子生悼,悼生賢,濟南太守,宣帝徏豪傑居霸陵,遂為京兆人。賢七世孫黨,上郡太守。卑子九世孫遵,字子春,後漢河南尹、上樂庄侯。」其中,太山為泰山,上樂為上洛。後漢霸陵又作京兆霸陵,即今陝西省西安市。另一位是於東漢光武帝劉秀時代做樂浪太守,因平叛有功,被封為義鄉侯的王遵。第三位是於光武帝劉秀之子漢明帝劉庄時代奉朝廷之命西方拜佛取經的博士王遵了。不過,據筆者考證,後兩位王遵,實際上為一人。而大多數琅琊王氏譜牒所載:遵,崇之子,字伯業,後漢為中大夫,封義鄉侯。生二子:峕、書。在時間跨度上,王崇活動的時間為西漢哀帝建平三年即公元前4年,以河南太守征入,當御史大夫數月,直至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即公元2年以前。而霸陵人王遵,據《後漢書》魏囂傳記載,為姬姓周文王少子即第十五子畢公姬高之後裔,與《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大致相同。此人東漢開國後即病逝。顯然,此人非琅琊王氏之王遵。而琅琊王氏之王遵,不僅做過樂浪太守,為中大夫,因軍功被封為義鄉侯,而且與佛教結緣,是最早使佛教東傳入中國的官方代表取經人之一,即以漢朝官員的身份西方拜佛取經人之一,包括與今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有關的白馬馱經的故事。時間發生在東漢明帝在位期間,約公元58年至75年前後,佛教由印度正式傳入中國。《世說新語》文學第四載:「殷中軍見佛經云:理亦應阿堵上。」阿堵,指眼睛。由此可見,到了晉代,已是寺院林立,佛教盛行,並且與道、儒合一,產生了玄學。南朝梁劉孝標註引《世說新語》說:「佛經之行,中國尚矣,莫詳其始。牟子曰:漢明帝夜夢神人,身有日光。明日博問群臣。通人傅毅對曰:臣聞天竺有道者,號曰佛,輕舉能飛,身有日光,殆將其神也。於是遣羽林將軍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至大月氏國,寫取佛經四十二部,在蘭台石室。」其實,漢明帝夜夢神人派遣使者西方拜佛取經的記載,最早出於東漢人牟融所著《理惑論》和中國第一部漢譯佛經《四十二章經》序中。《理惑論》在宣揚佛教思想時說:「昔孝明皇帝夢見神人,身有日光,飛在殿前,欣然悅之。明日,博問群臣:『此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聞天竺有得道者,號曰佛,飛行虛空,身有日光,殆將其神也。』於是上悟,遣中郎蔡愔、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八人,於大月氏寫佛經四十二章,藏於蘭台石室第十四間。時於洛陽城西雍門外起佛寺,於其壁畫千乘萬騎,繞塔三匝。又於南宮清涼台及開陽城門上作佛像。明帝時,預修造壽陵曰:『顯節亦於其上作佛圖像。』時國豐民寧,遠夷慕義,學者由此而茲。」這一記述,不同版本略有出入。晉人袁宏《後漢紀》於孝明皇帝紀、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西域傳、北朝齊魏收《魏書》釋老志等文化典籍,均有記載。而《後漢書》楚王英傳記載「尚浮屠之仁祠」以及「桑門」即沙門,也是這個意思。另據《三國志》魏志、《高僧傳》和《洛陽伽藍記》等歷史文化典籍記載,奉東漢明帝劉庄之命前往大月氏國寫取經書和取回佛像的王遵,本身就是一位世代宗儒的著名經學家,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他與蔡愔、秦景等十多人到大月氏國拜佛取經,是以博學的儒家經學家即五經博士的身份奉朝廷之命前往,功勛卓著。大概,此時王遵官為中大夫,封義鄉侯。當時的大月氏國,勢力範圍曾經達到印度西北部與中部,為佛教流行地域。琅琊王氏家族尚學風氣從王吉、王駿、王崇祖孫三代開始到王遵,便由儒家經學發展為兼收並蓄的儒、道、釋三家合一,並成為集大成者。所以,王遵不僅是一位儒家著名經學家,而且還是一位開創一代宗師的著名佛學家,其後世子孫兼儒、道、釋三家並蓄者多矣。對此,清人張金吾《兩漢五經博士考》卷三於王遵、秦景條記載說:「《真誥》九曰:漢明帝夢見神人,身長丈六,頂生圓光,飛在殿前,遍問朝廷通人。傅毅對曰:『臣聞天竺國有得道者,號曰佛,能飛行,身有白光,殆其神乎?』帝乃遣博士王遵等十四人,之大月氏國,采寫佛經四十二章。《釋氏稽古》略曰:永平七年,帝夢金人長丈,頂有日光,飛至殿廷。旦問群臣,太學聞人傅毅奏曰:『周昭王時,西域有佛出,其形長一丈六尺,而黃金色,陛下所見,將必是乎?』博士王遵推《周書異記》佐之。帝遂遣中郎蔡愔、博士秦景等,一十八人使西域,求佛法。」 漢明帝永平七年為公元64年,這是王遵大致活動的年代。王遵繼承父祖的經學傳統,通曉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同時又崇尚佛學,能推算《周書異記》以佐證外來文化的有關問題。從王崇卒年推算王遵生年,時間跨度太大,中間似乎少了一代。王遵因任樂浪太守時平叛有功,加上西方拜佛取經使佛教東傳入中國的功勞,被任命為中大夫、封義鄉侯,便是在所必然了。不過,他的中大夫和義鄉侯都是做樂浪太守時因軍功受封,他被封為義鄉侯,與王崇的扶平侯,都是來自道義而非郡望。此外,《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載有卒於公元89年的漢代著名經學家、水利學家王景之父王閎,因為幫助樂浪太守王遵平亂有功,應該封侯,但他卻拜辭不受,而王遵則封侯的話,時間在建武六年即公元30年六月,其具體記載說:「初,樂浪人王調據郡不服。秋,遣樂浪太守王遵擊之,郡吏殺調降。」又說:「秋九月庚子,赦樂浪謀反大逆殊死已下。」樂浪郡為西漢武帝所置,郡在今朝鮮境內。王調造反,王遵平定。這位王遵,不是京兆王氏字子春的王遵,京兆王氏王遵於東漢開國後即去世,而是琅琊王氏字伯業的王遵,歷東漢光武帝、明帝、章帝三朝,應是做樂浪太守在前,後以家學淵源即五經博士的身份推測《周書異記》,西方拜佛取經。所以,清人張金吾《兩漢五經博士考》說「博士王遵推《周書異記》佐之」,是對的;而別史載為博士弟子,則誤矣。關於這個問題,在漢代,經學盛行並且身為經學家往往是做官為宦的必要條件。那些出將入相,征拜太守、刺史者,多有之。譬如,貢禹為博士,升遷為涼州刺史。又,《宋代老譜》附有《御制太原王氏世榮悠遠譜系圖》,記述王崇生王霸。考:漢光武帝時代有兩個王霸:一位是東漢開國功臣王霸字元伯,為穎川穎陽即今河南許昌人,被列為漢光武帝時代的功臣宿將——雲台二十八將之一;另一位是漢代著名經學家王霸,字儒仲,與妻賈氏共隱終身於太原晉陽即今山西太原廣武。有些列三槐堂王氏為太原王氏世系的譜牒,不察歷史,便列將軍出身的王霸字元伯為太原王氏始祖王霸,字儒仲,並附有身穿甲胄的武將畫像,則是張冠李戴了。而《宋代老譜》所列王霸上系王吉、王駿、王崇祖孫三代之後,為王崇之子,或系另一琅琊人王霸,今一併列出備考。又有宋代譜敘王昇為王崇之子,但查《後漢書》,有一王昇非琅琊人或另有其人。通過以上考察,可以確認,王遵為東漢著名經學家、佛學家。東漢光武帝時以五經博士身份任樂浪太守,因平叛有功,官至中大夫,封義鄉侯。漢明帝時又以五經博士的身份推算《周書異記》以確定西方有佛,並奉漢明帝劉庄之命代表官方西方拜佛取經,由白馬馱經至洛陽白馬寺。從此,佛教東傳入中國。有譜載王遵卒於東漢章帝建初三年即公元78年,卒葬琅琊臨沂王氏祖塋。按此推算,他做樂浪太守時為三十歲左右,正值而立之年,而西方拜佛取經,則為知天命之年了。配司空師丹次女,封鄉君,生二子:王峕、王音。如此,又可列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為:王吉——王駿——王崇——王昇(王霸)——王遵——王峕、王音。 其次,王崇與王遵之間雖然補上王昇或王遺或王霸一代,解決了懸疑問題,但又出現了新的問題,即王遵以下傳承世系仍然缺代問題——按照《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列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為:王遵——王音——王融——王祥、王覽,為四世。可是在時間跨度上,仍然不能銜接。況且,宋朝人歐陽修、宋祁撰修《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述王祥、王覽祖父為王音,而唐朝人房玄齡等撰修《晉書》和宋朝人汪藻撰修《琅琊臨沂王氏譜》,王祥、王覽的祖父均作王仁,山東臨沂孝友村《琅琊臨沂王氏宗譜》和安徽等地宋、元、明時代的一些譜牒敘述王祥、王覽祖父時則作王書,而曾祖父均是王遵。其間,又缺少了數代。查史籍,王遵生年不詳,卒於漢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以上已經考證:《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記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六月樂浪人王調造反,朝廷派遣樂浪太守王遵平叛有功,從而官中大夫,封義鄉侯。到漢明帝永平初年(公元58年),便受朝廷派遣,以博士身份推算《周書異記》佐證之並前往西方拜佛取經了。王遵的祖上王吉、王駿、王崇三代均為漢代經學名家,王遵繼承祖上傳統,以五經博士的身份(筆者查閱有關漢代五經博士表,這一時代列有王遵其人),先於漢光武帝時代任樂浪太守,封義鄉侯,又於漢明帝時代推算《周書異記》佐證西方有佛,從而前往拜佛求經。由此,按照《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王遵生有二子:長子王峕,又作王時,次子王音,是比較準確的。考:王音字少元,又作少玄。生於東漢光武帝建武七年(公元31年),即其父王遵任樂浪太守平叛後的第二年,卒於東漢安帝元初四年(公元117年),享年八十七歲。他於漢明帝永平初(公元58年)二十八歲時舉明經。而《晉書》追溯琅琊王氏家族衍變發展源流則作王仁,說他官青州刺史。《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作王音,並說:「音,字少玄,大將軍掾。四子:誼、叡、典、融。」故有些史料敘述琅琊王氏傳承世系列王音與王仁系一人。考察傳承世系和年代,王音和王仁確系二人。王音生年距王仁生年雖然只有四十二年,但王仁生年距王融生年卻為八十一年。由此,便可確定王音、王仁為父子關係了。按: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進士及第官至朝奉大夫的王宗於南宋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所修《赤岸王氏分遷譜系》殘譜和明瑞安《對坑王氏族譜》均記載說:王音字少玄,漢永平初舉明經,為大將軍掾,配譚氏,生子王書和二女。王書在漢章帝(公元76—88年在位)時官京兆尹,生子王蓀,仕東漢為中大夫。並說王蓀生王仁。王仁字周望,少修清節,漢桓帝元嘉初舉茂才。又說並見《資治通鑒》和《二十四史》。為此,筆者特意查閱了《資治通鑒》和《二十四史》之《漢書》、《後漢書》。這個時代,確有一王音。不過,這位王音屬於元城王莽家族的人。另外還有一王音,名字不顯,也非琅琊王氏之王音。至於漢章帝時代,並沒有做京兆尹的王書,也沒有仕東漢為中大夫的王蓀,當另有其人,也許,均系出自琅琊王氏。並且,也沒有王仁其人。王仁其人,筆者反從撰修《資治通鑒》的宋代著名歷史學家司馬光的另一部史學名著《稽古錄》中鉤沉稽考出來。《稽古錄》記載說:一、漢安帝永初元年:夏,「騎都尉王仁將兵迎任尚等還入塞,遂棄西域。」二、漢安帝永初三年:「春,王仁將兵討涼州。」這兩條記載,很有說服力。永初元年為公元107年,永初三年為公元109年,此時王仁約三十歲左右。漢桓帝元嘉為公元151年至公元153年,此時王仁若舉茂才,已經年逾八旬。因此,王書與王仁的輩份,有些譜牒在時間上產生了矛盾。關於這個問題,下面談到王仁時尚有考證,此處從略。譜載:王音配譚氏,生一子:王仁,二女。由此,根據有關歷史資料,我們又可確定王音與王仁為父子關係了。如此,列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為:王吉——王駿——王崇——王昇(王遺、王霸)——王遵——王音——王仁。 第三,按照宋代有關譜牒記載:王仁,字周望。生於漢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卒年不詳。也就是說,在王音四十二歲時生王仁。王仁少修清節,為漢代著名經學家、軍事家。《晉書》王祥傳說王仁官青州刺史,當是可信的。以上談到王音時,筆者已經考證辨析:漢安帝永初元年即公元107年夏,王仁三十四歲時官騎都尉,將兵迎任尚等還入塞,遂棄西域。永初三年即公元109年春,將兵討伐涼州,歷官至青州刺史。考:王音與王仁音同字不同,故《晉書》王祥傳與《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援引資料時不慎,誤列二人為一人。前者列王祥、王覽之祖為王仁;後者列王祥、王覽之祖為王音。據有關歷史文獻典籍記載,王祥、王覽之父王融生於公元154年。根據以上考證,王仁生年距王祥、王覽之父王融生年為八十一年,不可能為父子關係;而王音生年距王祥、王覽之父王融生年為一百二十三年,更不可能為父子關係了。 第四,按照年代推算,確定王音與王仁為父子關係之後,王仁與王融之間,便又缺少了一代。山東臨沂孝友村《琅琊臨沂王氏宗譜》、安徽祁門《重修新安琅琊王氏統宗世譜》和《宋代老譜》以及宋、元、明的一些譜牒,均記載王融之父為王書。據此,當系王仁之子為王書,而其孫為王融,列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為:王吉——王駿——王崇——王昇(王遺、王霸)——王遵——王音——王仁——王書——王融。據此考證,《晉書》王祥傳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琅琊王氏傳承世系有誤並缺代。宋代殘譜排列王音生王書、王書生王蓀、王蓀生王仁的次序,即:王音——王書——王蓀——王仁。也許,系在傳抄中出現了問題,並且多出了王蓀一代,也許另有原因。但仍可備此一說,列出世系,留待以後考實。今據撰修《資治通鑒》的宋代著名歷史學家司馬光所撰《稽古錄》著錄校改、補正:一是漢安帝永初元年即公元107年夏天,騎都尉王仁將兵迎接任尚等人還入塞,遂棄西域;二是漢安帝永初三年即公元109年春天,王仁帶兵征討涼州。這兩次活動,王仁時年為三十歲左右。若按有些譜牒所載王仁於漢桓帝元嘉年間舉茂才,為公元151年至公元153年,王仁已年逾八旬,因此,王仁與王融只能成為祖孫關係而構不成父子關係。綜合考察:《晉書》列王祥、王覽祖父王仁應為曾祖;《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列王祥、王覽祖父王音應為高祖。其傳承世系應為:王遵之子王音,王音之子王仁,王仁之子王書,王書之子王融,王融生二子:王祥、王覽。列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為:王遵——王音——王仁——王書——王融——王祥、王覽。王仁配茂才鄭元之女,有賢行,生一子:王書,一女。 通過以上考證,我們基本上搞清楚了王仁以上傳承世系關係。下面,我們再來考證王書以下世系。 第五,王仁之子王書,有譜載,主要活動在漢安帝、漢順帝時代,官京兆尹,秩比二千石。又有宋人所編譜牒備載,列王書為王融之父。不過,也有譜牒寫王書之父為王殷。大概,這也是王殷、王音、王仁音同字不同的緣故。對此,有人修譜時弄混淆了。山東臨沂孝友村《琅琊臨沂王氏宗譜》也列王書為王融之父,王祥、王覽之祖,當是有宋譜為底本做為參照依據。考:有資料顯示,王仁生於漢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王融生於漢桓帝永興二年(公元154年),相距八十一年。顯然,中間又缺少了一代。這一代,便由《宋代老譜》和山東臨沂孝友村《琅琊臨沂王氏宗譜》以及安徽祁門《重修新安琅琊王氏統宗世譜》中的王書一代補上了。王書生四子:王誼、王叡、王典、王融。其中,山東臨沂孝友村《琅琊臨沂王氏宗譜》王叡又作王獻,當是續修者不察,把繁體字叡誤抄成繁體字獻了,系手抄本筆誤,棠梨木版刊印本便也隨之誤傳,新修通譜加以更正。 查史籍及有關琅琊王氏譜牒所載,考證比勘,在王書四子中,長子王誼生二子。有一子名王烈(與太原王氏王烈和王祥之子王烈重名),失敘。另一子王雄,字元伯。王雄生年不詳,卒於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38年)。仕魏,官涿郡太守,後官至平北將軍、幽州刺史。另據晉代著名歷史學家陳壽《三國志》魏書烏丸傳和撰修《資治通鑒》的北宋著名歷史學家司馬光《稽古錄》記載:魏明帝青龍三年(公元235年)冬天,幽州刺史王雄領護烏丸校衛,並護鮮卑,派遣劍客韓龍刺殺鮮卑首領軻比能,鮮卑由是衰散。從此,邊境安寧,漠南少事。王雄在任期間,守邊有功,兼資文武。史評:「忠烈之性,逾越倫輩;政成人和,奉宣威恩;杯柔有術,邊陲差安,謨南少事。」為一代名臣。王雄為國為民,為振興琅琊王氏家族,貢獻卓絕。《三國志》卷二十四《魏書》崔林傳記載:「崔林字德儒,清河東武城人也。」籍貫為山東。又載:涿郡太守王雄謂林別駕曰:「吳中郎將,上所親重,國之貴臣也。」以邊塞之州若不能守,必然獲罪。崔林回答說:「在官一期,寇竊寢息,猶以不事上司。」《三國志》注引《王氏譜》曰:「雄,字元伯,太保祥之宗也。」《魏名臣奏》載:「安定太守孟達薦雄曰:臣聞明君以求賢為業,忠臣以進善為效,故《易》稱『拔茅連茹』,《傳》曰:舉爾所知。臣不自量,竊慕其義。臣昔以人乏,謬充備部職。時涿郡太守王雄為西部從事,與臣同僚。雄天性良固,果而有謀。歷試三縣,政成人和。及在近職,奉宣威恩,懷柔有術,清慎持法。臣往年出使,經過雄郡。自說特受陛下拔擢之恩,常勵節精心,思投命為效。言辭激揚,情趣款惻。臣雖愚闇,不識真偽,以謂雄才兼資文武,忠烈之性,踰越倫輩。今涿郡領戶三千,孤寡之家,參居其半,北有守兵藩衛之固,誠不足舒雄智力,展其勤干也。臣受恩深厚,無以報國,不勝慺慺淺見之情,謹冒陳聞。」於是朝廷下詔說:「昔蕭何薦韓信,鄧禹進吳漢,惟賢知賢也。雄有膽智技能文武之姿,吾宿知之。今便以參散騎之選,方使少在吾門下知指歸,便大用之矣。天下之士,欲使皆先歷散騎,然後出據州郡,是吾本意也。」當時,朝臣把他比做西漢開國元勛韓信和東漢開國重臣吳漢。後遷幽州刺史,鎮守邊關,為國建立功勛之業。王雄生二子:王渾、王乂。長子王渾,字長元,與「竹林七賢」名士阮籍為至交,先後官涼州刺史、尚書令,封貞陵亭侯,生二子:王戎、王衣。長子王戎,由曹魏入西晉,官至司徒,聲名顯赫,亦為名士,生二子:王萬、五興,五女。王萬早卒,王興婢妾所生,戎公不喜,又過繼王愔之子為嗣子。次子王衣,失敘。王雄次子王乂,又名王適,字叔元,官平北將軍,原配大將軍羊祜女,生三子:王衍、王愔、王詡,三配樂安任氏,生一子:王澄。長子王衍入西晉,官至司徒,為談玄的一代名流,在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中被匈奴人劉淵、劉聰父子殺害,生一子:王玄,二女,次女王惠風,適愍懷太子司馬遹。次子王愔,生二子,一子出繼王戎為嗣子。第三子王詡,失敘。第四子王澄,官荊州刺史,也為當時名士,生二子,王詹、王徽。 王書的次子王叡,又作王睿,字通曜。《後漢書》卷七十四備載。漢末官荊州刺史。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為政敵武陵太守曹寅所誣陷,挑唆長沙太守孫堅借故率兵襲擊。孫堅是吳大帝孫權的父親,以無須有的罪名逼迫王叡刮金而逝。《後漢書》、《三國志》注引諸書備載。《三國志》魏書劉表傳記載:「靈帝崩,代王叡為荊州刺史。」《三國志》吳書孫堅傳也有記載:「靈帝崩,卓擅朝政,橫恣京城。諸州郡並興義兵,欲以討卓。堅亦舉兵。荊州刺史王叡素遇堅無禮,堅過殺之。」王叡出身於琅琊王氏,為名門望族,以經學起家,輕視武官孫堅,故遭殺身之禍,死於討伐董卓的盟軍陰謀家之手。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引《王氏譜》曰:「叡,字通曜,晉太保祥伯父也。」今從正史中,略知有關情況。生一子:王薰。王薰之子王鑒,王鑒之子王喑。王叡後人遷居安邱即今山東省安邱市,遂繁衍至今,為琅琊王氏安邱支派—— 王書的第三子王典,字臣偉。東漢官洛陽令。王典之子王樨,王樨之子王雙。王典後裔有一支落籍相州——又有一支卜居今山東省諸城市西北相州村,遂為琅琊王氏諸城支派——考:相州屬河南。洛陽以東有王祥河。王祥為王典的侄子,卒葬洛陽北邙山,後裔有依河而居者,故山東亦有相州村。王祥的三伯父王典官洛陽令,故後裔有居相州者。這一支派,延續至元末明初,諸誠西北相州村有一支,即其後裔。後來,又有一支屬於王覽後裔,也卜居山東諸城相州村;王覽後裔的另一支,由琅琊臨沂遷往諸城初家莊;又有一支,到了元末明初,王貴因避白馬(又稱花馬軍)之亂,由諸城初家莊遷居新城即今山東省桓台縣曹村,遂為新城王氏——王貴被稱為琅琊公,為琅琊王氏分支新城王氏始遷祖。清初創神韻說的著名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王士禛,就是王貴的裔孫。王貴的父親王福為王燦次子,王燦長子王庠,卜居山東諸城相州村,王燦第三子王子敬生二子:長子王麟,生二子:王瓚、王珣,卜居故城西石槽村,王子敬次子卜居山東諸城賈悅王家村。王貴的祖父王燦,曾祖王德政,高祖王佑。列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為:王性——王槐卿——王埴——王漢——王棠——王佑——王德政——王燦——王福——王貴——王權、王平、王溱、王口口、王伍…… 王書的第四子王融,字巨偉,又字巨卿。自幼好學,博涉經史。史載:東漢官府辟不就。主要活動在漢桓帝、漢靈帝時代。按:譜載,王融生於漢桓帝永興二年(公元154年),卒於漢獻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享年五十九歲。考:王祥生於漢靈帝光和七年即中平元年,為公元184年,距王融生年公元154年,為三十年,即王融三十歲時生王祥,而王覽生於公元206年,小王祥二十二歲,由此推算,王融五十二歲時生王覽,七年後辭世。《晉書》載:「原配高平薛氏。」《祥世家》載:「祥父融,娶高平薛氏,生祥;繼室以廬江朱氏,生覽。」山東臨沂孝友村《琅琊臨沂王氏宗譜》載:「原配姜氏,生一子:祥,繼配廬江朱氏,生一子:覽。」又有譜載:原配賈氏,生一子:祥,繼配廬江朱氏,生一子:覽。也許,有的記載有誤;也許,在朱氏之前,確有薛氏、姜氏、賈氏。今三者並存,以備考察。不過,今山東臨沂孝友村附近確有小姜村存在,也許,其姜姓與王祥生母有些瓜葛。按:宋人汪藻撰修《琅琊臨沂王氏譜》列王融為琅琊臨沂王氏一世始祖。山東臨沂孝友村《琅琊臨沂王氏宗譜》列王祥、王覽為一世祖。 至此,把王祥、王覽生年與其父王融生年比勘,從而坐實了王祥、王覽以上傳承世系問題。 王融的長子王祥,字休徵。生於東漢靈帝光和七年即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卒於西晉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夏四月戊戎初二日,這是《晉書》卷三武帝紀所載。《晉書》卷三十三王祥傳作泰始五年薨,享年八十四歲,虛年八十五歲,為聖賢年也。考察王祥的生卒年月,從生年到卒年,活了八十五歲。但又有八十九歲之說。通譜所載,當以八十五歲之說為準確。這有歷史確證。晉人陳壽《三國志》由南朝裴松之注載:王祥生於東漢靈帝光和三年庚申即公元180年,卒於西晉武帝泰始四年即公元268元,享年八十九歲。而《晉書》卷三武帝紀與山東臨沂孝友村譜載均作西晉武帝泰始四年夏四月薨,可在《晉書》卷三十三王祥本傳則作西晉泰始五年薨。同為《晉書》,兩處記載,就相差一年。而與《三國志》的記載,則相差四年。同書所載,就有差異,說明問題的複雜性和多義性。不過,《晉書》武帝紀有這樣兩段話:「三月戊子,皇太后王氏崩。夏四月戊戎,太保、睢陵公王祥薨。」《晉書》王祥傳雖然有「泰始五年薨,詔賜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錢三十萬,布帛百匹」的話,但緊接著這段話的後面,也有「時文明皇太后始崩踰月」的話。由於皇太后王氏駕崩泰始四年三月,王祥薨於泰始四年夏四月,可見,《三國志》注載和《晉書》王祥傳記載均有誤,而《晉書》武帝紀的記載則是正確的。再就是《晉書》王祥傳寫他病篤作遺言有「吾年八十有五,啟手何恨」的話,那麼,由公元268年上推八十五年,王祥當生於漢靈帝光和七年亦即中平元年,為公元184年,是對的。 王融的次子王覽,字玄通。生於東漢獻帝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卒於西晉武帝咸寧四年(公元278年),享年七十三歲,也為聖賢年也。以上談到,王祥生於公元184年,而王覽生於公元206年,也就是說,在王祥二十二歲的時候,其繼母朱氏生王覽。 以上,從東周琅琊王氏與太原王氏共同開基創姓始祖周靈王太子姬晉即王子晉開始,到東漢末年王祥、王覽兄弟,共傳承三十一世。王子晉生於周靈王七年即公元前565年,王祥生於東漢靈帝光和七年即中平七年,為公元184年,傳承三十一世,共歷七百四十九年,再加一世三十年,為實數七百七十九年,除三十一,平均每代年齡二十四歲左右。而按一般傳承規律,加上早婚早育及晚婚晚育等諸多因素,每代傳承平均年齡約在二十五歲多一點。由此,每代平均年齡符合三十歲左右的實際情況。而秦朝大將王翦的長子王賁生於公元前252年,從王子晉至王賁計三百一十三年,加一實數三十,為三百四十三年,共傳承十七世,平均每代年齡約在二十歲左右,這也是符合中國古代早婚早育情況的;從王賁之孫王元、王威兄弟至王元四世孫王吉,王元生於公元前186年,王吉卒於公元前48年,大約生於公元前100年左右,傳承四世約為八十六年,再加三十年,實數為一百一十六年,每代平均年齡約在二十八歲左右,仍然符合中國古代婚育年齡情況,故傳六世說似乎不確,待考;從王吉生年公元前100年前後,中經王駿——王崇——王昇(王遺、王霸)——王遵——王音——王仁——王書——王融——王祥、王覽,共傳承十世,約三百一十年左右,則平均每代年齡約在三十歲左右,這又符合《漢書·王吉傳》中記載王吉提倡晚婚晚育的實際情況。當然,其中有的十六歲就生子,譬如,王子晉生王宗敬時年十六歲;而有的三十歲以上甚或五十歲才生子,譬如,王融生王祥時年三十歲,而生王覽時則年逾五十二歲了。至此,我們可以列出以下傳承世系一線表:王子晉——王宗敬(宗恭)——王森(王鳳)——王斌(王彬、王覃)——王昇(王渠)——王昱(王宥、王豐)——王碩(王芝)——王景(王榮、王億)——王錯——王賁——王諭(王渝)——王息——王恢——王永(王元、王亢)——王頤——王翦——王賁(王戊)——王離——王元——王諄(王誠)——王淵——王吉——王駿——王崇——王昇(王遺、王霸)——王遵——王音——王仁——王書——王融——王祥、王覽。 以上,從始祖王子晉至王祥、王覽兄弟,共傳承三十一世;再由王覽——王正——王曠——王羲之,則傳承三十四世了。最後,從王仁之子王書以下,史書上王誼後裔傳承世系不明,王叡、王典兩支後裔傳承世系也不甚明;筆者於2005年9月在山東省臨沂市召開的王羲之書法藝術暨琅琊王氏國際研討會上提交了一篇長達十五萬字的學術論文《王羲之考論三章》,論文分為三部分:第一章《漢、魏、晉至唐、宋琅琊王氏世系及成員補考》,補充修正了1989年8月在山東臨沂召開的首屈王羲之學術討論會上提交的《王羲之世籍考》長篇論文的某些觀點,今再次列出傳承世系簡表如下:由以上傳承世系簡表可以看出,在王仁之子王書的四子中,長子王誼生二子:一子王烈,失敘,另一子王雄,生二子:王渾、王乂。王渾生二子:王戎、王衣。王乂生四子:王衍、王愔、王詡、王澄。其次子王叡,傳至曾孫王喑,遷居山東安邱,為安邱派——其第三子王典,傳至孫王雙,遷居河南相州和山東諸城相州村,為相州派——其第四子王融,生二子:王祥、王覽。王祥配孟氏,生五子:王肇、王夏、王馥、王烈、王芬。王肇之子王俊。王夏之子王璟。王馥之子王根。王烈、王芬,均失敘。王覽配金氏,生六子:王裁、王基、王會、王正、王彥、王琛。王裁生四子:王導、王穎、王敞,有一子遁入空門,法名道空,為東晉一代高僧。王基生三子:王含、王敦、王潛,王潛遁入空門,法名竺法潛,又名法深,也為東晉一代高僧。王會生二子:王舒、王邃,長子王舒出繼王祥為嗣孫。王正生三子:王曠、王廙、王彬,第三子王彬出繼王彥為嗣子。王彥以王正第三子王彬為嗣子,又生二子:王輿、王尚。王琛生二子:王棱、王侃。由此推算,王書的四子在琅琊臨沂發達繁衍起來的有王誼、王融兩支。王書在臨沂有孫四人:王烈、王雄兄弟和王祥、王覽兄弟,有曾孫十三人,玄孫二十五人。在這二十五位玄孫中,王覽的第四子王正的長子王曠,就是名揚千古的書聖王羲之的父親。而王書的第六世孫,入通譜的則有三十二人。 至此,按照有關史籍特別是正史,參照各家譜牒所載,在王祥、王覽之前,共傳承三十世,算上王祥、王覽,共傳承三十一世,可以上推至周靈王太子姬晉。這就是:第一代(始祖周靈王太子晉):王子晉;第二代:王宗敬(又作王宗恭);第三代(又作第三世孫,以下以此類推):王森;第四代:王斌(又作王彬);第五代:王昇;第六代:王昱(又作王宥);第七代:王碩;第八代:王景(又作王榮);第九代:王錯;第十代:王賁;第十一代:王諭(又作王渝);第十二代:王息;第十三代:王恢;第十四代:王永(又作王元、王亢);第十五代:王頤;第十六代:王翦;第十七代:王賁(又有譜作次子王戊);第十八代:王離;第十九代:王元;第二十代:王諄(又有譜作次子王誠);第二十一代:王淵;第二十二代:王吉;第二十三代:王駿;第二十四代:王崇;第二十五代:王昇(又有譜作王遺或王霸,王霸系與王威九世孫山西太原王霸重名);第二十六代:王遵;第二十七代:王音;第二十八代:王仁;第二十九代:王書;第三十代:王融;第三十一代:王祥、王覽。下面,我們再來考證琅琊王氏,特別是開閩王氏、三槐堂王氏兩大支派的世系以及衍變發展源流和重要業績。 三、開閩王氏衍變發展源流及其傳承世系 開閩王氏遍布福建、廣東等沿海一帶以及台灣省,並且波及到海外僑胞,是一支頗有影響的琅琊王氏宗族。這一琅琊王氏宗族的始祖為五代十國時閩國的開創者王審知及其長兄王潮、次兄王審邽,這是大家所公認的事實。 王審知是由琅琊皋虞遷居琅琊臨沂都鄉南仁里的漢代經學大師王吉的後裔。王吉的十世孫王覽,作為晉朝大孝子王祥的同父異母兄弟,生六子:王裁、王基、王會、王正、王彥、王琛。其中,長房王裁的長子王導,生六子:王悅、王恬、王洽、王協、王劭、王薈。而王導的第三子王洽,生三子:王珣、王珉(一子王浩,失敘)。長子王珣,生五子:王弘(又作王宏)、王虞、王柳(又作王抑)、王孺(又作王儒)、王曇首。王曇首又作王曇,字宋昌,生二子:王僧綽、王僧虔,均由東晉入南朝。其中,王曇首的長子王僧綽,生二子:王儉、王遜。長子王儉,字仲寶,生二子:王騫、王暕。長子王騫之子王規,王規之子王褒,王褒就是王審知的第九世祖。這是由琅琊王氏繁衍出開閩王氏世系的大致發展源流。列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是:王覽——王裁——王導——王洽——王珣——王曇首——王僧綽——王儉——王騫——王規——王褒—— 王褒,字子淵,是王導的第九世孫,是由南朝梁入北朝周的人物。王褒多才多藝,詩文書法,均所擅長。在北朝,他與作《哀江南賦》的著名詩人庾信齊名,對開發北朝的文化藝術建設以及制定典章制度,影響很大。 王褒生二子:王鼒、王鼐。長子王鼒,又名王璋,字玉鉉,仕隋,為安都通守,石泉明威侯,頗有政聲,也有文采;王鼒生八子,均由隋入唐。其中,長子王弘讓,字敬宗,在唐朝官中書舍人,掌管朝廷機密,也有文采;次子王弘直,字長宗,官至魏州刺史,卒謚曰孝,頗有尚武風氣,儼然承襲儒將世家傳統,略具文采。此二人,《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與諸多王氏譜牒均有記載。不過,《琅琊臨沂王氏宗譜》和安徽祁門《重修新安琅琊王氏統宗世譜》的記載與《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在人名上略有差異而已。這當是名與字往往使後人互相混淆的緣故。《琅琊臨沂王氏宗譜》敘述王褒的業績時與史載大同小異,說:「褒,字子淵,規之子。七歲能屬文,仕梁……開府儀同三司……高宗作《象經》,令褒注之,引據賅洽,甚見稱賞。褒有器局雅識……累世江東宰輔,建德以後,頗參朝儀。授少司空,又後周光祿大夫,石泉康侯,出為宣州刺史。卒於任,年六十四。生二子:璋、晏。」這段敘述,與《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的記載同中有異,而最明顯的差異是:「生二字:璋、晏。」王璋正史載為王鼒,系王褒長子,仕隋為安都通守、石泉明威侯。石泉為今陝西石泉縣,王鼒的「後人有卜居咸陽者」。王褒的次子王晏應為王鼐,王鼐之孫為王晏,與同一時代的另一王晏重名,「卜居邳州(今屬江蘇)。至十一代孫王慶選復還南仁里即今山東臨沂孝友村。子孫蕃衍,孝友村宗譜備載」。《琅琊臨沂王氏宗譜》載,王璋(王鼒)生一子:文。王文原譜指王弘讓,字敬宗。贈侍中。生四子:方舉、方紹、方節、方慶。王方慶即王綝,以字行。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則說王弘讓之弟王弘直生五子:緘、續、績、綝、緄。王緘,字方舉,隋州司馬,王續,字方紹,羅川令。王績,字方節,越王府法曹參軍。王綝,字方慶,相武后。其中,也說王方慶即王綝為第四子。第五子王緄。而有些譜牒包括莘縣譜中的弘讓,按正史即國史記載,顯然是弘直之誤。關於王綝,《琅琊臨沂王氏宗譜》載:「方慶,文四子,名綝,以字行。唐高宗時官鳳閣侍郎,相武后。世居琅琊(陝西為居官客籍)。後人有遷鎮江府丹陽縣者,有遷陝西西安府咸陽縣者。」《新唐書》說他「以字顯,其先自丹陽徏雍(州)咸陽,父弘直,為漢王元昌友」。王方慶被「封石泉縣子,遷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進鳳閣侍郎」。《舊唐書》說王褒北徏,「始家咸陽」。《新唐書》載,王方慶生十子:王晞、王晦、王曒、王晊、王曄、王晙(《舊唐書》作「少子晙,工書」)、王暟、王昕、王暐、王暉。其中,長子王晞,字光烈(《舊唐書》作「長子光輔」),襲石泉明威侯;第五子王曄,字光世,初為河南光州固始縣令,有政聲,後受命任定城縣令,欲赴任所,人民挽留,王曄不忍離去,遂定居固始,為琅琊王氏遷居固始始祖。王曄生四子,其他三子王倪、王儇、王遂,聲名不顯,第四子王友(又作王友名),傳子王卞(又作王玉、王蘊玉),王卞傳子王恁,世代在固始躬耕隴畝,淡泊明志,傳先祖王祥、王覽「孝友」家聲。王恁三十六歲終老,有三子: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世稱「開閩王氏三郎」。父以子貴,王恁蔭補禮部侍郎,追贈太尉、光州刺史。妻徐氏,封固始郡夫人。在功業上,王潮臨終把權力交給三弟王審知(因為二弟王審邽不願做主管官)。列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是:王褒——王鼒——王弘直——王綝——王曄——王友——王卞——王恁——王潮、王審邽、王審知—— 王審知,字信通,又字祥卿,其身長面紫,在軍中好騎白馬,人稱「白馬三郎」。審知公才華出眾,軍功卓著,加上從言納諫,禮賢下士,深受人們愛載。唐紹宗光化元年(公元898年)十月,朝廷任命王審知為武威節度使。五代後梁太祖朱溫開平三年(公元909年),封王審知為「閩王」,於是,被尊為「開閩第一」,並讚譽他「功肇閩祖」。由此,開閩王氏於五代十國發跡,一脈相承,傳於後世,綿延至今,成為遍布東南沿海一帶和海外僑胞的琅琊王氏世家大族——開閩王氏。由仕南朝梁入關仕北朝周的王褒至五代十國的王審知,又傳承九世——由王覽至王審知,列為開閩王氏傳承世系一線表,則為:王覽——王裁——王導——王洽——王珣——王曇首——王僧綽——王儉——王騫——王規——王褒——王鼒(璋)——王弘直(文)——王方慶(王綝)——王曄(固始王氏始祖)——王友(王友名)——王玉(王蘊玉、王卞)——王恁——王審知(開閩王氏始祖)—— 四、三槐堂王氏衍變發展源流及其傳承世系 三槐堂王氏也興起於五代十國,鼎盛於宋代,其始祖為五代末宋初的王祐(《宋史》作王祜,中華書局點校本改作王祐,今從《宋史》點校本)。這是不爭的事實。不過,三槐堂王氏的遠祖及其衍變發展源流問題,歷來有琅琊王氏之說和太原王氏之說;而在琅琊王氏的傳承世系中,又有王洽後人說、王羲之後人說種種。關於琅琊王氏之說與太原王氏之說,筆者認為,後者之論,之所以出現偏差,因為有些學者對資料互相轉抄,陳陳相因,缺乏考證辨偽功夫,並沒有真正弄清琅琊王氏與太原王氏的傳承世系和發展源流,以致造成混亂,甚至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譬如,有一部題作《王氏三沙全譜·三槐堂》(又稱《王氏三沙統譜》)的譜牒,出自清末光緒年間人王鐘手筆,其傳承世系表中,每人有一幅畫像並賦贊,其世系傳緒(原譜中間略去了不少代像贊)這樣寫道:第一世始祖:周靈王太子諱晉子喬公像贊(像贊略,下同);第二世祖:周司徒宗敬公像;第三世祖:周司空仕蠋公像;……第五世祖:周司空恙公像;第六世祖:周大司馬封琅琊王元公像;……第九世祖:周封魏大將軍諱錯像;第十世祖:周封侍中大夫蹟公像;……第十二世祖:周司寇大將軍息公像;第十三世祖:周司寇封尹陽君恢公像;第十四世祖:秦封大將軍翦公像;第十五世祖:周封秦大將軍武陵侯賁公像;第十六世祖:周封武成侯離公像;……第十八世祖:秦封武陽侯忠公像;……第二十世祖:漢博議大夫子陽公像;第二十一世祖:漢諫議大夫偉宜公諱駿像;……第二十四世祖:漢大將軍儒仲公諱霸像;……第二十六世祖:漢雲中太守殷公像;……第三十世祖:漢雁門太守澤公像;……以下世系,便是第三十一世:王昶;……第三十三世:王承;第三十四世:王懷祖;第三十五世:王坦之;第三十六世:王元謨、王元則;第三十七世:王敬宏;第三十八世:王虯……第四十世:王彥、王傑;第四十一世:王伯高;第四十二世:王通;第四十三世:王凝、王福郊;第四十四世:王元暕、王子安;第四十五世:王景肅;第四十六世:王政;第四十七世:王仲舒;第四十八世:王哲;第四十九世:王言;第五十世:王徹;第五十一世:王祐;第五十二世:王旦、王旭;第五十三世:王懿;第五十四世:王鞏。 研究分析《王氏三沙全譜·三槐堂》的材料,我們可以發現,其中,除了把王祐之子王懿、王旦、王旭兄弟三人變作兩代人外,最大的錯誤,是把太原王氏與琅琊王氏混在一起。且不說王吉以前的世系混亂不清,名諱錯訛,即便是談到從王吉、王駿父子,便也略過王駿之子王崇和王崇之孫王遵數代,就由琅琊王氏的王駿接上「威公九世孫王霸居山西太原郡,是為太原始祖」。《王氏三沙全譜》中的所謂「二十四世祖:漢大將軍儒仲公諱霸」,並身著甲冑,則張冠李戴了。須知,身為將軍的王霸字元伯,為東漢光武帝劉秀雲台二十八將之一,而非字儒仲的同時代經學家王霸。修譜者缺乏起碼的歷史知識,把經學家王霸「字儒仲」變作「漢大將軍儒仲公諱霸」,由第二十四世王霸到第二十六世漢雲中太守王殷、第三十世漢雁門太守王澤、第三十一世魏兗州刺史封司空京陵侯王昶,由王昶又傳承二十一世至五十一世王祐。顯然,這是一部拼湊嫁接起來的宗譜,王旦以後傳承世系固然可信,但王旦以前的傳承世系可信程度很小。可是,這一修於清末的譜牒,竟有人用數字比較的方法機械地計算代數,並據此將屬於琅琊王氏世系的三槐堂王氏歸宗於太原王氏;其他把三槐堂王氏歸屬太原王氏的譜牒,也多以此為依據。須知,這一譜系,大概是根據錯訛百出的所謂《宋代老譜》纂修的。《宋代老譜》輯有《御制太原王氏世榮悠遠譜系圖》,記載了由后稷至餘姚王氏始祖王壽以下五代玄孫達百世,可作修譜者的參考資料。但「譜系圖」從王子晉以下世系敘述是這樣排列的:王子晉——王喬(吳王)——王昱羽 ——王蠋——王稽——王仲——王陵——王茂——王吉——王駿——王崇——王霸——王輔、王克——王逸、王寧(均為王輔之子)——王□壽、王煥(均為王逸之子)——王石(王煥之子)——王殷——王書——王雄、王融、王允……以下世係為:王雄之子王渾,王渾之子王戎,王戎之子王敞……為一支;王融之子王祥、王覽,王覽之子王裁,王裁之子王導……為一支;王允之子王澤……為一支。 由此,對照太原王氏傳承世系,王允之子王澤一支,由第三十一世王昶到第三十三世王承,以下為王懷祖——王坦之到第四十八世王哲,《宋史》以及一些琅琊王氏宗譜中王哲均作王言。《琅琊臨沂王氏宗譜》說王言之子王澤又名王徹,王徹有史又作王沏,生王祐,史載王祐生三子:王懿、王旦、王旭。而《王氏三沙全譜·三槐堂》在列王旦與王旭為兄弟排行的同時,卻列與王懿、王鞏為父子、祖孫關係,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因此,筆者考證宋代老譜後,確定三槐堂王氏出於琅琊王氏而非太原王氏。 關於王羲之後人說和王洽後人說,有人認為王祜(祐)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二十世孫,這就是:王羲之——王獻之——王靖之——王恆之——王安之——王大之——王清——王猛——王繕——王弘——王明——王御——王易——王冕——王昕——王知仁——王彥昭(或作王彥超)——王言——王徹——王祜……這一世系,其依據也是《宋代老譜》,認為太原王氏分衍出琅琊王氏,由此又分衍出江左王氏,由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子王獻之傳至第十八世孫王徹,王徹生三子:王祜、王祐、王祚。王祚傳五世孫王壽,開三槐堂王氏之餘姚王氏支派。 對於這些問題,已故著名學者王汝濤先生在《琅琊王氏考信錄》中指出:「據1997年出版,由國家檔案局三處、南開大學歷史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圖書館合編的《中國家譜綜合目錄》所著錄的,宋譜一部也沒有,明譜約五十部,其餘約七百部都是清代以後纂修的。」如今,有人修譜,依據清末或民初的譜牒,把三槐堂王氏歸屬於太原王氏,則是對歷史失察了。還有人做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的文章,聲稱三槐王氏的來源,不甚明了,並舉出兩例,其一說:三槐王氏的後人、清代的王國棟《王氏宗譜》云:「在遠祖,則宗周太子晉,二十三世漢諫大夫吉,為臨沂之祖。……至晉丞相始興文獻公導為江左之祖,十一傳至唐石泉文貞公方慶,為咸陽之祖。石泉至黎陽(王言)又九世矣,蓋三槐王氏為石泉之後無疑。」這是以東晉王導為一世先祖了。其計算方法,以連續性計算從始祖以下即第二代開始。清代另一三槐王氏的後人王庸敬則云:「言,唐相摶四子……因父摶遭藍田驛之禍,言遂占籍魏州之莘亭縣。」其二說:江蘇吳縣皋橋支(西沙支)則以隋文中子王通為始祖。《太原王氏皋橋支譜》收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漁溪公《太原王氏宗譜序》:「王氏系出周靈王太子,傳至隋為文中子,至宋為文正公(王旦)」。這位三槐王氏家族的研究者,據此得出結論:「這兩種說法,都沒有充分的史料根據。尤其以王言為唐王摶之後,更為無據。」這位研究者,資料掌握有限,不求甚解,便盲目得出結論,也過於武斷了。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王國棟是清初至高宗乾隆年間人,王庸敬是清末德宗光緒年間人,顯然,王庸敬修譜時延續了王國棟關於王導十一世孫王綝字方慶(不計王導或王綝本人)為三槐堂王氏遠祖的說法;而修於清德宗光緒年間的《王氏三沙全譜·三槐堂》,其依據之一,便是清仁宗嘉慶十三年即公元1808年的《太原王氏宗譜》。而那位三槐王氏家族的研究者,在否認了王言的遠祖琅琊王氏的王方慶和太原王氏的王通後,便援引國家圖書館(原北京圖書館)所藏《王氏世譜》記載的元人趙孟頫《宋兵部侍郎許國公贈太師尚書令王公紀略》,說王言之父名王乾,而非宰相王摶。可惜,這位研究者也許沒有見到清代乾隆年間的大學者王鳴盛家族的宗譜。王鳴盛為琅琊王氏,他的上祖即是王乾。說王言是王摶之子,雖然《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王摶生三子王倜、王倓、王倫而沒載第四子王言,但據筆者所見,《重修新安琅琊王氏統宗世譜》所載,譜序中說該譜始修於北宋太宗端拱二年已丑即公元989年,刊刻於元惠宗妥懽帖睦爾元統三年乙亥即公元1335年。《凡例》也說,該譜「舊譜草創於端拱已丑」,梓版於「元統乙亥」,並說「舊譜以周靈王太子晉為一世,晉丞相始興文獻公導為二十九世,唐尚書府君璧為四十八世,」「茲譜登載總若干萬人,皆本於尚書府君一人」「為宗」,並採用歐陽修「五世一揭之例」,製作世系表。由此推論,該譜較之元代趙孟頫所敘之譜早了三百四十六年。該譜明代又經多次續修,續修最早的一次是明太祖即所謂「國朝洪武壬午」,實際上是明惠帝建文四年壬午即公元1402年,據宋譜所修,刊刻於明宣宗宣德二年丁未即公元1427年。其中,有載為明太祖洪武三十五年實際上為明成祖永樂元年癸未即公元1403年「冬十月」臨清人楊艮卿序,還有明成祖永樂十七年已亥即公元1419年「秋七月望」,「賜進士及第翰林院侍讀學士奉政大夫同修國史廬陵曾棨書」《重修王氏族譜序》。譜序中明確記載:「我王氏得姓,周王子晉始,其子宗敬,為司徒,號曰王家,因以為氏。至秦武城侯長子元,避亂琅琊,始為琅琊王氏……(離次子威)傳至裔孫霸居太原,又為太原王氏……吾祖實由琅琊之分。若吾祁之始祖,則有諱璧字大獻者,初居祁……生九男二女,二十有三孫,自是蕃衍。」該譜於《著家譜後序》中明確記載:「謹按:家譜序述始祖大獻公,與唐乾寧相昭逸,伯仲也。」小字注云:「乾寧相王摶字昭逸,一雲摶字元壽……推原吾宗世系,實自王導遷江左始。」該譜於《唐尚書王公璧傳》中又載:「導十六傳至唐丞相琅琊簡懷公玙(不計王導本人),生二子:長及,次乂。及為中書舍人,生諫議大夫鐬,鐬生丞相魯國公摶,乂生鋮公……光化三年,摶為崔胤所潛,遇害。」有趣的是,該世譜目錄所載共十一卷,首卷分凡例、序文、像贊、誥傳、分遷總圖,一卷分姓原、世系、孝字型大小支派……九卷為人物,十卷則載:王言、傳、記、志銘、墓圖、經理、後序。從整個世譜的規模看,此譜北宋初年始修,元、明多次重修,必有宋代以前的晉、唐譜牒做為底本。該譜寫到琅琊王氏始興公王導十一世孫(實際上為十二世)王綝即王方慶的後人王摶,並為其子孫立傳。王摶又作王搏,生於唐文宗開成五年庚午即公元840年,距北宋端拱二年已丑即公元989年為一百四十九年,王摶之子王言生於唐懿宗咸通十年已丑即公元869年,距北宋端拱二年為一百二十年,而王摶生年距王言生年為二十九年,也就是說,王摶二十九歲時生王言,恰好構成父子關係。由此,王言之父為王摶而非王乾,不辯自明矣。談到這裡,需要再次強調指出的是,有人對三槐王氏家族研究略知皮毛,不求甚解,就妄下結論:「尤其以王言為唐王摶之後,更為無據。」其做出結論,勇則勇矣,但卻空作大言了。其實,王汝濤先生在《琅琊王氏考信錄》中指出《太原王氏》世表並琅琊王氏為太原王氏分支,為把三槐堂王氏拉作太原王氏分支的謬誤時,這樣寫道:「綝有十子,第三子曒公為潞州刺史。曒公八傳至言公(不計王曒本人),為唐滑州黎陽令。言公生徹,為後唐進士,官至左拾遺。徹公生祜,是為三槐王氏始祖。據此,王綝明顯地是琅琊王氏王導的十一世孫(不計王導本人),三槐堂一支應該是琅琊王氏的後裔……」對此,筆者翻閱大量有關文獻典籍,特別始修於北宋太宗年間的《新安琅琊王氏統宗世譜》和始修於南宋孝宗年間的《赤岸王氏分遷譜系》殘譜和明瑞安《對坑王氏族譜》等,加以考證,確認三槐堂王氏的世系系東晉丞相王導的第三子王洽以下二十二代至王祐、王祜兄弟。列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是:王覽——王裁——王導——王洽——王珣——王曇首——王僧綽——王儉——王騫——王規——王褒——王鼒——王弘直——王方慶——王曒——王寵——王仲連——王紹——王玙——王及——王鐬——王搏——王言——王徹——王祐、王祜(大名莘人)……關於王覽曾孫王洽一支世系,筆者參考《晉書》、《南史》、《舊唐書》、《新唐書》,特別是《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和《宋史》等有關文化典籍和譜牒。以上談到,開閩王氏也始自王方慶,為方慶公第五子王曄一支(說明開閩王氏與三槐堂王氏,均系王綝後裔);而筆者之所以確定三槐堂王氏出自王方慶第三子王曒一支,因為正史和宋代譜牒均有記述。 王祐為王徹長子,字景叔。顯於五代十國漢、周之際,入北宋後歷事太祖、太宗兩朝,文武忠孝,歷官兵部侍郎,封晉國公。先後配任氏、邊氏,史載生三子:王懿、王旦、王旭,又有譜載,尚有二子:王勉、王勗,新修《中華琅琊王氏通譜》一併補敘之。由此確認,這位王祐,就是「手植三槐」於庭院預言其後世子孫必有致「三公」者的三槐堂王氏(即「三槐堂」堂號)之始祖。王祐的次子王旦,字子明,出繼王祜為嗣子,於宋真宗景德三年即公元1006年拜相,位列「三公」。 以上,為對三槐堂三氏的考證、辨析。 由此,我們列出由周靈王太子晉即王子晉至琅琊王氏——開閩王氏、三槐堂王氏的傳承世系一線表,則是:王子晉——王宗敬(宗恭)——王森(王鳳)——王斌(王彬、王覃)——王昇(王渠)——王昱(王宥、王豐)——王碩(芝)——王景(王榮、王億)——王錯——王賁——王諭(王渝)——王息——王恢——王永(王元、王亢)——王頤(以上為東周即春秋、戰國時代)——王翦(秦)——王賁(秦)——王離(秦)——王元(秦、漢)——王諄(王誠,漢)——王淵(漢)——王吉(漢)——王駿(漢)——王崇(漢)——王昇(王遺、王霸,漢)——王遵(漢)——王音(漢)——王仁(漢)——王書(漢)——王融(漢)——王覽(漢、魏、兩晉)——王裁(西晉)——王導(由西晉入東晉)——王洽(東晉)——王珣(東晉)——王曇首(南朝宋)——王僧綽(南朝宋)——王儉(南朝齊)——王騫(南朝梁)——王規(南朝梁)——王褒(由南朝梁入北朝周)——王鼒(隋)——王弘直(唐)——王方慶(名王綝,以字行,唐)…… 由王方慶一支又分出兩支—— 一、開閩王氏一支:王方慶(唐)——王曄(固始王氏始祖,唐)——王友(又作王友名,唐)——王玉(又作王蘊玉、王卞,唐)——王恁(唐)——王審知(開閩王氏始祖,唐、五代十國)……二、三槐堂王氏一支:王方慶(唐)——王曒(唐)——王寵(唐)——王仲連(唐)——王紹(唐)——王玙(唐)——王及(唐)——王鐬(唐)——王搏(唐)——王言(五代十國,後漢)——王徹(《宋史》作王徹,《舊五代史》作王澈,五代十國,後周)——王祐(《宋朝事實類苑》卷六一《舉子投贄》二引《李學士家談》說「故兵部侍郎祐,狀元徹之子」,因此,王祜應作王祐,字景叔,祖父王言,仕唐為黎陽令,父王徹,後唐舉進士,官至左拾遺,王祐應為兵部侍郎,三槐堂王氏始祖,由五代十國入北宋)——王旦(相宋真宗)…… 查《宋史》,王祐生三子:王懿、王旦、王旭。王祐長子王懿,字文德,進士出身,知袁州,卒年四十九歲,生四子:王睦、王淳、王贄、王素。王懿長子王睦,生四子。王懿次子王淳,生三子。王懿第三子王贄。有譜載王懿尚有第四子王素,生一子:王明達,卜居湖南武岡。王祐次子王旦,字文明,拜相,位列三公,生三子:王雍、王沖、王素,四女。王旦長子王雍,生三子:王恪、王整、王檢。王旦次子王沖,生三子:王慶、王吉、王靖。王旦第三子王素,字仲儀,與王懿第四子王素重名,以學士知太原府,轉工部尚書,卒年六十七歲,謚曰懿敏,生九子:王厚、王固、王堅、王鞏、王本、王碩、王凝、王常、王奧。王素第四子王鞏,善詩文,從蘇軾游,生十子:王奇、王時、王由、王皋、王琳、王琛、王逸、王典、王文顯、王鳴鸞,一女。王祐第三子王旭,字仲明,出知應天府,卒年六十九歲,生六子:王粹、王質、王玄、王徽、王誨、王端。由此,三槐堂王氏遍布海內外。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正史諸如《宋史》等,為人物立傳,對先人或後人功名不著者,往往不載或失載;而子孫中往往只載功名顯著者。所以,史載與譜載子孫人數,往往不符或存有差異。 五、秦、漢以前王子晉衍派後裔和秦、漢以後琅琊王氏後裔分布概況 在王子晉後裔中,於琅琊王氏與太原王氏兩大支派外,秦、漢以前,除了有關譜牒記載王子晉長子王宗敬、次子王宗源外,尚有數支,即王翦長子王賁,除了長子王離外,尚有次子王武,即王翦——王賁——王離、王武(王武又作王雄)……新修《中華琅琊王氏通譜》一併敘入;再就是王翦次子王戊、第三子王勇、第四子王剛、第五子王毅、第六子王乙、第七子王貴,也分別敘入數世,即王翦生七子:王賁、王戊、王勇、王剛、王毅、王乙、王貴;還有子晉公第十四世孫王永(王元、王亢)的第三子王蠋為王翦的叔父,生二子:王匡、王稽,長子王匡,傳子王廷輔、傳孫王俊,王俊生二子:王陵、王良弼,長子王陵,西漢惠帝時官右丞相,傳子王忌,王忌之子王游(王斿)、之孫王辟,王辟生二子:王定、王襄,世代襲爵,至裔孫王尊、王伯父子,傳承當路王氏一派。列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為:王子晉——王宗敬(宗恭)——王森(王鳳)——王斌(王彬、王覃)——王昇(王渠)——王昱(王宥、王豐)——王碩(王芝)——王景(王榮、王億)——王錯——王賁——王諭(渝)——王息——王恢——王永(王元、王亢)——王蠋——王匡——王廷輔——王俊——王陵——王忌——王游(王斿)——王辟——王定、王襄……王尊——王伯(當路王氏)…… 另有一支,傳承東海蘭陵王氏,系秦朝大將王翦的曾孫王元的第三子王忠的後裔,王忠之子王渾,生四子:王暉、王曜、王晈、王仲,其第三子王晈,為東海蘭陵王氏開基始祖,列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為:王子晉——王宗敬(宗恭)——王森(王鳳)——王斌(王彬、王覃)——王昇(王渠)——王昱(王宥、王豐)——王碩(王芝)——王景(王榮、王億)——王錯——王賁——王諭(渝)——王息——王恢——王永(王元、王亢)——王頤——王翦——王賁——王離——王元——王忠——王渾——王晈——王訔、王臧;王晈長子王訔,又分兩支,長支:王壬——王□——王扶;二支:王士——王壯——王溫……王朗——王肅——王惲、王恂、王愷……這已是漢末、魏、晉時代了。 此外,王翦之子王賁的長子王離,生二子:王元、王威,長子王元的第三子王忠,生子王渾,王渾第三子王仲(有譜載為第四子),漢初避亂,由琅琊不其遷居樂浪即今朝鮮境內,遂稱不其王氏或樂浪王氏。琅琊不其即今山東即墨,與琅琊皋虞,在明、清時代,均屬山東省即墨縣,在清代,琅琊不其稱即墨縣不其社,琅琊皋虞稱即墨縣皋虞社。王仲(這一時代另一王仲為槐里人,其父也名王稽,或系一人,與王翦為堂兄弟,生一子:王信,二女:王娡、王兒姁)的七世孫王閎,曾助樂浪太守王遵(王崇之孫)平叛有功,王閎之子王景,即王仲的八世孫,在漢代為著名經學家、水利學家,是與琅琊王氏血緣關係很近的不其王氏或樂浪王氏,列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為:王翦——王賁——王離——王元——王忠——王渾——王仲——王口口——王口口——王口口——王口口——王口口——王閎——王景……王景做為漢代著名經學家、水利學家,德才兼備,其父王閎因助樂浪太守王遵(王吉玄孫)平叛有功,朝廷欲封侯,王閎不受,而王遵則被封為義鄉侯。後來朝廷調他去洛陽做官,卒於赴任途中,其子王景便由樂浪落籍洛陽。因他少學《易》,廣見聞,博覽群書,多才多藝,尤好天文、術數,善於治水,曾同王吳一起修築浚儀渠,後又合作治理黃河,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成為著名水利工程。因治水有功,三遷至侍御史,東漢章帝建初七年即公元82年遷徐州刺史,次年官廬江太守,卒於任所。《後漢書》卷七十六有傳,《山東通志》卷四十二《職官志》列表載:樂浪人,徐州刺史。公系年在東漢章帝、和帝時代。由樂浪派到洛陽派。王景的後裔王波,在東晉十六國時官前燕太宰,子孫無考,玄孫王珍,《周書》、《北史》及《山西通志》、《蕭山譜》均有記載。王珍魏官黃門侍郎,贈并州刺史,生一子:王羆。王羆官伏波將軍,鎮守武川,遂家焉——生二子:王口口、王盟,一女,北周德皇帝宇文肱納為後,曰德皇后。王羆之孫王顯,因軍功賜爵洛陽縣公,進位大將軍,生子王誼,入隋,進郢國公,生二子:王口口、王奉孝。王誼長子王口口,周武帝時封開國公,王誼次子王奉孝,尚隋文帝第五女蘭陵公主,官拜駙馬都尉。至此,列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為:一、王景……王波——王口口——王口口——王口口——王珍——王羆——王口口——王顯——王誼——王口口、王奉孝……二、王景……王波——王口口——王口口——王口口——王珍——王羆——王盟——王勵——王弼……三、王景……王波——王口口——王口口——王口口——王珍——王盟——王懋——王悅……而王仲至王景,作為樂浪王氏,還有一說,即王翦長子王賁的次子王武,生二子:王良弼(同一時代,有兩位王良弼)、王稽(同一時代,有兩位王稽)。王良弼生三子:王昭憲、王昭文、王昭嘉。王稽之子王仲(幾乎同一時代,有三位王仲),由琅琊不其遷居樂浪,傳承樂浪王氏。列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為:王翦——王賁——王武——王稽——王仲——王賞——王和——王茂——王中——王□□——王閎——王景…… 王元的四世孫王吉的後裔有一支卜居今浙江嵊州東林,遂稱東林王氏。列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為:王吉——王駿——王崇——王昇(王遺)——王□□——王才——王文信——王仕高——王灝——王世達…… 另有一支,譜載是王吉之孫王崇的又一子王霸的後裔,卜居湖北宜城,稱為宜城王氏。列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為:王吉——王駿——王崇——王霸——王輔——王逸——王濤、王延壽…… 王吉的玄孫王輔的第三子王順,生二子:王渙、王堂。次子王堂傳承廣漢王氏,至王商。列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為:王吉——王駿——王崇——王霸——王輔——王順——王堂——王樨——王□□——王商……另有一支,為王駿的第三子王游的裔孫,傳承廬江派。列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為:王吉——王駿——王游——王□□——王晦——王撝——王倉——王廬九——王和、王粹 、王敬…… 還有一支,也是出自王翦的後裔,卜居今浙江上虞,為上虞派,列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為:王翦——王賁——王離——王元——王忠——王渾——王曜——王襲——王廣——王翌——王相——王訊——王誦——王充……其中,王襲官太原,譜載生二子:王廣、王吉,又稱琅琊王氏卜居太原派—— 其他支派,傳承世系一線表大多已經單獨列出,此處不再重複。 六、魏、晉以後琅琊王氏後裔分布概況魏、晉以後琅琊王氏後裔分布概況,除了卜居山東安邱的王叡一支和卜居河南相州以及山東諸城西北相州村的王典一支外,王祥嗣孫、王覽之孫王舒有一支卜居江西臨川。列為傳承世系一線表,則為:王祥——王馥——王舒(王祥嗣孫)——王允之——王晞之——王慧之(臨川王氏)…… 至於以下世系,因為在傳承世系總表後面已經又列出傳承世系一線表,所以,此處從略。 縱觀琅琊王氏,自周靈王太子姬晉即王子晉開宗創姓至今,數千年間,人才濟濟,宰輔輩出,文化傳承,不只是從政大族,也是文化大族。其家族成員,為官者,多為忠臣良將;為民者,謹記祖上忠厚勤儉傳統;為文者,則往往是出類拔萃之士。換言之,治國,則胸懷天下,為民謀利;治家,則勤儉持家,並善於理財;治學,則使文化傳統發揚光大,讓孝友家聲代代相傳。由此,政治業績赫然,文化淵遠流長。《中華琅琊王氏通譜》上系依據史書,參照譜牒,條分縷晰,尋本求源;下系則調查稽考,秩序井然。以此,敘之於譜牒,傳之於後世。歲月流年,行輩分明,有條不紊,代代傳承。《中華琅琊王氏通譜》彙集海內外琅琊王氏傳承支派,列為世表並敘述之。因為往昔信息不通,各自敘述,所以,各支派均按自己的排行輩份次序排列,因此,通譜也不講求統一排行輩份。今只舉出琅琊王氏主要發源地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白沙埠鎮孝友村目前排列行輩為例,按照五世一揭,列出排行輩份二十世,以供參考。以詩排輩曰:孝友家聲遠,國恩世澤長,克誠道德立,榮華福壽昌。是為緒論也。(此文系《中華琅琊王氏通譜》緒論)附:《中華琅琊王氏通譜》凡例《中華琅琊王氏通譜》凡例 一、為會通琅琊王氏各大支系,包括海外,形成總譜之規模,使每一支系都有必要存在的位置,故名曰《中華琅琊王氏通譜》。 二、《中華琅琊王氏通譜》,以姬姓周靈王太子諱晉即王子晉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共同開基創姓始祖。全書共分三卷,主要由凡例、總序、緒論、人物像贊、傳承世系總表、重要支派傳承世系一線表、傳承世系人物敘述、附篇、跋,共三卷九個部分組成。凡例在於指導閱讀查詢;總序要言簡意賅;緒論主要論述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形成階段和發展源流;人物像贊收入歷代名人畫像並新作賦贊;傳承世系總表採取宋代著名學者、文學家、歷史學家歐陽修五世一偈(揭)的修譜體例,每頁列表六世,前一頁世系的第六位人物即後一頁世系的第一位人物,實際敘述人物為五世,以便於查詢;重要支派傳承世系一線表,則列至各遷徏地始祖以上世系,以備各支派查詢;傳承世系人物敘述,是《中華琅琊王氏通譜》的主體部分,則對入通譜的傳承人物,或立傳敘述,或作考釋,有些歷史記載和譜牒敘述不同或語焉不詳的人物,由按和考兩部分,予以比勘考證;附篇則選載有關琅琊王氏的歷代名人序跋和重要的理論研究文章;跋則是對修譜事宜的全面概括和總結。 三、《中華琅琊王氏通譜》,以新式大十六開橫排版本大字體例,先採用白話文、簡體字敘述,繼承傳統的人物體例敘述方法,待條件成熟後再採用豎排繁體字版本。實行統一敘述方法和格式,圖像、圖表、文字說明,互相結合,統一格式。《中華琅琊王氏通譜》仿照曲阜孔氏世譜的修纂方法,男女平等,均入通譜。按照傳統譜例,男性娶妻,用配某某或某某之女、生某某子女記錄於譜;女性出嫁,用適某某或某某之子、生某某子女記錄於譜。 四、《中華琅琊王氏通譜》,是一部集大成的會通譜牒,所用資料以正史即國史和實物資料為主,以明代以前特別是唐、宋、元時代最早的善本譜牒為參照數,輔之以古今個人著述和清代前後的譜牒,經過嚴格選擇比勘,詳細考證,擇善而從,敘入通譜。有些不能定論或有爭議的疑義問題,不能武斷,而是採取求同存異或暫且存疑的辦法,列出備考或備查字樣。對歷史上除了已經達成共識的定論或明顯錯訛外,一般不採取簡單肯定或簡單否定的結論,而是留有餘地,以待將來新發現資料證實之後,再加以佐證或糾正。 五、《中華琅琊王氏通譜》,對於存在岐義而一時不能確定的人物或事件,用按和考兩個部分加以區別和甄別。同一時代或不同時代記載的人物和事件存在差異,例如重名人物、生卒年月記載不同等,用按表示,留待以後查考;而有些人物和事件,雖然記載不同,但能確定或是或否的,用考表示,加以證實。 六、卷一傳承世系總表,把列入《中華琅琊王氏通譜》的人物,全部入表;重要支派傳承世系一線表,則列入主要分遷家族的始遷祖並適當向後延伸,以備各分譜便於銜接。卷二傳承世系人物敘述,是《中華琅琊王氏通譜》的主體部分,對於其中的重要人物特別是名人,都要列有小傳,小傳長短因人而異,一般分生卒年月、人物名、字、號或筆名、父祖名諱以及業績和配偶、傳承子女、遷徏之地等情況,其體例,一般在名字後面用阿拉伯數字列於括弧內生卒年,凡生卒年月不詳的均不列出或用待考表示,在行文中再用中國傳統的干支紀年方法,以《中國歷史年代簡表》為依據,加以說明,並最大限度地注出年、月、日甚至時辰。卷三附篇,主要收錄古今中外專家、學者記述或研究琅琊王氏的有關人物、歷史事件或發展源流、百家之藝中做出卓越貢獻和成就的重要人物或名人的論述和考證文章:跋則是對修譜事宜的緣起、來龍去脈、最後成果的評估,做一個總結或說明。 作者簡介:王曉家,入譜王孝家,字冠三,號琅琊子,筆名王文俊、王文浚、王沭沂、魯經文等。山東臨沂人。大專學歷。歷任《解放軍文藝》社編輯、《藝術論壇》主編、《齊魯藝譚》總編、《琅琊書畫報》總編兼編委主任、《羲之書畫報》編委主任、《戲劇叢刊》社社長兼總編、山東省藝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山東省民族文化學會會長、王羲之研究委員會主任、臨沂市琅琊王氏研究會顧問、臨沂市望族文研究會顧問、臨沂市蘭山區望族文研究會顧問、《中華琅琊王氏通譜》總編撰等,兼任山東省文聯委員、山東省戲劇家協會理事、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戲曲學會理事、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等。出版論著作品有《水滸傳作者考論》、《水滸戲考論》、《水滸瑣議》、《紅樓夢新論》、《中國文化縱橫論》、《戲曲》、《鮮櫻桃與五音戲》、《琅琊子大文化漫筆》之《飛龍篇》、《爭鳴篇》、《文學篇》、《戲劇篇》、《羲之故鄉創業人》、《雙槍姻緣傳》等。在《文學評論》、《紅樓夢學刊》、《戲曲研究》、《戲曲藝術》、《戲劇藝術》、《發展論壇》、《舞蹈藝術》、《舞蹈》、《水滸爭鳴》、《理論學習》、《東嶽論叢》、《河北大學學報》、《甘肅社會科學》、《社會科學戰線》、《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中國文化報》、《大眾日報》、《齊魯晚報》等上百家報刊發表文章1000餘萬字。獲山東省劉勰文藝評論獎等10餘次。觀點被《中國文學研究年鑒》、《文史知識》、《千古之謎》、《中國古代文學名著爭鳴大觀》等文摘20餘次。與人合作《山東藝術發展研究》獲文化部慶祝建國五十周年文化藝術科學獎三等獎。此外,參與主編、撰稿、編輯兼撰稿9部,主編書稿30餘本,發表或演出大型戲曲劇本4個,拍攝電視劇本16集。已經完成待出版的著作有三卷本120萬字《山東古代書法繪畫史》、30萬字《山東古代樂舞史》、60萬字《山東古代戲曲史》、60萬字《王羲之考論》、120萬字三部曲長篇歷史小說《一代書聖王羲之》等。
王曉家研究員
推薦閱讀:
※扒一扒情人節的起源:殘酷迫害 + 誤打誤撞
※《山海經》上古神話索隱:這才是華夏起源的真相!
※為什麼互聯網上的鏈接字體多用藍色?這種現象的起源什麼?
※佛教的起源、目的及修行方法
※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的起源是什麼?
TAG: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