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納:道法自然 是最好的養生
本刊採訪記者/周芳誠 編輯/周芳誠
一位醫者,一名營養師,一個生活家。
坐診於301醫院的貴賓診室,奔波於多家公司擔任健康和營養顧問。她總以仁愛之心對待普生大眾,以大醫的境界來要求自己、面對病人。
「順者康」是她始終尊崇的養生理念。她說:「醫人身體,必先用自然之德感化。以巧借自然之力助人自愈。」
人物介紹:
劉納,中國企業家健康工程健康教育專家,私人醫生、營養專家。國內諸多時尚雜誌健康專欄作家。目前負責301醫院健賓樓貴賓診室,做全科及營養諮詢。
依人為「營」,依人為「養」
《問健康畫報》:「營養」從字意上講是「謀求養生」之意。您是如何理解「營養」二字的?劉納:作為一名營養師,您覺得一位優秀的「營養師」應具備哪些素質?
劉納:現代人很多對「營養」都有誤解。「營養」其實從字面上來理解,「營」即指「營造、構造」之意,營養不單是從外界來攝取養料以維持生命,它是全方位的能量獲取以謀求養生。「營養」一定是依人為「營」,依人為「養」,是圍繞著每個人的身體在做的一件事。若只說某種食物有什麼營養,某類保健品有什麼營養,都是非常片面的。然而,人是生活在一個開放的空間里,身體時時受到外界大環境的影響,因此,「營養」不僅僅是圍繞著人,它與人們周遭的環境也息息相關。
我覺得一名優秀的營養師,首先得具備一定的醫學知識素養;其次他/她應該是一個多面手,或者說是一個具有藝術家氣質的善於溝通的營養工作者;同時,他/她必須是一個正直的人,以人為本,能夠始終處在一個中立的位置,以客觀的角度看待問題。
《問健康畫報》:我們知道您的幾本書,都是用最真實的故事和最淺顯的道理告訴讀者「吃」的智慧。談談您對吃與健康是如何下定義的?
劉納:我的第一本書是2010年出版的《身體到底要什麼》,其中除了講吃,還涉及到許多其他的東西,包括旅遊養生、色彩療法等,最後上升到我們身體真正需要的是大愛。就像每周三在北京協和醫院的營養特需諮詢門診時,面對病人,我所做的也並非只是簡單地給他們開一張營養食譜,針對不同的身體情況,我還會做一些必要的穴位按摩,根據季節氣候教他們生活作息,甚至做一些旅遊處方建議等,這在《身體到底要什麼》中都有一些拋磚引玉的提示。可以說,這本書是目前我最喜歡的一本,當然,之後我又相繼出版了《不時不食》和《食話實說》,這兩本書與「吃」的關係更大一些。
對於「吃與健康」,我想告訴大家——要想獲得健康,「吃得好」只是其中的一條途徑,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百歲老人,他們吃得很簡單,甚至談不上營養搭配,那麼他們的能量又是源自何處?大自然無處不在的能量如何去獲取,在《身體到底要什麼》這本書里都會有所提及。
作息規律,飲食有道
《問健康畫報》:描述一下您的生活狀態(比如作息時間、每天的工作、下班之餘的生活)
劉納:簡單的說,就是一年四季跟著太陽去作息,順著月亮圓缺來調整身心。我幾乎從來沒有賴床過,夏天五點半起床,冬天六點半起床。若有條件,午後也會小憩一會兒。晚上我基本會在十一點左右上床就寢,這是我在大學時代養成的習慣,若在十二點以後睡,我便會覺得全身乾燥,免疫力也隨之下降。我儘可能讓自己的作息安排像鐘擺一樣規律。當然,有時候因出差等事宜生活也會有所打亂,但在第二天我會及時做好調整。
人的生活無非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作為一名營養專家和醫生也自然離不開那些。下班之餘,我喜歡給家人買各種美味營養的食物,也會給自己買花兒。若能抽出空,我更享受和家人一起旅遊度假的時光。
《問健康畫報》:針對普通大眾,您認為什麼樣的飲食結構才算更為合理、健康?
劉納:我覺得大家在飲食結構的合理性與健康上其實用不著太糾結,對於我們中國人的體質而言,只要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原則,並參照平衡膳食寶塔的搭配來安排日常飲食即可。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是以大量的預防醫學統計數據為根據,非常健康合理且科學。
平衡膳食寶塔其實很簡單,共分五層,包含我們每天應吃的主要食物種類。首先,穀類食物位居底層,《黃帝內經》里提到的「五穀為養」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礎的東西,我建議每人每天要吃250~400克的穀物,當然,這也要根據個人的體力消耗。有很多朋友都曾向我討教保養皮膚的秘訣,我會告訴他們——我幾乎每天都要吃豆類與穀物,這些對皮膚都極有好處。蔬菜和水果佔據膳食寶塔的第二層,攝入量可根據自己身體的情況來考量。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位於第三層。若條件允許,我更建議大家可以多吃點魚、蝦、禽類。奶類和豆類食物合占第四層,但需要注意的是,若豆製品攝入過多,也會影響到腎臟,因此凡是都有一個量。第五層塔頂是烹調油、食鹽和糖。我建議大家盡量自己在家烹飪,不說外面餐館的食油取材與食鹽用量,單說這個「糖」,一般廚師和蛋糕師的用糖也都是非常驚人的。
我想說,其實並沒有適合所有人的食譜。每個人的體內環境不同,對食物的耐受程度也不同,對個人而言,合理健康的食譜還需請專業的營養師根據個人情況做特定設計。另外,每個人一生中合理的葷素搭配隨著其年齡變化而有所調整,比如女性在生育前可以多吃些葷菜,但在生育後可根據自己的代謝能力,適當地調整膳食結構。
冬季養生,在「藏」在「潤」
《問健康畫報》:您對於冬季養生的看法是什麼?您認為冬季如何將營養與生活相結合?有什麼家庭健康食療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劉納:關於冬季養生,我想說兩點:一要「藏」、二要「潤」。根據大自然的規律,冬季是休養生息、收藏的季節,這個時段大家可以選擇一些堅果、豆類、薯類,煲湯熬粥食用。尤其是根莖類的食物,非常適合在冬天食用來保養身體。
冬季第二個特點便是「燥」,如今一到冬天,很多人家裡都會開暖氣、空調,這會使人的皮膚變得乾燥;另外,也有許多朋友喜歡在冬季吃火鍋、肉食,這會造成人體內的腸燥,繼而產生便秘。然而,要克「燥」簡單地喝水可不行,這無法將水分保留在細胞中的。因此,大不論是對女性更年期潮熱、小兒燥咳或是夜間失眠都有一定保健療效。平日每天一頭蒸百合,稍加冰糖,美味又養生。
推薦閱讀:
※玫瑰之下,想像另一種可能
※人走茶必涼,曲終人必散,時間的渡口,我們皆過客,太執著了會累,太堅持了會傷,看淡點看開些,順其自然,就無所謂失
※FEi手帳|你的穿搭不止在身上
※自然,科學,技術的思考
※這些鳥兒,有點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