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家規和家風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中國的文化精神教育歷來注重門楣家風。然而,近年來家風的話題漸漸成了被遺忘的角落,幾乎無人提起了。現在央視重提這個話題,通過公眾採訪將原來屬於私人平台的傳統家教,放大到整個社會,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讓清正、積極向上的家規祖訓得到更廣泛的傳播,滲進我們的文化,有利於發揚傳統美德,弘揚社會正氣,對道德回歸也大有益處。
家風是什麼?家風又稱門風。指的是一家或一族的道德準則和相沿成習的家庭傳統與處世方法。好的家風來源於好的的家教與嚴格的家規。家規付諸實現,並世代相傳,就形成為家風。家風的傳承有許多是寫成文字傳下來的,如《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朱柏廬治家格言》、諸葛亮的《誡子書》、《誡外甥書》等等,內容都是傳承價值觀、與價值觀相關的倫理觀與道德觀以及實現這些價值觀的基本方法與規矩。因此一說到家風,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那些名門望族,大戶人家,家裡的一條,二條等等明文規定的家規。
我們平民百姓大都沒有那麼多繁文縟節,也沒有幾點、幾條成文的規矩。故記者問家風是什麼?一時還真答不上來。其實,家家都有家風,而且主要是通過每代人的言傳身教,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續而形成的。今天,已進入「小家庭時代」,過去的大門大戶在多數地方已不復存在。但社會被分割為小的家庭單元,並不意味著傳統家庭教育失去「市場」,即使三五口人的小家庭也要有規矩,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而社會道德的失范,也常常與家教的不足與不善密切相關。
古人云:「人無常心,習以成性;國無常俗,教則移風。」道德教化養成、道德失范治理,基礎在教育。而道德教育又必須從娃娃抓起。常言道:「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心靈就像一塊早春的土壤,播下什麼樣的種子,就會開什麼樣的花,結什麼樣的果。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常常是一輩子的。
這是因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是最強大的,無所不能的權威。因此在子女的身上,有著父母的影子;一個人的言行,體現家庭的素養。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什麼是好的家風呢?我國是文明古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古人將傳統道德歸結為五常(仁、義、禮、智、信)和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而「耕讀為本、詩禮傳家」就是中國農耕社會幾千年來最基本的家風。當然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並不全是好的。既有精華,也有糟粕。特別是在宋朝以後,程朱理學興起,鼓吹「存天理,滅人慾」,將中國人的思想帶入一個嚴格的禁錮時期,其後的明朝、清朝統治者也把封建禮教三綱五常的理論神聖化,嚴重壓抑人性。
反映在家教上,倡導「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忠、愚孝思想,將男尊女卑發揮到極致,鼓吹「三從四德」,什麼「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等等,形成了一整套繁文縟節的封建禮儀制度。使之成為一種壓抑人性,束縛個性,令人望而生畏的東西。五四新文化運動倡導民主和科學,批判「吃人」的封建禮教,是完全正確,非常必要的。
但對中國傳統文化不加分析的全盤否定和徹底打倒,就有點偏激了。就像我們批判愚忠、愚孝的封建思想,卻不能連忠於祖國,孝順父母都不要了;我們否定封建禮教,同時又必須懂禮節,講禮貌,知禮讓,守禮儀,如果這些統統都不要了,中國還能算是禮儀之邦嗎?總之,在批判封建禮教的時候,我們不能搞歷史虛無主義,更不能將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一股腦兒都丟了。
當前我國已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用24個字,概括了反映現階段全國人民「最大公約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24個字既吸收了全人類的優秀政治文化成果,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體現了傳統美德與現代精神的辨證統一。
其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家風的傳承,從本質上說就是對價值觀的傳承。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為家教、家規指明了方向,也為發揚清正、積極的家風奠定了基礎。
要培育好的家風,還必需改進家教的方法。「教得其道,樂為用矣,教不得法、無益於事」。正因為家風主要是由家長的形象、追求、喜好、品質、道德、家教等構成的。因此,家長以身作則是最重要的家教。從我自己的體會來說,我父親從來沒有和我們講過什麼大道理,也沒有成文的家規。可他以自己的言行讓我們懂得了什麼是「認認真真做事,老老實實做人」。我家的五個孩子,都是普通勞動者,都在自己的崗位上,承繼著這十二個字的家風,雖沒有做出什麼豐功偉績,但都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沒有虛度此生。
當前,有許多獨生子女家庭。「四-二-一」的家庭結構,使獨生子女成為家庭的核心,大家都圍著這唯一的寶貝轉。在生活上百般呵護,甚至嬌慣、溺愛,「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這樣養大的孩子,甚至連起碼的自理能力都欠缺;還有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孩子進行「虎媽」式的教育,他們只關注孩子的分數和在學校的排名,拔苗助長,給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大大增加了孩子的學習負擔。
當然抓孩子的學習並沒有錯,比如幫助孩子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學習興趣,提高自學能力,改進學習方法等等,都是家教的重要內容。但抓學習固然重要,卻不是家教的唯一。家教的重點應該是教會孩子怎樣做人,如何處世,不斷提高獨立生活的能力。而這是一個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過程,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
官德正則民風淳,官德毀則民風降。領導幹部的道德水準應該成為社會道德的標杆。領導幹部的家風是人民群眾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而「我爸是李剛」之所以能迅速成為網路的熱點話語,其原因就在於此。領導幹部更應該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不以權謀私,不搞特殊化,樹立清正的家風。在這方面,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毛澤東主席對家屬子女一向嚴格要求,堪稱黨內幹部家風建設的楷模。
有一本《毛澤東家風》的書,詳細介紹了毛主席教育子女的情況,值得一讀;又比如周恩來總理,他訂立的「十條家規」,內容非常具體,要求來看望他的晚輩,不準丟下工作;一律住國務院招待所;自己付錢到食堂排隊買飯菜;以家屬身份買票入場看戲;不許請客送禮;不許動用公家汽車;不要別人為自己辦私事;生活要艱苦樸素;在任何場合都不要說出與總理的關係,不要炫耀自己等等,其核心就是「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如果我們的各級領導幹部都能像毛澤東、周恩來這樣嚴格教育子女和親屬,上行而下效,就一定能夠開創「家風正、民風淳、政風清」的新局面,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輸入正能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