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與這12種疾病的治療,你知道多少?

導讀

世界衛生組織將益生菌定義為適當攝取後能對機體產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近30年來對益生菌的特性、分類、分布和營養意義等的研究已取得很大進展,益生菌在增強免疫功能、抗腫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多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及薈萃分析研究發現,益生菌在許多胃腸道疾病的治療中也能發揮有益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規範選擇與合理應用益生菌變得越來越重要。

共識中的推薦

對腸道菌群失調的患者,如何選擇應用益生菌呢? 目前臨床上主要根據醫生的各自經驗和用藥習慣選擇。根據耶魯與哈佛益生菌工作組在2015年發布的益生菌應用的最新共識,我們將益生菌的作用整理如下。

1. 益生菌與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抗生素相關性腹瀉(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是指應用抗生素後發生的、與抗生素有關的腹瀉,臨床癥狀可輕可重。預防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益生菌有乳桿菌GG株,乾酪乳桿菌DN114 G01,保加 利亞乳桿菌,布拉酵母菌散,嗜熱鏈球菌復方製劑。國內有報道應用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防治抗生素相關性腹瀉,證明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治療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總有效率優於對照組。

2. 益生菌與艱難梭菌相關性腹瀉

艱難梭菌相關性腹瀉指由於使用抗生素導致菌群失調,梭狀芽孢桿菌增殖,其毒素導致發病。大部分艱難梭菌相關性腹瀉應用甲硝唑或/和萬古黴素可以得到控制,但重度或者複發性病例需要聯合包括益生菌在內的其他治療。

共識推薦的預防艱難梭菌相關性腹瀉複發的益生菌有布拉酵母菌散乳桿菌GG株,糞菌移植。我們應用糞菌移植治療炎症性腸病合併艱難梭菌感染也取得了較好療效,並且我們做的的薈萃分析顯示,糞菌移植治療艱難梭菌感染是安全、有效的。預防艱難梭菌相關性腹瀉的益生菌有布拉酵母菌散,乳桿菌GG株。

3. 益生菌與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已經逐漸成為消化科常見病, 但由於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治療缺乏特異性,導致病程遷延反覆發作,併發症多。由於腸道菌群可能在潰瘍性結腸炎發生和維持中起一定作用,已經有應用益生菌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研究和報道。

共識推薦誘導潰瘍性結腸炎緩解的益生菌製劑有益生菌合劑(VSL#34株乳酸桿菌,3株雙歧桿菌,1株鏈球菌,每袋含9×1011個凍干菌),尼氏大腸桿菌。我們的研究也證實,酪酸梭菌聯合美沙拉嗪治療慢性反覆發作型潰瘍性結腸炎較單純應用美沙拉嗪效果好,且具有更好的費用效益比。國內還有應用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報道,結果提示聯合應用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治療組較單純應用美沙拉嗪治療組有效率更高。共識推薦的維持潰瘍性結腸炎緩解的益生菌有益生菌合劑,尼氏大腸桿菌。研究提示尼氏大腸桿菌,同美沙拉嗪標準劑量同樣有效。

4. 益生菌與儲袋炎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在迴腸儲袋肛管吻合術術後可能出現儲袋炎,從而影響患者的手術效果及生活質量。儲袋炎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可能與菌群失調有關。

共識推薦的益生菌有益生菌合劑,尼氏大腸桿菌。研究提示聯合甲硝唑和環丙沙星誘導緩解4周,隨機接受益生菌合劑(VSL#3,6g)或安慰劑每日一次,療程一年或直到複發,益生菌組85%維持緩解,安慰劑對照組6%維持緩解。說明益生菌在預防和維持儲袋炎方面循證證據充分。

5. 益生菌與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組持續或間歇發作,以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和(或)大便性狀改變為臨床表現,而缺乏胃腸道結構和生化異常的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部分患者可能有腸道菌群的紊亂,應用腸道益生菌類製劑有幫助。共識推薦的益生菌有益生菌合劑,嬰兒雙歧桿菌。國內也有報道,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預防應用,可以降低感染後腸易激綜合征的發生率。

6. 益生菌與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為一種獲得性疾病,主要在早產兒或患病的新生兒中發生,其特徵為黏膜甚至為腸深層的壞死,最常發生在迴腸末端,結腸和近端小腸很少受累。引起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原因尚不明確。腸缺血可破壞腸道產生黏液,導致腸道易受細菌侵襲。 一旦開始餵養,為腸道細菌繁殖提供了充足的底物,而細菌可滲透過腸壁,隨著病變的進展,可導致整層腸壁的壞死、穿孔,腹膜炎,甚至敗血症和死亡。共識推薦的益生菌有嗜酸乳桿菌NCDO1748,兩歧雙歧桿菌NCDO1453。

7. 益生菌與放射性腸炎

放射性腸炎 是盆腔、腹腔、腹膜後惡性腫瘤經放射治療引起的腸道併發症。可分別累及小腸、結腸和直腸,故又稱為放射性直腸、結腸、小腸炎。在早期腸黏膜細胞更新受到抑制,以後小動脈壁腫脹、閉塞,引起腸壁缺血,黏膜糜爛。晚期腸壁引起纖維化,腸腔狹窄或穿孔,腹腔內形成膿腫、瘺道和腸粘連等。目前還缺少有效的治療方法。共識推薦的益生菌有嗜乳酸桿菌,益生菌合劑。

8. 益生菌與兒童感染性腹瀉

共識推薦的益生菌有乳桿菌GG株,羅伊乳桿菌,布拉酵母菌散。

9. 益生菌與便秘

便秘的傳統治療方法是應用瀉劑,包括刺激性瀉劑,溶劑性瀉劑,滲透性瀉劑等。刺激性瀉劑長期應用不良反應多,療效不好。我們對伴有菌群失調的頑固性便秘釆用益生菌製劑和糞菌移植,取得了一定效果,顯示出一定的應用前景。

10. 益生菌與肝性腦病

肝性腦病又稱肝性昏迷,是嚴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的綜合征,其主要臨床表現是意識障礙、行為失常和昏迷。有研究提示,腸道菌群失調參與肝硬化的發生。共識推薦的益生菌有益生菌合劑。我國2013年《中國肝性腦病診治共識意見》中明確肯定了益生菌對於治療輕微型肝性腦病是有效的。國內研究報道,雙歧桿菌四聯活檢片可以用於輕微肝性腦病的治療。

11. 益生菌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確的損肝因素所致的肝細胞內脂肪過度沉積為主要特徵的臨床病理綜合征,包括單純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相關肝硬化。共識推薦的益生菌有益生 菌合劑,植物乳桿菌、德氏乳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兩歧雙歧桿菌、嗜熱鏈球菌,長雙歧桿菌復方製劑。

12. 益生菌與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是由於長期大量飲酒導致的肝臟疾病。初期通常表現為脂肪肝,進而可發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治療酒精性肝病的治療原則是:戒酒和營養支持,減輕酒精性肝病的嚴重程度,改善已存在的繼發性營養不良和對症治療酒精性肝硬化及其併發症。共識推薦的益生菌有益生菌合劑,乳桿菌GG株,嗜酸乳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兩歧雙歧桿菌,長雙歧桿菌與低聚糖。

益生菌的作用機制

儘管已知益生菌對人類有益,但其作用機制尚未明確。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有關益生菌作用機制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表1)。

表1 益生菌的作用機制

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有關益生菌作用機制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隨著實驗研究和臨床應用的開展,益生菌可促進健康的作用逐漸得到認可,但在臨床應用中仍存在不少問題:1)如何選擇最佳菌株、選用適宜的劑量和療程;2)缺乏對微生態製劑的認識和使用經驗,尤其是缺乏大規模多中心隨機雙盲前瞻性臨床試驗;3)微生態製劑發揮作用的機制尚有待闡明;4)每種益生菌的作用機 制還需進一步研究明確。益生菌對人體的作用機制和安全性仍需長期循證醫學研究和大規模人群的臨床試驗證實。益生菌在預防保健中的應用如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中的防治價值尚有待於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附:

國內使用的益生菌製劑匯總

參考文獻:

[1]2015益生菌應用建議:進展與共識

[2]趙東, 徐桂芳, 鄒曉平. 益生菌的作用機制[J]. 國際消化病雜誌, 2012, 32(2):71-73.

[3]陳勇輝.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逸仙藥學


推薦閱讀:

肥胖的中醫辨證治療
中國2型糖尿病治療指南節選(五)
於逢春:抗栓治療安全性探討|CSA&TISC2017
複發性流產治療:用藥你會了嗎?
婦科專家任琛琛:教你如何科學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

TAG:疾病 | 治療 | 益生菌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