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朱明輓歌 紅樓一夢---從史學角度探幽紅樓

朱明輓歌 紅樓一夢

——從史學角度探幽紅樓

作者:江湖夜雨

丙申中秋再讀紅樓。紅樓真相,讀懂比讀不懂痛苦,讀不懂比讀懂可悲。

——題記

我國的四大名著里,能用「同一個世界,不同的夢想」這句話來形容的,唯有《紅樓夢》一書,從它問世的那一刻起,讚美聲,爭議聲就從未斷過。

中外的許多佳作得以流傳,很多是由於它的思想性超越了文學性,而只有《紅樓夢》,它的文學性、藝術性和歷史性、思想性是並存的。對於我個人而言,我更注重的是它的歷史性。

近日重讀紅樓,對紅學界爭議的120回是否是一人所做,它所隱含的什麼樣的主題,作者是不是曹雪芹,是真名還是化名……等,我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1644年,清軍入主北京,政權從關外的盛京移接到了關內的北京。他們希望能夠順順利利地治理這個憑藉武力征服來的泱泱華夏大地,所以第一位入住燕京的皇帝年號是順治。但是,清王朝入關後頒布的剃髮令卻令幾千年來接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漢家子民有了切膚之痛,相比而言,亡國之痛卻是一種不能用語言,只能用夢幻(紅樓作者雲,曾經歷了一段夢幻)來形容的鈍痛,對於文人和百姓而言,造反弄不成,回天又無力啊!

當時中國的格局是,朝堂上有風流的少年天子順治,江湖上有許多風流過但卻有了亡國之恨的才子。作為普通老百姓,這種亡國之恨痛也只能痛著,但對於文人而言,離愁別緒尚能用詩文寄託。而這種朝代更迭,亡國之痛就非得用一篇長文來立言寄懷了。

中國方塊字的趣味性在於文字搭台,語言唱戲。猜字,雙關,填字,諧音,分拆都是中國方塊字所能玩的遊戲,而中國文學的審美不是西方那種赤裸裸的展示,而是喜歡「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意韻。而《紅樓夢》則是把這種文字遊戲玩到了極致,用表面的風花雪月的愛情,隱喻了明亡清興,朝代更替的亡國之痛。

先說說關於作者的爭論,去年購得一本《癸酉石頭記》,全名《吳氏石頭記增刪試評本》,這個吳氏指的是明末清初的風流文人吳偉業,號梅村,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的作者。後人有一部分,把吳梅村當作紅樓的真正作者,一直覺得不可信。但是在細讀了紅樓,又了解了吳梅村的歷史後,才真正理解了其中的真諦。

紅樓第二回中說秦少游為前代人,說唐伯虎為近日人,說賈雨村為末世人,而末世一詞指的是一個朝代的末葉。而吳梅村一生坎坷,在故明,南明,清(順治,康熙)這三朝都當過官,如果《紅樓夢》的賈府隱射的是清宮,那麼,就必需有一個了解清宮歷史的文人,而他真的很符合這一點。這就好比《金瓶梅》的作者,雖署名為蘭陵笑笑生,但讀者卻被認為是當時的文壇領袖王士貞一樣。上流社會的繁華,官場的遊戲,哪裡是一般百姓所能了解和接觸到的,而又要把這些表達出來,非大手筆不可,而王世貞符合。同樣的道理用在吳梅村身上也正合適。梅村有終生難言的隱痛,那就是被迫仕清。順治親政後,開始召故明舊員,梅村迫不得己,扶病入都,造成了他終生的遺恨。從順治十年仕清,到康熙十年,這二十年中,他自己感覺是忍辱偷生,罪孽深重。中國古代的文人受立功立言之說影響頗深,如果不能立功(造反不成,回天無力),那就立言。但凡文人寫文章,用現在的話而言,都是要有所寄託的,那《紅樓夢》寄託了什麼,那就是明亡清興的亡國之痛了,對於梅村而言,他一生最大的痛有兩個,一是被迫仕清,二是亡國之痛。在當時沒有職業的小說家,小說又不入流的情況之下,作者也只能用化名了。到現在為止,紅學家也不能證明曹雪芹是曹寅的孫子,所以,作者把中國方塊字的遊戲全部用上,從書名標籤的變更,到作者的命名,在當時文字獄的盛行的時代,太明顯的話就太拙劣了,因此用了「猶抱琵琶半遮面」手法,寫出了這一部大作。曹雪芹三字,可以有好幾種解釋,首先,曹字可以解釋為「身在曹營心在漢」,寫他被迫仕清之苦,雪,諧音血,又可指朱,代指朱明王朝。芹,是一種白色的小花,是指悼念的意思而白茫茫的大雪是可以埋藏,埋葬的,而作者對故明的一切,除了沉痛的悼念後,卻也只能深深地埋葬了。

甄士隱(真事隱),名費(廢),一個廢字,不僅表明了他的身份,也表明了他的未來,國家名器廢除,明朝皇統廢除。而且文章一開頭先介紹甄士隱,就表明了《紅樓夢》的歷史始於明亡清興,「嫡妻封氏」帝妻,皇后也!「膝下無兒」隱喻明朝帝業後繼無人,「甄英蓮」,應了明代滅亡(真應憐)!對清初百姓而言,有什麼真事是不能明言,而需要隱言,是一種隱痛呢?那只有亡國之痛了,所以甄士隱為《好了歌》註解,以一個爭奪天下失敗的帝王口吻,表達了改朝換代的亡國之痛。所以紅樓中出現的所有的甄家,都代表了朱明帝系,失去了傳國玉璽就成了亡國之君。

賈雨村(假語村),名化,表字時飛。賈化,假天子的化身;時飛,待時而飛,解釋為8個字,等待時機,入主中原。小說中言到,葫蘆廟(胡虜)炸供「指清大舉伐明」,真廢去,假話出,在紅樓中也安排了甄費失敗而隱藏,賈化進京而騰達。為了合乎歷史和事實,又寫了賈雨村娶了甄家的丫頭嬌杏(僥倖),在古代,視妻為財,帝王家的財產就是萬里江山,所以賈化之妻娶自甄家之嬌杏,就是說清朝的江山取自明朝,得來僥倖!!

在明末清初,滿漢50年血火紛飛的戰爭中,中國始終有兩個政權,也就是書中行令時所說的「雙懸日月照乾坤」,滿蒙新貴認為南明為流亡殘餘,算不上什麼朝廷,根本不值得建立。而南明認為,清王朝就是一個偽朝的政府,是一個賈(假)政權。所以,梅村在被迫仕清,又了解和目睹清宮的政治,齷鹺後,才有可能把真事隱(亡國之痛,滿漢戰爭,清的宮廷政治),而用假語(愛情)敷衍出這一篇奇文來。

紅樓書中有兩個謎,一是甄家之謎,為何被抄,小說中一字未提。這就說到後20回了,93回回目「甄家僕投靠賈家門,水月庵掀翻風月案」,看看下文一段黑話:賈政見了包勇卻說:「你們老爺不該有這樣的事情,弄到這樣的田地」,包勇道:「小的本不該說,我們老爺只是太好了,一味的真心待人,反倒招出事來」。賈政道:「真心是最好的了」。包勇道:「因為太真了,人人都不喜歡,討人厭煩是有的」。這段黑話就是歷史上多爾袞斥責南明之情形,說這個政權不該建立(你們老爺本不該有這樣的事情)。甄家被抄,按包勇的口氣,是因為太好了,太真了,按作者創意,真和假相對,假清朝真明朝,滿清出兵江南,那完全是為了滅明啊!折射到小說中可見這才是甄家(南明被抄家的真正原因啊!)太好是表示無能,我們現在不也用大好人來說一個無能之人嗎?至於太真(甄),這個真與前面的假相對,是指滿漢不兩立。否則,一個太好,太真的人怎會被抄家了呢!小說中的抄家就是歷史上的滅明啊!

捎帶說一下水月庵,清這個字,去了上面的土,剩下不就是水月這兩字嗎?所以紅樓中的更多的污穢事都是在這裡發生的,前80回有秦鍾和智能兒,後40回有賈芹養尼姑,作者是大大諷刺了一把!

紅樓中的又一疑問,就是因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寶玉卻發了小說中最大的脾氣,即楓露茶(逢怒茶)事件,摔茶杯,攆茜雪,還要攆李媽媽。這是紅樓之謎,一定也是宮中的關於順治的一件秘史,史無記載,無法考證,估計外人也很少知道。但是,當時的吳梅村致仕歸里後寫了很多關於清宮歷史的詩,其中有一首「紛紛茗酪斗如何,點就茶經定不磨,移得江南來禁地,回龍小盞潑松蘿」,這松蘿二字的發音與楓露音太接近了,那這首詩究竟是宮中何事,這少年天子究竟為何發怒了呢,估計梅村也是知道此事,但和許多人一樣,不知皇帝為何發怒吧!讀讀歷史,再讀讀凌力《少年天子》,這順治小皇帝可是有些脾氣的。

書中的大場面,就是元妃省親了,新版《紅樓夢》對開頭這個場景表現的特好,那就是開頭有幾個小太監拍著手跑來,(親們,先看小說,再看新版劇電視),這可不是普通的拍手,這可是順治大婚的禮儀,不見於史書,只記載於個人文章,那代表的是「拍手引的鸞鳳來」,沒有親身經歷過,沒有親耳聽過,又哪能描繪得來?!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次重讀的最大感受,那就是前80和後40感覺上是一人所寫。一篇小的文章,結構,主旨都很好把握,能收能放,可以很自如,但是一篇長的文章,寫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問題,開頭,中間都好說,可以無限放大,無限渲染,無限鋪排,但一切到了巔峰時,卻不知道如何匯籠。就好比王家衛的電影,沒劇本,也就意味著從他到演員都不知結局,所以先拍一個結尾,不滿意,再拍一個。紅樓也是如此,當愛情(假語)已表現完,那後四十回就要上演那一段明末清初的真實歷史了(真事)了,後四十回,武打戲多了一些,甄家有甄應嘉(真應佳),甄友忠(有忠)出場,賈家,抄了賈赦,賈璉,和鳳姐(可不是賈政,和寶玉),書中出現了林四娘,還有海盜。前者是史書中抗清的女豪傑,還是賈政口中讚美的女將軍,後者感覺是明末清初的那段歷史,張煌言,鄭成功之流,也只有那時才有流寇,海盜之說,雍正,乾隆時期是盛世啊!

賈赦(攝),賈政(政),賈璉(王),那是在說多爾袞啊,還有王熙鳳,賈璉本是賈赦這家的,賈赦還黑漆小門裡住著,那賈璉,王熙鳳作為兒子和媳婦,自家事不管,為啥要住到叔父賈政家並且料理家務呢?用歷史語言說,就是到其他家攝政去了!

說到底。竊以為《紅樓夢》更像一篇歷史政治諷刺小說,悼明之亡,揭清之失。作者當初寫詩云「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但是從它問世的那時起,清朝宗室讀出了其中有「礙語」,漢族文人讀出了「一擊兩聲,一歌兩喉」都是解味人啊!

《紅樓夢》成為奇書,成為一座高峰,除了它的文學性,無可比擬的是它的歷史性,梅村的詩稱作詩史,同樣紅樓也是詩史,作者的良苦用心誰能懂啊,從吳玉峰、孔梅溪、棠村裡各取一字,吳梅村,從書名的標籤變化,《石頭記》,《風月寶鑒》到《紅樓夢》,那些記,和鑒分指歷史上的西漢《史記》和北宋《資治通鑒》,這兩本都是史書,可見《紅樓夢》也是史書,是「朱樓外史」,是「明清寶鑒」(填字法清風明月)。

明朝一代,皇帝個個有個性,文人個個有才情,盛世時風流才子抒情,末世時文人傷懷寄語,有空讀讀梅村和那些末世奇女子的唱和,「今宵好夢倩誰收,一枕別時殘酒」再讀讀他的《秭陵春》和絕命詩「忍死偷生廿載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債應填補,總比鴻毛也不如。」非過來人誰能寫出如此逼真的亡國境遇!

一慟!為作者,也為那些讀懂此中辛酸的作者……


我們整天忙忙碌碌,像一群群沒有靈魂的蒼蠅,喧鬧著,躁動著,聽不到靈魂深處的聲音。我們屈服於心靈桎梏,沉溺於人世浮華,專註於利益法則,我們把自己弄丟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回歸本真,回歸原我!

↓↓↓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的運行機制是王權支配社會' | 思想史學者劉澤華逝世
清代史學考據三大名著之一:廿二史札記 6 【清】趙翼 撰
張晉藩:中國法制史學研究六十年
第332期·【史學研究】星空中的華夷秩序 ——兩漢至南北朝時期有關華夷的星占言說
傑里·H.本特利 :20世紀的世界史學史

TAG:史學 | 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