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生活的櫥窗---荊州馬山一號墓
歷史上曾冠以「楚服」和「楚制」專稱的楚國服裝是什麼樣式呢?據考古資料和史料記載,楚國的衣有單衣(楚人稱為褋)和夾衣,單衣即有面無里的衣服;夾衣即面和里夾合而成的。但若按照季節分,夾衣可細分為春衣和秋衣(寫作[糹秋]衣)。而裳按照《說文》的解釋為「下裙也。」裙的實用功用是遮羞,而不能防寒。因為裙內穿誇也就是古文獻所說的「脛衣」即穿在兩腿上的筒套,即兩襠不相連,在背腰處開衩,類似於現在小該穿的開檔褲。正因誇有開衩,因此誇上要加穿裙。顯然誇是褲的雛形,在荊州馬山一號楚墓發現的長褲,這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時代最早的一件褲子實物。
一般而言,楚服的衣身緊小,這可能與「楚靈王好細腰」有關。楚人以細腰為美,所以服裝的衣身都很緊,楚國婦女服裝除具以上所說的衣身較緊外,袖口也較窄小,這與中原諸國的寬袍大袖區別明顯。楚人對外來服式並不是一味地因循沿襲,而是不斷地予以改進和創新,例如屬於衣裳連屬制的「深衣」,楚國的樣式與中原地區就有所區別,《禮記·深衣篇》說:深衣「長毋被土」,即不覆於地面以免受到玷污。楚墓出土的木俑和實物均為長曳被土,這與深衣定製「長及於踝」,約去地四寸有所出入。袍服也是衣裳連屬的服裝,是長可及腳面並有絮有絲棉的冬季服飾。楚莊王的主要服裝就是「絳衣博袍」。袍與深衣的區別是,深衣曲裾,袍為直裾。直裾長袍是楚人在深衣的基礎上創新的一種新的民族服裝。馬山一號楚墓共出土了7件袍,這七件袍又可分為三個形制。第一種形制,正身和雙袖斜裁下裳正裁;第二種形製為正裁,兩袖平直;第三種形制也為正裁,但兩袖特長。有必要說明的是,深衣是春秋時期出現的一種將上衣下裳連在一起的新式服裝,也就是袍式的大袖寬衣。在此之前,楚人的服裝是上衣下裳不相連屬。戰國末年這種上衣下裳的衣制還存在,如《離騷》中說:「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馬山一號楚墓出土過兩件單裙,也就是裳,但穿裳的人已不多了。深衣的形式是右衽、大袖,並有曲裙掩之,袖長過手,衣長及踝,領、袖和衣襟都有很寬的緣邊。因此,深衣不應是楚國原有的服裝,而很有可能是從中原傳入楚地,後被楚人採用的。可見,「花樣百出,不拘一格,式樣突破禮制」,確為楚服的特徵。四.從服飾來看。楚人使用的服飾主要有佩劍、佩玉、花卉及帶鉤。佩劍是男性的主要服飾,楚國男性喜佩劍與楚人尚武的風俗是分不開的。一般來說劍可能是純粹的裝飾品,但在特殊的場合,佩劍也具有宗教的意義。此外,以花草作為佩飾是楚人佩飾的一個鮮明的地區性特點。男女佩飾香草,除起裝飾作用外,還可以避邪等。除此之外,楚女還以佩飾花草研未製成的香囊為時尚。
推薦閱讀:
※劉潤:我的人生演算法之「邏輯思維」
※感悟:苦是人生
※這樣才是最好的「佛系」人生
※送給那些漸行漸遠的朋友們
※曾經經歷過人生重大打擊或者是很嚴重的心理問題,到後來樂觀積極的生活,請問你是怎麼做到的?